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四大道場

佛教四大道場

中國佛教四大道場,即通常所說的中國佛教四大名山。道場是佛教術語,指佛祖或菩薩顯靈說法的場所。中國佛教除敬奉西方佛祖如來之外,還特別敬奉他的四個東來使者,也就是四大菩薩,因此,分別在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為他們各建立了一個道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教四大道場添加概述  
  • 屬於佛教
  • 國家中國
  • 類型:四大名山
  • 包括:五台山 普陀山 峨眉山 九華山
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

五台山

地處山西省東北部,共有五座山峰,因稱五峰山,又名清涼山。 因山高頂平,好像平台,故又稱五台山。山上最早的寺院,是東漢明帝時建立的顯通寺,寺中供奉無量壽佛。這裡曾是道士們修行的地方。到了東漢永平11年(公元68年),天竺(今印度)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洛陽白馬寺來到五峰山一帶,認為這裡是文殊菩薩講經說法的道場,於是就想在這裡建築寺院,供奉文殊菩薩。可是這裡的道士並不同意,最後由漢明帝在洛陽白馬寺主持,舉行道士與兩位高僧的賽法,結果兩位高僧獲勝。從此,佛教界在台懷鎮一帶就取得了建築佛教寺院的權利,所建的第一座寺院就是如今的顯通寺。從此,歷經各個朝代的修建、擴建,以台懷鎮為中心的寺院最多時曾達到360多座,直到今天還保留著100多座。因此,五台山也就以其佛教寺院歷史悠久、規模宏大位於全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五台山五台山
五台山原先並不叫五台山,而是叫紫府山,也稱作五峰山道場。至於五峰山更名為五台山,這裡面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據傳說,遠古時代的五峰山一帶氣候異常惡劣,常年酷暑,當地百姓苦不堪言,時逢文殊菩薩在那裡講經說法,見到黎民百姓的疾苦,深表同情,於是發大願拯救百姓脫離苦海。文殊菩薩裝扮成一個化緣的和尚,行程萬里到東海龍王那裡尋求幫助。他在龍宮門口發現了一塊能散發涼風的巨大青石,於是便把它帶了回來。當他把那塊大青石(東海龍王的歇龍寶石)放置在五峰山一道山谷里時,剎那間,那裡一下就變成了草豐水美、清涼無比的天然牧場。此後,那條山谷也被起名叫做清涼谷。人們在山谷里建了一座寺院,將那清涼石圈在院內。 後來,隋文帝聽說此事後,便下詔在五座山峰的台頂各建一座寺院供奉文殊菩薩。即東台頂的聰明文殊,西台頂的獅子吼文殊,南台頂的智慧文殊,北台頂的無垢文殊,中台頂的孺童文殊。在東台頂能看日出,西台頂能賞明月,南台頂能觀山花,北台頂能望瑞雪。這就是五台山的由來。相傳文殊菩薩曾在五台山住過,以後就成為他的道場。
五台山·金閣寺五台山·金閣寺
五台山·殊像寺文殊菩薩像五台山·殊像寺文殊菩薩像

普陀山

位於舟山群島東部海域,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座小島,與世界著名漁港沈家門隔海相望,在浙江省舟山島東側,屬於舟山市。浙江沿海漁民早就來此捕魚,最早寺廟建於858年,由日僧慧鍔主持其事。現有普濟寺法雨寺、盤陀庵、靈石庵等寺廟和潮音洞梵音洞等名勝。據記載,五代後梁貞明二年(916),日本和尚慧鍔從五台山請的觀音像回國,路過普陀山,船遇大風觸礁。這個虔誠的日本和尚,以為觀音菩薩顯靈,不願東渡日本,於是便在普陀山上修建寺院,並取了一個有趣的名稱“不肯去觀音院”。此後普陀山成了觀音菩薩的道場,它是全國最著名最靈異的觀音道場,佛教聖地,其宗教活動可追溯於秦。至唐朝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促進了普陀山觀音道場的形成,並迅速成為漢傳佛教中心,傳至東南亞及日、韓等國。至清末,全山已形成3大寺、88禪院、128茅蓬,僧眾數千。寺院無論大小,都供奉觀音大士。可以說是“觀音之鄉”了。每逢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分別是觀音菩薩誕辰、出家、得道三大香會期,全山人山人海,寺院香菸繚繞,一派海天佛國景象。 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
普陀山·南海觀世音菩薩普陀山·南海觀世音菩薩
普陀山三寺: 普濟禪寺法雨禪寺慧濟禪寺
普陀山三寶: 多寶塔楊枝觀音碑、九龍藻井
普陀山三石: 磐陀石、心字石、二龜聽法石
普陀山三洞: 朝陽洞、潮音洞、梵音洞
普陀山十二景:蓮洋午渡、短姑聖跡、梅灣春曉、磐陀夕照、蓮池夜月、法華靈洞、 古洞潮聲、朝陽涌日、千步金沙、光熙雪霽、茶山夙霧、天門清梵
普陀山四面環海,風光旖旎,幽幻獨特,被譽為“第一人間清淨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濤聲,皆充滿佛國神秘色彩。島上樹木豐茂,古樟遍野,鳥語花香,素有“海島植物園”之稱。全山共有66種百年以上的樹木1221株。除千年古樟,還有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普陀鵝耳櫪。島四周金沙綿亘、白浪環繞,漁帆競發,青峰翠巒、銀濤金沙環繞著大批古剎精舍,構成了一幅幅絢麗多姿的畫卷。岩壑奇秀,磐陀石二龜聽法石心字石梵音洞潮音洞、朝陽洞等。大多名勝古蹟,都與觀音結下了不解之緣,流傳著美妙動人的傳說。它們各呈奇姿,引人入勝。普陀十二景,或險峻、或幽幻、或奇特,給人以無限遐想。
普陀山普陀山

