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蛹(僵蛹)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僵蛹為蠶蛹經白僵菌發酵的製成品。動、植物形態詳"白僵蠶"條。 退熱,止咳,化痰,鎮靜鎮驚,消腫,以及調節神經,多與脂肪代謝。治癲癇,高熱驚厥,流行性腮腺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氣管炎,遺尿,蕁麻疹,高血清膽甾醇等。一般作為白僵蠶的代用品。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僵蛹
  • 是否處方藥:非處方藥
  • 主要適用症:中風失音,驚癇,頭風,喉風、喉痹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或入丸、散。外用:撒或調敷
  • 原形態:家蠶蛾
  • 生態環境:中國大部分地區
  • 形狀:不規則塊狀
  • 顏色:表面白色或黃白色
  • 質地:輕脆,易碎
  • 味道:有黴菌味及特有的腥氣
  • 製做方法:接蛹,洗淨、烘乾、破碎等
  • 藥理作用:抗驚厥、抑菌
  • 功用:祛風解痙,化痰散結
  • 臨床套用:癲癇、流行性腮腺炎等
原形態,生境分布,製做方法,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功用主治,用法用量,養殖結束,臨床套用,臨床套用,相關選方,各家論述,

原形態

蠶蛾,雌、雄蛾全身均密被白色鱗片。體長1.6-2.3cm。翅展3.9-4.3cm。體翅黃白色至灰白色。前翅外緣頂角後方向內凹切,各橫線色稍暗,不甚明顯,端線翅脈灰褐色,後翅較前翅色淡,邊緣有鱗毛稍長。雌蛾腹部肥碩,末端鈍圓;雄蛾腹部狹窄,末端稍尖。幼蟲即家蠶,體色灰白至白色,胸部第2、第3節稍見膨大,有皺紋。腹部第8節背面有一尾角。
僵蛹僵蛹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中國大部地區,均有飼養。
資源分布:分布很廣。性狀:呈不規則塊狀,表面白色或黃白色。質輕脆,易碎,有黴菌味及特有的腥氣。

製做方法

白僵菌在25~28℃下經斜面培養10~12天,再將菌種用煮繭液作液體擴大培養,在搖床上振盪36小時左右,使菌液呈均勻混濁狀,即可接蛹。
僵蛹僵蛹
另將蠶蛹洗淨、烘乾、破碎後,作為發酵底物,接種上述菌液。在25~28℃下,經過封閉培養或半裸露培養2~3天,再經淺盤裸露培養5~7天,使蠶蛹產生孢子而呈白色或白中帶黃色,即成僵蛹。然後滅菌(90~100℃,2~3小時)、烘乾。

化學成分

僵蠶含蛋白質67.44%,脂肪4.38%;此蛋白質有刺激腎上腺皮質作用。並含賴氨酸(lysine),亮氨酸(leucine),天冬氨酸(asparticacid)等17種胺基酸,鎂、鈣、鋅等28種元素,以及變態活性融激素、促脫皮甾酮和一種色素3-羥基犬尿素(3-hydroxykynurenine),6-N-羥乙基腺嘌呤(6-N-hydroxyethyladenine)。白僵菌菌體含軟白僵菌素(tenellin),白僵菌黃色素(bassianin),在培養中氮源頂替竭時,這種色素迅速積累。還含多種環縮醇酸肽類(cyclodepsipeptide)成分:白僵菌環四肽(bassianolide),白僵菌環三肽(beauverilide)A和B,白僵菌環縮醇酸肽(beauverolide)A、B、Ba、C、Ca、D、E、Ea、F、Fa、H、I、Ja、Ka;脂肪酸醯胺成分:棕櫚醯胺(palmitamide),硬脂醯胺(stearamide);哌嗪-2-5-二酮(piperazine-2-5-dione)類成會:環(L-異亮氨酸-L-纈氨酸)二肽[cyclo(L-lle-L-Val)],環(L-異亮氨酸-L-異亮氨酸)二肽[cyclo(L-Ile-L-Ile)],環(L-丙氨酸-L-脯氨酸)二肽[cyclo(L-Ala-Pro)];類脂(lipid)成分,其中脂肪酸的組成主要是棕櫚酸(palmiticacid),油酸(oleicacid),亞油酸(linoleicacid)以及少量的硬脂酸(stearicacid),棕櫚油酸(palmitoleicacid)。此外,白僵菌至少能分泌三種水解酶即脂酶(lipase),蛋白酶(protease)和甲殼質酶(chitinase),能促進穿通受染幼蟲表皮,還能合成溶纖維蛋白酶(fibrinolysin),並能利用谷氨酸(glutamicacid),天冬氨酸(asparticacid),草酸銨(ammoniumoxalate),枸櫞酸銨(ammoniumcitrate),酒石酸銨(ammoniumtartarate)作為氮源,但不能有效地利用無機氮化合物。白僵菌除感染家蠶外,還侵襲玉米螟(Pyraustanubialis)、蠟蛾(Galleriamellonella)幼蟲,並從中分離出高相對分子質量的昆蟲毒素和環肽類昆蟲毒素物質白僵菌素(beauverrician);還含甾體11α-羥基化酶系,用於合成類皮質激素(corticoids)。

