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通史

世界通史

《世界通史》是200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崔連仲。本書分古代、中世紀、近代上、近代下、現代、當代六卷,所述歷史始於原始社會止於1996年初,全書用豐富翔實的文字敘述,全方位介紹世界歷史的基礎知識,內容涵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藝術、民俗等領域。

基本介紹

  • 書名:世界通史
  • 作者:崔連仲
  • ISBN:7010025703 
  • 定價:¥460.00 元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0-6-1
世界史的意義,世界史的結構,世界歷史地理,人類起源,人類發展,食物採集者,農業起源,農業發展,食物生產者,人口和種族,文明起源,文明傳播,古文明類型,中國人,其他信息,書籍,基本信息,內容簡介,內容摘要,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提要

世界史的意義

對歷史進行全球性深索的方法是現代歷史編纂學的嶄新起點。從十八世紀啟蒙時代起,歷史研究注重國別史,而不注重人類史。但是近年來,當代各重大事件的全球性日益顯著,人們對世界史的興趣也隨之大增。由於太空人幾小時內即可繞地球飛行一周,甚至登上月球。
確實,這種相互影響在哥倫布達·伽馬進行海道探險之前,是時斷時續,微不足道的。哥倫布、達·伽馬及其後繼者在短短几十年間使世界各地區開始直接交往,這種交往日益頻繁,持續至今。與此相反,1500年以前的各人類社會均處於不同程度的彼此隔離的狀態之中。
不過,這種閉塞狀態從來不是絕對的。早在歐洲人地理大發現之前的漫長數千年中,人類各部分實際上已在相互影響,只是相互影響的程度隨歷史時期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存在巨大差異。本書論述1500年之前的歷史時期,本書的主題實質上就是由這一時期中人類各部分相互影響的詳細情況構減的。1500年以後,由於人類的通訊聯繫日漸加強、交通工具不斷發達,整個地球以加速度日益縮小,現在,竟被人們稱為"宇宙飛船式的地球"或"地球村"。
然而,人們之所以致力於世界史的研究,並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實用價值。同樣重要的是,人類歷史自始便具有一種個容忽視,必須承認的基本的統一性。要確切認識西方的歷史或非西方的歷史,沒有一個包含這兩者的全球性觀點是不行的識有運用全球性觀點,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時代中相互影響的程度,以及這種相互影響對決定人類歷臾進程所起的重大作用。

世界史的結構

如果說世界史是全人類共同的歷史,那么,便產生這樣一個問題:是否可以在課堂里講授世界史呢?常有人發表這樣的看法,按其定義說來,世界史當包羅一切國家和地區的文明史,它包含的內容過於浩繁,因此不適宜在課堂里講授。也有人指出,僅僅教西方文明史就已感到難以應付,如何還能把其他地區如中國、印度和中東的文明史也都包括進去呢?當然,回答只有一個"不能",只能說,按照這種定義的世界史顯然是無法在課堂里講授的。但是,上述定義並不準確,實屬誤解。正如西方歷史不是西方各國歷史的總和,世界歷史也不是世界上各種文明的總和。
如果研究西方文明須逐一考察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巴爾幹半島等國家和地區的歷史,那么這一研究顯然會行不通。但實際上這一研究是可行的,因為我們不能採用搭積木式的方法,而應把研究的重點放在對整個西方發生影響的那些歷史力量或歷史運動之上,諸如基督教、伊斯蘭教十字軍東侵文藝復興宗教改革、法國革命、科學和工業革命,等等。研究世界史也同樣如此,不過,世界史的舞台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地區,因此,研究重點應放在那些具有世界性影響的運動之上。
例如,舊石器時代,人類在非洲大陸上出現,並逐漸擴散到歐亞大陸、澳大利亞和南北美洲。新石器時代,農業取得了決定性進展,隨即產生了金屬製造和其他各種技術,從而導致了城市生活和文明的產生。這些技術發源於中東,並向四周擴散,從而發展了歐亞大陸諸偉大的文明,包括中國文明、印度文明、中東文明和歐洲文明。雖然這些文明由於某些強大的、跨地區的歷史力量,諸如希臘文化、基督教、怫教和來自歐亞大陸中部大草原的遊牧部族的多次入侵,而程度不同他相互影響,但幾千年來,它們的發展一直是平行而獨立的。1500年以後,歐亞大陸的這種平衡狀態逐漸為由新興的西方促成的全球性一體化狀態所取代,這種一體化狀態在19世紀時發展到頂點,轉而導致前所未有的世界性霸權。20世紀的歷史,實質上是日甚一日地反對世界霸權的歷史,是西方的技術和思想的迅速傳播迫使人們冒險探索一條通向新的世界平衡的道路的歷史。以上是世界史的基本原理和結構的簡要說明。