峨眉山

位於四川峨眉山市境內,是舉世聞名普賢菩薩的道場,佛教又稱為光明山。有山峰相對如蛾眉,故名。包括大峨眉、二峨眉、三峨眉、四峨眉。主峰3099米,高出成都平原2,500~2,600米。為褶皺斷塊山地,斷裂處河谷深切。一線天捨身崖等絕壁高達700~850米。山勢雄偉,隘谷深幽,飛瀑如簾,雲海翻湧,林木蔥蘢,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山上建有仙峰寺萬年寺報國寺伏虎寺洪椿坪遇仙寺等。山頂有捨身崖,中午以後往往可以見到水蒸氣折射而成的五色光環,成為“佛光”。過去有不少信徒,以為見到“佛光”而跳崖捨身,就可以達到“涅槃”,所以起名“捨身崖”。山上有一個水塘,傳說普賢菩薩在這裡洗象,人們就叫它洗象池。近年來建成了登山索道,遊人已可輕鬆登臨,去極頂俯瞰萬里雲海,在金頂可欣賞“日出”、“雲海”、“佛光”和“聖燈”四大絕景。佛光是峨眉山最壯美的奇觀。
峨眉金頂峨眉金頂
峨眉山·萬佛頂峨眉山·萬佛頂
峨眉山層巒疊嶂、山勢雄偉,景色秀麗,氣象萬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清代詩人譚鐘岳將峨眉山佳景概括為十種:“金頂祥光”、“象池月夜”、“九老仙府”、“洪椿曉雨”、“白水秋風”、“雙橋清音”、“大坪霽雪”、“靈岩疊翠”、“羅峰晴雲”、“聖積晚鐘”。現在人們又不斷發現和創造了許多新景觀,如紅珠擁翠、虎溪聽泉、龍江棧道、龍門飛瀑雷洞煙雲、接引飛虹、臥雲浮舟、冷杉幽林等。峨眉新十景為:金頂金佛萬佛朝宗小平情緣清音平湖幽谷靈猴第一山亭摩崖石刻秀甲瀑布迎賓灘名山起點。無不引人入勝。

九華山

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古稱陵陽山、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蓮花,唐天寶年間(742∼756)改名九華山。相傳釋迦摩尼逝世後山勢嶙峋嵯峨,共有99峰,其中以天台、天柱、十王、蓮花、羅漢、獨秀、芙蓉等九峰最為雄偉。十王峰最高,海拔1342米。主要風景集中在10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有九子泉聲五溪山色、蓮峰雲海、平岡積雪、天台曉日舒潭印月、閔 園竹海、鳳凰古松等。山間古剎林立,香菸繚繞,古木參天,靈秀幽靜,素有“蓮花佛國”之稱。一千五百年,地藏菩薩降生在朝鮮半島上的新羅國,俗名金橋覺。他在唐朝永徽四年(653)渡海到九華山,修行達數十年之久。現在九華山上的月身殿,相傳就是地藏菩薩的道場。
九華山九華山
山上廟宇很多,有祇園寺百歲宮甘露寺和其他寺院。九華山古剎林立,香菸繚繞,是善男信女朝拜的聖地;九華山風光旖旎,氣候宜人,是旅遊避暑的勝境。九華山現有寺廟80餘座,僧尼300餘人,已逐漸成為具有佛教特色的風景旅遊區。在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中,九華山獨領風騷,以“香火甲天下”、“東南第一山”的雙重桂冠而聞名于海內外。唐代大詩人李白三次遊歷九華山。見此山秀異、九峰如蓮花,寫下了“遙望九華峰,天江掛綠水,秀出九芙蓉”的美妙詩句,後人便削其舊號,易九子山為九華山。九華山山水風景最著者,舊志載有九華十景:天台曉日、化城晚鐘、東崖晏坐、天柱仙蹤、桃岩瀑布、蓮峰雲海、平崗積雪、舒潭印月、九子泉聲、五溪山色。此外,還有龍池飛瀑、閔園竹海、甘露靈秀、摩空梵宮、花台錦簇、獅子峰林、青溝探幽、魚龍洞府、鳳凰古松等名勝。
九華山·一線天九華山·一線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