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丹功

丹者,單也,一者,單也。惟道無對,故名曰丹。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谷得一以盈,人得一以長生。內丹是以天人合一思想為指導,以人體為鼎爐,精氣神為藥物,而在體內凝練結丹的修行方式。從中華道教宗祖軒轅黃帝求道於廣成子記載算起,內丹已經經歷了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丹道祖經丹道的發源,是非常早的事。《道德經》、《文子》、《列子》、《莊子》、《內業》、《心術》、《楚辭·遠遊》以及黃老學派作品可是說是所有丹經必本的祖經,後世一切丹經均從其中發揮而來,一直是內丹法訣的綱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丹功
  • 指導天人合一思想
  • 鼎爐:人體
  • 藥物:精氣神
內丹介紹,歷史,經典,原理,修煉要點,採藥,呼吸吐納,大小周天,修煉階段,築基,煉精化炁,鍊氣化神,煉神還虛,內丹功功效,人生觀,氣質情緒,認識自我,開發潛能,提高素質,延年益壽,傳播人物,

內丹介紹

道教煉養術從外丹發展到內丹,是一個由繁入簡,博而返約的必然過程。內丹術的出現雖然要比外丹術來得晚,但同樣是源遠流長。內丹術是早期神仙道術中守一、行氣、導引、房中等煉養功夫的綜合發展。它以長生成仙為核心,繼承了古代哲學中有關天道、形神、陰陽五行等學說,同時又受到儒、佛兩家心性理論的刺激,有感於外丹術的弊端和不足,結合道教的煉養實踐,構成一種涵道教宇宙觀、生命哲學和人體科學的觀念形傑和行為模式。
內丹功

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
我國的內丹實踐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有相當起色。但由於外丹是有形的,它吸引著眾多的愛好者,於是有個錯覺,認為外丹衰落以後才有內丹的。其實內丹術的歷史也很早,研究內丹的著作也不少。經考古學家認定的《行氣玉佩銘》是戰國初期的作品。共45字,刻在十二面體的小玉柱上,每一面刻三個字,其中九個字重複出現。郭沫若《奴隸制時代·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展》將四十五個字解釋為:“行氣深則蓄,蓄則伸,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退,退則天,天戲舂在上,地之舂在下,順則生,逆則死。”這裡主要講了氣的消長呼吸運行。老莊文章中已經論及這神秘的“氣”。道學行世,道教繼承,尤其在外丹衰落,內丹興起的時候,內丹家們藉助《周易參同契》中的名詞術語來引導內丹修煉,幾乎成為時尚。
隋唐五代兩宋時期
漢魏伯陽著《周易參同契》,並述內外丹術,不過尚未正式以內丹之名而論,且其時外丹術方興未艾,故是書長時期僅被視為外丹經典著作。一般認為內丹術起於隋代道士蘇元朗。隋開皇中,蘇元朗在羅浮山修煉大丹,見弟子“競論靈芝”,“乃著《旨道篇》示之,自此道徒始知內丹矣。”入唐以後,內丹學逐漸興盛,有關著作也不斷湧現。唐末五代,有鐘離權、呂洞賓、施肩吾等高道,奉《參同契》之旨,以內丹行世,為以後道教各丹派開宗立基。北宋初期著名道者陳摶,遠承伯陽,近接鐘、呂,著《無極圖》,述“順則成人,逆則成丹”之旨,為內丹學奠定了理論基礎。陳摶門人眾多,不少是道教史上著名的人物。其再傳弟子張伯瑞,著有金丹名作《悟真篇》,以性命雙修之理,麗明內丹之要,被後世道家“推為正宗”,與《參同契》同為內丹學的首要經典。兩宋是內丹學的鼎盛期,內丹學理論和修煉方法大都在此時得到確定,而後開始分化出許多流派。

