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

僚人

僚人,是中國嶺南地區古越人的一分支。“僚人”是隋唐後北方中原人對嶺南某支土著人的稱謂,隋唐後稱該分支為"僚人"。

僚人在元末明初主要生存在嶺南等地。後稱百越夷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僚
  • 布依語:RAEUZ
  • 漢語譯:我們
  • 分布:中國南方百越
  • 出處:《魏書》
  • 種族:古越人分支
僚演變史,相關歷史,稱謂更迭,僚人習俗,僚人經濟,農業,冶鑄,制陶,紡織業,造船業,貿易,僚人遺風,趁墟,泥磚屋,舞春牛,僚歌舞,僚人銅鼓,

僚演變史

相關歷史

秦始皇二十八年秦朝將其納入版圖,後“百越”歸屬秦王朝管治。至西晉永嘉年間,中原戰亂,引發持續三個多世紀的中原漢人移民潮,嶺南地區的古越人在隋唐後改稱俚僚。
僚是壯語、布依語RAEUZ(我們)的漢語譯詞,《魏書》稱為古南蠻的別種。在嶺南地區,僚常和俚並稱。在雲南、貴州一帶,古代僚人與其他族群被統稱南蠻也。漢武帝開西南夷時,在夜郎境內的民族大部分為“夷僚”。漢初在夜郎地區設定的牂牁郡17縣,都有僚人分布。東晉時,居住在今廣西和貴州境內的僚人部分北上進入四川,分布“自漢中以達於邛笮”的廣大區域內。
有學者認為,唐初西南的僚人產生了分化和聚合,出現了西原蠻、黃峒蠻等稱謂。貴州境內出現了葛僚、仡僚等名稱。四川東部的南平僚,住乾欄,女多男少,婦人任役,男子左衽露發赤腳。此外,還有飛頭僚、烏武僚等。廣東部份僚人發展演變成黎人,部份僚人漸與瑤人相混結合稱為瑤僚、蠻僚、瑤僮。粵西僚人他們曾多次反抗唐朝統治。《舊唐書》武德四年,置南扶州及五縣.以 獠反寄瀧州.貞觀元年廢,以所管縣並屬瀧州.二年,獠平,復置南扶州,自瀧州還其故縣。貞觀五年,盎來朝,太宗宴賜甚厚。俄而羅竇諸洞僚叛,詔令盎率部落二萬為諸軍先鋒。時有賊數萬屯據險要,不可攻逼。盎持弩語左右曰:“盡吾此箭,可知勝負。”連發七矢,而中七人,賊退走,因縱兵乘之,斬首千餘級《資治通鑑》貞觀十四年三月,竇州道行軍總管黨仁弘擊羅竇反獠,破之,俘七千餘口。《新唐書.高宗傳》說:永徽二年十一月,竇州、義州蠻寇邊,桂州都督劉伯英敗之。這次大戰,粵西地區的僚人轉戰桂林邊境,結果損失慘重,羅竇洞僚人逃亡他方,有的逃進深山與瑤人融合,竇州史上,被稱羅竇諸洞僚的僚人漸漸消失。嶺南豪族世代傳襲,在高度中央集權制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唐王朝為力矯積弊,不得不在選官制度上作釜底抽薪的改革。由中央直接控制的南選代替豪族勢力相妥協為特徵的地方都督府除授制。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了嶺南豪族賴以存在發展的政治基礎。
開元十一年,陳行范被調離家族傳統勢力範圍瀧州,任澄州刺史。陳行范被調往偏遠也是粵西西原蠻韋氏家族勢力中心的澄州,朝庭這種調任做法,無疑打擊了嶺南豪族的根本利益。陳行范與各溪洞首領知道唐王朝中央削弱地方勢力的意圖,聯絡各溪洞首領積極準備反叛。開元十六年3月陳行范回到瀧州,在瀧州(今太平鎮潭白)稱帝。國號:大瀧。何游魯稱定國大將軍,馮璘稱南越王,割據嶺南。《冊府元龜》卷九八六《外臣部·征討五》則稱“獠首領瀧、澄州刺史陳行范、廣州首領馮仁智、何游魯叛反,遣驃騎大將軍楊思勖討之”《新唐書·楊思勖傳》云:“思勖悉眾窮追,生縛之,阮其黨六萬。”經過這場大規模的戰爭,瀧州僚人以及大量其他僚人溪洞都基本上銷聲匿跡了。
明朝統治者對少數民族的暴動以鎮壓為主,激起各民族的強烈反抗。正統十一年(1446)廣西瑤民攻陷化州,執知州茅自得,殺千戶汪義。正統十三年(1448)六月,都指揮僉事陳德、布政使吳揚率兵俘殺信宜瑤人。年末,瑤民趙音旺率眾進攻瀧水、電白等處,攻陷神電衛城,自稱“天賢將軍”。成化二年(1466),起義瑤民十餘部屯駐高州境內,屢受官軍鎮壓,信宜西垌瑤民攻至高州、雷州,與官兵激戰,雙方死傷慘重。高州知府孔鏞通過招撫,瓦解部分起義隊伍。
天順四年至成化三年(1460~1467)廣西壯族起義軍和當地起義農民攻陷信宜縣城。孔鏞派部將符瓊率兵往信宜夜襲起義軍侯大六(廣西博白人)營寨,符瓊戰死。
壯族是百越人的後裔之一,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1700多萬,2001年),壯侗語族(侗台語族)里的一個典型代表。
僚人是分布於中國西南地區及越南北方的壯族、布依族和岱-儂族,後來經過不斷的發展到湖南湖北四川重慶雲南等地,諸如四川的沱江就是因僚人而得名,(河或江)僚語稱(沱)目前這個讀音還可以在中國壯侗語族裡找到,秦漢以來綿延唐宋的漢人入桂,以及南北朝時期的僚人入(蜀)即今天的四川重慶等地,包括更廣泛的分布於兩廣雲貴等地區。“

