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丹

內丹

內丹是以天人合一思想為指導,以人體為鼎爐,精氣神為藥物,注重周天火候煉藥,而在體內凝練結丹的修習。是宋代至現代主流的修行方式,主張內煉成丹(內丹),外用成法(雷法)。從中華道教宗祖軒轅黃帝求道於廣成子記載算起,內丹已經經歷了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丹道祖經丹道的發源,是非常早的事。《周易參同契》、《悟真篇》、《列子》、《蘇東坡集》、《內業》、《心術》、《楚辭·遠遊》以及黃老學派作品可是說是所有丹經必本的祖經,後世一切丹經均從其中發揮而來,一直是內丹法訣的綱要。內丹一詞常見於道教。如道教全真派便是以修內丹而聞名天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丹,金丹,內金丹,大丹
  • 起源道教
  • 英文名:Neidan
  • 標籤:宗教,醫學
理論思想,內丹出現,修行原理,貢獻,內丹詳說,天師道,內丹思想,鐘離權,呂洞賓,重要人物,宋後宗派,南宗一派,北宗一派,內丹中派,內丹之東派,內丹之西派,其他,氣功術語,影響,內丹修煉,科學研究,內丹特徵,遊戲內丹,夢幻西遊內丹,大話西遊內丹,

理論思想

丹者,單也,一者,單也。惟道無對,故名曰丹。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谷得一以盈,人得一以長生。中華氣功修煉術源遠流長,氣功通過內煉精氣,修煉內丹的理論思想與中醫思想不謀而合,經過丹能在經絡里的不斷疏通,從而達到“經絡全通、百骸俱暖”高質量生活狀態,其修煉步驟是“煉己築基、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 從中華道教宗祖軒轅黃帝求道於廣成子記載算起,內丹已經經歷了五千年的發展歷程,可見遠古時期,先民們就已經開始修鍊金丹大道了。

內丹出現

隨著南北隋唐老莊與佛教融合所產生的本土禪宗大行其道。為此自宋代張伯端對道教弊端改革。其《悟真篇》指出當時魏晉道教法術眾多:“如煉五芽之氣,服七耀之光,注想按摩,納清吐濁,念經持咒,(口巽)水叱符,叩齒集神,休妻絕糧,存神閉息,運眉間之思,補腦還精,習房中之術,以至鍊金石草木之類。”然而效果卻是“於修身之道率多滅裂,故施力雖多,而求效莫驗。”而性命雙修的內丹正是在此背景下誕生。

修行原理

內丹修行就是積聚能量疏通自身經絡,練功時間越長,正氣越多,病、邪、穢氣等不乾淨氣態自然逐漸減少直至消失!從而內氣充盈,病氣無存,達到神清氣爽的精神狀態,繼續修行能量互相感應形成人體生物場,尤其是練功時候這個生物場會無限制擴大,與宇宙不斷重疊,直至合一, 這就是道家內丹說的天人合一,此時念的咒語會跟波一樣隨時來影響宇宙,這時人處在自身的生物場中無比的舒服愉悅,身心達到極好的調整。
原指用鉛汞等礦物煉製而成的紅色或丸狀的藥物,被認為服之能長生不死,羽化成仙。據稱,道教信徒煉製這種理想中的長生不死藥的過程,須經“七返九還”,最後復歸於“道之初始”,故稱“還丹”,《周易參同契》云:“金來歸性初,乃得稱還丹”。又此丹以金(實為鉛、汞)為主要原料,故稱“金丹”,並取“金性不朽敗”之義,以喻還丹能令人永生不死
內丹介紹
亦稱“還丹”、“金丹”、“內金丹”、“大丹”,為道教重要的煉養方術。內丹是指在人體內煉成的長生不死藥,其所需原料精、氣、神,亦用外丹術語喻稱鉛汞,其煉製過程亦如外丹之經七返九還而復歸本初之道,故亦稱還丹、金丹。張伯端金丹四百字》云:“以火(喻神)鍊金(喻氣),返本還源,謂之金丹也。”內丹煉養之道,淵源於先秦以來稷下黃老道家精氣行氣守一等術,是此類方術在實踐和宗教化過程中發展成熟的產物。
「七竅相通」,是用來形容悟道後,感官可以互用,甚至不用感官而能知能見外 界事物。這種悟後的體驗,在先秦典籍中也有類似之記載。《列子·黃帝篇》,敘述 列子學道九年後之悟道境界,耳目口鼻無不同,與此經所說者相似,文云:
「自吾之事夫子友若人也,三年之後,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始得夫子 一眄而已。五年之後,心庚念是非,口庚言利害,夫子始一解顏而笑。七年之後,從 心之所念,庚無是非;從口之所言,庚無利害,夫子始一引吾並席而坐。九年之後, 橫心之所念,橫口之所言,亦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歟?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歟?亦不知 夫子之為我師,若人之為我友,內外進矣,而後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無不同也 ,心凝形釋,骨肉都融。不覺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隨風東西,猶木葉乾殼,竟不知 風乘我邪,我乘風乎?」
又,《列子·仲尼篇》載亢倉子悟道後,也有類似的境界,而所述悟道次第,更 與內丹修煉次第,有驚人的巧合,今錄於下:
「老聃之弟子有亢倉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視而目聽。魯侯聞之大驚,使上卿 厚禮而致之。亢倉子應聘而至,魯侯卑辭請問之。亢倉子曰:『傳之者妄,我能視聽 不用耳目,不能易耳目之用。』魯侯曰:『此增異矣。其道奈何?寡人終願聞之。』 亢倉子曰:『我體合於心,心合於氣,氣合於神,神合於無,其有介然之有,唯然之 音,雖遠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內,來乾我者,我必知之。乃不知是我七孔四支之 所覺,心腹六藏之所知,其自知而已矣。』」
文中亢倉子所言之「體合於心,心合於氣」,頗似內丹修煉之「煉精化氣」階段 ;「氣合於神」,則似內丹家之「鍊氣化神」;「神合於無」,則為煉內丹所說之「 煉神還虛」先秦時期的《列子》與唐宋後的內丹書,年代相隔懸遠,而所述修道次第,則若合符 節。