世界歷史地理

正如世界史通常被認為是世界各地區文明史的總和,世界歷史地理也被認為是構成地球表面的各大陸地理的總和。其實;後一種觀點同前者一樣,是機械的,是一種曲解。把地球劃分為若干大陸這種傳統的方法,對學地理的學生也許有用,但對學世界史的學生,卻沒有多大意義。正如世界史的結構要求我們著重研究對人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那些歷史運動一樣,世界歷史地理也要求我們著重研究發生那些歷史運動的區域。
如果這樣做了,我們就會發現,有一塊陸地在世界上跟有獨一無二、無可爭辯的地位,這就是歐亞大陸——它自新石器時代以來,一直是世界歷史的真正心臟地區。歐亞大陸占地球陸地總表面的五分之二,其人口為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九。人類最先進、最持久的文明就是在那裡發展起來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人類的歷史也就是歐亞大陸各文明地區的歷史。
世界通史 
歐亞大陸的地位何以會如此優越,其主要原因,也許可用著名人類學家弗朗茲·博亞茲的觀點來說明:
歐亞大陸諸民族顯然是可接近這一原理的主要受益者。歐亞大陸的地理環境使它們全都可以互相接近,因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隨著科技的進步,歐亞大陸各地區之間的交往日益便利,它們日甚一日地相互促進、相互威脅。
歐亞大陸中部草原地區擁有無邊無際的草地,從東方的中國東北部一直延伸到西方的匈牙利。它為由歐亞大陸邊緣地區向外伸展的各文明中心進行交往提供了一條陸上通道。靠大草原養活的遊牧民們總是趕著他們的牧群,到處遷徙,並隨時準備著,一有機會,就去攫取北京、德里、巴格達和羅馬的財富。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創造了歐亞大陸古老的核心文明,而大草原則便利了這些文明之間的接觸和聯繫。這種聯繫,有時取和平的方式,即通過陸上貿易的途徑;有時則取侵掠的方式,即貧瘠的內陸地區的遊牧部族不斷地去劫掠使他們饞涎欲滴的富庶的外國區域。因此,歐亞大陸的歷史基本上是在遊牧部族與定居文明相互影響的過程中形成的。來自遊牧部族的不斷的侵掠常常造成了涉及範圍廣泛的強大的部族遷徙運動。這種侵掠不僅具有很大的破壞性,而且也具有革新的作用。它將沒落的王朝、僵化的制度和陳舊的習俗掃蕩殆盡,而導入新的民族、技術和思想,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歐亞大陸歷史的發展進程。1500年之前的歐亞大陸的歷史分為上古時期古典時期和中古時期——這是本卷所要研究的三大歷史時期。這三大歷史時期的主要轉折點的到來,大體均起因於遊牧部族的侵掠活動。
非歐亞大陸世界由非洲、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亞這三塊大陸組成。根據可接近性的原理,它們較之歐亞大陸,其缺點是顯而易見的。它們彼此之間沒有建立起任何聯繫。
只有非洲與歐亞大陸有過交往關係,但是,由於非洲與歐亞大陸之間及非洲本土的難以逾越的地理屏障,它們相互之間的影響斷斷續續、微乎其微。不過,非洲人的進步在很大程度上確是依靠外來的促進,如從外界引進農業、煉鐵技術、新的植物和動物,等等。因此,中古時期,在毗鄰撒哈拉沙漠南部的蘇丹地帶,非洲人能建立起一個又一個的帝國,這些帝國在某些方面可與同時代歐洲的帝國相比。
對比之下,美洲印第安人的發展受到了較大的阻礙,因為他們於15000年前,從亞洲東北部渡海到美洲之後,一直處於完全與世隔絕的狀態。雖然他們在墨西哥、中美和秘魯也發展起給人印象深刻的文明,但總的發展水平是不能與非洲人相比的。
全球的格局決定了本書的結構。在論述1500年之前的時代時,以歐亞大陸的文明為論述的重點,因為歐亞大陸的文明是當時最先進、在數千年中對人類發展的貢獻也最大的文明。因此,本書的第二、第三、第四編論述歐亞大陸文明的發展進程,而第五編則概述非歐亞大陸世界的發展情況。