藥理作用

⒈抗驚厥:對小白鼠由硝酸士的寧引起的驚厥,效果明顯,與白僵蠶一致。在降低死亡率方面亦與白僵蠶一致。兩個結果中僵蛹都略優於白僵蠶。
僵蛹僵蛹
⒉抑菌作用:對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都有抑制作用。
⒊對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作用:用50%僵蛹水煎液每日每隻小白鼠經口灌胃0.2ml,效果明顯,抑制率71.4%,p值小於0.05;用30%僵蛹液每日每隻皮下注射0.18ml,P值小於0.05。效果明顯。僵蠶水煎劑22.5g/kg時,能對抗士的寧誘發的小鼠強直驚厥;10-20g/kg時,對電休克、戊四氮和咖啡因引起的驚厥無明顯作用,也不影響小鼠自主及被動活動。除去成分草酸銨後,僵蠶的抗驚作用消失,表明草酸銨為其抗驚的有效成分。
毒性:給小白鼠按每2毫克/克體重服僵蛹22天,未出現死亡和病理現象。

功用主治

祛風解痙,化痰散結。治中風失音,驚癇,頭風,喉風。喉痹,瘰癧結核。風瘡癮疹,丹毒,乳腺炎。
⒈《本經》:主小兒驚癇夜啼,去三蟲,滅黑黚,男子陰瘍病。
⒉《別錄》:女子崩中赤白,產後余痛,滅諸瘡瘢痕。未之,封疔腫,根當自出。
⒊《藥性論》:治口噤,發汗,主婦人崩中下血不止。
⒋《日華子本草》:治中風失音,並一切風疾,小兒客忤,男子陰癢痛,女子帶下。
⒌《本草圖經》:治中風,急喉痹,搗篩細末,生薑自然汁調灌之。
⒍《醫學啟源》:去皮膚間諸風。
⒎《綱目》:散風痰結核,瘰癧,頭風,風蟲齒痛,皮膚風瘡,丹毒作癢,痰瘧癥結,婦人乳汁不通,崩中下血,小兒疳蝕鱗體,一切金瘡,疔腫風痔。
⒏《本草正》:治小兒疳蝕,牙齦潰爛,重舌,木舌。
⒐《玉楸藥解》:活絡通經,驅風開痹。治頭痛胸痹,口噤牙疼,癮疹風瘙;燒研酒服,能潰癰破頂,又治血淋崩中。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用法與用量
製成片劑,每片0.3克,成人每日20~30片,分三次服。