貢獻

內丹之學,源遠流長,傳於稷下黃老、闡發於漢末,盛行於晚唐不斷趨於成熟,並逐步形成了完備的理論體系和多種多樣的修煉途徑。它宗依《道德經》《沖虛經》《南華經》等經典,融攝易、儒、醫等學,實踐體驗,形成了基於人體生命順逆升沉的獨特理論,對氣功、醫療、人體科學諸方面,都有廣泛的影響和啟發作用。

內丹詳說

漢末魏伯陽撰《周易參同契》,隱晦而又系統地闡述了內外丹煉化之道,被尊為“萬古丹經之祖”。該書明確區分還丹與其他煉養術,認為還丹之外的內視歷藏法、陰道(房中術)、食氣、步斗宿、祭祀等,皆“悖逆失樞機”、“前卻違黃老”,屬不堪得長生不死的旁門小法。
周易參同契》奠定了中國傳統內外丹學的理論基礎。其煉化的主導思想,是糅合易、老哲學於一爐的天人合一論。認為煉丹應遵循自然界天地日月生成運轉之法則,以乾坤(陰陽)二卦為本,逆自然之易,奪造化之功,由陰陽和合而返本歸元,復歸於虛無之。就內丹而言,應先追究人生命之本元,所謂“將欲養性,延命卻期審思後末,當慮其先。人所稟軀,體本一元,元精雲布,因氣托初,陰陽為度,魂魄所居。陽神曰魂,陰神曰魄,魂之與魄,互為室宅。”虛無乃人生命之本元,精氣神(魂魄)為人身之陰陽,煉丹之藥物,取法乾坤二卦,“乾動以直”、“坤靜以翕”,令氣布精流,攝情歸性,而歸根返本,為結丹之要。具體修煉,則先“築垣城郭”(攝情歸性),固塞耳目口三寶,意守“規中”,“委志歸虛無,無念以為常”,專心不二,漸臻身體強健,顏容潤澤,陰邪辟而正陽立,內氣周流於身中,“淫淫若春澤,液液象解冰,從頭流至足,究竟復上升,往來洞無極,怫怫被容中。”對修煉中內氣周流等體驗,描述頗為真切;並運用卦象易理,對修煉中用意的火候法度和精、氣、神生髮變化的軌跡,作了相當詳盡的闡述。後世內丹學逆煉歸元的理論模式,及築基、三關煉化等修煉法則,無不本於此書而發揮。
魏伯陽之後,從魏晉至南北朝,外丹與服氣、服食等方術盛行,內丹之道似乎隱而不彰,大概只在民間秘傳。至中唐,魏伯陽一系的內丹說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唐玄宗朝道士張果羅公遠,修煉內丹被認為卓有成效。張果《太上九要心印妙經》,運用道家哲理,對內煉法則作了更為明晰的闡述。羅公遠、葉靜能注《真龍虎九仙經》等。但直到此時,道教界和社會上盛行的煉養之道,仍為外丹與服氣,內丹相對沉寂。一類題為內丹的道書,如《道藏·太玄部》所收的《南統大君內丹九章經》,其所言內丹,實際上是上清派的集神存想之道,與魏伯陽一系內丹不同,有些服氣類道書中,也稱服氣為內丹。
圖書——道教神仙內丹學圖書——道教神仙內丹學
魏伯陽一系內丹的盛行及其學說的發達,是晚唐以後的事。大概由於盛行數百年之久的外丹服食成仙實驗的多次失敗,及服氣一類煉養術的深化發展,內丹開始盛行,呈總攝和取代道教的一切傳統煉養方術之勢。