人類起源

對過去的研究和描述;是現代人取得的一項傑出成就,不過其重要性尚未被充分認識。古人對在他們之前發生的事了解甚少。希臘歷史學家中最無偏界的修昔底德開始研究伯羅奔尼撒戰爭時曾說過,在他所處的時代之前,沒發生過什麼重大事件。對歷史的不了解,使他對雅典的無與倫比的貢獻和光榮不能有所認識。相比之下,我們這一時代比過去任何時代更注重歷史。對埃及人、希臘人和中國人的早期歷史,我們比他們自己知道得還多。而且,地質學、考古學、人類學、古生物學和生物學諸領域的科學家們,已把我們的知識套用到有文字記載的文明史之前的史前時期。這具有極大的重要性,因為人類只是在大約5000年前剛學會書寫,而人類的祖先即原人的起源卻可以追溯到約200萬年前。在這一章里,我們將研究文明史之前的十萬年。人類的真正形成;就發生在這一漫長的歲月里。不過,那時的人還不象其後裔那樣,以耕種務農為生;而是如同周圍的其他動物一般,靠到處尋找、採集植物謀生。

人類發展

生物又從低等級不斷地向高等級進化:由微生物進化到原始植物,如海藻;繼而進化到無脊椎動物,如水母、蠕蟲;再進化到脊椎動物。這些脊椎動物約於三億年前,和其旁系中的某些無脊椎動物、植物一起,開始成功地適應陸上生活。最早適應陸上生活的是兩棲動物,接著是史前時期的大批爬行動物、鳥,最後是哺乳類動物。哺乳類動物在地球生物界居統治地位已達6000萬年。 我們所在的地球是一顆在小小的銀河系中不停地旋轉的小行星,與整個宇宙相比,小得出奇,就象太平洋上的一粒灰塵。地球形成於45億年以前,約15億年後地球上才出現最早的生命,即原生的單細胞生物。人們歷來都認為生物與非生物有質的區別;不過,現在的科學家們已不再接受這種將生物與非生物截然分開的構想,而把生物看作是由非生物自然進化而來的。他們按組織的分類等級標準將所有的物質加以分類;非生物就是在這一組織的某一等級轉變為生物的。說得具體些,電子、質子和中子相結合,形成各種原子;各種原子相結合,組成各種分子;各種分子再組成有機化程度不等的聚合體,其中某一類構成了生物。
有一時期,曾假定人類和類人猿起於同一祖先,人類學家的任務就在於找出它們兩者間的"過渡環節"。現在已一致同意:在人類的祖先即近似人形的原人中,有一部分已能使用簡單的石制工具和武器;而人類就是好多代原人經過長期自然選擇後的產物。原人中出現最早的是現已絕種的靈長類。一般認為,它們最早出現在非洲東部和南部的熱帶草原上,距今約250萬年。不過,最近在衣索比亞南部的調查結果表明,這一日期還可往前推,推至距今約400萬年。這種靈長類的骨盆和腿與現代人極為相似,只是其腦容量只有人類的三分之一,幾乎還不及現存的類人猿的腦容量大。因之,這種與人相象的兩足動物的運動系統是與猿腦般的大腦結合在一起的。智力水平低,語言和創造工具的水平自然也相應地低。這一調查結果的意義就在於,它說明,不是先有了人類大腦,然後才開始創造人類文化;相反,這兩者是不斷地相互影響的,語言和工具是大腦發展的原因,也是大腦發展的結果。
科學家們都毫無疑問地贊同這一說法:人類屬於動物王國——明確地說,屬於靈長類這一目;和人類一起同屬於靈長類的,還有樹鼩、狐猴、眼鏡猴、猴子及類人猿。好幾個研究領域都為這一說法提供了大量證據。解剖學家發現,從總體來看,人類與其他高級動物在骨骼、肌肉和器官構造方面,有不少基本相似處。胚胎學家注意到,人類的胚胎在不同的生長階段,顯示出某些低等生物的特徵,如:胚胎一個月時有半圓形的鰓,胚胎二個月時出現發育不全的尾巴。人類學家指出,對人類化石的研究證明,人類是由普通的類人猿進化而來的。其他科學家也發現了許多可表明人類與其他動物之間的聯繫的類似跡象,如:猿類血液的化學成份和人類的極其相似;猿類和人類身上有共同的寄生物;猿類和人類學習的方式也很相似。
火的控制產生了根本而深遠的影響。把人類祖先從本身能量供應極有限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使人類祖先得以經歷冰河時代而倖存下來。火的使用使大量過去不能吃的塊根植物和植物種子成為熟食,從而大大增加了食物來源。火的使用也使原人有可能衝出過去無法離開的溫暖的大草原,分散到全球各地。——火的使用所產生的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直至今日仍可感覺到。

