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僚

南平僚,又稱“南川僚”、“渝州蠻”,約於戰國末年開始在藻渡河流域出現,活動地帶包括今萬盛全境以及南川、綦江、桐梓的一部分。南平僚的來源有幾種可能,或是貴州中部的夜郎人北遷,或是重慶一帶的巴人南移,或是夜郎人和巴人的融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平僚
  • 又稱:“南川僚”、“渝州蠻”
  • 出現年代:戰國末年
  • 活動地帶:萬盛全境以及南川、綦江、桐梓
基本資料,風俗習慣,歷史,僚人概說,僚人概貌,歷史源流,語言文字,民族文化,民風禮俗,宗教禁忌,節日慶典,

基本資料

據《舊唐書·南平僚傳》記載:“南平僚者,部落四千餘戶,土氣多瘴癘,山有毒草及沙虱、蝮蛇。人並樓居,登梯而上,號為乾欄。男子左袵露發徒跣,婦人橫布兩幅,穿中貫其首,名為通裙。……土多女少男,為婚之法,女氏必先貨求男族。貧者無以嫁女,多賣與富人為婢。俗皆婦人執役。”
藻渡河在舊志上稱作“僚人河”,是綦江(古稱南溪、夜郎溪、僰{bó}溪)的兩條主要支流之一,以前為山高林密、蠻荒瘴癘之地。南平僚就在這些與世隔絕的地方過著穴居、漁獵生活。據地方志載,藻渡河分布過三支南平僚:紅僚、花僚、青衣僚,以所穿麻衣色彩區別。南平僚捕魚用柳葉舟,婦女以棕絲織網具,男子在湍急的河水裡奔梭如箭。豐收時兩岸僚人擊銅鼓謳歌,搖擺而舞。《太平御覽》一書中有“僚人不解絲竹,唯坎(擊打)銅鼓”的記載。銅鼓是僚人部落的象徵物。

風俗習慣

南平僚的生活習俗帶有明顯的夜郎民族特徵,如文身,椎髻,跣足,流行打牙(鑿齒)、雞卜、獵頭祭鬼,住乾欄(吊腳樓類建築)、穿桶裙(通裙、統裙),擊銅鼓謳歌,生育有水產和產瓮之習等。南平僚的葬俗則受巴人、僰人的影響,以岩墓葬、懸棺葬為主。自東漢至隋唐600多年間,南平僚在萬盛一帶留下了大量依山傍水的岩墓群。距銅鼓灘不遠的關壩鎮高坎子、石虎頭兩處岩墓群,有墓70餘穴,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南平僚很少與外部有經濟文化往來,處於封閉的原始社會狀態。唐太宗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僚酋“劍荔王”遣使進銅鼓,請予內附。貞觀十年(公元636年),朝廷以今萬盛區青年鎮為中心置溱州,轄榮懿、扶歡二縣,對南平僚予以羈縻。漢人逐步遷入該地區。在漢文化的影響下,南平僚的經濟有了長足發展,開始習漢話,用漢名,生活習俗也有所變化,如墓葬由岩葬改為土葬。

