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Bauhinia blakeana
【英名】:Hong Kong Orchid Tree
【分類】:蘇木科(一說豆科),羊蹄甲屬
【性狀】:常綠小喬木,高3—4m,葉互生,腎形,甚寬大。花期冬到春季,總狀花序,花冠濃艷紫紅色,五瓣,花姿濃艷瑰麗,花期持久,廣受喜愛,適宜作庭園綠化、綠蔭觀花樹,也可作行道樹。
【產地】:原產於我國滇、桂、粵、閩、海南等省區。台灣省有栽培。印度、越南也有分布。
【習性】:喜光。喜溫暖、濕潤、酸性土壤。
【繁殖方式】:洋紫荊不易結籽,宜用無性繁殖,現把洋紫荊的硬枝快繁簡介如下:
春到夏季,利用洋紫荊落葉後發芽前,此時枝條萌芽能力強,採集一年生充分成熟壯健枝條,進行快繁。採用硬枝段快繁法,——般取長10—15cm的枝段,上端截成平面,剪口應在芽眼上1cm處,下端削成斜面,靠近莖節部,這樣有利於生根,也好識別上、下端,不至於極性倒置。用300—500PPM濃度的生根粉劑液,加沾土混勻攪成糊狀,把剪好的枝段1/2浸泡到糊狀泥中,沾上糊泥漿後快繁於智慧型苗床.1個月後洋紫荊的離體材料下切口處有白色小點,這就是根尖,約再過半個月須很長出。平均成活率達70%以上。
【歷史】:
洋紫荊首先在1880年左右於香港島薄扶林的鋼線灣被一名法國外方傳教會的神父發現,並被他以插技方式移植至薄扶林道一帶的伯大尼修道院。1908年,當時的植物及林務部總監鄧恩(S.T. Dune)判定洋紫荊為新物種,並於《植物學報》(英國及外國)第46卷,324至326頁(Journal of Botany)發表有關資料。洋紫荊的拉丁文學名的種加詞被命名為'Blakeana',以紀念熱愛研究植物的第12任香港總督卜力(Sir Henry Arthur BLAKE)伉儷。現存於漁農自然護理署香港植物標本室編號Hong Kong Herb. No.1722的模式標本相信是最初發現的原樹標本。
1965年,洋紫荊正式被定為香港市花。此特有種在1967年引入台灣,並在1984年成為嘉義市的市花及市樹。
2004年,香港大學的Carol P. Y. Lau, Lawrence Ramsden 及 Richard M. K. Saunders於美國植物學會的植物學術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中發表研究文章[2],從洋紫荊的外部、花朵及種子的形態,以及其繁殖能力及基因序列與紅花羊蹄甲和粉宮羊蹄甲作對比及分析,證實洋紫荊並非獨立品種,而只是前述兩個品種雜交而成的混種。提出更正洋紫荊的學名為“Bauhinia purpurea x variegata 'Blakeana', cv. nov.”(cv. (cultivarietas) 指栽種變種 ,nov. (nova)表示這個是新的名稱)。
由於混種植物不能自行繁殖,這亦即是表示,現時香港所有的洋紫荊都是該棵於1880年首次於野外發現(亦是唯一一次於野外發現)的洋紫荊的複製品。因此,洋紫荊的基因池受到局限,這解釋了洋紫荊對病菌的抗抵力較弱的原因。
【象徵圖案】:
早在1965年,香港已經採用洋紫荊作為市花,當時新成立的市政局就用了洋紫荊為標誌。1997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繼續採納洋紫荊花的元素作為區徽、區旗及硬幣[3]的設計圖案。區旗的洋紫荊圖案花蕊以五顆星表示,與中國國旗上的五星相對應,寓意中國與香港緊密的關係,雖然洋紫荊原為紫紅色,區旗只用紅白兩色,象徵香港實踐一國兩制,故洋紫荊圖案被改成白色。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2期向維多利亞港一面對開為金紫荊廣場,放有象徵香港主權移交的金紫荊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