天師道

第一、二、三、四代天師得太上老君道法親授全部成仙。
第五代張昭成119歲
第六代張樹100餘歲
第七代 不明
第八代 張 迥 90歲
第九代 張 符 93歲
第十代 張子祥 120歲
十一代 張通 97歲
十二代 張 恆 98歲
十三代張光104歲
十四代張慈正100餘歲
十五代張高93歲
十六代張應韶 不明
十七代張順87歲
十八代張士元92歲
十九代張修85歲
二十代張諶100餘歲
二十一代張秉一92歲
二十二代張善87歲
二十三代張季文87歲
二十四代張正隨87歲
二十五代張乾曜85歲
二十六代張嗣宗81歲
二十七代張象中 不明
據張源先說,“第1代天師張道陵是跟太上老君學道,得天獨厚,道法高強。歷代天師所學,當然比不上第1代天師。"而且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到了宋代道家養生功法改革,宋朝之前道教所修功法多是從黃老列莊等道家諸子書中所體悟與發展,按教法說這是太上法脈嫡傳。

內丹思想

南北隋初時期,《周易參同契》在社會上公開傳布,促進了內丹學的發展。據《羅浮山志》載,青霞子蘇元朗於隋開皇中 . 來居羅浮,歸神丹於心煉,“自此道徒始知內丹矣”。唐代丹家以張果與司馬承禎對內丹學之發展貢獻最著。
自唐末、五代至北宋初年,內丹學突放異彩,在道教修煉方術中占據統治地位。著名內丹家崔希范、鐘離權、呂洞賓、陳傳、劉操、施肩吾、陳朴、譚峭等高道以內丹學傳功度人,使內丹功法趨於成熟和完善。崔希范所著《崔公入藥鏡》歌訣,為歷代丹家推重 . 實是陰陽雙修秘訣。鐘離權和呂洞賓之事跡被後世道士神化,各派丹家多認鐘、呂為開山祖師,內丹學的歷史舍鐘、呂則無從談起。施肩吾為呂洞賓弟子,撰《鐘呂傳道集》、《西山眾仙會真記》述鐘、呂丹法,對後世影響甚大。另有《靈寶畢法》、仗破迷正道歌》等,皆題名鐘、呂所作。其中相傳呂洞賓所著《敲爻歌》,為陰陽雙修功夫法訣。鐘呂丹法為性命雙修、形神並煉的人體系統工程,以凝結精、氣、神為基本功,以攝取先天一炁為要訣,次第分明,步步有驗,吸引了不少修道者終生去從事這項人體實驗。件說鐘離權得丹訣傳呂洞賓、陳朴等人,呂洞賓之徒又有劉操 ( 海蟾真人 ) 、麻衣道者、施肩吾、何昌一、張中孚等。陳朴著有《陳先生內丹訣》,收入《道藏》,其法訣直指玄關,九轉成功。呂洞賓之徒劉海蟾又傳張伯端、曹迥、馬自然、藍元道、王庭揚、張繼先等,為內丹大師。內丹學史上的關鍵人物,還有著名道教學者陳傳。陳傳字圖南,自號扶搖子,賜號“希夷先生”,得麻衣道者所傳鐘呂丹法,又從何昌一學鎖鼻術,隱居華山。陳拎之學傳种放、張無夢、火龍真人等,譚峭亦與陳傳相師友。陳傳著《指玄篇》並傳《無極圖》,奠定了“順則生人,逆則成丹”的還丹原理和“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的基本步驟。陳傳又傳“蟄龍法”,後世各派丹法俱受陳傳影響。

鐘離權

晚唐五代,鐘離權呂洞賓施肩吾崔希范彭曉劉海蟾陳摶張無夢等一批內丹家活躍于山野民間,傳法授徒,著書立說,掀起了一股“內丹熱”,把魏伯陽一系的內丹學發展到一個新的水平。這批內丹家的丹法皆淵源於鐘離權。
鐘離權的內丹思想,直承《周易參同契》,依道教傳統的“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論,以逆煉歸元為結丹成仙之訣要。認為人生命之形成,亦如道、真氣之造化天地,“乾坤相索而生六氣,六氣交合而分五行,五行交合而生萬物,”萬物各“陽中藏陰,其陰不消,乃曰真陰”,“陰中藏陽,其陽不滅,乃曰真陽”。人亦各以稟自父母真氣的真陰真陽為性命之本,元陽真氣藏於腎府,元陰真液源於心海,陽升陰降,氣液傳導,水火既濟,推動人的生命活動。煉丹之士盜取了逆轉生命之機,以真陰真陽為藥物,攝心離境,保守性命之本不令耗散,始則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數,從守竅、靜定入手,引出腎海中所藏元陽真氣,“先要識龍虎,次要配坎離,辨水源清濁,分氣候早晚,收真一,察二儀,列三才,分四象,別五運,定六氣,聚七寶,序八卦,行九州,”認為必須嚴循法則度數,令精氣沿任督二脈,運轉於下中上三丹田中,陰陽顧戀和合,五氣(五臟氣)朝元,三華(元精、元氣、元神)聚頂,凝成胎仙,返歸虛無之道,“陽神”能從頂門上自由出入,從而生死自在,與道合真,獲得永恆的仙壽。具體修煉,入手有少年、中年、老年之不同;修煉次第,分小、中、大“三成”法:小成法從鍊形入手,按摩導引,堅固下田,得安樂延年之果;中成法肘後飛晶,還精補腦,得返老還童,留形住世之果;大成法五氣朝元、三陽聚頂,得脫質升仙之果。總之,從鍊形入手,以精、氣、神為藥,依次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合道,為基本的修煉路徑。