稱謂更迭

在隋唐文獻中出現的“僚”的族稱,僚人也和古代百越有著密切的族源關係。
參考參考
關於"越人"的記述在東漢三囯期間劉備三顧茅蘆請諸葛亮出山時的《隆中對》,其中有一句提到"越人":"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型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註:文中“南撫夷越”句,譯為“向南安撫夷人越人”。益州,四川大部;荊州,湖北湖南。荊益之南,即是貴州、雲南、廣西,這些地方還分布著很多越人。
東漢三國以後,開始出現“俚,僚”的記載,而少見“越”的記載。俚人最早見於馬援南征“微征微則反合浦蠻俚皆應之”句。 據南朝《宋書》的記載,大約公元420年這個階段,“廣州諸山並俚、獠,種類繁熾,前後屢為侵暴,歷世患苦之。世祖大明中,合浦大帥陳檀歸順,拜龍驤將軍。四年,檀表乞官軍征討未附,乃以檀為高興太守,將軍如故。遣前朱提太守費沈、龍驤將軍武期率眾南伐,並通朱崖道,並無功,輒殺檀而反,沈下獄死。——”由此可知俚人主要居於廣西廣東交界。
隋書·地理志》記載:"自嶺已南二十餘郡,大率土地下濕,皆多瘴厲,人尤夭折。南海、交趾,各一都會也,並所處近海,多犀象玳瑁珠璣,奇異珍瑋,故商賈至者,多取富焉。其人性並輕悍,易興逆節,椎結踑踞,乃其舊風。其俚人則質直尚信,諸蠻則勇敢自立,皆重賄輕死,唯富為雄。巢居崖處,盡力農事。刻木以為符契,言誓則至死不改。父子別業,父貧,乃有質身於子。諸獠皆然。並鑄銅為大鼓,初成,懸於庭中,置酒以招同類。來者有豪富子女,則以金銀為大釵,執以叩鼓,竟乃留遺主人,名為銅鼓釵。俗好相殺,多構仇怨,欲相攻則鳴此鼓,到者如雲。有鼓者號為「都老」,群情推服。本之舊事,尉陀於漢,自稱「蠻夷大酋長、老夫臣」,故俚人猶呼其所尊為「倒老」也。言訛,故又稱「都老」雲。"——從文中的記述可見,俚人的前身即“古越人”。

