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洞遺址

八仙洞遺址

八仙洞遺址,位於台灣台東縣的長濱鄉,是一座位於公路旁的巨大岩石山巖,高約380公尺,面海之峭壁上有數十個被海水沖蝕而成的洞穴。根據考古發掘的報告,該遺址的年代在距今約3萬年至5千5百年之間,為台灣舊石器時代之長濱文化的代表。目前被中華民國內政部列為國家一級古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八仙洞遺址
  • 地理位置:台灣台東縣的長濱鄉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景點類型:人文遺址
地理概況,長濱文化,出土器物,參考出處,相關條目,

地理概況

台灣史前文化的發展涵蓋了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鐵器時代,延亘了至少1萬5000年。這些史前文化分布在全台各地,散布在一千多個不同環境的遺址中。其中,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長濱文化,是迄今在台灣所發現最古老的文化,其文化特徵為使用打制砍砸器,未使用陶器。而第一個挖掘到這個文化的遺址,正是八仙洞遺址。
八仙洞遺址外觀八仙洞遺址外觀
八仙洞位於台東縣長濱鄉三間村一座面海的集塊岩峭壁上,有自然形成的十數個海蝕洞穴。1968年1970年之間,任教於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的宋文薰,帶領一個考古隊在八仙洞若干的洞穴中,做過五次考古發掘。發掘結果不但找到了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層,而且在洞穴堆積的底層發現非常豐富的舊石器時代先陶文化,經命名為“長濱文化”。
除了八仙洞外,還有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遺址,比如說台東縣東河鄉的小馬洞穴遺址。此外,恆春半島最南端的鵝鑾鼻第二遺址、龍坑遺址,也發現與長濱文化相近的舊石器時代文化。
八仙洞遺址八仙洞遺址

長濱文化

長濱文化是迄今在台灣所發現最古老的文化,是一個以漁獵採集為生的隊群社會,人口不多,主要居住在海邊的洞穴及岩蔭,不知農耕,不會制陶,以敲擊的方式製作石器。長濱文化的年代最早可以推到距今約3萬年以上,一直到5000多年前才逐漸消失。
八仙洞:群觀音八仙洞:群觀音
左鎮人是最早在台灣出現的人類,其化石發現於台南縣左鎮鄉菜寮溪,活動的時間經測定後,大約是距今約2萬到3萬年前。長濱文化器物的製造者與使用者可能是與“左鎮人”同時期的人類。“長濱文化在台灣東海岸一直持續到距今5000年前後忽然消失,而且與以後普遍發現於台灣全島的各史前文化層之間,找不到可以連繫的關係,也就是說,本島的新石器時代,乃至金屬器時代的文化,並不是從長濱文化逐步演變發展出來的。”

出土器物

八仙洞遺址遺物出自潮音、海雷、乾元及崑崙等海蝕洞穴底層,出土器物以石器為主,屬礫石工業砍伐器傳統,以石英石英岩、玉髓、燧石與鐵石英等製成的小型刮削器、刀形器等為主,石器類型以石片器占多數。此外,考古學家也發現各類形的小型尖器和骨針、骨尖器、骨魚鉤等日常工具與漁獵工具。同時並發現了火塘、魚骨等生活物。
八仙洞遺址發掘八仙洞遺址發掘
從這些器物來推斷,住在該遺址的人類,是將天然的石頭打破,之後使用碎掉之石片的鋒利邊緣,用來擔任切肉、割魚、刮掉獸皮上的脂肪、砍樹及削木頭等工作。他們也會把動物的骨頭削尖磨利,作成魚叉與釣鉤來捕魚,或者用動物骨頭做的針縫衣服。
在洞穴的舊石器時代文化層之上,經過一段長時間無人居住的空白地層之後,新石器時代晚期則開始擁有農業技術。它們不但使用精緻磨製的石器和紅陶器,同時也選擇了這些洞穴作為他們的居所,而在洞穴里留下一層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層。

參考出處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劉益昌主持,1996,埋藏的家園:細說東海岸的史前遺址 八仙洞,見台灣史前文化 [online]。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化資訊站。[引用於2004年11月4日]。
八仙洞八仙八仙洞八仙
台東縣馬蘭國民國小,2002,長濱文化 [online]。台東:台東縣馬蘭國民國小。[引用於2004年11月4日 ]。
葉康宇等,nd,長濱文化 [online]。台東:台東情網。[引用於2004年11月4日]。
葉美珍,nd,認識史前館的教育資源:台灣史前史 [online]。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引用於2004年10月13日]。

相關條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