呂洞賓

晚唐以來,三教合流,成為整箇中國文化發展的總趨勢。鐘離權一系的內丹學,以融合先秦道家與玄學為其發展的基本路線。《鐘呂傳道集》就以玄學術語“真空”為修煉之要,有云:“若以絕念無想,是為真念,真念是為真空,真空一境,乃朝真遷化而出昏衢超脫之漸也。”至鐘離權的門人呂洞賓,道為其內丹說的基本特質。其《敲爻歌》等總結內丹之綱宗為“性命雙修”,單修性或單修命,皆失於偏頗,單修性不修命,“萬劫陰靈難入聖”,單修命不修性,“恰如鑒容無寶鏡”,只有性命雙修,方為穩當。此所謂性命雙修。
呂洞賓性命雙修的思想,成為後世內丹學發展的基本路線。北宋以後的內丹學諸家,幾乎無不淵源於呂洞賓。性命雙修的內丹學,至北宋神宗朝的張伯端趨於成熟。張伯端先作《悟真篇》丹詞,發揮鐘呂一系的傳統丹法,發揮老莊性命之功,作為《悟真篇》的續篇。《悟真篇》(包括續篇)被公認為《周易參同契》以後影響最大、水平最高的內丹撰述,古今註疏發揮者達數十家之多。

重要人物

從蘇軾的道教養煉方式表中可以發現以下現象: (1 ) 蘇軾幾乎涉及了道教發展數千年來所有的煉養方式。 不論是丹鼎派還是符籙派, 不論是內丹還是外丹; 不論是服食藥物, 還是煉養丹砂; 不論是吞咽津液, 還是屏閉呼吸; 不論是按摩, 還是飲食; 亦或是修性修命, 還是性命雙修。蘇軾都殷勤的探討, 小心的實踐。 而這些煉養方式絕不是哪一個道教門派一時所能夠全部擁有的,也是不可能在不同的教派之間互相交流傳播的。這從蘇軾獲得這些方術的途徑也可以得知, 他的途徑有三: 讀過全部《道藏》。( 事見《和子由聞子瞻將如終南太平宮溪堂讀書》、《讀道藏》); 以懇切的態度從道士那裡獲取, 包括一些外丹的煉養、 氣息的搬運、 津液的吞咽等等; 從生活經歷—— — 讀百家書、 膜拜求籤、 行醫經驗等處獲取, 包括性情的修養、 簽言的理解、醫藥保養以及生活的體悟等等。 (2 ) 用自己親眼所見、 卓有功效的按摩、 搬運、 胎息等進行養煉。不僅如此,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醫藥學者,他用自己的知識與經驗得來的養生原則絕對而嚴格地控制著自己的飲食起居等日常生活,並且不自私, 不隱藏, 毫無保留、 熱心地介紹給自己的朋友, 甚至政敵。 (3 ) 蘇軾重視對於生命的愛護, 但更重視對於心性的修煉,也就是在執行性命雙修的同時更服膺於 “性” 的修養。
從他煉養的選擇態度來看, 他是一個道教徒的實用主義者。蘇軾對於道教可謂終身迷戀余秋雨 《蘇東坡突圍》 只說佛教的力量, “使他習慣於淡泊和靜定”。其實道教也是功不可沒, 蘇軾用道家的與世無爭, 清淨無為來顯示自己的置身事外,擺明一種姿態給當局者看。《送沈逵赴廣南》 中言: “我謫黃岡四五年。孤舟出沒煙波里……功名如幻何足計, 學道有涯真可喜。勾漏丹砂已付君, 汝陽瓮盎吾何恥。” 蘇軾大多數的道教煉養方式也肇起於斯時, 《與劉宜翁使君書》 說: “軾齒齔好道, 本不欲婚宦, 為父兄所強, 一落世網, 不能自逭。然未嘗一念忘此心也。今遠竄荒服, 負罪至重, 無復歸望。杜門屏居, 寢飯之外,更然一事, 胸中廓然, 更無荊棘。竊謂可以受先生之道。” ( 《蘇軾文集 · 第四十九卷》 ) 在黃州時大量的書信可以證明這一點。
翻開他的文集, 可以說不但道家的學說思想,而且道家人物、道家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也俯拾可得。少年時有“名聲實無窮, 富貴亦暫熱”( 《屈原塔》) 對於名聲富貴的思考、有“ 日月何促促, 塵世苦局束”( 《仙都山鹿》) 對於生命社會的慨嘆。 老年時有“ 吾生本無待, 俯仰了此世……下觀生物息, 相吹等蚊蚋”對萬物的洞察, 有“ 東坡信畸人 , 涉世真散材, 仇池有歸路, 羅浮豈徒來”( 《和陶讀〈山海經並引〉十三》) 對歸路於道家的訴說。 對道家名詞、人物、道場的運用就更多了,《王頤赴建州錢監求侍及草書》一詩中“ 丁寧勸學不死訣, 自言親受方瞳翁 ……河車挽水灌腦黑, 丹砂伏火入頰紅, 未能便乞勾漏令, 官曹似是錫與銅。 ”引用了方瞳翁這個人物、 “ 河東” 、“ 挽水” 、“ 灌腦”、“ 丹砂” 這些道家名詞,“勾漏”這個道家的三十六洞天; 道家人物還如“ 列子御風殊不惡, 猶被莊生譏數數”( 《張安道樂全堂》) 中的列子、莊子;“東坡之師抱撲老, 道華亦嘗啖一棗”《游羅浮山一首示兒子過》
蘇東坡謫居惠州,前後四年時間,但“杖履羅浮殆居其半”。他和兒子蘇過在葛洪煉丹灶附近搭起一間“東坡山房”,並在山房附近煉丹。
東坡希望象葛洪一樣: “絕慶弔於鄉黨,棄當世榮華”,入名山以求長生之道。他崇尚葛洪說:“學道雖恨晚,愧比稚川翁。”在給他兒子蘇過的一首詩中,稱“東坡之師抱朴老,真契早已交前生。”蘇軾在夢中與葛洪談論煉丹之事,他將之寫成詩曰:“析塵妙質本來空,更積微陽一線功;照夜一燈長耿耿,閉門千息自蒙蒙。養成丹灶無煙火,點盡人間有暈銅j寄語山靈停伎倆,不聞不見我何窮。’’竟自認為前世是抱朴子之徒轉世,今生依舊奉為老師。李零先生以 為“研 究 內 丹 術 的 起 源… …丹田 學 說 的 提 出 是 一 種 關 鍵”, 而“丹 田”之 說 早 見 於 東 漢 桓 帝 時 的 《 老 子 銘 》 、 《 仙 人 王 子 喬 碑 》 和 《 抱 朴子地 真 》, 據 此 他 認 為“它 們 應 是 內 丹術 形 成 之 真 正 標 志。 ②內丹思想是東坡著重發揚的,遵照“守之以一,養之以和,和理日濟”的道學思想, “安心守玄牝,閉眼覓黃庭”,默念著《黃庭經》,加功靜觀,進行氣功吐納。更以丹法隱喻作詩留了頗多內丹篇章,開啟了內丹史濃墨重彩的一篇,對當時內丹從上至下的發展傳播歷史上有不可取代的地位。白玉蟾也深受蘇軾影響並把蘇軾當成本家。白玉蟾祖師詩文之中常稱蘇東坡為“坡仙”,可為了解蘇軾者也。