僚人習俗

1、斷髮文身、赤足與拔牙
剪髮在古代被認為是奇風異俗的,有的地方俚人則行椎髻之俗,白居易《騾國樂》詩云:“玉螺一吹椎髻聳,銅鼓千擊文身弱。”
文身是在身體上刺花紋圖案,並塗上顏色,使留下永久的標誌。《漢書·地理志》稱:越人“文身斷髮,以避蛟龍之害”《桂海虞衡志》說:“黎,海南四郡島上蠻也。蠻皆椎髻跣足,插銀銅錫儕,婦人加銅環,耳墜垂肩,女及殯,即黠頰為細花紋,謂之繡面。”
俗尚赤足,《桂海虞衡志》說,(南蠻)人椎髻跣足,或者木屐,衣清花斑衣。赤足(冬天穿木屐)之谷在粵西一直延續到本世紀60年代。
拔牙之俗又稱“鑿齒”、“缺齒”。《太平寰宇記》載:“(貴州)有俚人,皆為烏髻......女既嫁,便缺去前齒”,(宜州)悉是雕題鑿齒,畫面人身,“(欽州)又有僚子,巢居海曲,每歲一移,椎髻鑿齒。”
2、原始婚嫁風俗
《後漢書·循吏列傳》載:“建武初,駱越之民無嫁取禮法,各因淫好,無適對區,不識父子之性,夫婦之道。”可見當時還保留著原始群婚的習俗。
桂海虞衡志》記:“南州法度疏略,婚姻多不正,村落強暴,竊人妻女以逃,轉移他所,安居自若,謂之卷伴,言卷以為伴侶也。”這是原始搶婚俗的殘存。
僚人還盛行“不落夫家”婚俗。元《文獻通考》記壯族婚俗:“婿來就親,女家於五里外結草屋百餘間與居,謂之入僚。半年而後歸夫家。”不落夫家習俗至今在粵西仍有殘存,其形式為婚後新娘除節日外絕大部分時間都住在娘家,直到懷孕臨產時才定居夫家。
3、產翁
太平廣記》云:“南方有僚婦,生子便起。”其夫臥床褥,飯食皆如乳婦......又雲,越俗,其妻或誕子,經三日,便澡身於溪河,返,具糜以餉婿。擁應抱雛,坐於寐榻,移為產翁。其顛倒有如此。”
4、住乾欄
俚人先民居乾欄式房屋。《博物志》說:“南越巢居,北溯穴居,避寒署也。”後來發展成為離地構築的房子,即乾欄。《北史·段傳》云:“依樹積木,以居其上,名曰乾欄。”今桂南偏僻地區的壯族居民仍為人居其上而畜處其下的乾欄建築形式。
5、喜食檳榔與鼻飲
俚人喜食檳榔。唐《嶺表錄異》說“嶺表之俗,多食檳榔,日至數十。”粵西漢人後來也承襲了此俗,道志《電白縣誌》載:“俗尚檳榔連殼咀嚼,以扶留青葉和石灰掇之。”
俚人喜鼻飲。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南邊人習鼻飲,有陶器如杯碗,旁植一小管若瓶嘴,以鼻就管吸酒漿。暑月以飲水,雲水自鼻入咽,快不可言。”周去非嶺外代答》:“邕州溪峒及欽州村落,俗多鼻飲。鼻飲之法,以瓢盛少水,置鹽及山薑汁數滴於水中,瓢則有竅,施小管如瓶嘴,插諸鼻中,導水升腦,循腦而下入喉。富者以銀為之,次以錫,次陶器,次瓢。飲時,必口噍魚?一片,然後水安流入鼻,不與氣相激。既飲必噫氣,以為涼腦快膈,莫若此也。”今越南康族尚存此俗。
7、崇拜雷電
崇拜雷一直在其後裔民族中留存。海南黎族婦女文身的文飾,其主調是雷電紋。壯族巫師跳神時唱的《九天贊》云:“我是上天雷王子,顯聖生化在雲頭....家住雷州雷王廟,年年行魚教田疇”。粵西和海南的漢人也繼承了俚人崇雷的習俗。方誌記載,嶺南的雷公廟以西江以南,高、雷、欽、廉等地為多,遠達海南島,其中最著名的是雷州雷王廟。雷州人十分崇敬雷神,家家戶戶都掛有雷神像,“六月二十四日,雷州人必供雷鼓以酬雷”,崇拜雷神,其鑄造的銅鼓乃雷的象徵,銅鼓上的文飾、蹲蛙、羽人都有祀雷有關。
8、死者豎棺葬
《酉陽雜俎》載:“僚人在 ,死則豎棺葬之”。《魏書·僚傳》曰:"死者豎棺而埋之。"在信宜水囗鎮馬嶺崗等遺址,考古隊員發現了7座船形豎穴土坑墓,這些船形墓顯得原始但神秘:它們保留了“越人墓”狹長的特點,長寬比超過了4:1,3米半長的墓形又比“越人墓”改進不少,兩頭呈圓角,形似一葉扁舟;此外,與當時漢人墓極大的不同是,墓坑底部中央挖有腰坑(商周文化因素),內放圜底缽、雙耳盆等隨葬品。
嶺外代答》西南蠻笠,以竹為身,而冒以魚氈。其頂尖圓,高起一尺余,而四圍頗下垂。視他蕃笠,其制似不佳,然最宜乘馬。蓋頂高則定而不傾,四垂則風不能颺,他蕃笠所不及也。交址有笠如兜鍪,而頂偏,似田螺之臀,謂之螺笠。以細竹縷熾成;雖曰工巧,特賤夫之所戴爾。現在信宜農村的大崗帽形制,與西南蠻笠依然一樣。
10、藍染
嶺外代答》僚人以藍染布為斑,其紋極細。其法以木板二片,鏤成細花,用以夾布,而鎔蠟灌於鏤中,而後乃釋板取布,投諸藍中。布既受藍,則煮布以去其蠟,故能受成極細斑花,炳然可觀。故夫染斑之法,莫猺人若也。茂名縣誌五代,竇州瑤僚種藍制靛染布,且有多餘於集。明清以來,廣東佛山形成了布匹集市,染布作坊與工場眾多,其主要染料大部份來自粵西山區,羅鏡水擺墟是藍靛的最主要集散地,佛山很多商賈都專門派人在水擺長期採辦。羅定泗綸,連州,分界以及信宜等山區都普遍種藍。

