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

中醫理論

中醫理論,即中醫基礎理論,簡稱“中基”。它是以天人合一的叄個哲學觀的整體理念與辨證論治、相似觀(分形觀)的循證觀點為最大特色的祖國傳統醫學體系的基礎與核心。中醫基礎理論的學說主要包括分形陰陽五行學說,藏象五系統學說(心繫統、肝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五運六氣學說,氣血精津液神學說(氣:信息-能量-物質學三元-多元說),體質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養生學說,分形經絡說等,其中以藏象學說為核心,信息-能量-物質學說為基礎,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人體的生理、病理現象,並用於指導臨床診療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醫理論
  • 通常稱為中醫基礎理論
  • 簡稱:中基
  • 闡述了:人體的生理、病理現象
起源發展,古代中醫,中醫進程,理論變革,氣概念,經絡觀念,陰陽概念,現代科學,新發現,分形集,胰臟經脈,

起源發展

古代中醫

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了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採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藥、艾灸、導引、布氣、祝由等。西漢時期,開始用陰陽五行解釋人體生理,出現了“醫工”,金針,銅鑰匙等。東漢出現了著名醫學家張仲景,他已經對“八綱”(陰陽、表里、虛實、寒熱)有所認識,總結了“八法”。華佗則以精通外科手術和麻醉名聞天下,還創立了健身體操“五禽戲”[6]。唐代孫思邈總結前人的理論並總結經驗,收集5000多個藥方,並採用辨證治療,因醫德最高,被人尊為“藥王”。唐朝以後,中國醫學理論和著作大量外傳到高麗、日本、中亞、西亞等地。兩宋時期,宋政府設立翰林醫學院,醫學分科接近完備,並且統一了中國針灸由於傳抄引起的穴位紊亂,出版《圖經》。金元以降,中醫開始沒落。明清以後,出現了溫病派時方派,逐步取代了經方派中醫。在明朝後期成書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標誌著中藥藥理學沒落。同一時期,蒙醫、藏醫受到中醫的影響。在朝鮮東醫學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例如許浚撰寫了《東醫寶鑑》。
自清朝末年,中國受西方列強侵略,國運衰弱。同時現代醫學西醫)大量湧入,嚴重衝擊了中醫發展。中國出現許多人士主張醫學現代化,中醫學受到巨大的挑戰。人們開始使用西方醫學體系的思維模式加以檢視,中醫學陷入存與廢的爭論之中。同屬中國醫學體系的日本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來,經方中醫開始有復甦跡象。
文化大革命期間,中醫作為“古為今用”的醫學實例得到中國共產黨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發展。現代,中醫在中國仍然是治療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國際上,針灸在引起醫學界極大興趣,世界衛生組織的觀點認為,針灸已被證實在減輕手術後疼痛、懷孕期反胃、化療所產生的反胃和嘔吐、牙齒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然而,對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頭痛,數據顯示出模稜兩可或者爭議性。[7]。WHO認為很多針灸和一些草藥的有效性得到了科學雙盲研究的較強支持,但是對於其它的傳統療法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研究,而且不能忽視未經研究的傳統療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險性等問題[8]。WHO在2002年5月26日發表“2002-2005年傳統醫藥研究全球策略”,邀請全球180餘國將替代醫學納入該國的醫療政策。

中醫進程

上個世紀末本世紀初(1996年起),古典中醫基礎理論有了創造性的發展,一系列全方位的,中醫科學化、現代化的中醫概念的革命和突破。如氣概念混合統一的氣集合,分形經絡,數理陰陽,中醫分形集,中醫哲學觀的新創造,藏象分形五系統的開創等。
現代化中醫又指較不發達社會或學科通過社會改革,獲得較發達社會共有特徵的一個社會變革過程。這個社會變革過程是由國際之間或社會之間的交流所促使的。
現代中醫基礎理論的一個方面是技術的、思想的、理論的大爆炸,它使人類思想以驚人的速度和數量增長和傳遞。不同文化之間的差別在縮小,中醫與西醫的距離拉近,而專業技術領域上的差別卻在擴大
中醫現代化從歷史上來講,它主要指近代以來,世界各國一種傾向以西歐及北美地區等地國家許多,近現代以來形成的價值為目標,尋求新的出路的過程,因此常與西方化的內涵相近。一般而言,近代化包括了中醫學術知識上的科學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經濟上的工業化,社會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領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技術上的科學化等。
中醫現代化常被用來描述現代發生在中醫界的社會、科技和文化變遷的現象。根據馬格納雷拉的定義,現代化是發展中的社會為了獲得發達的工業社會所具有的一些特點,而經歷的科學、文化與社會變遷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過程。
中醫現代化的核心是中醫“人性的解放”和“生產力(效率)的解放”,因從歐美等西方社會開始,有時也被稱為“西方化”,但不專屬於西方社會,或西醫。
現代化可以理解為四個亞過程:
技術的發展。 理論的革新、思想的變革,學科的進步
然而,戰後年代很快表明,就連“西方化”這個擴大了涵義的字眼也無法充分表達戰後世界的交流方式,為了適應這種實際情況的需要,“現代化”這個新詞便應運而生。因為它可以簡明地表達所有建設現代化的社會的相似願望而不論其地域和傳統如何,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理論變革

氣概念

氣="信息,能量,物質"流,氣三元論、多元論
氣是流動著的"信息,能量,物質"三元-多元混合統一體(1996年)
是"信息,能量,物質"多元混合流統一體.

