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聖(易更五聖)

五聖(易更五聖)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任國傑先生在《童子問易》創立的易學學說中,提出了“五聖同揆說”,其中“五聖”是指:伏羲舜帝、文王、周公孔子。這五人都是易學的主要奠基人,易學起源於伏羲八卦,後文王又將八卦總結成易經,易經有經過周公、孔子二人的修訂,始成為儒家必學的經典,因此後世易學人士尊他們為“五聖”。另有老子也在五聖之列,也是易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由於五聖同揆說是儒家提出的,所以老子未被儒家學者列為“五聖”。

基本介紹

  • 本名:五聖
  • 別稱:易學五聖
  • 民族族群:華夏
  • 主要成就:創立八卦,奠定易學基礎
  • 主要人物伏羲舜帝文王周公孔子
  • 相關人物老子
伏羲,舜帝,文王,周公,孔子,易學與老子,易學,五聖同揆說,

伏羲

伏羲(生卒年不詳),風姓燧人氏之子。《史記》中稱伏犧,又寫作宓羲、庖犧、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太昊,又稱青帝,是五天帝之一。傳說其生於成紀,所處時代約為新石器時代晚期。
伏羲伏羲
伏羲是古代傳說里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是中國醫藥鼻祖之一。相傳伏羲人首蛇身,與女媧兄妹相婚,生兒育女,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占卜八卦,創造文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他又結繩為網,用來捕鳥打獵,並教會了人們漁獵的方法,發明了,創作了曲子。伏羲稱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後去世,留下了大量關於伏羲的神話傳說。

舜帝

(shun):中國上古時代部落聯盟首領。被後世尊為,列入“五帝”。傳說姓姚,名重華,字都君。出生地在諸城,治都蒲阪(今山西省運城市永濟)。受堯的“禪讓”為有虞氏首領。尊號有:帝舜(舜帝)、大舜虞舜
帝舜帝舜
戰國簡牘“清華簡”《保訓》中提到虞舜傳承“中道”:“測陰陽之物,鹹順不逆,舜即得中”。《史記·五帝本紀》講“天下明德皆自舜帝始。”《童子問易》考證舜帝系大易重卦之人,來自《易經》的德道淵源於舜帝,所以舜被稱為易學發展史上五聖之一。

文王

周文王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季歷之子,周朝奠基者。其父死後,繼承西伯之位,故稱西伯昌,在位50年,歷史上的一代明君。
周文王周文王
在位時期,決訟虞、芮,使這兩國歸附,攻滅黎(今山西長治)、(今河南沁陽)、(今河南嵩縣)等國,建都豐邑(今陝西西安),為武王滅商奠基。相傳《周易》為其被囚羑里(今河南湯陰縣)時所作。死後葬於鹹陽周陵
公元前1046年,其子周武王發滅商,追尊他為周文王。公元690年,武則天國號為周時,自稱武家為周文王后代,遂追尊周文王為周始祖皇帝。

周公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並製作禮樂。因其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元聖”和儒學先驅
周公旦周公旦
周公一生的功績被《尚書·大傳》概括為:“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攝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帶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長子繼承法和井田制。周公七年歸政成王,正式確立了周王朝的嫡長子繼承制,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緣為紐帶,把家族和國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倫理融合在一起,這一制度的形成對中國封建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為周族八百年的統治奠定了基礎。賈誼評價周公: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周公一人而已。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孔子
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易學與老子