經典

《周易參同契》
一般認為《周易參同契》是講外丹的,但北宋張伯端認定:第一它也是一部講述內丹修煉的著作,作者害怕因泄露天機而受神仙懲罰,故意使“詞韻皆古,奧雅難通。”(朱點語)以寓言借事,顯晦相雜,顯少晦多,比喻連比喻,著實難以暢讀,因此出現許許多多似是而非、牽強附會的解釋,使人越讀越糊塗。張伯端讀懂了。他在律詩第八首中明確說:“休煉三黃及四神,若尋眾草更非真”。三黃就是硫磺、雄黃、雌黃;四神就是硃砂、水銀、鉛、硝。《參同契》里提到的物質這些都是有:眵的,靠道術無法煉就。“休煉三黃及四神”該煉的當然是內丹了。第二,內丹修煉的藥物絕對不是有形有質的金水鉛汞,真正的藥物是人人都有的精氣神,有了精氣神就有了煉內丹的材料,“丹熟自然金滿屋,何須尋草學燒茅?”第三,明確指出修煉的場所不在深山老林,而是以人體自身為丹爐。“須知大隱居廛市,何必深山守靜孤?”這些觀點《周易參同契》從未有所說明。《悟真篇》對此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闡述。
《無極圖》
陳摶是北宋一位傳奇式的隱逸道士。他放棄仕途,專研《易》學,置身黃白煉丹飛升之事。長期隱居武當山修煉二十多年,後來移居華山雲台觀和少華山石室。著作甚豐。有《無極圖》刻於華山石室。朱彝尊在《太極圖授受考》中說:“陳摶居華山,曾以《無極圖》刊諸石,為圜者四,位五行其中,自下而上。初一日玄牝之門;次二日煉精化氣,鍊氣化神;次三五行定位,日五氣朝元;次四日陰陽配合,日取坎填離;最上日煉神還虛,復歸無極。故謂之《無極圖》。乃方士修煉之術爾。”黃宗炎說.“其圖自下而上,以明逆則成丹之法,其重在水火。火性炎上,逆之使下,則火不螵烈,惟溫養而和燠;水性潤下,逆之使上,則水不卑濕,惟滋養而光澤。滋養之至,接續而不已;溫養之至,堅固而不敗。其最下圈名為玄牝,玄牝即穀神。牝者,竅也;谷者,虛也。指人身命門、兩腎空隙之處,氣之所由以生,是為祖氣。凡人五官百骸之運用知覺,皆根於此。於是提其祖氣上升,為稍上一圈,名為。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有形之精,化為微茫之氣;煉依稀呼吸之氣,化為出有人無之神,使貫徹與五臟六腑,而為中層之左木、火、右金水、中土相聯絡之一圈,名為‘五氣朝元’。行之而得也,則水火交奸而為孕。又其上之中分黑白兩相問雜之一圈,名為‘取坎填離’,乃成聖胎。又使復還與無始,而為最上一圈,名為‘煉神還虛,復歸無極’,而功用至矣。蓋始於得竅,次於煉己,次於和合,次於得藥,終於脫胎求仙,真長生之秘訣也。”(轉引自《中國道教史》)

