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名雞

中國四大名雞

中國四大名雞指的是指河南的道口燒雞,山東的德州扒雞,安徽的符離集燒雞和遼寧的溝幫子熏雞。中國四大名雞味道都堪稱一絕。

基本介紹

安徽燒雞,河南燒雞,遼寧熏雞,德州扒雞,

安徽燒雞

在我國1959年國慶大典上,符離集燒雞被列為國宴名菜之一。
符離集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西通中原,東近洪澤,南接蚌埠,北臨徐州。這裡在遠古時是沼澤草甸,生長茂盛的就是符草,非常適合野雞等飛禽棲息。符離集燒雞的主要原料符離麻雞就是由當地野雞演化而來,其肉香味美有其獨到之處,可見符離集成為燒雞之鄉並非偶然。
符離集燒雞符離集燒雞
由來
符離集燒雞最早並不叫“燒雞,而叫紅雞”,製法簡單,只是煮熟之後抹上一層“紅曲”,並無特色,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期,山東德州一姓管的商人遷居符離鎮,帶來了德州扒雞的製作技術,改變了“紅雞”的生產工藝,年復一年不斷改進,製法愈精,逐漸形成符離集燒雞。在符離集製作和經營燒雞的有百餘家,其中以管、魏、韓三家燒雞鋪最出名。
製作過程
符離集燒雞製作方法十分講究,從選雞到撈雞需經十二道工序:一、選雞,選用半年至兩年之間,重量為一公斤的毛雞;二、宰殺,活雞進廠需停食飲水半天,殺後血要放淨;三、燙雞,水的溫度在六十五度左右,泡燙時間約三分鐘;四、褪毛,毛要褪得全淨,腿、腳、嘴等處的老皮洗掉,硬殼颳去,保持雞身白淨;五、剖腹,開口要小,內臟要取淨;六、造型,兩隻腿交叉插入雞腹,雙翅插入嘴中;七、晾乾;八、塗色,雞晾乾後,要先均勻地抹一層飴糖稀;九、炸雞,炸時要掌握火候,油溫保持八十至九十度為宜,以炸到雞呈金黃色為佳;十、配料,有桂皮、良姜砂仁花椒、山奈、陳皮、丁香、白糖、食鹽等十三種,用料多少以氣溫高低來決定,一般是夏季較冬季為少;十一、煮雞,用陳年老湯煮雞,先高溫滷煮,後小火回酥,以求肉爛而絲連;十二、撈雞,撈時要小心細緻,防止破碎,影響造型。
配料標準:
白條雞10公斤計,配料為:食鹽500克,花椒、大茴香小茴香各10克,山萘、良姜、丁香、白芷、桂皮、陳皮各5克。
製作方法:
(1)宰殺退毛:選用健康的小公雞,重約1公斤左右。頸部放血,浸燙退毛,清洗乾淨。右翅前面與頸部連線處開一小口,取出嗉囊。再在腹部靠近肛門處開口,伸進兩指,掏出內臟。掏淨膛的雞,放進清水裡漂洗。
(2)整形、油炸:洗淨的雞放在案板上,兩腿交叉插入腹中,一翅向後別,另一翅向前從口腔中穿出。然後,塗抹蜂蜜水(1:20)。晾乾後,放入熱油鍋中炸5分鐘,炸至雞皮色呈金黃色時,撈出控油。
(3)醬煮:炸好的雞按層次擺放在鍋內,加入食鹽和香料包,放上竹蓖子,壓上石塊。加入老湯和水,加熱煮沸,控制火勢維持微沸即可。當年的小雞,煮製1小時左右,大雞煮製3小時。撈出後,即為成品。