歷史

五代時期,戰亂頻仍,南平僚酋各自割據稱雄,時降時叛,朝廷鞭長莫及。宋太祖乾德四年(公元966年),南平僚又進銅鼓內附。英宗治平年間(公元1064年),溱州為僚酋李光吉、梁承秀、王兗三族所控制,“各有地客數千戶”,與官府對抗,拒賦稅,匿亡命,擾邊民,掠財物。神宗熙寧元年(公元1072年),朝廷派夔州路轉運使孫固蕩平三族。其後不久,以木斗為首的南平僚再次反叛。熙寧七年(公元1078年),梓夔訪察使熊本率兵討伐,進駐銅佛壩(今綦江趕水),溯藻渡河而上,在銅鼓灘一帶與僚人發生激戰,“焚積聚,以破其黨,木鬥氣索,舉溱州五百里地來歸”(《宋史·熊本列傳》)。這一戰非常慘烈,大多數男僚被殺,藻渡河血流漂杵。據傳藻渡河有野鬼塘,及當年僚婦以漂河燈儀式祭祀丈夫之處。
經過宋軍兩次討伐,南平僚被殺戮殆盡,藻渡河一帶田土荒蕪,人丁凋零,苗人、漢人大量遷入。據考證,劫餘的南平僚,少部分融於苗、漢民族中,其餘則遷徙至雲貴高原,更遠遷徙到了今雲南西雙版納及泰國一帶。1992年,雲南民族學院一教授來渝考察,認為藻渡河南平僚乃傣族的先民。
唐代南平州(今貴州省獨山縣以西)的僚人共有4000多戶,約2萬人左右,分布在今川南以及川、黔、桂三省交界處一帶。這裡氣候濕熱,多瘴癘之疫,人們居住的是富有特色的乾闌式建築,即二層樓房,下養牛豬雞鴨,擱置農具。樓上供人們煮飯、活動、住宿。男子著左衽衣,婦女用兩幅橫布,從中貫頭而穿,“通裙”。以三四寸長的細竹筒,斜插耳孔以為裝飾。據說該地女多男少,婦女多負擔生產勞動,並由女方向男家求婚結親。僚人有產翁坐褥的習俗,即“僚婦生子便起,其夫臥床褥。飲食皆如乳婦,稍不衛護,其孕婦疾皆生焉,其妻亦無所苦,炊爨樵蘇自若”。貧苦之家沒有嫁妝給女兒作陪嫁,所以只能賣給富裕之家作婢女。
南平僚首領朱姓,稱“劍荔王”,629年(貞觀三年)劍荔王遣使朝見唐王朝,以其地屬渝州。傳說僚人中有飛頭、鑿齒(烏武)、鼻飲、白衫、花面、赤褌等21種。其中有些因服飾(如白衫、赤褌),有些因文面鼻飲等習俗(如花面、鼻飲)而得名。其中有的如“烏武僚,地多瘴毒,中者不能飲藥,故自鑿齒”(稱鑿齒)而得名。都有一定的道理。而有的如“飛頭僚者,頭欲飛,周項有痕如縷,妻子共守之。及夜如病,頭忽亡,比旦還”(稱飛頭)而得名,無疑是荒唐無稽的。

僚人概說

中國的南部、西南部以及越南的北部,這個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喀斯特地區以及夾雜在其中的河谷、平原、丘陵地帶上,生活著一個人口眾多的民族。因為這個民族的人們與泰國人有著明顯的人種和語言淵源關係,所以被國際泰學界泛稱為“北泰人(North Thai)”,而他們則都有兩個較為統一的自稱——“土”[tho 3]或[to 3](意為‘本地人’)和“僚”[rau 2]或[lau 2](意為‘我們的人’),所以法國人在對越南的殖民統治時期,將他們統稱為“土族[tho 3]”。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方面根據他們的分布區域,將之劃分為“壯族(Bouxcuengh)”和“布依族(Buxqyaix)”兩個民族,至今人口已經超過了2000萬(壯族1700多萬,布依族300多萬);而越南人在脫離了法國人的統治以後,曾經繼承了法國人的“土族[Tho]”這個族稱來稱呼這個民族,後來於1958年一度採用了中國的叫法 —— 壯族,兩年以後就又根據這些人內部各個支系不同的自稱,而將這個族群劃分為了幾個民族 —— 岱族(Tay)、儂族(Nung)、高欄、布依、都依、熱依,而中國方面仍舊將之看成是壯族,將壯族視為中國重要的跨境民族之一。
其實,從血統、語言、文化、分布、社會、經濟各個角度上看,這個族群無論如何都可以說是同一個民族,不管是壯族、布依族,還是儂族、岱族,其實都是一個民族不同的稱呼而已。根據語言來看,他們可以分為南北兩大系統,區別在於北部系統的語言沒有送氣的塞音,而南部系統則有。南部系統包括中國的南部壯族和越南的岱族、儂族、高欄,北部系統包括中國的北部壯族、布依族和越南的布依、熱依、都依等法定民族。而這個族群內部按地域和支系的不同,有“布饒(僚)”“布土”“布壯”“布依”“布央”“布儂”“布岱”等20幾個自稱。然而,唯一能夠統一整個族群的稱呼,其實從隋唐開始早已經出現在漢文的記載里——“僚”,實為古漢人對這個族群普遍自稱的漢字譯音。所以在這裡,我們以最為普遍和統一、而且承上啟下的自稱“僚”來統一所謂的“壯族”、“布依族”、“儂族”、“岱族”。相通的語言、同質的文化、一樣的血統、連貫的分布,使得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我們的民族”——“僚”(RAU)。