僚人經濟

農業

《隋書·地理志》說:“嶺南俚人,盡力農事,刻木以為符契,言誓則至死不變。“在粵西、桂南、海南及越南北部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發現有大批的石鏟、石鋤、有肩石斧和有段石錛等農業生產工具和石磨盤、石磨棒、石杵等穀物加工具,說明俚人的先民早在新石器時代就開始了以水稻種植為主的農耕生活。在桂東、桂南的秦漢墓中,出土有稻穀、粟粒、芋頭、麻、橄欖和荔枝等農產品,還有羊馬豬雞狗及倉庫等模型,說明當時的農業和畜牧業生產已達到相當的規模。
不過,由於自然環境條件比較惡劣,直到隋代嶺南的生產力和經濟水平都是遠不及中原的。“自嶺以南二十餘郡,大率土地下濕,皆多瘴癘,人尤夭折”。特別是俚人所居的閉塞山區,生產力更加落後,正如唐人張九齡在《曲江集》中所說的,“嶺諸州居人,與夷僚同俗,伙耕水褥,晝乏暮飢。”
僚人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冶銅技術。兩廣春秋墓中出土有不少具有明顯地方色彩的青銅器以及鑄造用的石范。廣西北流還發現古代冶銅遺址,年代約從西漢開始延至隋唐。