原理

精、氣、神三寶
內丹學認為:“天法象我,我法象天。”仙丹不必外求,人體是爐鼎,精、氣是藥物,運用神去燒煉,而能使人體內的精、氣、神凝聚不散結成聖丹,即內丹。道教把人的精、氣、神視作生命的三種元素,稱為“三寶”。三者合則生,離則死。內丹之旨,即是抱本歸元,使三者永遠凝集合一,長生不死。
精,先天叫元精,至清至精。後天精是濁精,由慾念產生。“有動乎心,必搖其精”。上德無為入性功,入性功就是煉精,補虧損。先天元精,無慾念產生,無形無象。後天精是有慾念而生,男子十六歲有精,是有形有象。內丹功是在“虛之極,靜之篤”之時所產生的元精來採藥歸爐而煉丹的。
氣,有先天和後天之分。先天氣,不用肺呼吸。後天氣,用肺呼吸。先天氣,道教特用“炁”字表示,意為渾然一體。《悟真篇》“恍惚之中覓有象,杳冥之內尋真精,有無自此互相入,未見如何想得成”。即喻先天精氣始發境象。
神,藏於心。神指性,指大腦的思維活動。後天神,是識神。神好清,先天元神喜寧靜,兩目是神的“窗戶”,神全兩眼有光,光射奪人。神在丹法中稱“金鳥”。修煉至先天元神歸於泥丸,就是《玉皇心印經》“一紀飛升”之意。在道教有人說指十二年。另沐浴指心神,換氣稍停,其作用是暗合天機。
反演
《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世界從無到有的順行造化之道。道家哲學的理想是要還歸到虛無混沌的原始自然狀態。道教繼承道家的這一思想,認為“順則生人生物,逆則成仙成佛”。提出“返者道之驗”的主張,內丹學的特點即此一“返”字。煉丹是逆向反演,其具體即是歸三(精、氣、神)為二(神和燕),歸二為一(金丹),歸根復命,使生命返回到原始未分的自然狀態,與道合真而長生成仙。丹家十分注重精、氣、神的先天和後天之別,凡先天的存在,是無形、無質、不感、不動的,所以稱元精、元羆、元神。根據丹法的理論,常人由於一味的向外馳求,使得先天的精、氣、神不斷離散走失,人的一生從童年步入壯年再進入老年,這個成長過程就是人的真元逐漸消耗、淋漓、枯竭的過程。道教丹法就是要保證生命的元素不失,返老還童。故道教把內丹的煉就稱之為聖胎、嬰兒。

修煉要點

採藥

道體本靜,有感而動,精氣初動,藥象即生。煉丹者必須抓住時機,以意念導引歸入丹田,這就是所謂“採藥”。煉丹實際就是意念的調運,即用神。丹家把用神稱為火候,說明其在煉丹過程中的重要性。“聖人傳藥不傳火,從來火候少人知。”丹功之妙,全在火候。就像烹調,菜備得再多,配得再好,如沒有掌握火候的運用,也是燒不出可1:1的佳肴來的。精是基礎,氣為動力,神才是主宰。煉丹全靠以神馭氣,以神煉精。所以要善於用神,火候得當。如採藥烹煉時宜用武火,而沐浴溫養則以文火為妙。另外還有下手之火候、止歇之火候、進陽之火候,退陰之火候等等。總之,“金丹全賴火候修持而成”。

呼吸吐納

“吐納可以延年。”修煉內丹的基本功是掌握呼吸吐納的方法。嘴呼氣,鼻吸氣。呼要鼓腹,將肺中濁氣儘量從口中吐出;吸時收腹,將新鮮空氣通過鼻孔緩慢地吸入,使之充滿肺部。這就叫“吐故納新”。呼吸要做到輕、緩、勻、長、深,久久行之,功效必見。

大小周天

內丹功的關鍵是在運轉大小周天,即是將體內的精氣按經絡線路循環運轉。內丹家根據天人相應的理論,稱此法為周天功。大、小周天的分別因其功法、效果等的不同而定。小周天功在煉精化氣的階段中進
行。它以上丹田為鼎,下丹田為爐。氣動藥生,神清精滿,此時可用小周天火候,即意念引元氣從下丹田開始,逆督脈而上,打通曆尾閭夾脊、玉枕三關,然而再延任脈而下,經上、中、下三丹田,即腦部泥丸、胸部黃庭和腹部臍內。這樣完成一個循環,即煉精化氣一小周天。小周天功的特點是精氣合煉,帶藥運轉,丹家術語叫“轉河車”。無藥空運只是“通任督”、“轉軲轆”,則不成大藥,也不能起到搬精補腦的作用。大周天功的目的是要鍊氣化神,比小周天的境界更高一層。大周天把鼎從上丹田移至中丹田,也不再運氣循環,只是將氣守持在中、下二丹田之間,任其自然靈活,用綿密寂照之功,入定之力,進入到無為境界。即用神從有觀有照到無視無覺,氣也由微動到不動而至化盡,以助發元神的生長。