僚人概貌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也是目前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國內壯族人口大約1700多萬(不含布依族)。另外,國外的越南北部各省也分布著200多萬壯族人(越南最大的少數民族也是壯族,越南人將之稱為岱-儂族)。布依族人口約在300萬左右,主要分布在貴州省南部各州,雲南省羅平縣的布依族是80年代才從壯族裡重新劃分出去的。僚人聚居區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為中心,東起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西至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南跨越南北部各省,北到貴州省南部。另外,全國其他各地也散居著不少壯族人,以湖南江華縣、四川南部、陝西柞水縣、新疆等省區最多。僚人地區是全世界著名的岩溶地區,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在壯族·布依族聚居的廣西、雲南東部、貴州南部和越南北部,所以壯族·布依族可以稱做是“喀斯特民族”。壯族地區以農業為主要產業,馳名中外的茴油、三七、蛤蚧是壯族地區久負盛名的特產。芒果、甘蔗產量居全國首位。
壯族是古代華南、西南百越族的直系後裔。現代壯族分為南壯和北壯兩大方言區,民族內部主要有布壯、布依、布央、布儂、布傣、布偏、布隴、儂安等支系(詳見支系表)。布壯支系廣泛分布於廣西中部的柳江、紅水河、邕江流域;其次是布依支系,廣西西部的右江流域以北直到貴州南部、以西到雲南東部,都是布依支系的分布區;而布央支系則分布於廣西西南部與越南接壤的喀斯特高原上(主要是靖西、德保、天等、那坡等縣);布傣支系則主要聚居在左江流域(龍州、大新、天等、憑祥、東興等縣市)、雲南文山州西南部和越南北部諒山、高平等省;布偏支系分布於廣西南部的上思縣和濱海城市防城、東興等廣大地區,越南北部沿海省份也有分布;布儂與布儂安支系則分散於左江、右江等流域和雲南省文山州,與其他支系雜居,越南的北部也散居著許多屬於這兩個支系的壯族。壯族雖然支系繁多,但是都有一個統一的自稱--“土”(南部Tho/北部To)或“僚”(Rau),按方言不同有“布土/布僚”、“魂土/魂僚”、“根土/根僚”等稱呼,其中“土”的意思是“本地人”,而“僚”則是“我們的人”的意思。現在貴州省的布依族與壯族北部方言的布依支系語言完全相通,文化統一,無論如何都可以稱為是一個民族。而海南省的臨高人、雲南省的傣族和國外的泰族、寮國族、緬甸的撣族等都是壯族最近的直系親屬。另外,侗族、水族、毛難族、仫佬族、仡佬族、黎族等,與壯族都有同源關係。所有這些民族的語言,都屬於壯侗語族。