宋後宗派

內丹諸家對性命、精、氣、神的先後天之分及相互關係等理論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進一步完善了內丹學的理論體系。諸家丹法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修性、修命的次第及側重點不同,有先修性後修命、先修命後修性、性命齊修、以性帶命等歧異。二,清修與雙修二途,有主張陰陽具足於自己一身,強調一己清修者;有主張陰陽分稟於男女,倡男女雙修者。從這兩方面著眼,近代的內丹學者,把宋代以來的丹法,按主張與風格的差別,分為南、北、東、西、中五派。

南宗一派

指張伯端後學。此派丹法的共同特點,是修習次第上,先命後性,即先從傳統內丹法入手,循序煉化精、氣、神,至煉神還虛階段,參究老莊,了徹性源。在修行方式上,又分為清修、雙修二系。清修一系以白玉蟾為代表,以張伯端《青華秘文》闡述丹法最為詳明。其法從閉息入手,漸入靜定,於恍惚杳冥之際用忘心、覓心法體認真心、元性,從真心中生“真意”煉化精、氣、神。宋白玉蟾更以一“忘”字為鍊形、鍊氣、煉神三關的訣要,初關鍊形忘形養氣,中關鍊氣忘氣養神,上關煉神忘神養虛。其《海瓊傳道集》分修煉全程為採藥、結丹、烹煉、固濟、武火、文火、沐浴、丹砂、過關、溫養、防厄、工夫、交媾、大還、聖胎、九轉,換鼎十九訣。南宗雙修一系,源出廣益子劉永年,(據傳出張伯端門下)有翁葆光、若一子、陳致虛等傳承其學,主張“真鉛”須采之於同類之女體,採藥之後,煉化精、氣、神之法,與清修派略同。代表作有《悟真篇三注》。金丹南宗近道,北宗近禪。南宗思想分為兩體第一階段張伯端。第二階段石泰、白玉蟾等,但是如果不計《悟真篇》前後序等部分有爭議的內容,則金丹南宗思想實為一體,非常統一。

北宗一派

即王嚞所創全真道及祖述王嚞門下七大弟子之七真派。該派在修煉次第上與南宗相反,主張先性後命,先做除情去欲、攝心守念、明心見性的功夫,以清淨心地、不受欲塵污染為訣要。此後從真心中生真意,循序煉化精、氣、神。北派皆主清修,提倡出家、禁慾、苦行。北派丹法,在元代以後融攝南宗、理學之說,以明末伍守陽、清代劉一明、閔一得等闡述最為明晰。伍守陽的《仙佛合宗語錄》《天仙正理直論》等所述丹法,分築基、初關煉精化氣、中關鍊氣化神、上關煉神還虛四階。築基以煉己為要,煉己即做對景無心的功夫,以識心見性,次則循序煉化精、氣、神。閔一得的《古書隱樓藏書》搜羅諸多內丹撰述,於煉丹中黃直透、活子活午、陰?等密義,指陳甚詳,並有從意注頂門等入手的方法。清國中興全真道龍門派的王常月,則強調修丹以持戒為先,須嚴循戒定慧的次第,以倫理修養和明心見性為要。