河南燒雞

道口鎮地處滑縣西北隅,古黃河金堤之上,當時黃河流經滑縣,道口就是設在黃河西岸鯀堤上的一個渡口。宋元以後,黃河改道,道口又成為衛河上的一個重要碼頭,清代建鎮,原屬濬縣,1949年劃入滑縣,歷史上曾與朱仙鎮、周口鎮、賒旗鎮合稱為河南四大名鎮
道口燒雞始於清朝順治十八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與北京烤鴨金華火腿齊名,被譽為“天下第一雞”。用多種名貴中藥,輔之陳年老湯,其成品燒雞色澤鮮艷,雞體型如元寶。極具食療和保健功能。豫北滑縣道口鎮,素有"燒雞之鄉"的稱號。
道口燒雞道口燒雞
道口燒雞具有五味佳、酥香軟爛、鹹淡適口、肥而不膩的特點。食用不需要刀切,用手一抖,骨肉即自行分離,無論涼熱、食之均余香滿口。
據《滑縣誌》記載,在開始的一百多年時間裡,由於技術條件差,尚未具特色,生意並不興隆。到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的燒雞大師張存友的先祖張炳,一次在大街閒逛,偶遇一位曾在清宮御膳房作過廚師的老友,從此得"要想燒雞香,八料加老湯!"的秘訣。八料為陳皮、肉桂、豆蔻白芷、丁香、草果、砂仁良姜八種佐料,張炳並按其用法、用量,依法烹製,制出的燒雞果然大有成色,後來,又在長期的製作實踐中。對嚴格選雞、宰殺退毛、開剖加工、撐雞造型、油炸烹煮、用湯下料、掌握火候等方面,不斷進行探索改進,從而總結出一整套成功的經驗。當時,張炳的燒雞其"色、香、味、爛"被世人稱為四絕。從此,他的燒雞聲譽大振,遠近聞名,並定鋪號名為"義興張"。清嘉慶年間,一次嘉慶皇帝巡路過道口,忽聞奇香而振奮,問左右人道:“何物發出此香?”左右答道:“燒雞”。隨從將燒雞獻上,嘉慶嘗後大喜說道:“色、香、味三絕”。從此以後,道口燒雞成了清廷的貢品。
自此以後,道口燒雞便一代一代地傳下來,既傳家珍絕技,又傳百年老湯。但在舊社會,由於官府繁重的苛稅,地方豪強的盤剝,流氓無賴的敲詐,使道口燒雞慘遭厄運。解放後,道口燒雞才又重獲新生,得到了發展。

遼寧熏雞

遼寧省溝幫子是連線東北與關內的咽喉要道。來往列車在這裡一停車,旅客便紛紛購買熏雞溝幫子熏雞已有近100年的歷史,風味獨特,馳名國內市場。
溝幫子熏雞來歷:溝幫子熏雞始於清光緒年間。據說,創始人叫劉世忠,光緒二十五年從原籍安徽遷來遼寧北鎮縣溝幫子街,即溝幫子鎮落戶。劉在安徽老家就是售賣熏雞的,到了溝幫子後仍以熏雞為業,為了使熏雞好吃,在當地老中醫的提示下他增加了調味藥品,又對加工工藝、配方下料進行了改進,質量明顯提高。“熏雞劉”之名傳遍遼西。到1927年前後,加工溝幫子熏雞的店鋪已增到十幾家,其中以杜、齊、孫、張、馬等家的熏雞最為著名。
溝幫子熏雞溝幫子熏雞
製作過程
原料配方(按400隻雞計算):胡椒粉50克,五香粉50克,香辣粉50克,豆蔻50克,砂仁50克,山奈50克,肉桂150克,白芷150克,桂皮150克,丁香150克,陳皮150克,草果100克,鮮姜250克,味素200克,香油1公斤,另備白糖2公斤,老湯適量。如無老湯,各種調料用量加倍。
製作方法:1.選料。選用一年生健康公雞,屠宰後盤雞整型,大致和燒雞相同。 2.煮雞。經整型後的雞,先置於加好調料的老湯中略加浸泡,然後放在鍋中,順序擺好。用慢火煮沸2個小時,半熟時加鹽(用鹽量應根據季節和當地消費者的口味定),煮至肉爛而連絲時搭勾出鍋。 3.熏制。出鍋後趁熱熏制。將煮好的雞體先刷一層香油,再放入帶有網簾的鍋內,待鍋燒至微紅時,投入白糖,將鍋蓋嚴2分鐘後,將雞翻動再蓋嚴,再等2~3分鐘後,即可出鍋。產品特點:色澤棗紅明亮,味道芳香,肉質細嫩,爛而連絲。