歷史源流

僚人是具有悠久歷史的土著民族。在遠古時代,嶺南大地山嶺綿延,洞穴眾多,叢林莽莽,獸類出沒;江河湖海,盛產魚蝦。這種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資源,為最初的人類居住和生活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據考古學家的考古發現,早在幾十萬年至一萬多年前,廣西大地上就有古人類的廣泛活動。今壯族聚居的右江河谷地帶,已發現多處六七十萬年前古人類活動留下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其中有不少文化遺物。五萬至一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在桂中、桂南、桂西的廣大地區,已發現人類化石13處,文化遺址、遺物分布點100多處。如桂中的“柳江人”、“麒麟山人”、“白蓮洞人”、“九頭山人”、“都樂人”、“甘前人”,桂北的“寶積山人”、“荔浦人”,桂南的“靈山人”,桂西的“乾淹人”、“九楞山人”、“隆林人”、“定模洞人”等,都以發現地點名稱來命名。這些古人類的體質特徵,大體是頭部顴骨較大而且前突,鼻骨低而寬,鼻樑稍凹,上門齒呈鏟形等,屬南方蒙古人種,與現代壯族·布依族人的體質特徵相似。
發展到四五千年至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的領域更為廣闊。廣西境內,東起潯江兩岸,西至那坡、大新,南自北部灣,北至灌陽、全州,已發現的人類文化遺址有數百處之多。同人類遺骸一同出土的有大量的經過加工的新石器,如有肩石斧、有段石石奔、有肩大石鏟等,還有大量的陶器、魚網墜、骨器和蚌器。石鋤、石鏟和陶器的製造和使用,表明新石器時代的壯族先民已從漁獵生活過渡到穩定的鋤耕農業生活。據考古學家研究,廣西新石器時代的人類同舊石器時代的人類相比,有著承傳的關係。數萬年前至幾千年前廣西人類同現代壯族在體質上的相似特徵,有力地說明了他們是廣西壯族等土著民族最古老的祖先。
僚人的先人百越人在春秋戰國就活躍於長江以南的各個省份。秦始皇統一六國、平定揚越、閩越以後,就派遣尉屠騅率領50萬大軍南下嶺南,但就立即遭到了僚人先人西甌和駱越人頑強的抵抗,造成秦軍“伏屍流血數十萬”,就連秦軍主帥尉屠騅也被西甌人斬殺。為了扭轉這種局面,秦始皇下令開鑿有名的靈渠,保證了給養和援兵源源不斷地到達嶺南,終於擊潰強悍的西甌,又經過6年的苦戰,藉助數倍於駱越的兵力,最終戰勝西甌與駱越,統一了整個嶺南,從此濮僚地區正式劃入中國版圖,壯族·布依族也成為了中華民族中的一員。
公元六世紀以後的唐、宋時期,居住廣西的壯族先民稱為俚、僚、土人。唐、宋時期由於國家的統一和經濟文化的發展,王朝對廣西的統治大為加強。在行政上,唐設嶺南西道,宋設廣南西路,在壯族地區設羈縻州縣,以俚、僚首領為知州、知縣,壯族歷史上漫長的土司制度開始建立。北宋時期,壯族人在自己的首領儂智高的率領下奮起抗擊越南的入侵,建立“南天國”和“大南國”,並英勇反抗北宋的鎮壓,曾經攻克了廣西大部分州縣和廣東西部,並圍困了當時的華南政治經濟中心廣州。儂智高失敗以後,北宋為了加強對壯族地區的控制而強化了土司制度的建立。土司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末民初,給壯族社會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明朝時期,壯族巾幗英雄瓦氏夫人曾回響明政府的徵調,以女流之輩加58歲高齡,帶了幾千壯族狼兵前赴江浙抗倭前線,打響了抗倭鬥爭的勝利第一仗,此後明朝軍隊才開始扭轉屢戰屢敗的局面,最後把日本海盜成功趕出中國沿海地區。
壯族在近現代也是以驍勇善戰而著稱。清末的太平天國運動中,壯族是重要的參與者。很多太平天國的重要將領如李開芳、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等都是壯族人。中國近代史上的對外戰爭中,唯一取得勝利的是中法戰爭,也是壯族人組成的黑旗軍和駐桂邊防軍取得的。
秦以來,壯族先人歷代分別被稱為南越、濮、僚、俚、溪峒蠻、烏滸,在宋代史籍中稱為始被稱為“撞”、“僮”、“仲”,明清時也有稱為僮人、良人、土人的。解放後,廣西的僚人稱統稱“僮”(與‘壯’同音);而貴州省則採用了當地僚人比較普遍的自稱——“布依”來作為族稱;雲南省僚人則根據各支系自稱而分別上報了“儂族”“沙族”“土族”“天保”等民族稱呼,後來根據各支系語言文化比較結果,統稱僮族。1958年3月廣西僮族自治區成立,同年雲南省成立雲南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1965年在周恩來總理的倡議下改族名為“壯族”,一直沿用至今。貴州省南部的僚人則堅持了“布依族”的族稱,並成立了黔西南、黔南兩個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語言文字