內丹中派

指元初從南宗合流於全真道的李道純之說。李氏總結南北二宗之學,宗承發揮陳楠之說,將道教的全部煉養術分為旁門九品、漸法三乘、最上一乘三大類。其中後二類屬內丹。漸法三乘者,下乘“以身心為鼎爐,精、氣為藥物,心腎為水火,五臟為五行,肝肺為龍虎,精為真種子,以年月日時為火候,咽津灌溉為沐浴,口鼻為三要,腎前臍後為玄關,五行混合為丹成”。此為安樂延年之法。中乘“以乾坤為鼎器,坎離為水火,烏兔為藥物,精、神、魂、魄、意為五行,身心為龍虎,氣為真種子,一年寒暑為火候,法水灌溉為沐浴,內境不出、外境不入為固濟,太淵絳宮精房為三要,泥丸為玄關,精神混合為丹成”。稱此屬養命之法,可得長生久視之果。上乘“以天地為鼎爐,日月為水火,陰陽為化機,鉛汞銀砂土為五行,性情為龍虎,念為真種子,以心煉念為火候,息念為養火,含光為固濟,降伏內魔為野戰,身心意為三要,天心為玄關,情來歸性為丹成”。稱此為上乘延生之道,可證仙果。這種丹法,即是白玉蟾所傳融有理學的性命雙修之道。最上一乘“以太虛為鼎,太極為爐,清淨為丹基,無為為丹田,性命為鉛汞,定、慧為水火,窒慾懲忿為水火交,性情合一為金木並,洗心滌慮為沐浴,存誠定意為固濟,戒、定、慧為三要,中為玄關,明心為應驗,見性為凝結,三元混一為聖胎,性命打成一片為丹成,身外有身為脫胎,打破虛空為了當”。稱此為上品天仙之道,修習成就,可“形神俱妙,與道合真”。。李氏認為三乘漸法,分別宜於下、中、上三士修煉,最上一乘,“至士”可以行之,並謂夙有根器的至士,可不經修命之漸道,而“一直了性,自然了命也”。中下之士宜修先了命後了性的漸道。李道純的內丹說,標誌著南北宗內丹說在元初融合後,已臻於高度成熟。

內丹之東派

指明代陸西星之說。陸氏自稱得呂洞賓親傳,所撰《方壺外史叢書》論述內丹,頗多獨到見解。主張從築基煉己、攝心修性入手,見性後男女雙修,採藥臨爐,取坎填離,循序煉化精、氣、神,實際發揮了北宗與南宗雙修一系的丹法。

內丹之西派

指清代四川嘉州李西月之說。李氏自稱遇張三豐、陸西星等得法,撰《三車秘旨》等闡揚內丹。其丹法主要宗承張三豐、陸西星,統攝諸派精義,主張雙修,對煉心、鍊氣之法則,發揮甚為精到。

其他

除上述五派外,內丹自成一家風格者,還有陳摶所開創的老華山派丹法,及統攝龍門、嶗山等多家丹法的嶗山金山派丹法等。
另外,自唐宋以來,內丹家即根據男女生理之別,強調女子修丹應與男子不同,創編了專用於女子修丹的“女金丹”。金代王嚞弟子孫不二開創的全真道清靜派,專傳女丹。歷代的女丹撰述,如《孫不二女丹詩》《坤元經》《女金丹》等,多達三十餘種。一般都認為女子煉丹應從鍊形始,先作“斬赤龍”的功夫,煉血化氣,然後或可依男丹法鍊氣煉神。

氣功術語

一般指氣功家尤其是道教內煉者修煉的高級成果,是於礦物所煉的外丹相對而言。
內丹術是氣功家、宗道家逆修返源、長生駐世之旨,以人身作爐鼎,以精、氣為藥物,神為馭能,經一定的煉養步驟,使精、氣、神在體內凝聚不散,致某種有形之物結於丹田而成內丹。其煉養核心是性命雙修
內丹術語多借用外丹名詞,但其意義完全不同。修煉內丹者,謂人身即丹鼎,以身中之精氣為藥物,以神為運用,在自己身中燒煉,使精、氣、神不散而成“聖胎”。所謂聖胎,即是內丹。南宗白玉蟾說:“自家精血自交媾,身里夫妻真妙哉”,《參同契·養性立命章》形容內丹“類如雞子,白黑相符,縱廣一寸,以為始初,四肢五臟,筋骨乃俱,彌歷十月,脫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飴”。道教中人相信內丹成,可以離人體而出,人體可以分身,可以成仙,道教提倡煉養內丹。大概從隋唐到宋、金時期,興起了以煉養內丹為主的南宗和北宗,其口訣旨圭不外《參同契》與《悟真篇》。《道藏》中亦收有論內丹的書一百二、三十種,著名的有《入藥鏡》、《玄珠歌》、 《玄珠心鏡注》、《靈寶畢法》、《鐘呂傳道集》、《大丹直指》、《天樂集》等。明前內丹書隱密難讀,明後多為發微闡幽,但良莠不齊,讓人難以取捨。道教中人對煉丹之法,大都師徒相承,解說也不一致。
關於內丹術修煉的階次,各家方法有差,一般可分為築基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五個階段。元代陳致虛金丹大要》卷四曰:“是皆不外神氣精三物,是以三物相感,順則成人,逆則生丹。何為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故虛化神,神化氣,氣化精,精化形,形乃成人。何謂逆?萬物含三,三歸二,二歸一,知此道者怡神守形,養形煉精,積精化氣,鍊氣合神,煉神還虛,金丹乃成。”