德州扒雞

德州市位於黃河下游,山東省的西北部,是山東省的北大門。德州在歷史上就是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碼頭,素有“九達通衢,神京門戶”之譽。此處人傑地靈,物產富饒,當地所產的德州扒雞更是名噪天下。
德州扒雞來歷:德州扒雞是由燒雞演變而來,其創始人為韓世功老先生。據《德州市志》、《德州文史》記載:韓記為德州五香脫骨扒雞首創之家,產於公元1616年(明萬曆43年),世代相傳至今。清乾隆帝下江南,曾在德州逗留,點名要韓家做雞品嘗,後龍顏大悅,贊曰“食中一奇”,此後便為朝廷貢品。1911年(宣統3年),韓世功老先生總結韓家世代做雞之經驗,製作出具有獨特風味的“五香脫骨扒雞”,社會上習慣把韓世功先生稱為第一代扒雞製作大師。
德州扒雞德州扒雞
二十世紀初,德州經營燒雞者更如雨後春筍,名店眾多,相互競爭,皆在質量上狠下功夫。始有“寶蘭齋”店主侯寶慶,悉心研究,在燒雞、滷雞醬雞的基礎上,根據扒肘子扒牛肉的烹調方法,開創了扒雞生產工藝。至1911年,德州老字號“德順齋”燒雞鋪掌柜韓世功等人,對傳統的工藝與配方進行改進,添加了多味健脾開胃的中藥,又結合侯寶慶製作燒雞、扒雞的經驗,揉進了炸、熏、鹵、燒雞的方法,既考慮了當地習俗,又兼顧了南北口味,經多次試製,終於生產出了“五香脫骨扒雞”:因為是加入了多種藥材燒制,故稱“五香”;成熟後提起雞腿一抖,肉骨即行分離,謂之脫骨。他們製作的扒雞炸得勻,燜得爛,香氣足,且能久存不變質,故很快在市場上打開銷路。尤其是津浦鐵路通車後,德州扒雞的名聲也隨著旅客的嘗食,遠播南北,成為北方整雞滷製的特色名吃。
新中國成立後,德州扒雞的生產條件和生產工藝又有了很大的改進。五十年代初,德州市成立了國營食品扒雞公司,集中經營扒雞。該公司汲取百家之長,保持並發展了這一傳統名食的獨特風味,曾被山東省商業廳和國家商業部評為優質產品,1956年在全國食品博覽會上被評為一等名牌產品,1983年被評為中國“十名雞”第一名,還被第一次由國家有關部門組織編寫的《中國名菜譜》第六輯列為145種名菜之首,更加蜚聲海內外。
德州扒雞之所以能經久不衰,其原因之一是在選料上要求十分嚴格。德州扒雞行業廣泛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原料是基礎,生產加工是保證。”製作扒雞使用的毛雞必須是鮮活健壯的,而運輸過程中擠壓死掉的必須棄之不用。其原因之二是製作工藝十分精細。
製作過程
一是宰殺:將750克以上的活雞割斷氣管,放淨血,用65攝氏度左右的熱水燙,褪掉雞毛,剝淨腿、嘴、爪的老皮,然後從臀部剖開,摘去內臟,瀝淨血水;
二是整形:將雞雙腿盤起,雙爪插入腹部,兩翅從嘴中交叉而出,形似“鴨浮水面”;
三是烹炸:將雞全身塗勻糖色,然後入沸油鍋中炸制,至雞身呈金黃色時撈出;
四是配料燜煮:煮前先在鍋底放一鐵箅,以防糊鍋,再將處理好的雞按老嫩排入鍋內,配以料湯,防止雞浮,煮時用旺火煮,微火燜,浮油壓氣,雛雞燜6至8小時,老雞燜8至10小時,扒雞燜煮以原鍋老湯為主,並按比例配製新湯,配料有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白芷、草果、陳皮、三萘、砂仁、生薑、小茴香、醬油、白糖、食鹽等十六種,這樣制出的扒雞,外形完整美觀,色澤金黃透紅,肉質鬆軟適口,並具有開胃、補腎、助消化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