僚人擁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僚語(北部壯語·布依語+南部壯語·岱儂語)。僚語的系屬問題一直是國際壯泰語學界的一個有爭議的話題,從語系—語族—語支的大小排列關係上看,僚語屬於壯侗語族(侗台語族)·壯傣語支(台語支)這個提法已經是國內外歷史語言學界的公識,但是至今系屬未明。國內學者多持屬漢藏語系這一說法,而國際歷史語言學界多主張壯語、泰語為台-加岱語系。近年來,國內歷史語言學界研究也表明,僚語與漢語的相似,如都是有音調的語言,都是孤立語,都無詞形變化、而以虛詞來表達語法等共同點只是歷史上漢、越民族相互影響的關係造成的,不足以說明壯語與漢語有著共同的來源,因為,“語系”是西方歷史語言學的提法,其主要根據為兩種語言要有數量眾多而且系統分明的同源詞,而壯語與漢語的關係詞大都只是借用關係,還不能證明為同源關係,壯語本身的固有辭彙大都無法從漢語或古漢語中找到,反而在東南亞國家的許多非漢藏語系語言裡可以找到一些壯語基本辭彙的同源詞,所以本站持僚語屬於台-加岱語系的觀點。另外,國外也有學者主張台-加岱語系還可以與南島語系一起建立澳-泰語系等。
壯語分南北兩大方言,南部方言和北部方言的區別在於發音上,南部壯語有[k/kh] [p/ph] [t/th]等送氣塞音與不送氣塞音的對立關係,國外的岱儂語屬於南部壯語;而北部壯語則只有不送氣塞音[k] [p] [t]等,國內的布依語屬於壯語北部方言。而雲南的傣語、海南的臨高話、國外的泰語、寮語、撣語都與壯語有著最密切的親屬關係,它們都屬於壯侗語族壯傣語支。
僚人主要有兩種文字。一種是自唐宋以來就依照漢字的六書構字法創製的方塊壯文/方塊布依文(Sawndip),或稱作古壯字、土俗字,廣泛用於民間的宗教典籍、歌謠記事、書信帳單人名地名等等。不過僚語方塊字歷史上沒有得到統一和規範,字形和字意往往因方言不同而有所出入,只是在民間流行,歷史上沒有得到官方認可。另一種是1955年創製了以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以及自創符號混合拼寫的拼音壯文。1957年《壯文方案》被國務院批准,結束了壯族人民沒有自己合法文字的歷史。今天人民幣上的四種少數民族文字,就有一種是拼音壯文。布依文字則是根據“布-壯文字聯盟方針”、以拼音壯語為基礎而創造的一種方言文字。20世紀80年代,壯文實現全部拉丁字母化拼寫改革,而布依文也進行自身的全部拉丁字母化改革,因為不再維持同樣的拼寫規則,“壯-布文字聯盟方案”實際上已經取消。壯族、布依族雖然擁有自己的文字,不過,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壯文、布依文教育並沒有在濮僚地區普及開來,造成廣大壯族、布依族民眾只知自己母語,而不識自己文字的社會現狀,這對濮僚地區的文化發展與文化傳承,都是一個嚴重的束縛,今後如何在壯族、布依族聚居區大力普及本民族語文教育,是個急待解決的問題。

