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塊山

斷塊山

斷塊山是地殼因斷塊活動隆起而形成的山。它的特點是山邊緣平直,山坡陡峻成崖,即斷層崖。與相鄰平地之間沒有過渡地帶,常急轉直下。斷層崖受橫向溝谷的分割,變成一系列三角形的平面,又稱斷層三角面。斷塊山可在各種地質構造的基礎上形成,有的只在一面有斷裂,有的兩面均受斷裂控制;有的是單獨存在,有的則是成群分布,列方式可以是相互平行的、雁行的、斜交的或同心圓式的。常見的斷塊山有地壘式斷塊山和掀斜式斷塊山,在中國華北、東北等地均多見這類斷塊山如泰山、華山、恆山等都是斷塊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斷塊山
  • 外文名:fault block mountain
  • 斷層形式地壘式斷塊山掀斜式斷塊山
  • 又稱:斷層山
  • 學科:地質學
  • 釋義:因斷層整體抬升或翹起的山地
簡介,分類,形成,斷塊山的發展,

簡介

斷塊山是受斷層控制的塊體,呈整體抬升或翹起抬升形成的山。斷塊山地或是地壘式的山地,或是一側沿斷層翹起,一側緩緩傾斜的掀斜式山地。我國江西的廬山即是地壘式斷塊山地。

分類

斷塊山按斷層形式分為:地壘式斷塊山掀斜式斷塊山
①地壘式斷塊山:是斷塊沿兩條或多條斷裂隆起而成的山地。兩側山坡較對稱,為陡立的斷層崖,山坡線較平直,與相鄰的谷地或盆地間有明顯的轉折,如中國江西廬山、山東泰山、陝西華山等。在岩層產狀接近水平的地區,形成平頂山(桌形斷塊山),高角度斷層也可形成桌形斷塊山。
②掀斜式斷塊山:山形不對稱,斷裂上升一側為陡峻的斷層崖,另一側山坡緩長,向盆地或谷地過渡,山體的主脊偏居翹起的一側。如中國山西五台山,西側沿滹沱河斷裂帶掀斜,形成“五台”,山體陡峻,直下滹沱河谷地;東側舒緩,向台懷盆地過渡。斷塊山影響河谷發育。斷塊翹起的一坡河谷切割深,谷坡陡,谷地橫剖面呈V形峽谷,縱剖面坡度大 ,多跌水、裂點。在斷塊的緩傾掀起的一坡,溝谷切割較淺,谷地較寬,縱剖面較緩。斷塊山地主脊線和山地兩側溝谷的分水嶺不一致,溝谷分水線偏向緩傾掀起的一側。斷塊山地的山麓地帶常形成多級山麓階梯,山地內有多級剝夷面的發育。山麓階梯是山地抬升過程中在山麓地帶抬起的階梯地形。山地高夷平面上記錄了山地早期抬升的歷史,證明了山地是在較長穩定時期之後再抬升的。斷塊山地的這些山麓階梯面與剝夷面常受斷裂活動影響而發生斷裂變形或傾斜變形。斷塊山地的斷層活動常使階地錯斷變形。斷層活動的方向性、幅度、時間、次數和性質的不同,影響階地變形的性質與程度也不同。
斷塊山

形成

當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壓力和張力,超過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時,岩體就會破裂。岩體發生破裂後,如果兩側的岩體沿斷裂斜面發生明顯的位移,就形成了斷層。如果斷層的位移以水平方向為主,則會錯斷原有的各種地貌,或在斷層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如東非大裂谷;如果斷層的位移以垂直方向為主,則其中相對下降的岩體形成谷底或低地,相對上升的岩體發育成山嶺或高地,如廬山。

斷塊山的發展

前者山坡兩側對稱,後者翹起的一坡短而陡,傾斜的一坡長而緩,山體的主脊偏向翹起的一側。斷塊山的山麓常發育斷層崖或斷層三角面山。斷塊山對河流發育有很大影響。在新生代晚期仍在抬升的斷塊山地,常使河流發生襲奪和改道。斷塊山抬升,使原先河流的流路受阻,迫使河流改道,放棄原先河道。
如山西南部侯馬附近的紫金山-稷王山抬升,使古汾河放棄原來從這裡往南流的一支主河道而往西流,在河津附近人黃河。離紫金山-稷王山抬升的隘口至機元一段,還保留有汾河的古河道形態和河流沉積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