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聖界說

五聖界說,伊斯蘭教關於精神和物質實體的教義主張。其形成和發展根源於《古蘭經》的有關經文(如112:1-4;55:31;72:1-5;2:257;21:104;70:4等)和有關的“聖訓”,又深受新柏拉圖學派“流溢”說的影響。以10世紀阿布·塔里布·麥基(Abu Talib al-Makki,?—996)系統表述的概念具代表性;在伊本·阿拉比的學說中得到突出的描述;在安薩里的《宗教學科的復興》和阿布杜·卡里姆·吉里的《完人之書》中亦得到不同形式的表述。基本內容為:五聖界指“絕對界”、“神界”、“天使界”、“妙界”和“形界”;所述實體(al-hadarat)均源自神聖的“絕對界”的顯化或流溢,五聖界處於森嚴的等級制中;這一自上而下的顯化,系由無形到有形、由精神到物質、由一般到個別的過程,宇宙萬有和人類藉此而得以被創造;其中,前四者屬於無形的精神界,唯“形界”為有形的“大世界”和“小世界”,故前者又稱為“隱密世界”(又分為“絕對隱密世界”和“相對隱密世界”),後者又稱為“顯著世界”或感覺世界,即人生活其中的塵世或俗世。中國伊斯蘭教學者劉智《天方三字幼義》和馬復初《續天方三字經》(合稱《天方三字經》)中對這一學說的主旨有形象說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