民族文化

僚人是個詩性的民族,這表現在僚人歌謠文化的發達上。廣西被稱為“歌海”,這與壯族的善歌有關。貴州的布依族地區也有“詩鄉歌海”的稱號。在傳統社會裡,山歌貫穿僚人的一生,從人的出生開始,在成長過程中就要接受歌謠文化的薰陶,戀愛對歌,結婚唱歌,生子授歌,節慶時聚歌,勞作時創歌,高興時歡歌,傷心時悲歌,到一個人生命終結的時候,親朋好友都要來悼歌。僚人的善歌與他們的文字在歷史上不統一和文字教育不普及有很大的關係,濮僚平民百姓無法用文字來記錄和傳承他們的民族文化,詩歌和歌謠無形中就起著重要的替代作用。壯族的民歌記錄著壯族的長篇史詩,韻律方面要求嚴格,音樂上又發明了獨一無二的大二度和聲,所以,壯族民歌包含的文化因子是極其豐富的,浩瀚的壯鄉歌海就是壯族文化的汪洋。
僚人最著名的史詩是創世紀神話和講述人類起源的《布洛陀》(布依族文學研究一般譯為《抱陸陀》,實為同音異寫),它可以說是僚族宗教的《聖經》,也可以說是僚族古代文化的百科全書。在集中本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技藝的基礎上,壯族人民創造了壯戲。壯戲主要分為南路壯戲、北路壯戲、雲南壯戲、師公戲等。布依族戲劇是由北路壯劇傳入而發展形成的,雖然也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不過還沒有脫離北路壯劇的範疇。
壯族古代文化最富有神氣色彩的是廣西寧明縣的岜萊壁畫(花山崖壁畫)。寧明縣明江兩岸的花山,整座峭崖畫滿了各種呈土紅色的人像和物像。人像中有正面和側面兩種姿勢。正面人像兩手高舉、兩腳叉開成立馬式。側面人像兩手平伸、兩腿微蹲成跳躍式,既像練兵習武,又如狂舞歡歌。物像中有似馬似狗的,也有像藤牌、鑼鼓、太陽的。畫像中的人物線條粗獷,栩栩如生。正畫人像中有佩刀劍的,有戴桂冠的,是這些人物中的頭人或指揮者。其周圍都有一群“小人物”朝著他,組成了一幅幅神情各異的畫面。有關資料記載,花山崖壁畫寬220米,高45米,人物圖像1800多個,繪畫年代在東漢以前,距今已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了。壯族先民繪製這個大型的崖壁畫用意是什麼?一些專家學者經過實地考察後, 有說是祝捷慶功,有的說是歡慶豐收,還有說是操練或出獵什麼的,說法不一。總之,目前仍是個迷。花山崖壁畫是壯族的藝術瑰寶,它那古樸粗獷的筆法和風格,那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神態,體現了古代壯族人民的審美情趣和高超的藝術水準。有關學者專家公認:左江花山崖壁畫就其分布之廣,作畫地點之陡峭,畫面之雄偉壯觀,作畫條件之艱險,都是國內外所罕見,在世界美術史上應享有崇高的地位。現在花崖壁畫這一壯族藝術瑰寶已蜚聲國內外。
銅鼓是古僚人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僚人是流行於中國西南各民族的“銅鼓文化”的最早創造者。從如今仍然存世的銅鼓精品上,我們可以看到迄今兩千年的青銅鑄造工藝是多么精湛、藝術造型是多么美妙,這顯示出壯族·布依族先民早已達到很高的文明程度。僚族的銅鼓,是我國古代青銅文化中的一顆明珠。壯族銅鼓中有一面直徑165厘米,高67.5厘米, 重300多公斤的鼓。讓一個中等身材的人躺在鼓面上伸展四肢也不會露出鼓邊之外,堪稱“銅鼓之王”,它體態龐然,花紋精細,鼓面中心有八道光芒的太陽紋,外圍用突起的同心圓弦紋分成五道暈圈,各暈圈內密密麻麻地布滿了單線旋出的雲紋和菱形套的雷紋,鼓身暈圈密而窄,也全飾以雲紋和雷紋。銅鼓源遠流長,影響深遠,鑄造精緻,音響宏亮。古代是傳遞信息發號傳令的標誌,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人們常在喜慶的節日裡敲奏它伴以歌舞。在宗教的活動中祭祀祖先,祈求神靈,人安糧豐。 如今南寧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是全世界銅鼓收藏數量最多、最有研究價值的地方。
僚人的傳統服飾多姿多彩,因地而異,但也都有一些共同點。婦女上身多穿右衽或左衽無領上衣,下穿長褲或輒裙,褲腳滾花邊,褲外套鑲有花邊的短裙,包各式各樣的頭巾,穿繡花鞋,喜戴銀手飾;男子穿無領右大襟和對襟衣,穿長褲,包頭巾,扎腰帶,穿布鞋。至今在一些地區仍保留鑿齒和文身的習俗。不過,隨著壯族·布依族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很多年輕人已經普遍接受和喜歡現代流行服飾,傳統服飾在現在許多壯族城鄉已經不多見,只是節慶的時候人們才會身著民族盛裝參加多種慶典。壯錦、壯繡、蠟染是僚人婦女馳名天下的家庭工藝品。
僚人的傳統民居是乾欄建築。目前保留有這種傳統民居的壯族縣份主要有廣西西南和西北的德保、靖西、那坡、大新、龍州、田陽、樂業、隆林、西林、田林、巴馬、東蘭、天峨、鳳山、龍勝等山區縣份和雲南的壯族地區,貴州布依族聚居區也保留有大量桿欄建築的村寨。依山榜水的濮僚村寨,乾欄建築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這種民居的特點是三層樓居式房屋,底層為圈養家畜和家禽、擺放農具,中間一層為為鋪竹木板的人的居室,最上一層為神台與存放穀物的閣樓。乾欄建築是濮僚人民歷史上發明創造的一種適應濕熱氣候和預防毒蛇猛獸侵擾的亞熱帶民居,如今的瑤族、苗族等民族也採用了這種建築來構造他們自己的民居。多為5--7開間,竹木建築或半土木建築,不過近年來德保、靖西、巴馬等地方的乾欄建築已經朝著現代居室方向發展,不少乾欄建築外觀為鋼筋混凝土構造,不過還保留有乾欄的基本特徵。