修煉階段

築基

即守中,先排除雜念,閉眼耳口鼻四門,制止惡念,並喜怒哀樂慾念,再調息凝神,意存丹田。一種說法“臍下丹田者,仰而取之”。築基以靜坐為主。若神志昏亂,雜念紛紜之際,採用“集神法”,即叩齒七到十四次,這種方法也適應於臨坐功時用。一些有修養多年的長者,也提倡此法。靜坐當中,要不盪不滯,勿忘勿助。
此階段還不算正式煉丹,只是作些準備工作而已。主要是祛病補虧,對人體生理機能進行修復、補益,達到精滿、氣足、神旺,伺時還要打通任督兩脈,使三關暢通,為下一彤樓再打下基礎。

煉精化炁

此是初關。修煉功至“精氣神”三全時,恢復到十六歲以前,此時氣滿,尾閭、夾脊、玉枕三關開通。正子時(夜11時一1時)元氣生時,即行採藥歸爐功法。丹法中,把“精氣”結合到一起叫“藥”。活子時,不在子時,是陽氣生之前。煉精化炁,一陽來復時,採用四字訣——舐、吸、攝、閉,用武火逆呼吸後升前降歸於丹爐。如崔真人《入藥鏡》“歸根竅,復命關,入尾閭,貫泥丸。”採藥當中,必須是水源至清,心不散亂。氣未通時,不能用武火,因功急。文火,靜坐調息,回光內視或內觀。煉精化炁後期出現陽關三現,要準備入關:(一)掌握全部功法叫得法。(二)有生活保障叫得財。(三)有同心道友盟誓護道叫得侶。(四)選擇清靜幽雅環境煉功叫得地。這也就是煉養家常說的入關要準備以上四種條件。簡稱:法財侶地。功夫煉至入關境地,最怕恐懼、驚心。若精氣化盡,無活子時,稱“馬陰藏相”。陽光三現是結丹之際境象,修士要高度集中,切實防止虛幻假相出現。

鍊氣化神

也叫中關,又稱十月關。經過煉精化“炁”精氣變成先天“炁”。功夫煉至此,內藥自生,神氣合一。有經驗的煉養家說:此時全身四肢元神全歸於一處。呼吸全是胎息,即不向外出氣。功夫至此,有得大藥境象,身體震動,耳聞風,天花飛,白雪飄等,並有六通之驗: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無漏通、他境通、他心通。如他心通時,別人想什麼我就知道。據功夫高深的修士說:六通稱小靈開,還不算大智慧。

煉神還虛

最後是煉神還虛,此為丹道的最高境界,故又稱上關。前三階段都屬命功階段的修煉,至此已純入性功。這時修煉,可謂修而不修,無為無照,只是元神自煉,沐浴溫養而已。大功告成,一切皆空;抱本歸元,返虛入無;與天地為一,與道合真。雌時境界,萬象通明,圓通無礙,這就是逍遙自在,長生不死的神仙。

內丹功功效

人生觀

其一是它可以改造修道者的人生觀,促使修道者在行為上與道相合,從而建立起新的行為模式。道學不僅有一套人生觀,而且有系統的社會倫理觀。修習內丹的人,建立起對道的信仰,遵奉道學,必然在行為上發生一系列變化。修道者接受了道學自然超俗、守中執要、適性逍遙、慈忍和平、無為而治的行為模式和思維方式,有中和之氣象,便是“載道之器”,可以授予內丹法訣,使之在修煉中體驗到道的境界,其行為自會更加與道合真。如遇到那些天性淡泊不俗、福慧雙全的人,便是“上根利器”,宜予入道修丹。反之,那些心胸狹窄,自私多欲,險詐惡毒的人,皆與丹道無緣,如授予丹訣必遺害社會,此所謂“傳之非人,必受天譴”!一個人在信修丹道前後往往判若兩人,修丹有成後更會現出仙風道骨,這都說明內丹學有重新鑄造人格的功效。