周易八卦是老子大道的基礎,老子大道是對周易八卦的繼承和發展,二者之間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然而,從認識深度上講,老子大道已經超越了周易八卦的束縛,它從靜態的辯證法上升到動態的辯證論高度。停留在觀點環節人們很難把握周易八卦與老子大道的本質區別。只有上升到圖像對比的高度,才能將二者之間具有的本質區別清晰地展示出來。
《老子》五千言的思想源自何處,我看是源自殷易《坤乾》(即《歸藏》)。不是源自《周易》。理由有三。
五聖(易更五聖)
第一,《老子》書中不見首乾次坤的思想,倒是首坤的思想明顯居多。這就說明,《老子》思想與《周易》古經不是一路,而與《坤乾》相近。
古代有三部易書,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三部易書當然有不同的思想。前兩部已不存在,經文是什麼內容不可知曉。但是它們和現存的《周易》一個樣,都有八卦和六十四卦。有六十四卦,就有卦序問題。有卦序,必然有思想。據古人說,夏易《連山》首艮。首艮有何意義,我們暫且不管。殷易《歸藏》,《禮記·禮運》記孔子一段話值得重視。孔子說:“我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時》焉。我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義,《夏時》之等,吾以是觀之。”體會孔子語意,知《坤乾》反映殷道。據漢人說,《坤乾》就是《歸藏》。
孔子所謂殷道是與周道相對而言的。據《史記·梁孝王世家》說,殷道親親,周道尊尊。自君位繼承制度而言,殷道親親者立弟,周道尊尊者立子。周道太子死立嫡孫,殷道太子死立其弟。從父親的統系看,應當父死子繼,從母親方面看,應當兄終弟及(《禮記·表記》)。“母親而不尊,父尊而不親。”(《禮記·表記》)可見,殷道親親是以母統為重,周道尊尊是以父統為重。《周易》古經首乾次坤,顯然以父統為重。《坤乾》,顧名思義,無疑以母統為重。兩部易書,一個重父統,一個重母統,《老子》五千言的思想接近哪一個呢?顯然接近《坤乾》。有人強調《老子》五千言重母、牝、雌,與《周易》古經之坤卦思想一致,所以《老子》接受的是《周易》古經的思想。這樣說,我以為不對。應當看坤卦在六十四卦中占怎樣的地位。猶如看中國封建社會對待女人的態度,不可因為中國當時除男人之外還有女人而且有些女人很優秀,就以為中國封建社會是女權社會。只看有女人不行,重要的是看女人的處境和地位。看《周易》重視什麼不重視什麼,道理也是一樣。說坤卦,就要看坤卦在整個六十四卦中的地位。坤卦與乾卦並列,共同居首,坤則處乾之後。乾卦辭講“元亨利貞”。不管怎么訓釋這四個字,這四個字簡單明確是顯然的。而坤卦辭則複雜得多,講“利牝馬之貞”,講“先迷後得主”等等。都是說坤與乾比,好象牝馬,牝馬在馬群中要受未騸牡馬的管制和呵護。而且一切都居於未騸牡馬之後,一定不要搶到它的前面去。總之,《周易》古經,乾坤兩卦是彼此相對而言的,不可以分開理解。有人因此說乾坤看上去似兩卦,實是一卦,是有道理的。
《周易》古經這乾先坤後的思想,與《老子》不同。《老子》是“我有三寶……三曰不為天下先。”(《老子》第67章),“人皆取先,己獨取後。”(《莊子·天下》)。《老子》講的居後是有普遍意義的。它主張居全天下之後,不管別人如何,自己絕不爭先。《周易》坤卦講居後不爭先有針對性,它不說不為天下先,僅僅說不為乾先。它對乾而言,絕對居後。此一不同。《老子》五千言中明顯有貴母、守雌的思想,《周易》古經六十四卦哪裡有貴母的意思!它講“利牝馬之貞”(坤卦辭)、“畜牝牛吉”(離卦辭),只是言及而已。根本沒有《老子》所言“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第六章)的意思。此二不同。
高懷民先生《先秦易學史》說:“孔子的一生表現了乾之健,老子的一生表現了坤之順。”這話就孔、老二人一生的實踐而言,可以說有一定道理。但如果就二人思想而言,則似可商榷。孔子乾之健、坤之順都一樣地強調,不分輕重而且言行一致。《老子》強調“柔弱勝剛強”,乍看,好象強調坤順,然而仔細一想則又不然。如果《老子》以為坤應該順乾,則“柔弱勝剛強”一語就該說成“柔弱順剛強”。既然說“柔弱勝剛強”,就是認為柔弱作為一方,應該也能夠戰勝剛強之另一方。這哪裡是《周易》古經六十四卦的思想!六十四卦之乾坤兩卦,兩條卦辭,十二條爻辭,一條用九一條用六,都是在講乾與坤的關係,告誡人們乾坤兩種精神都要有。絕不講誰戰勝誰的問題。還多少有一點崇乾抑坤的意向。《老子》強調柔弱、謙卑、居後,與乾坤兩卦的思想根本不同。所以我覺得高先生說孔子一生乾健,老子一生坤順,不甚妥當。若說孔子一生乾坤,老子一生坤乾,庶幾近之。