民風禮俗

僚人是個好客的民族,過去到壯族村寨任何一家作客的客人都被認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幾家輪流請吃飯,有時一餐飯吃五、六家。平時即有相互做客的習慣,比如一家殺豬, 必定請全村各戶每家來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務必備酒,方顯隆重。敬酒的習俗為“喝交杯”,其實並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對客人中的長者和新客尤其熱情。用餐時須等最年長的老人入席後才能開飯;長輩未動的菜,晚輩不得先吃;給長輩和客人端茶、盛飯,必須雙手捧給,而且不能從客人面前遞,也不能從背後遞給長輩; 先吃完的要逐個對長輩、客人說“慢吃”再離席;晚輩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後吃飯。 路遇老人,男的要稱“公”或“褒”,女的則稱“婆”或“婭(老太太)”。壯族人忌諱農曆正月初一這天殺牲;有的地區的青年婦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孩子的頭三天(有的是頭七天)忌諱外人入內;忌諱生孩子尚未滿月的婦女到家裡串門。
多數地區的僚人習慣於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一般吃稀飯,晚餐為正餐,多吃乾飯,菜餚也較為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產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 菠菜、芥藍、蕹菜、蘿蔔、苦麻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為菜。以水煮最為常見,也有醃菜的習慣,醃成酸菜、酸筍、鹹蘿蔔、大頭菜等。快出鍋時加 入豬油、食鹽、蔥花。 壯族對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鵝等,有些地區還酷愛吃狗肉。豬肉也是整塊先煮,後切成一手見方肉塊,回鍋加調料即成。壯族人習慣將新鮮的雞、鴨、魚和蔬菜製成七八成熟,菜在熱鍋中稍煸炒後即出鍋,可以保持菜的鮮味。壯族自家還釀製米酒、紅薯酒和木薯酒,度數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過節和待客的主要 飲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雞膽稱為雞膽酒,配以雞雜稱為雞雜酒,配以豬肝稱為豬肝酒。飲雞雜酒和豬肝酒時要一飲而盡,留在嘴裡的雞雜、豬肝則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當菜。
典型食品:壯族有許多著名的菜餚和小吃,主要有:馬腳桿,魚生,烤乳豬,花糯米飯、寧明壯粽,狀元柴把,白切狗肉,壯家酥雞,清燉破臉狗,龍泵三夾。

宗教禁忌

僚人全民普遍信仰民族宗教——摩教,崇拜智慧之神布洛陀,祭祀祖先。壯族地區歷史上曾是法國的半殖民地,所以也有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和“六月六”等。壯族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三月三、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幾乎每個月都要過節。春節一般在臘月二十三過送灶節後便開始著手準備,二十七宰年豬,二十八包粽子,二十九做糍粑。除夕晚,在豐盛的菜餚中最富特色的是整煮的大公雞,家家必有。年初一喝糯 米甜酒、吃湯圓(一種不帶餡的元宵,煮時水裡放糖),初二以後方能走親訪友,相互拜年, 互贈的食品中有糍粑、粽子、米花糖等,一直延續到十五元宵,有些地方甚至到正月三十, 整個春節才算結束。三月三按過去的習俗為上墳掃墓的日子,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派人攜帶五色糯米飯、彩蛋等到先祖墳頭去祭祀、清掃墓地,並由長者宣講祖傳家史、族規,共進野餐。還有的對唱山歌,熱鬧非凡。1940年後,這一傳統已逐步發展到有組織的賽歌會,氣氛更加隆重、熱烈。 其他節日食俗也都各有講究,各具特色,比如中元吃鴨、端午吃粽、重陽吃粑等等。
僚人由於幾乎全民信教,所以也有不少民族禁忌:
(1)飲食禁忌。按地區和支系不同,分別有:忌食青蛙;忌吃死於籠中的雞;忌食牛肉,以為牛為耕作之幫手,故不忍食之;禁吃狗肉,據傳壯族先民中,有人生而喪母,又被後母遺棄野外,家中母犬乳之,才得以成人,故為報狗恩而禁食狗肉(但有些區壯族視狗肉為補養珍品,每年農曆二月十二和五月初五殺狗,並稱‘狗肉節’)。吃飯時,忌將筷子插入碗中,因祭死者才如此;忌筷子跌落在地上;飯熱忌用嘴吹,恐將飯粒吹走日後無飯可吃。
(2)歲時節日禁忌。農曆正月初一不吃犖,不吃粑粑,不吃青菜;不得在門口曬衣物;不掃地,怕財外流;不借物與他人;忌拿火出門,做飯亦忌吹火,否則認為年內有火災、旱災;禁舂米、劈材;禁婦女梳頭等。正月初一到十五,忌洗衣,否則鬧水災;忌用斧,否則犯殺字,有凶禍。清明日忌點火,否則天旱。六月六忌下田,認為是日神農坐在田間,下田會折腰而死。
(3)宗教信仰禁忌。忌以手指指神聖物,如神像、菩薩等,恐不恭神明而受懲罰。二月初三祭龍山,禁砍伐山林。進山時不可講醜話、壞話、不吉利的話,以免得罪山神,遭受跌落、刮傷、禽獸襲擊等報應。不可面對社公、社壇、土地公、花婆神位及墳墓解手。違者須殺雞祭祀,以求神靈寬恕。已嫁的女兒回娘家忌摸祭壇、香案和上面的供品。
(4)宅忌。建房時,忌房門向西向北,因西表示上西天,主死亡;北:“背”也,主家運破衰。忌開門見山,有俗語“開門見山,祖宗不安”,在人丁、六蓄都會不興旺。忌前後門在一條直線上,否則認為財氣會前門進,後門出,對人也不吉利。