氣質情緒

其二是丹道能變化人的氣質,控制人自身的情緒。內丹的重要關竅,都是人體內分泌腺集中的地方,內丹功法首先激發這些器官(如生殖器官、性腺、前列腺、腎上腺、胰島腺、甲狀腺、肝、膽、胃、胸腺、松果體、腦垂體等)的內分泌和神經,促進人體微循環,使全身建立起一套高度和諧有序的新程式。修道者使自己的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微循環系統都發生新的變化,從而在人體深層建立起一套穩定的“一得永得”的自調諧程式,這套程式和宇宙的自然節律相一致,能在高層次上參與自然界能量、物質、信息的大循環。丹家通過這套程式對自己的心身進行控制,使之與道相合,從而達到自主調整情緒、保持良好心境和變化個人氣質的目的。例如丹功修煉在“活子時”到來的時候,某些關竅部位會分泌出一種類嗎啡樣的激素,使人產生周身酥綿如醉、忘我銷魂的快感,進而使人在心理上和生理上發生實質性的變化。這樣,修習內丹的人改變某些不合道的規範的脾氣和習慣,形成一種豁達、開朗、中和的氣質,能應付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刺激,保持樂觀情緒和良好心境。

認識自我

其三是修習丹道可以清洗自己隱藏下來的心靈創傷,重新發現和認識“自我”,從而使自己的心靈獲得解脫,達到開悟的境界。丹道承認人都有生前胎兒期的記憶,而人生的重大創傷、痛苦、不良刺激等都會在人的深層記憶中留下印痕。人的潛意識中好像有一盤錄像帶,它將這些人生的悲傷、痛苦、意外刺激透過常意識的層次轉錄到潛意識的錄像帶上,而潛意識中的這些印痕又會強有力地影響人的常意識,使人在心理和行為上發生錯亂。內丹學是一種凝鍊常意識、淨化潛意識、開發元意識的心理程式。丹家將元神稱作“主人公”,是人真正的“自我”,因之內丹學又是一項重新發現“自我”、認識“自我”的心理系統工程。丹道在開發出人真正的“自我”後,就會將潛意識中錄有心靈創傷的錄像帶清洗乾淨,消除隱藏在潛意識中的不良印痕,從而真正使人的心靈獲得解脫。這樣,內丹家在高度入定中透過潛意識的魔障,解除了各種心魔(如色魔、富魔等)的武裝,從而大徹大悟,達到道的境界。這樣丹家就修煉到禪宗開悟的層次,使自己成為開悟的人,得道的人。這樣使人的心靈在理性和非理性層面都得到正常的充分發揮,避免了一切心理障礙和精神錯亂,真正感受到道家適性逍遙的滋味。

開發潛能

其四是丹道可開發出人體生命潛能,激發人腦的深層智慧。人體中本來隱藏著在漫長的生物進化中遺傳下來的億萬年的記憶,包括生物進化史上的生命潛能。人腦的舊皮質區,包括網狀結構和丘腦等部位中保存有人在36億年(特別是近27億年)生物進化中遺留的尚未開發的信息庫,其中無疑存有巨大的生命潛能和心靈潛能。丹功通過淨化人的潛意識,將潛意識凝鍊為陰神,就會突破時空障礙,產生預知等前識功能。丹家修煉到將元意識開發出來並凝鍊為陽神,就會打開人體遺存的信息庫,釋放出生命潛能,獲得超越時空界限的神通。丹經中普遍有“六通之驗”、“心能轉物”的記載,人體生命潛能包括心靈潛能的開發目前尚屬正待著手研究的問題,但一些習丹功者深層智慧得到激發,出現預知、遙視、心靈感應的功能當屬事實。

提高素質

其五是可以改善人體素質,祛病健身,激發人體青春活力。修習陰陽丹法的人,激發起本身的性能量和生命力,往往產生駐顏留春之效,在一定程度上返老還童,使人體機能返還到十二年前(以性功能為指標)。陰陽丹法築基功中之兜腎囊、黃河逆流功、鹿功、鶴功、“十六錠金”功、回春功等,皆為壯腰健腎的要術,有明顯的抗衰老作用。清淨功夫往往把一些危及生命的不治之症壓制住,延長几十年壽命,到老年內氣不足時再發病。內丹功法將人體先天的精、炁、神稱作藥物,一旦丹功煉出內藥,這些自身產生的內藥會調節人體的生理機制,治癒疾病。丹家認為外界的中草藥、抗生素等都有副作用,自身的內藥才是金丹大藥。內丹學是最高的心身醫學,它無疑會消除一切心身性疾病,通血活絡化瘀,使人精氣暢通,心理和諧,保障人體心身健康。