養殖結束

用白僵病菌孢子接種在家蠶皮膚上,在適宜的溫度、濕度下,使孢子發芽,侵入蠶體,因而發病斃僵,形成僵蠶。
⒈準備工作:接種前4-6天,將蠶房、蠶具清潔消毒,用2%濃度的福馬林,加溫至24℃以上,按每平方尺噴15ml,密閉24小時;亦可用0.2%賽力散、0.5%或1%石灰漿的混合劑,每平方尺噴灑25ml。
僵蛹僵蛹
⒉接種:當蠶大眠(四眠)後,五齡響食前,取僵蠶洗液,或人工培養的白僵菌,調成均勻的浮懸液(天冷用溫水,水溫不超過32℃,天熱用冷水),用單管式噴霧器,均勻地噴射到蠶體上,以蠶體見濕為度。下菌多少是生產僵蠶的一個關鍵。所以菌種數量應根據氣候條件和飼育品種而定,廣東增城地區每1mm⑶菌液中含8-10萬個孢子左右,江蘇無錫地區,一般1mm⑶菌液中含5-6萬個孢子為宜。
⒊管理:接種時,飼育室要保濕保溫,以乾燥差0-1℃為標準,室溫以25℃左右為宜。接種後15-20分鐘第1次給桑,以後每隔5-6小時給1次,做到良桑飽食。溫度和濕度是發僵率高低的關鍵之一,天熱要降溫,濕度不足要補濕,蠶僵死後應及時拾出,另窩攤放,保持溫度和濕度,讓其充分發僵。

臨床套用

⒈治療癲癇
用僵蛹片治療各種類型癲癇100例,劑量同上,以15天為一療程。服藥半年後如無癲癇發作,可逐漸減量,以1/3劑量作維持量,連服1~2年以上。經2個月至2年觀察,結果顯效(發作停止或發作次數減少和發作程度減輕)26例,進步(發作次數減少或發作程度減輕)51例,無效23例,總有效率77%。初步觀察:該品對原發性癲癇,大發作類型,年齡在30歲以內,病程在4年以內者療效較好。一般服藥4個療程可收到一定療效,但療程長短與療效不成正比。一般無副作用,僅少數因藥物腥味而有噁心與上腹不適;3例出現痤瘡樣皮疹,於停藥後2天內自然消退。
⒉治療流行性腮腺炎
觀察51例,7天為一個療程,有效43例。一般附藥後1~2天退熱,2~3天消腫。
⒊治療上呼吸道感染
觀察37例,體溫下降多在用藥後1~2天,最長4天。其中8例咽峽炎較重者,服藥2天咽喉腫痛消失。
⒋ 治療慢性支氣管炎
經治94例,服藥後咳嗽減輕及痰液變稀者70例,但遠期療效較差。
⒌ 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
對痰多的患者可使痰液變稀,有利於引流吸出。用僵蛹粉與全蠍、蜈蚣配成止痙散內服,對降溫、止痙有一定作用。
⒍治療遺尿症
觀察26例,服藥20~30天后,有效18例,夜尿次數明顯減少或消失,但部分患者停藥後易復發。
⒎治療蕁麻疹
觀察32例,服藥7天后,7例未見復發,11例明顯減輕,14例效果不明顯。
⒏降低血清膽甾醇
試用於動脈硬化性心臟病、高血壓、脂肪肝等血清膽甾醇升高患者共25例,14例服藥20~30天后,膽甾醇有不同程度下降,並且β-脂蛋白比濁及α、β脂蛋白電泳下降。
此外,對腎炎血尿、頸淋巴結炎和腦炎後遺症、腦發育不全等疾患,亦有一定療效。

臨床套用

⒈清神散(《丹溪新法》)治風氣壅上,頭目不清,耳常重聽。僵蠶、菊花各30g,荊芥羌活木通川芎、防風各15g,木香3g,甘草、石菖蒲各9g。上為末,每服9g,食後臨臥,茶清調下。方中僵蠶配伍諸藥有熄風止痙,驅風止痛的功效。
⒉單味研粉,每次以溫開水送服10g,治多發性癤腫(對較大的癤腫,可輔以金黃軟膏,調適量冰片粉外敷)。
⒊單味煎湯服,治喉痹,咽喉腫痛,礙於咽飲,痰涎膠著難出者。