經絡觀念

1996年
分形經絡解剖結構,粗糙,非管,不平滑,細胞充填的"自身調節-體液-神經調節"的"細胞群(細胞社會學)"經絡.

陰陽概念

1998年
陰陽的現代定義;陰陽分形集,陰陽分形維數,陰陽五行分形集

現代科學

五行分形集,五行分數維數
藏象分形五系統
心繫統,肝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

新發現

第三中醫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觀)".
(第二中醫哲學觀--辯證觀
第一哲學觀---整體觀)

分形集

陰陽分形集,五行分形集,經絡分形維數

胰臟經脈

中醫理論創新點:胰臟經脈,胰俞穴、胰島穴
在五絕指針療法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研究中發現,胰臟也有一定的經脈循行部位和腧穴,並有很好的治療疾病作用。根據中醫臟腑與臟腑、臟腑與經脈相通、相傳理論,確定了各種因素造成胰臟功能失常或胰經病變是糖尿病發生的基本病機,為糖尿病的辨證治療奠定了理論基礎。
一.胰臟的位置、結構及作用
胰臟是長形扁平的腺體(也稱胰腺),淡紅色,長約12公分,厚約2.5公分,重約80克,位於左上腹部的後腹膜腔內,在胃的後面,橫行於腹後壁,相當於第一、二腰椎間的水平。
胰臟分成三部分,包括:頭部、體部、尾部。頭部膨大位於右側,被十二指腸環抱,體部占胰的大部分,尾部末端朝向左上方,與脾相觸。胰臟內部為一橫行腺管,開口於十二指腸乳頭。
胰腺分為外分泌腺和內分泌腺兩部分。外分泌腺由腺泡和腺管組成,腺泡分泌胰液,腺管是胰液排出的通道。胰液中含有碳酸氫鈉、胰蛋白酶、脂肪酶、澱粉酶等。胰液通過胰腺管排入十二指腸,有消化蛋白質、脂肪和糖的作用。內分泌腺由大小不同的細胞團——胰島所組成,分泌胰島素,調節糖代謝。每一個胰島都包含至少4種細胞:A細胞分泌胰升糖素,B細胞分泌胰島素,C細胞分泌生長激素,抑制激素,PP細胞分泌胰多肽
胰臟同時具有內分泌與外分泌兩種功能,胰臟的內分泌指的主要是胰島素的分泌,胰島素是使細胞能夠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的重要激素,當吃飽飯後,血中的血糖會升高,此時胰島素就會被釋放到血液中,讓葡萄糖進入細胞內使細胞利用,降低血糖。胰臟的外分泌指的是胰液,含有胰蛋白酶、澱粉酶等多種物質,可作用於腸道分解蛋白質等物質。
二.胰臟的屬性、經脈循行和生理功能
在中醫基礎理論之臟腑中,胰臟始終是一個缺位,在經脈之中,也是一個空白;但胰臟做為一個實體,終究有它應有的位置及歸屬。
1.根據胰臟在人體的解剖部位,胰臟藏於肝、脾、腎及腸道等臟腑之中,屬於內臟;又根據中醫臟腑定性理論,胰臟有生長、儲藏精氣及分泌津液的功能,所以屬於臟器,應定名為胰臟。
2.根據中醫陰陽屬性,髒為陰,腑為陽,胰臟屬髒,為陰。
3.根據中醫五行學說,土為萬物之母,有生化、長養萬物之特性,胰臟有分泌津液,調節氣血及促進消化和新陳代謝功能,有土之特性,應歸屬五行土。
4.胰臟,在髒屬陰,由陽腑環抱,在經亦陰,夾行於背部諸多陽經之中,所以是陽中之陰經。在內,布施津液於三焦上焦如霧,以滋養臟腑官竅;下焦如瀆,以化解淤腐,通利腸道。在外,散發經氣,充養肌膚脂肪,使其保持彈性和活力。
5.胰臟的經脈循行部位:根據胰臟在體內的位置與脊柱緊密相連的關係,其經脈起始部位當在後背脊骨之中,其循行的路線,則為沿督脈向兩側旁開半寸,也就相當於已發現上千年的華佗夾脊穴位置,與體前夾任脈而行的腎經路線前後相對。