第二,《老子》的辯證思維模式屬於與《周易》古經不同的另一類。中國古代辯證思想模式是只有一種,還是有多種。我看不是一種,而是兩種。一種在六經尤其《周易》古經中,後來由孔子及早期儒家繼承、發揚下來。另一種就是《老子》五千言中的。前者,說一千道一萬,歸根結底就是孔子和子思、孟子發揮的“中”的哲學。“中”的哲學最早始於堯舜時代的“允執其中”(《論語·堯曰》),然後是殷周之際完成的《周易》古經六十四卦。然後是孔子道中庸,子思講中和,孟子說權,完成“中”哲學體系。“中”哲學,說穿了就是辯證思想的一種中國模式。它的特點有二,一是對立統一,包括一分為二,合二而一,物極必反三個意思。二是時中。前一個特點是《易》、《老》共同的。後一個特點,卻只見於儒家承傳的六經,特別是《周易》古經之中。時中,以承認變化為前提。時就是變化,有變化才有中與不中的問題。《周易》是講變化的書。這是古今人所公認的,不須證明。《繫辭傳》不論是什麼人作的,它說《易》之“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一段話,誰也不能說它講的不是《周易》六十四卦的實際情況。
《老子》五千言恰好相反。它雖然也講變化,但是它反對時中。強調在任何時空條件下都要守柔、居後,即在事物對立的兩個方面中死丁丁地堅守一個方面。例如《老子》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第67章)“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第76章)“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第52章)“重為輕根,靜為躁君。”(第26章)“清靜為天下正”(第45章)“致虛極,守靜篤。”(第16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第28章)“眾人昭昭,我獨昏昏。眾人察察,我獨悶悶。”(第20章)乃至力主“抱一”(第22章)、“抱朴”(第19章)、“守柔”(第52章)。《老子》五千言最反映他辯證思維特點的是第40章的兩句話:“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前一句講事物一分為二之兩面相反相成,是變化的動力,這當然是對的。後一句則暴露了老子與人不同之處:強調弱是對立兩面之有意義的一面。《呂氏春秋·不仁》說:“老聃貴柔”,柔與剛是對立的,既言“貴柔”,就必輕剛。《呂氏春秋》對老子的概括,再恰當不過。《老子》思維正處於“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的反面。正如金景芳先生所說,老子是半截子辯證法。
這樣一來,則不能說《老子》五千言的辯證思維方式源自《周易》古經六十四卦。如果按《老子》的思想,以柔為好,則《周易》古經八卦六十四卦也就無從談起。
若一定想說《老子》五千言的辯證思維模式與《周易》古經一個樣,就一定要想辦法把《老子》貴柔,守雌,居後,抱一的主張消溶掉,或者給《周易》六十四卦卦爻辭加入類似的內容。而這是無法實現的。
所以,《老子》五千言的辯證思維模式與《周易》六十四卦不是同一類。除此,我們得不出另外的結論。
第三,關於宇宙生成問題,《老子》的主張也與《周易》古經不是一路。《老子》是這樣說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第42章)
又說: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第40章)
《老子》認為宇宙間一切自“無”產生。“無”是什麼?依《老子》的意見,“無”就是“道”。道是什麼呢?《老子》說: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此兩 者同出而異名。(第1章)
《老子》說,道有兩種,同出而異名。一種叫做“非常道”,一種叫做“常道”。非常道是可以名狀,有物有形,看得見,摸得到的。如《莊子·知北游》里講的“在螻蟻”、“在釹稗”、“在瓦甓”、“在屎尿”的道。這種道在萬物之中。“常道”是不可以名狀、無影無蹤,看不見、摸不到的。這種道在天地之先。《老子》對於“常道”是這樣描述的:
和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第25章)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第14章)
《老子》想像的這個無名的“常道”,說來說去就是“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無”。由此看來,《老子》的宇宙論就是:宇宙天地是被創造出來的。是“無”中生“有”。
《周易》古經六十四卦的宇宙論又是怎樣的呢?按照一些人的意見,《老子》思想在《周易》古經影響下形成,則在宇宙論問題上,二者應當大體一致。然而實際上二者大體不一致。
《周易》六十四卦卦爻辭不曾涉及宇宙論問題。可以這樣說,《老子》五千言的宇宙論出於它自身,並非受《周易》古經的影響所致。
六十四卦卦爻辭不見宇宙論,但從六十四卦排列看出一些端倪來。它只是從乾、坤開始,一卦接一卦地講,就是說,《周易》古經只講“有”。“有”之前是怎樣的,它不講。根本搭不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邊。有人說《老子》五千言思想受《周易》古經影響而成,這在宇宙論上是無法講通的。