冶鑄

俚僚冶銅術中組有意義的是鑄造銅鼓,史學上有“銅鼓文化”之譽,東晉《廣州記》說:“俚僚鑄銅為鼓,鼓唯高大為貴,面闊丈余。”北流出土的一面春秋晚期銅鼓,直徑165CM,通高67.5CM,重近達300公斤,被稱為“銅鼓之王”,銅鼓製作工藝精良,鼓面和鼓身飾有太陽紋、雲雷紋、菱形紋、水波紋等集合圖案,還有騎獸紋、鳥型紋、蟲型紋等。銅鼓是權力的象徵,於慶祝、娛樂、作戰等場合使用。
俚人祖先自戰國開始也已會鑄鐵,並具有相當高的水平。西甌人已懂得製造鐵質斧、刮刀、雙肩鉞、鋤和兵器。廣西出土的西漢鐵器有兩百餘件。

制陶

俚僚制陶技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商周時嶺南已出現種類繁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幾何印紋陶。廣州發現的南越過陶器有49種。茂名地區也出土有釜、壺、罐、盅、環等類漢代陶器。高州和廣西象州等地還發現漢代陶窯遺址。

紡織業

《漢書·地理志》說南粵“地處近海,多果、布之湊......男子耕農,種禾稻苧麻,女子聚吞織績。”廣西貴港羅泊灣一號墓出土有絲綢、麻布、織錦、漆儷、紗帽等殘片。俚人紡織品中最出名的是葛布,《廣東新語》說:“雷人善織葛。其葛產高涼,塷州,而織於雷。”張心泰《粵游小記》云:“粵中多產葛,惟鬱林州著知名最久,齊武帝佐客樂曲,被管弦,乘龍舟游江中,令榜人皆著郁麻布——即今之鬱林葛也。”

造船業

俚人習於水性且擅長"伐木為舟"。據考察,早在東漢至魏晉期間,化州長歧一帶就有了獨木舟的製作工場。化州長歧、中垌和電白譚蓮等地屢有漢至唐時的獨木舟出土。後來俚人的獨木舟向艇、陵、舸等拼板船發展。《淮南子》云:“越綾蜀艇,不能無水而浮。”

貿易

重視集市貿易,也是僚文化的一大特點。漢時嶺南尚處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狀態。到南北朝時嶺南農村已有集市貿易,劉宋《南粵志》說:“越之市為墟,多在村場。”但是,“俚民皆巢居鳥語,不閒貿易之宜。每至買銀,為損已甚”。有的地方,俚人後裔直到宋代仍實行以物換物的原始貿易。宋人蘇過《斜川集》載:“黎人處不毛之地,鹽酪谷帛金斧器用,悉資之華人,特以沉香吉貝易之耳。”《太平寰宇記》載竇州“三日一市”,容州(今廣西容縣)“呼市為墟,五日一集”。這一習俗沿襲千年不變。柳宗元被貶柳州時所作《柳州峒氓》詩云:“郡城南下接通津,異服殊音不可親。青鱺裹鹽歸峒客,綠荷包飯趁墟人。”也表現了僚人“趁虛”(趕集)的熱鬧景象。

僚人遺風

在粵西,僚人留下的風俗依舊:

趁墟

宋朝周去非《嶺外代答》中說:西南蠻笠,以竹為身,而冒以魚氈。其頂尖圓,高起一尺余,而四圍頗下垂。視他蕃笠,其制似不佳,然最宜乘馬。蓋頂高則定而不傾,四垂則風不能颺,他蕃笠所不及也。交址有笠如兜鍪,而頂偏,似田螺之臀,謂之螺笠。以細竹縷熾成;雖曰工巧,特賤夫之所戴爾。現在信宜農村的大崗帽形制,與西南蠻笠依然一樣。竇州“三日一市”,容州(今廣西容縣)“呼市為墟,五日一集”。這一習俗沿襲千年不變。柳宗元被貶柳州時所作《柳州峒氓》一詩描述:“青箬裹鹽歸峒客,綠荷包飯趁虛人。”也表現了僚人“趁虛”(趕集)的熱鬧景象。粵西地區依然流傳墟日習慣,一然農民依然以戴大崗帽趁墟為樂。