胰臟經脈之氣充盈在整個脊柱之內,經氣分布到各個錐體,這就形成了各個錐體間的腧穴點,從頸1椎至腰5椎,兩側總計四十八穴,其穴位名稱暫時仍按頸1、頸2、胸1、胸2等等而定。向上的經氣沿頸向巔頂部散布,向下的經氣由骶椎向下肢散布,橫向的經氣由胸椎向肩、上肢部散布。
胰臟經脈,與膀胱經脈關聯密切,膀胱經脈中的腧穴從大杼穴至關元俞穴一一與胰臟經脈穴點平行對應分布,緊靠錐體邊緣,其胰臟經脈之氣則通過每個穴位點散射到膀胱經脈,並隨膀胱經脈運行。正因為膀胱經脈與胰臟經脈的相鄰、相通關係,所以,膀胱經脈的諸多腧穴治療胰臟病都有很好的作用。另外,在膀胱經脈有兩個腧穴空白點,其一為膈俞穴肝俞穴之間第八胸椎下旁開1.5寸,應定名為“胰俞穴”(原被列為奇穴:胃管下俞穴)。其二為膈關穴魂門穴之間第八胸椎下旁開3寸陷者中,應定名為“胰島穴”(現被視為無穴)。這兩個腧穴點對治療胰臟及胰臟經脈所發的病候,可起到關鍵性作用。
胰經受病則見後心沉緊,腰以上、肩胛以下部位悶脹,頭昏、目沉、視物模糊,肌肉酸楚,四肢無力,懶言少語,胸腹燥熱、脹滿,咽乾口渴等。
6.胰臟的生理功能與脾相近,但不相同,二者的關係如同一對孿生兄弟,脾主統攝血液,胰主統攝津液,脾為血液生化之源,胰為津液生化之源;胰主調和,主統攝,主通利,主滋養,在體為脂肪,在竅為咽,在志為疑,喜溫,喜甘。
(1)主調和:主要表現在調和陰陽,平衡分泌,同時具有一定的藏津功能,藏津功能主要體現在胰內必須貯藏一定的津液,以維護胰的調和及平衡功能。當身體內血糖過高時,胰臟為了保持身體內的血糖平衡,開始進行自我調節,自動增加胰島素的分泌量,降低血糖;當出現低血糖的時候,胰臟就會自動減少胰島素的分泌量,保持血糖的平衡,體內的血糖始終在胰臟的監控下處於平衡狀態,以保證身體新陳代謝正常進行,各器官功能正常發揮,而當胰臟受到損壞時,就會出現臟腑功能失常,內分泌紊亂,引發血糖升高等一系列病症。
(2)主統攝:是指胰臟有化生和控制散布津液的功能,使津液在體內正常利用不致外泄。胰統津液的機理,即是胰氣的固攝作用。胰臟是津液的化生之源,胰氣旺盛,就能保證津液的充分布施,如果出現胰不化生和統攝布施,就會產生體內津液不足或流失,陽氣隨津液外泄而不固,造成消瘦、無力、神疲等陰陽兩虛的症候。所以胰臟具有養陰固陽的作用。
(3)主通利:主要表現在胰臟化生出胰液,注入腸道,有助於腸道的運化正常和排泄通暢。腸道缺少胰液的滋養,蛋白質等物質得不到正常分解,就會出現大便秘結,腸道不通等症候。
(4)主滋養:主要表現在散射津液於臟腑、官竅、肌膚,使之保持陰陽平衡;臟腑不得津液滋養則內生燥熱,官竅缺少津液則出現咽乾、目澀、鼻熱、耳聾耳鳴,肌膚失津液所養則粗糙、消瘦、少彈力。
(5)在體為脂肪:胰臟維持體內糖、脂肪的代謝,將食物化生、吸收,保持體內有豐富的脂肪及糖分,以貯藏和調節體內必需的熱能供求量。主要體現在葡萄類物質的化生及統攝作用,阻斷糖分的流失,以維持脂肪的活性;脂肪的活性強,利於體內濕熱之氣的散發,脂肪的密閉性,可抵禦風寒外襲進入體內;如果臟腑功能失常,體內津液得不到控制,而挾帶糖分等營養物質外流,則出現脂肪鬆軟無力,體內熱量減少而畏寒怕冷、肢體酸楚無力等一系列病症。
總結:人體內確有胰臟存在,就應有它確切的歸類及屬性,每一個臟腑都有一定的經脈,胰臟做為一個髒,也必然有其自己的經脈;但具體地說,中醫理論中為什麼沒有胰臟及其經脈之說?胰臟經脈與其它經脈的相連關係是怎樣的?胰經有無其它支脈?每個穴位點的命名及具體主治作用有哪些?以及胰臟的確立是否應該將五臟六腑變為六髒六腑,還是將胰臟定為髒中之髒?胰經的確立是入十二經之類,還是屬於奇經八脈之內?等等諸多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探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