有人說《周易》古經影響《老子》,《老子》影響《易傳》。畫出《周易》古經—《老子》—《易傳》一條線。如果事實如此,則《老子》的宇宙論一定影響到《易傳》。可是《易傳》的宇宙論完全是另一樣。《繫辭傳》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話既是講八卦生成的過程,也是講萬物生成的過程。《繫辭傳》講萬物生成始於太極。太極之前是什麼,它不講了。太極相當於《老子》講“一生二”的“一”,“有生於無”的“有”。如果《老子》沒說“道生一”,沒說“有生於無”,就與《繫辭傳》講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段話一致了。那樣,說《易傳》受《老子》影響,還可以成立。
《序卦傳》的宇宙論和《老子》也明顯不同,更加證明《周易》經傳與《老子》實非一路。《序卦傳》說:
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
這兩句話與《繫辭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意思相同,都說天地不是無中生有出來的。它根本不符合《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意。
《周易》經傳宇宙論講“有”不講“無”,《老子》講“有”又講“無”。後世學者有人早已注意到這一明顯差別。宋人張載說:“大易不言有無。言有無,諸子之陋也。”(《正蒙·大易》)意謂《周易》經傳宇宙論與《老子》是不一樣的。
但是,也有人把不同的二者混同起來。周敦頤畫《太極圖》,作《太極圖說》,給《周易》太極之上畫出一個無極來,《太極圖說》曰:“無極而太極”。《繫辭傳》本來是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而周氏平添一個“無極”。於是就和《老子》“有生於無”、“道生一”合流了。朱熹贊成周敦頤,作《太極圖說解》,為周敦頤打圓場。而程頤取另一種態度。程頤是周的弟子輩,可是從來不言《太極圖》與《太極圖說》之事,仿佛不知道。想必是不贊成周氏“太極”之上架“無極”的作法。
可見,古人已經注意《易》、《老》不同。有人想把《易》、《老》混合為一的努力一直未曾取得成功,卻也一直不曾歇息,20世紀以來《易》、《老》合流的勢頭愈演愈勁,至90年代孔子、儒家幾乎要被趕出易學領域,以至於竟有人一步步把《周易》劃歸道家,第一步把孔子與《易傳》剝離開來,第二步把《易傳》劃歸道家,第三步把《易經》也劃歸道家,建構所謂道家易。目前正進行第三步,其方法大體有三,一是置《易傳》於不顧,解《經》另起爐灶。二是肢解卦爻辭的整體意義,一詞一句地與《老子》掛鈎。三是對待《易傳》的態度,很象乾卦的“龍”,變化無定。先說“以傳解經”不對,要嚴分經傳。一邊斷定《易傳》的思維方式就是道家思維方式,一邊大講《彖傳》的“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和“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且誇獎說這樣講“元”字是對《周易》古經“元”字的創造性詮釋。於是“元亨利貞”到底該不該講成“大順通,有利於占問”,經傳到底該不該嚴分,就是問題了。
把《周易》經傳思想體系主要劃歸道家,還有一道障礙,就是《莊子·天運》記孔、老的一段話:
孔子謂老聃曰:“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自以為久矣……”
老子曰:“……夫六經,先王之陳跡也,豈其所以跡也!今子之所言,猶跡也……”
孔子對老子當面說,他治《易》經已經很久了,不見效果,老子當面承認《易》是孔子研究的東西。《莊子》書寓言居多,但是說孔子治《易》經的事不至於是假。連老、莊自己都承認《易經》是孔子研究的東西。這條材料對於把《周易》古經六十四卦對孔子的影響改歸對老子的影響,十分不利。
今之學者有思考周全者也提出與此有關的想法,也構成持《周易》古經影響《老子》、《老子》影響《易傳》主張的一道障礙。
台大教授黃沛榮先生說:
吾人研究《易》、《老》關係,於《老子》與《易傳》間確實存在之某種關係,亦不可逕行認定,而須再作另一層面之考察。《易傳》為說《易》之作,對於卦爻辭之義蘊,自應予以闡發;換言之,影響《易傳》最大者當為卦爻辭矣。是以若將某些《老子》、《易傳》同受卦爻辭影響之處,誤認為《易傳》受《老子》所影響,勢必似是而非。
黃先生接著又說:
以謙卦為例,其謙道思想一方面為《老子》所吸收而成為其哲學之一環,另一方面,謙《彖》既為謙卦之傳,則其申明謙卦之義乃理所當然,自不必由《老子》轉化,且謙《彖》之用語亦無承襲《老子》之跡象。
黃先生書原則上是贊同《老子》思想與《周易》古經有關聯的,但他考慮周全,不把話說絕。他承認《易傳》有直接受《周易》古經影響的合理性與必然性。在這一點上我贊成黃先生。讀黃先生書,我更加堅信,《老子》思想並非源自《周易》古經。《老子》必不是《周易》古經與《易傳》之間一座必經的橋樑。
以上參考資料