影響

內丹術至宋元時期大為盛行,成為道教煉養功夫的核心,形成我國古代氣功史上最重要與最有價值的流派,影響深遠,至今仍值得深入發掘與研究。內丹與我國古代生理衛生學、醫學有一定關係,修持得法,能達到健康長壽。

內丹修煉

概述
關於清淨孤修派丹法的步驟,一般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築基入手功夫,稱為道術築基階段主要是補足全身生理機能一虧損,同時初步打通任督和三關的徑路,直至氣通、全身經絡通暢,達到精滿、氣足、神旺,為內丹仙術作準備。第二階段為煉精化炁,稱為初關仙術 ( 百日關 ) 。這段功法以元精為藥物,包括調藥、採藥、封爐、煉藥、止火幾個步驟,屬小周天功夫。第三階段為煉炁化神,稱為中關仙術 ( 十月關 ) 。這段功法先要經過“大死七日”的入圜過渡步驟,隨之“采大藥”、“養胎”,進入無為的入定功夫。第四階段為煉神還虛,稱作上關仙術 ( 九年關 ) 。煉神還虛純為性功,約九年,前三年神超內院、哺乳溫養;後六年調神出殼,直至虛空粉碎,合道成仙。下、中、上三關仙術各約需百日、十月、九年等時日。 但亦因人而異。今依《上品丹法節次》簡述如下:
( 一 ) 煉己存誠。
其要訣為懲忿窒欲、虛寂恆誠;掃除後天之習染,獨露先天之真體;使識神退位,元神呈現;息斷俗緣,退藏於密。丹家收拾身心,凝神定慮,即歸中宮祖竅,養自我本來一點靈光,常應常靜,二年三年,積久益善,促開玄關一竅
( 二 ) 築基培藥 .
其功法為擇地入圜,身心意不動,收攝精氣神三寶歸於中宮,時時覺照 . 刻刻規中 . 借假修真,以玄關一竅立基斂藏神炁,行抱元守一之訣。此法純熟,更復坐忘內視,行凝神入炁穴之功,活子時至元陽生,勃然機發,於恍惚杳冥之中,先天一炁自虛無中來。龍生於離,虎生於坎,當虛極靜篤之時,將元神沉於羔穴 . 聽其自呼自吸,采有氣無質之壬水 ( 坎中真陽 ) ,以真意攝入中宮,與離中真陰會合。
( 三 ) 坎離交靖。
其功法要心息相依,身心不動,神羔凝結,於虛極靜篤中,忽覺海底蠕動有光透出,似初三新月 . 或如粟如珠,照在腹部,乃金炁初現之象。而後以真意引藥穿尾間,經夾脊,透玉枕,入泥丸,游九宮,自上腮滴下鵲橋,似醒酗甘露,沿赤道復歸炁穴,行歸復法,為胎息入手功夫。
( 四 ) 採藥歸鼎。
丹家於虛寂杳冥、淵默混沌之際,頓起雷聲如裂帛,丹田火熱,兩腎湯煎,即將藥物聚于海底,以真意引轉尾間,雷聲轟轟透過三關,翁聚泥丸宮。此時月窟風生,絳宮月明,兩眉間內涌圓光,藥物不知不覺由鵲橋下重樓,涼如冰片薄荷,沁人心脾,送歸土釜。此為煉取穀神之法,取坎填離之功。
( 五 ) 周天火候。
丹家循任督運小周天煉藥,自子時至巳時進陽火,應乾之策二百一十六數,除去卯時沐浴三十六策不用,實行一百八十息。自午時至亥時退陰符 . 應坤之策一百四十四數 . 除去酉時沐浴二十四策不用,實行一百二十息。連同沐浴六十息,閏餘二十四息,合計三百八十四息,故日周天息數微微數。丹家須於平時調準,臨爐煉藥之際,只要心息相依,自然運用,不可唱籌量沙,刻意追求。小周天功成,得玉液還丹,補足後天破漏虧損,復歸童真之體。
( 六 ) 乾坤交靖。
丹士行足周天火候,填回先天乾坤之位,於凝神大定之中,勃然機發,玄關一竅大開,頓覺虛靈空朗,進入齊天地、泯人我、混混冥冥的境界。此時先天炁復,凝為大藥,一點落黃庭,遍身酥綿暢快,只覺圓陀陀、光灼灼,如珠在玉盤,為虛靈獨露的金液還丹。
( 七 ) 十月養胎。
神炁凝結為聖胎,又名嬰兒,須洗心滌慮、綿密寂照、常定常覺,如龍養珠,如雞抱卵,暖氣不絕,始得靈胎日漸堅固。十月養胎是大周天煉羔化神功夫,其火候要爐里自溫溫,鎮日玩真空,念不可起,意不可散,十個月如一日,方能神全胎化。十月養胎為入定功夫,如遇丹田火熱,可存想兩眉間有一黑球如碗大,收攝入神室,其熱自退。
(八)移神換鼎。
頭部泥丸宮,又名天谷,乃陽神本宮。靈胎純為先天凝結之陽神,乃人之法身,嬰兒現象,須出其胞,由下田炁穴移至泥丸宮,行煉性之功。陽神能超越時空障礙,透金穿石,隱顯隨心。移神天谷後,丹士應端拱無為、正位居體、寂以定之、慧以鎮之,繼行入定之性功。
( 九 ) 泥丸養慈。
泥丸為全身至清至靈之地,上應太空之鎮星,丹家法天象地,以真心合天心,要居塵出塵,須入塵磨鍊,靜以養慧,動以煉慧。法惟冥心寂定,訣在一“誠”字,誠於靜者神自明,誠於動者性自徹,天下無撇不下之凡情,無識不破之物理,乃由誠而明之性功。丹家於此際,靜極生動,定極生慧,開發出人體潛能,得大智慧、大神通。
( 十 ) 還虛合道。
內丹學煉至陽神脫體,未為究竟,軀體仍在,終難脫生死。丹家於具神通後,不可常動不還、用慧神疲,更應於群動之中 . 獨抱靜觀自得之趣,一如得魚而忘荃,行物我無間的還虛功夫。便進一步,粉碎虛空,真幻兩忘,道合自然,神證太虛,與天地同其闔辟循環,渾化與無垠,動與天俱,靜與天游,則為天仙功成。