泥磚屋

<<嶺外代答·屋室>>中說:廣西諸郡富家大室覆之以瓦,不施棧板,唯敷瓦於椽間。仰視其瓦,徒取其不藏鼠,日光穿漏。不以為厭也。小民壘土墼為牆而架宇其上,全不施柱。或以竹仰覆為瓦,或但織竹笆兩重,任其漏滴。廣中居民,四壁不加塗泥,夜間焚膏,其光四出於外,故有「一家點火十家光」之譏。原其所以然,蓋其地暖,利在通風,不利堙窒也。未嘗見其茅屋,然則廣人,雖於茅亦以為勞事。周去非文中所提到的:壘土墼為牆而架宇其上,全不施柱。不施棧板,唯敷瓦於椽間。正是粵西桂東地區的特有建築泥磚屋。其實這種屋在我們粵西很普遍的,從唐代起,百越地區告別了乾欄式巢居,就是以這種建築為主。這種房屋建築優點是冬暖夏涼,吸潮快,建築材料就地取材,建造工藝簡單,缺點是洪水過後,泥磚屋被淹過而容易倒塌。泥磚的製作方法:田泥摻沙約三分之一,加稻草碎,加水拌成糊泥,然後用規格的木模壓印成塊,晾乾之後甚為堅固,便可壘砌成屋牆。使用它一百幾十年是沒有問題的。當住戶發現泥磚有松腐現象時,將它拆下,成了十分珍貴的土雜肥。所以農家喜用泥磚屋。泥磚屋的牆腳有的以卵石砌成,有的以青磚砌成,其作用是防水浸淹。這種屋只建一層,高約4米,很少有超過兩層的,怕建得太高不穩固。這些房屋用田泥製成的長方形磚壘疊而成,十分簡樸大方。有的泥磚屋至今仍保持完好。泥磚屋直接在牆上架梁,樑上直接豎釘椽(格子),用燒制的小青瓦片,陰陽覆蓋,上面壓幾塊山石或磚條。泥磚屋平排數間成巷,數巷成村寨。這種較原始的建築,今在丘陵地帶和山區,還有普遍採用。它造價低,山區沒水災的地方多建泥磚屋。