延年益壽

其六是內丹功法可以使人延年益壽進而超越人體生命的界限。歷史上一些著名高道,遠如彭祖、老聃、容成公、安期生等,近如孫思邈、葉法善、呂洞賓、陳摶、劉操、石泰、張三豐等,皆修煉有成而獲高壽,名垂史冊。僅就清代有年代可考的龍門派丹家而論:王常月(1520—1680)、沈常敬(1523—1653年)、王永寧(1597—1721年)、范太青(1606—1748年)、白馬李(1615—1818年)、高東籬(1621—1768年)。
內丹學可以延長人體壽命的效用是毋庸置疑的!其中呂洞賓、張三豐屢有靈異,應屬真正修成丹功達到仙人境界者。也有的丹家不求靈異,但可以老年不煩子女照料,身體健康;至後事安排定,人生心愿已了,便無疾而終,丹家稱之為“自了漢”,這是最實際的功效。丹家還有自己預定死期,乃至投胎奪舍的說法,非局外人所能知。內丹最後一著“虛空粉碎”撒手功夫,聚則成形,散則為炁,在邏輯上超脫了生死。丹功的這一境界,和密宗大圓滿功法的虹化現象有相似之處,而虹化現象在禪密中人所共知。超越人體生命界限是人體生命科學正待研究的課題,內丹學提供了一條探索人體生命奧秘的實驗途徑,這當是內丹學的真正價值所在。至於長生不死、肉身成仙、拔宅飛升之說,目前尚無證據。我的研究可以承認“陽神”、“陰神”在一定程度上脫離肉體而存在,但它們不是道教理想中的永恆神仙,作為一種自然現象終究要“消失”到茫茫的宇宙中,復歸為先天一炁。世界上凡是產生出來的東西最終總會死亡,歸於物質、能量、信息的永恆變換之中,長生不死的人是難以存在的。我們進行內丹學的研究要以科學立基而不靠神學誘惑,不能企望得到我們無法實現的東西。