科學研究

現代科學認為,內丹的煉製是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即任何物體都在向外輻射電磁波。所以現代學者推測,內丹的實質應該是反物質負熵。因為人體的生命活動即是一種熵增加的過程,而內丹的修煉就是減少熵的增加。(此處有誤,熱力學第二定律只適用於封閉系統,而生物體不屬於此類,生命本身就是一種負熵現象。)

內丹特徵

《高上玉皇心印妙經》中有云:其聚則有,其散則零。 七竅相通,竅竅光明,聖日聖月,照耀金庭
一得永得,自然身輕,太和充溢,骨散寒瓊。 得丹則靈,不得則傾,丹在身中,非白非青。

遊戲內丹

夢幻西遊內丹

內丹是合成法寶時的必須材料,在領取到法寶任務後,通過完成任務獲得。內丹不可轉讓、出售。

大話西遊內丹

召喚獸的內丹技能共有17種,不同技能適合不同的召喚獸學習。天魔解體、分光化影、浩然正氣、隔山打牛四個技能的效果和召喚獸的法力有關係,同等級情況下,召喚獸法力越低,這四個技能的效果越強。修羅內丹的四個技能的傷害也和召喚獸的法力有關,同等級情況下,召喚獸的法力越高,修羅內丹的四個技能效果越強。
魔界內丹
分光化影
此技能通過犧牲自己的HP給對手造成MP傷害。
天魔解體
此技能通過犧牲自己的HP給對手造成HP傷害。
小樓夜哭
此技能通過犧牲自己的MP給對手造成MP傷害。
青面獠牙
此技能通過犧牲自己的MP給對手造成HP傷害。
修羅內丹
乘風破浪
此技能在物理攻擊的時候有一定的幾率產生風系法術傷害。
霹靂流星
此技能在物理攻擊的時候有一定的幾率產生雷系法術傷害。
大海無量
此技能在物理攻擊的時候有一定的幾率產生水系法術傷害。
祝融取火
此技能在物理攻擊的時候有一定的幾率產生火系法術傷害。
天界內丹
紅顏白髮
此技能在使用仙法攻擊的時候有一定幾率出現狂暴,使傷害增加。
梅花三弄
此技能在使用仙法攻擊的時候有一定幾率出現法術連擊。
開天闢地
此技能在使用仙法攻擊的時候有一定幾率忽視對方的法術抗性。
萬佛朝宗
此技能有一定幾率將傷害反震。
人界內丹
浩然正氣
物理攻擊對手讓對手的氣血按照自身的法力的百分比降低一定數值。
暗渡陳倉
此技能在物理攻擊的時候能夠忽視對手一定的躲閃和反擊進行攻擊。
借力打力
此技能在受到物理攻擊的一回合內有一定的幾率產生反擊效果。
凌波微步
此技能提高召喚獸一定的躲閃率。
隔山打牛
物理攻擊的時候有一定幾率對攻擊對象周圍的某個目標造成傷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