節日慶典

僚人的民族節日主要有: ⒈迎新火和桃新水 ⒉藥市 ⒊達旺節 ⒋吃立節 ⒌祝壽節 ⒍魚花節 ⒎婭拜節 ⒏五穀廟節 ⒐霜降節 ⒑雙喜節 11.三月三 12.牛魂節 13.六月六 14.中元節 15.螞拐節 16.花朝節 17.歌圩
充滿奇風異彩的壯族節慶,多數是以村寨或家庭為中心的。說到交際最廣泛、規模跨州過縣、可以把所有人都牽動起來的節慶,莫過於歌墟了。壯族人的能歌善唱是舉世聞名的,以歌來講述事情、表露情感、宣洩情緒,自古以來就有以歌會友、賽歌選賢能、以歌傳情擇偶、賽歌擇婿等風俗,逐漸形成了“歌墟”這種以歌為主的節日盛會。每到農曆三月初三,六月六等時節,壯鄉處處成了歌的海洋。盛裝打扮的人們向歌墟涌去,他們帶著節前已做好的五色糯飯和彩蛋,先去祭祀歌仙劉三姐的神像,祈求她賜予歌才。劉三姐是壯族人心目中美與愛、智慧與才能的化身,據說歌墟便是為紀念劉三姐而起的。人們敬過劉三姐後,即爭相亮開歌喉相對唱,歌聲此起彼落。打擂台式的對歌是最有趣的,應對雙方或單對單、或組對組,歌詞往往都是脫口而出,即與“爆肚”,以難倒對方為勝,當然大不乏戲謔詼諧之詞,逗得聽眾哄堂大笑。節日期間,不但有歡歌笑語,還有搶花炮、耍雞技、舞龍舞鳳、演壯戲等各種文娛活動;而最終碩果磊磊的,卻是造就了雙雙對對的美好姻緣。實際上,壯族男女青年把三月三視為他(她)們的“情人節”,誰不想抓住這每年一度最好的交際機會,覓得意中人呢?這時,傳情擇偶的對歌便在歌墟的一角展開。通常先是小伙子唱“遊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到合適的對象,就唱起見面歌、邀請歌,女方如果有意,便以歌聲回應,彼此有了傾慕之心,就唱愛慕歌。若姑娘覺得小伙子的人才、歌才都合意,就會悄悄將自己精心繡制的繡球贈給意中人。繡球是用12塊花瓣結成的一個圓球,每瓣代表一個月份,它是壯族人的傳情信物。
有的地方,歌墟場上還會搭起彩棚讓男女青年互拋繡球,那場面既歡樂又讓人感到情意綿綿,煞是動人。隆重的歌墟往往要一連狂歌幾天。而近年來,壯族歌節更發展成為“廣西國際民歌節”與“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民歌好手也雲集而來,自然,活動內容也更加豐富多彩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