肩關節脫位切開復位術

肩關節脫位最常見,約占全身關節脫位的50%,這與肩關節的解剖和生理特點有關,如肱骨頭大,關節盂淺而小,關節囊鬆弛,其前下方組織薄弱,關節活動範圍大,遭受外力的機會多等。肩關節脫位多發生在青壯年、男性較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肩關節脫位切開復位術
  • 部位:肩關節
  • 人群:青壯年、男性較多
  • 原因:關節盂淺而小,關節囊鬆弛
概況,簡介,手術步驟,術中注意事項,術後處理,

概況

肩關節是全身大關節中運動範圍最廣而結構又最不穩定的一個關節,外傷時很容易引起脫位,在全身關節脫位的發生率中,肩關節居第二位,它可分為前脫位與後脫位兩種,常見的是前脫位。
肩肱關節由於關節囊鬆弛,韌帶薄弱、關節盂較淺,既要維持關節的穩定,又要在穩定的基礎上進行靈動,同時進行多方面的功能活動,良好的肩部肌肉和各肌肉間的動力平衡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不管是肱二頭肌長頭、三角肌、肌腱袖受損或麻痹都會導致肩關節的穩定受到損害,對肩關節的活動造成影響,即在肩關節活動範圍內進行任何一個角度或任何一個瞬間活動,因其某一結構遭受破壞,或肌肉的平衡作用失調,均可破壞關節的穩定性,而導致脫位的發生 。

簡介

肩關節脫位切開復位術
肩關節新鮮脫位合併肱骨頸、乾骨折,或肩盂骨折塊嵌入關節內,或肱二頭肌長頭嵌於關節間,或合併血管、神經損傷者,應行切開復位術。兒童及青年人的陳舊性脫位,亦應行切開復位;而對中年以上的陳舊性脫位,如已有關節軟骨變性,則應根據職業和年齡在切開復位術的同時,選用關節融合術或人工關節置換術。反之,中年以上的陳舊性脫位,如無症狀,又有一定的活動度,可不作任何手術。

手術步驟

1.體位 消毒時,病人取側臥位,傷肩向上,消毒滅菌和鋪巾後,使病人取仰臥,傷肩墊高30°位。
2.切口和顯露 按肩關節前內側顯露途徑(見肩關節前內側顯露途徑)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後,分開三角肌和胸大肌間隙,在鎖骨下及肩峰下0.5cm處切斷三角肌,外翻肌瓣,拉開胸大肌,即可顯露被一層纖維組織包裹的肱骨頭,輕柔轉動上肢時手指可觸及肱骨頭及其活動。切斷部分胸大肌附著部,並於喙突下0.5cm處切斷喙肱肌和肱二頭肌短頭的肌腱,將之下翻。切斷時應注意勿損傷自喙突下經過的腋動、靜脈及臂叢神經。然後,捫清肱骨小結節,並將肱骨外旋,找出肩胛下肌附著部,將之切斷,顯露肩關節的前面。
3.清理肩盂 如為新鮮脫位,關節囊的破口多在肩盂的前方和下方,沿破口切開關節囊,即可清除盂內的血塊,碎骨片等。如為陳舊性脫位,則沿肱二頭肌長頭向上追溯到關節囊,在肩盂的內側切開關節囊,清除關節內的瘢痕組織,並查清軟骨和盂唇損傷情況,修改手術設計。清除瘢痕組織時,應儘量保留關節囊。
4.松解肱骨頭 捫清肱骨頭後,緊貼肱骨頭切開粘連,切除覆蓋肱骨頭的纖維組織及影響肱骨頭復位的瘢痕組織,並輕輕反覆旋轉肱骨,充分松解肱骨上端。肱骨大結節的骨折片常位於肱骨頭的外側,或卡在肩盂附近,可用骨膜剝離器撬開,用巾鉗夾住,連同附於其上的外旋肌一起翻向外上側。
5.復位、內固定 清除瘢痕組織後,拉開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牽引臂部,並使之外展、內收和內旋,同時用手向肩盂推壓肱骨頭,使之復位。復位後,應輕柔地將肩關節作各方向的被動活動,直至達到正常範圍為止,同時觀察已復位的肱骨頭是否容易脫出。
如果肱骨大結節的骨折塊較大,復位後可用一枚螺釘固定;反之,如骨折塊較小,用螺釘固定可能造成劈裂,則可用克氏針貫穿固定,或用絲線縫合骨折塊周圍的軟組織進行固定。
如果復位後被動活動肩關節時,肱骨頭容易脫位,則應行內固定。此時一名助手可維持傷肩呈外展45°,前屈20°,術者用2枚克氏針交叉固定肩峰與肱骨大結節。殘端彎成鉤狀,留於皮下,術後2周拔出。
6.縫合 破裂的關節囊應儘量縫合,切斷的肩胛下肌肌腱應重新縫合,以加強前壁,防止復發。然後縫合喙肱肌及肱二頭肌短頭,三角肌及皮膚。

術中注意事項

1.陳舊性關節脫位由於粘連和瘢痕組織的形成,使解剖關係改變,層次不清。切除瘢痕時可能傷及血管和神經。因此,切斷喙肱肌時應在喙突下1cm以內;剝離關節組成骨時,應緊貼骨面進行。
2.關節脫位後,由於廢用,關節組成骨都有一定程度的疏鬆脫鈣。術中復位時忌用暴力,以防病理性骨折。
3.縫合時,關節囊及肩胛下肌肌腱應儘可能地修復,恢復原來的解剖關係,以防引起復發性肩關節脫位。
4.肩關節脫位並發肱骨外科頸折切開復位時,應切開關節囊,在直視下進行復位較為容易,且不易引起血管、神經的損傷。

術後處理

1.術後用外展支架固定,使傷肩呈外展45°,前屈20°,外旋25°。
2.病人半臥位,睡覺時應墊好外展支架,不使發生旋轉而再脫位。
3.術後2周,拆線並拔出克氏針。繼續用外展支架固定,但白日可解除繃帶,鍛鍊關節功能;晚上仍用繃帶固定。如此持續2~3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