傳播人物

從蘇軾的道教養煉方式表中可以發現以下現象: (1 ) 蘇軾幾乎涉及了道教發展數千年來所有的煉養方式。 不論是丹鼎派還是符籙派, 不論是內丹還是外丹; 不論是服食藥物, 還是煉養丹砂; 不論是吞咽津液, 還是屏閉呼吸; 不論是按摩, 還是飲食; 亦或是修性修命, 還是性命雙修。蘇軾都殷勤的探討, 小心的實踐。 而這些煉養方式絕不是哪一個道教門派一時所能夠全部擁有的,也是不可能在不同的教派之間互相交流傳播的。這從蘇軾獲得這些方術的途徑也可以得知, 他的途徑有三: 讀過全部《道藏》。( 事見《和子由聞子瞻將如終南太平宮溪堂讀書》、《讀道藏》); 以懇切的態度從道士那裡獲取, 包括一些外丹的煉養、 氣息的搬運、 津液的吞咽等等; 從生活經歷—— — 讀百家書、 膜拜求籤、 行醫經驗等處獲取, 包括性情的修養、 簽言的理解、醫藥保養以及生活的體悟等等。 (2 ) 用自己親眼所見、 卓有功效的按摩、 搬運、 胎息等進行養煉。不僅如此,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醫藥學者,他用自己的知識與經驗得來的養生原則絕對而嚴格地控制著自己的飲食起居等日常生活,並且不自私, 不隱藏, 毫無保留、 熱心地介紹給自己的朋友, 甚至政敵。 (3 ) 蘇軾重視對於生命的愛護, 但更重視對於心性的修煉,也就是在執行性命雙修的同時更服膺於 “性” 的修養。
從他煉養的選擇態度來看, 他是一個道教徒的實用主義者。蘇軾對於道教可謂終身迷戀余秋雨 《蘇東坡突圍》 只說佛教的力量, “使他習慣於淡泊和靜定”。其實道教也是功不可沒, 蘇軾用道家的與世無爭, 清淨無為來顯示自己的置身事外,擺明一種姿態給當局者看。《送沈逵赴廣南》 中言: “我謫黃岡四五年。孤舟出沒煙波里……功名如幻何足計, 學道有涯真可喜。勾漏丹砂已付君, 汝陽瓮盎吾何恥。” 蘇軾大多數的道教煉養方式也肇起於斯時, 《與劉宜翁使君書》 說: “軾齒齔好道, 本不欲婚宦, 為父兄所強, 一落世網, 不能自逭。然未嘗一念忘此心也。今遠竄荒服, 負罪至重, 無復歸望。杜門屏居, 寢飯之外,更然一事, 胸中廓然, 更無荊棘。竊謂可以受先生之道。” ( 《蘇軾文集 · 第四十九卷》 ) 在黃州時大量的書信可以證明這一點。
翻開他的文集, 可以說不但道家的學說思想,而且道家人物、道家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也俯拾可得。少年時有“名聲實無窮, 富貴亦暫熱”( 《屈原塔》) 對於名聲富貴的思考、有“ 日月何促促, 塵世苦局束”( 《仙都山鹿》) 對於生命社會的慨嘆。 老年時有“ 吾生本無待, 俯仰了此世……下觀生物息, 相吹等蚊蚋”對萬物的洞察, 有“ 東坡信畸人 , 涉世真散材, 仇池有歸路, 羅浮豈徒來”( 《和陶讀〈山海經並引〉十三》) 對歸路於道家的訴說。 對道家名詞、人物、道場的運用就更多了,《王頤赴建州錢監求侍及草書》一詩中“ 丁寧勸學不死訣, 自言親受方瞳翁 ……河車挽水灌腦黑, 丹砂伏火入頰紅, 未能便乞勾漏令, 官曹似是錫與銅。 ”引用了方瞳翁這個人物、 “ 河東” 、“ 挽水” 、“ 灌腦”、“ 丹砂” 這些道家名詞,“勾漏”這個道家的三十六洞天; 道家人物還如“ 列子御風殊不惡, 猶被莊生譏數數”( 《張安道樂全堂》) 中的列子、莊子;“東坡之師抱撲老, 道華亦嘗啖一棗”《游羅浮山一首示兒子過》
蘇東坡謫居惠州,前後四年時間,但“杖履羅浮殆居其半”。他和兒子蘇過在葛洪煉丹灶附近搭起一間“東坡山房”,並在山房附近煉丹。
東坡希望象葛洪一樣: “絕慶弔於鄉黨,棄當世榮華”,入名山以求長生之道。他崇尚葛洪說:“學道雖恨晚,愧比稚川翁。”在給他兒子蘇過的一首詩中,稱“東坡之師抱朴老,真契早已交前生。”蘇軾在夢中與葛洪談論煉丹之事,他將之寫成詩曰:“析塵妙質本來空,更積微陽一線功;照夜一燈長耿耿,閉門千息自蒙蒙。養成丹灶無煙火,點盡人間有暈銅j寄語山靈停伎倆,不聞不見我何窮。’’竟自認為前世是抱朴子之徒轉世,今生依舊奉為老師。李零先生以 為“研 究 內 丹 術 的 起 源… …丹田 學 說 的 提 出 是 一 種 關 鍵”, 而“丹 田”之 說 早 見 於 東 漢 桓 帝 時 的 《 老 子 銘 》 、 《 仙 人 王 子 喬 碑 》 和 《 抱 朴子地 真 》, 據 此 他 認 為“它 們 應 是 內 丹術 形 成 之 真 正 標 志。 ②內丹思想是東坡著重發揚的,遵照“守之以一,養之以和,和理日濟”的道學思想, “安心守玄牝,閉眼覓黃庭”,默念著《黃庭經》,加功靜觀,進行氣功吐納。更以丹法隱喻作詩留了頗多內丹篇章,開啟了內丹史濃墨重彩的一篇,對當時內丹從上至下的發展傳播歷史上有不可取代的地位。白玉蟾也深受蘇軾影響並把蘇軾當成本家。白玉蟾祖師詩文之中常稱蘇東坡為“坡仙”,可為了解蘇軾者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