舞春牛

據清光緒《信宜縣誌》記載:“迎春,裝戲劇鼓樂,迎上牛於春牛亭,士女縱觀為樂。”表演時,演員和觀眾同聲歡呼,互相逗樂,氣氛濃烈融洽,充滿著農家特殊的歡樂情趣。鞭春牛,也叫舞春牛,是粵西山區農村民間的一種演唱舞蹈。具有歷史悠久,鄉土氣息濃郁,民眾喜聞樂見的特點。信宜舞春牛,主要流傳於安莪、茶山、洪冠、硃砂、旺沙、貴子、平塘、合水等新圖山區地域。解放前後曾盛極一時,後來一場“文革”,這些節目作為封資修被掃除。八十年代才得以恢復,隨著時代進步,這種民間舞蹈現已較少見。每年春節或開耕時節,山區農村便盛行這種春牛舞。“春牛”一般由兩個演員扮舞,一人舞牛頭,一人舞牛尾,牛頭用木頭或竹篾扎制,外形比真的牛頭大一倍,彎彎的猶角,大大的眼睛,黑的皮毛,牛鼻被穿著,和真的一樣。牛身用布做,遮住裡邊的演員,牛身和牛尾由一人操舞。
表演前,“牛”躺在一邊,在一陣歡快的鑼鼓聲中,由一位老農打扮的角色把牛牽起,繞場走幾周,並對“牛”說幾句打諢話,引觀眾發笑,然後邊舞邊唱:打起鑼鼓響悠悠,人家舞獅我舞牛,人家舞獅得快樂,我地舞牛慶豐收。一段鑼鼓之後,接著又唱下去。表演時,牛的舞蹈動作很簡單,只是隨著牽牛人的唱頌,搖頭擺尾,作欣喜之狀,接受人們的稱讚。牽牛人的動作則比較多,一邊唱一邊撫摸著春牛,從牛頭摸到牛尾,每摸一處,都有唱詞,如摸摸牛頭摸牛耳,農家耕作全靠你;摸摸牛頭摸牛眼,薯粟豆麥糧增產;摸摸牛頭摸牛尾,耕夫步步緊相隨。摸摸牛頭摸牛身,風調雨順好耕耘,摸摸牛頭摸牛腳,晤愁吃來晤愁著。牛兒是個農家寶,農民愛牛樂呵呵;相依為命勤耕作,共同走向金光道。唱詞內容樸實,曲調深沉,感情真摯,教育大家要愛護耕牛,勤耕勤種。
在春牛舞了一陣之後,又有幾名秧歌隊上場,邊扭邊唱,敲鑼打鼓,十分熱鬧。表演者還一邊唱,一邊做騎牛、駛牛、犁田,耙地等動作,有的手扶犁耙等農具,有的徒手,要十分逼真,稍有破綻,觀眾就要唱歌來譏諷:手拿金花金黃黃,犁田大伯晤在行,丁丁園園犁緊轉,樣般中間晤開行。表演者即順便接過話頭,逗趣作答:鑼鼓打來鬧洋洋,老兄講得也在行。是你不知我心意,留出中間做魚塘。使得氣氛更加熱烈。有的地方還有一生一旦,打扮成新郎。新娘,手持洋傘,肩挑花籃,邊舞邊唱相際 唱一陣,扭一陣,又敲一陣鑼鼓。唱到興高采烈時,有幾個人走入場中邊拍掌邊跳,和演員一齊起舞,大家互逗互樂。春牛舞唱詞內容樸實,感情真摯,教育大家要愛護耕牛,勤耕勤種;曲調深沉纏綿。由於在民間長期傳唱的結果,已經形成了一種特有的曲調。俗稱“春牛調”。

僚歌舞

宋代《太平寰宇記》卷之百六十三中談到竇州信宜縣風俗時載:“谷熟時里閈同取戌日為臘,男女盛服,推髻徒跣,聚會作歌。”《魏書·獠傳》有簡略的記載:“往往推一長者為王,亦不能遠相統攝。父死則子繼,若中國之貴族也。獠王各有鼓角一雙,使其子弟自吹擊之。”其中“角”即水牛角造的號角,“鼓”即銅鼓。男男女女,盛裝椎髻,光著腳板,聚於打穀場上,且歌且舞,夜以繼日,盡歡而散。僚人跳舞,舞蹈者一般是經過化裝的,椎髻上插羽翎,敲著銅鼓,吹著號角,手執斧頭和葫蘆笙,雙臂舒張,昂首闊步,有比較規範而又誇張的舞蹈動作。
現信宜金垌徑口還有地堂戲的習俗,秋收過後,看地堂戲便成信宜金垌、徑口等地的村民的娛樂節目之一。所謂的“地堂戲”是指人們仿照粵劇的動作,唱法,把民間流傳下來的故事表演出來,演戲的人大多是鄉中的農民。