易學

易學的主要奠基人為伏羲舜帝周文王老子孔子。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問易》提出了包括舜帝在內的“五聖同揆說”。五聖所“揆”為陰陽三才觀。
易學屬於在天人相應的學術思想指導下研究萬事萬物運行規律及其相互關係的學問。
易學源於《易經》之學,簡稱易學。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它起始於筮占但高於筮占。《易經》中記錄了很多上古的古代歷史事件,因此易經本於實踐。《易經》是中國文化最古老、最系統、最厚重的典籍,是中國乃至世界人文文化的基礎。易學分為道家易學與儒家易學,易學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分成易理易學、象數易學、數理易學、納音易學幾大類。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學家、專家組組長李學勤先生於2005年8月在青島召開的“易學與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明確宣布:是孔子“開創了易學”。
易傳》實際是易學專著,只不過因為孔子的聖人身份,其與《周易》一起成了而已。《易傳》是《易經》的有機組成部分。
其他人的研易成果被統稱為易學。
要真正理解易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按照中國文化本身的結構、途徑和方法來看易學帶給它的作用。從這個觀點來看,其結果應該是更進一步地認識到易學在整箇中國文化裡面的地位,也更進一步地體會到易學怎么樣在中國整個的學術裡面起著核心的領導的和一切密切相關的重要作用。”

五聖同揆說

童子問易》說“事歷三古更五聖,大易衍進揆益宗。千古疑問難孔子,後生斟酒語醉翁。”“五聖”是指伏羲、舜帝、文王、周公、孔子。五聖所“揆”,為陰陽三才觀。
孟子率先提出了聖人“同揆”說,但,是“先聖”、“後聖”“二聖說”(包括舜帝、文王);陸賈發展為“先聖”、“中聖”、“後聖”“三聖說”(包括伏羲、文王、孔子);朱熹提出包括周室父子的“四聖說(伏羲、文王、周公、孔子)” 。郭雍主張朱熹的“四聖說”,但反對朱熹“四聖不同揆”的說法。王夫之堅持“四聖同揆,乾坤共建說”,而熊十力先生指出王夫之說法有“乾坤二元”之虞,進一步提出了“乾坤一元說”。
任國傑先生從傳統文獻和出土新材料中找到了“舜帝重卦”的依據,提出了包括伏羲、舜帝、文王、周公、孔子在內的“五聖同揆說”,進而指出大易有“宗”,並將易宗概括為:“乾坤一元,陰陽相倚,終始興替;三才印心,德道同形,數理比翼。” “乾坤一元”是反對“乾元”、“坤元”二元論;“陰陽相倚”是說獨陽不生,獨陰不存;“終始興替”指《易經》不是講循環論,而是講唯物辯證法;“三才印心”是指“天地之心”與人心相合,三才之心是“德心”;“德道同形”是說“德”是一種“道”,即德道。“數理比翼”是說《易經》本旨無象數派、易理派之分。象數、易理為大易的兩翼,不可或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