相關選方

⒈治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白附子、白僵蠶、全蠍各等分(並生用)。為細末。每服一錢,熱酒調下,不拘時候。(《楊氏家藏方》牽正散)
⒉治小兒驚風:白僵蠶、蠍梢等分,天雄尖、附子尖共一錢(微炮過)。為細末。每服一字或半錢,以生薑溫水調,灌之。(《本草衍義》)
⒊治小兒撮口及發噤:白僵蠶二枚。為末。用和,敷於小兒唇口內。(《小兒宮氣方》)
⒋治頭風:白僵蠶(去絲、嘴)、良姜等分。為細末。每服半錢,白梅茶清凋下,臨發時服。(《百一選方》)
⒌治纏喉風並急喉閉喉腫痛者:白僵蠶一兩(新瓦上炭火略炒微黃色)、天南星一兩(炮裂,颳去粗皮,銼)。為細末。每服一字,用生薑自然汁少許調藥末,以熟水投之,呷下,吐出涎痰即快,不時服之。(《魏氏家藏方》白僵蠶散)
⒍治喉閉牙關不開者:白僵蠶,微炒為末,生薑自然汁調下一錢。(《中藏經》)
⒎治瘰癧:白僵蠶,研末,水服五分匕,日三服。(《千金方》)
⒏治空洞性肺結核:白僵蠶白芨各等分。共研細末;每次二錢,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藥》)
⒐治風,遍身癮疹,疼痛成瘡:白僵蠶,焙令黃色,細研為末,酒服。(《聖惠方》)
⒑治野火丹從背上兩脅起:僵蠶二七枚,和慎火草搗塗之。(《產乳集驗方》)
⒒治婦人崩中下血不止:衣中白魚、僵蠶等分。為末。以井花水服之,日三服。(《千金方》)
⒓治腸風下血:僵蠶(炒,去嘴、足),烏梅肉(焙)各一兩。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服百丸,食前白湯下,一日三服。(《衛生雜興》)
⒔治重舌、木舌:僵蠶一錢,黃連(蜜炒)二錢。為末,摻之,誕出為妙。(《積德堂經驗方》)
⒕下奶:白僵蠶末兩錢。酒調下,少頃以脂麻茶一錢熱投之。(《經驗後方》)

各家論述

⒈《本草經疏》:白僵蠶,《本經》味鹹,《別錄》辛平無毒,然詳其用,應是辛勝鹹劣,氣微溫之藥也。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入足厥陰、手太陰、少陽經。厥陰為風木之位,主藏血,小兒驚癇夜啼,女子崩中赤白,風熱乘肝臟也,產後余痛,風寒入血分也,辛能祛散風寒,溫能通行血脈,故主如上諸症也。肺主皮毛,而風邪客之,則面色不光潤,辛溫入肺,去皮膚諸風,故能滅黑及諸瘡瘢痕也。男子陰瘍,風濕浸淫也,辛平能散風熱,
兼能燥濕,是以主之。
⒉《藥性論》:《日華子》、蘇頌、元素皆取其性屬陽,風熱為陽邪,能入皮膚經絡,發散諸邪熱氣也。
⒊《本草求真》:僵蠶,祛風散寒,燥濕化痰,溫行血脈之品。故書載能入兼入肺胃,以治中風失音,頭風齒痛,喉痹咽腫,是皆風寒內入,結而為痰。合薑湯調下以吐,假其辛熱之力,以除風痰之害耳。又雲能治丹毒瘙癢,亦是風與熱熾,得此辛平之味,拔邪外出,則熱自解。
⒋《本草思辨錄》:白僵蠶,味辛氣溫而性燥,故治濕勝之風痰,而不治燥熱之風痰。小兒驚癇夜啼,是肝熱生風,又為痰濕所痼而陽不得伸,是以入夜彌甚。僵蠶劫痰濕而散肝風,故主之。至男子陰瘍,女子崩中赤白,產後余痛,無非厥陰之風濕為患,無他奧義。
張壽頤:凡小兒驚癇夜啼,多屬胎火上壅,鬱熱不通,宜降宜清,庶乎有豸。《本經》以僵蠶為是症主治,其為清肅降火之義,蓋亦可想而知。《別錄》以治崩中赤白,則為下焦鬱熱而設,清降之意,尤其昭然若揭。可知六朝以上是藥主治之大旨,並不以為祛風解表之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