僚人銅鼓

《魏書·獠傳》有簡略的記載:“往往推一長者為王,亦不能遠相統攝。父死則子繼,若中國之貴族也。獠王各有鼓角一雙,使其子弟自吹擊之。”其中“鼓”即銅鼓,說明貴銅鼓。
《壯族銅鼓》《壯族銅鼓》
劉恂《嶺表錄異》說:蠻夷之樂,有銅鼓焉,形如腰鼓,而一頭有面。鼓面圓二尺許,面與身連,全用銅鑄。其身遍有蟲魚花草之狀,通體均厚,厚二分以外,爐鑄之妙,實為奇巧。擊之響亮,不下鳴鼉。貞元中,驃國進樂,有玉螺銅鼓(原註:玉螺,蓋螺之白者,非琢石所為)即知南蠻酋首之家,皆有此鼓也。周去非《嶺外代答》載:其制;正圓而平其面,曲其腰,狀如烘籃,又類宣座。面有五蟾,分據其上,蟾皆累蹲,一大一小相負也。周圍款識,其圓紋為古錢,其方紋如織簟,或為人形,或如琰璧,或尖如浮屠,如玉林,或斜如豕牙,如鹿耳,各以其環成章。合其眾絞,大類細畫圓陣之形,工巧微密,可以玩好。銅鼓大者闊七尺,小者三尺,所在神祠佛寺皆有之,州縣用以為更點。晉裴淵在《廣州記》中所說的:“俚僚鑄銅為大鼓,鼓唯高大為貴,面闊丈余,初成,懸於庭,克晨置酒,招致同類,來者盈門”。
信宜出土的銅鼓,具有濃郁的民族特點。信宜銅鼓是中國西漢至明代時期,南部及西南部地區少數民族鑄造和使用的特種器物。它既是戰鼓,又可作樂器使用。當時對於銅鼓的占有量,不僅體現了財產的富有,而且也是統治權力的象徵。信宜古代銅鼓的陸續出土,為研究粵西桂東地區相應時期俚人、僚人社會經濟和民族文化,提供了可靠的實物依據。
《隋書·地理志》說:“俚僚貴銅鼓,嶺南二十五郡處處有之”,秦末漢初,粵酉地區的社會經濟迅速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物質財富的進一步積累,階級對立現象也不斷增大。少數人成為君長、都老;大部分人則淪為奴隸。銅鼓的出現是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應的。銅鼓體型高大,壁薄均勻,花紋精細,鑄造工藝複雜。銅鼓的鑄造過程,需經做模、翻模、鑲芯、澆注、拆范、整理等工序。按此推斷,在能夠生產銅鼓的年代裡,其青銅器鑄造業已達到一定水平,而且具備了鑄造大型容器的經驗和能力,這是鑄造銅鼓本身的技術條件。此外,還有原料來源問題,有採礦、冶煉等物質生產問題。這些都是銅鼓生產中必備的物質條件。
到了隋唐,嶺南地區由於山高路遠,中央王朝難以對其實施有效的統治。因此中央王朝對嶺南地區的少數民族推行“以故俗治”的政策,讓各部落的君長、都老等大首領,分別治理各自的部落。由於各部落的君長、都老等首領享有對其部落控制的權力職能,因此各部落仍然保存著“好相攻擊”的陋習,他們互相用戰爭來掠奪旁郡的財富和人口。《隋書·地理志》上說“欲相攻,則鳴此鼓,到者如雲。”
實際上銅鼓其作用遠不只用於戰爭。主要的還有用以報警、祭祀、驅逐猛獸、鎮壓“邪魔”以至於娛樂等等。屈大均《廣東新語》記載說:“農者每春時,婦子以數十計,往田插秧,一寮國大鼓,鼓聲一通,群歌竟作,彌日不絕。”
宋《寰宇記》說;“竇州”(廣東信宜)、“昭州”(廣西平樂)“谷熟時,里閈同取戌日為臘,男女盛服,推髻徒跣,聚會作歌”。屆時,男男女女,盛裝椎髻,光著腳板,聚於打穀場上,且歌且舞,夜以繼日,盡歡而散。俚人跳舞,舞蹈者一般是經過化裝的,椎髻上插羽翎,手執斧頭和葫蘆笙,雙臂舒張,昂首闊步,有比較規範而又誇張的舞蹈動作。
銅鼓是我們的國寶,在古代,銅鼓象徵權力和富貴,鳴擊銅鼓更是吉祥之兆。信宜是中國的銅鼓之鄉,是廣東省出土銅鼓最多的縣(市)。該市出土銅鼓始於800多年前的宋代宋嘉泰元年(1201年),此後陸續有銅鼓出土,至今已先後出土銅鼓55面(解放後出土31面),其中有多面是國家一級保護文物,國家博物館、省博物館均收藏有信宜出土的銅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