食物採集者

處於這一階段的社會組織與政治組織一樣簡單,如果說這兩者真可以區別的話。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是家庭,由父親、母親和他們尚未成年、未完婚的子女組成。一夫多妻通常是允許的,但實際上這樣的家庭極少。家庭內部和家庭與家庭之間的關係取決於血族關係。每一個人都要對他人承擔責任,也都享有同樣的權利和特權。他們在尋找食物、躲避風雨和防禦敵人的過程中互相幫助。有時部落與部落之間因個人世仇和爭奪狩獵、捕魚的地盤而發生爭鬥。但是,由於舊石器時代的社會缺乏維持大規模的戰爭所必不可少的人力和物力,大規模的戰爭直到有了農業、生產率大大提高、人口相應增多時才成為可能。總之,舊石器時代的社會組織的實質是協作。從根本上來說,家庭和集團都是相互協作的團體,他們共同為生存而進行艱巨的鬥爭。
最初似乎所有的集團成員都參加宗教儀式,但是,到舊石器時代末期,出現了尚未完全脫離生產活動的巫醫或巫師。原始人認為,在他們生活的天地里,食物最重要;食物的來源能否充裕,他們能否無病無災,交上好運,全受某些神力的支配而巫醫或巫師則與這些神力有著特殊的聯繫。巫醫、巫師們日甚一日地從專門的生產食物和製作工具的活動中脫離出來,他們的職責是施弄巫術,為大家祈求利益和幸福。今天,在食物採集文化倖存的地方,在南非的遊牧民族市希曼人中,在愛斯基摩人和澳大利亞土人中,仍可見到巫師。法國三弗雷勒斯山洞裡的"巫師"一畫,是描繪巫師的最早的畫。這幅畫現被稱為舊石器時代的"可怕的傑作"。畫上畫的是一個男子,身披鹿皮,頭頂一對牡鹿的角,臉象貓頭鷹,長著兩隻狼耳朵,上肢似熊臂,還拖著一條馬尾巴。這幅畫的附近還有一些別的畫;這些畫表明,這個山洞是當時的一位巫師召集氏族成員、主持宗教儀式的地方,他在這裡祈求動物的神靈保佑他們狩獵時能滿載而歸,並鼓勵他的聽眾們去勇敢地面對種種危險。
對令人費解的超自然現象的恐懼和希望人類能控制它們的願望,不僅在宗教中,而且在藝術中也得到了反映。舊石器時代的藝術的最傑出的代表是非凡的洞穴壁畫;其中最好的一部分壁畫分布在法國南部和西班牙西北部。洞穴壁畫通常以大獵物如野牛、熊、馬、毛茸茸的犀牛、猛獁和野豬等為題材。畫面豐富多彩,形象栩栩如生,充滿活力。儘管從畫中可以看出繪畫者具有非凡的藝術才能,但洞穴壁畫的創作顯然是為了某種實際的用途。原始人一般居住在山洞的前端,洞口附近,但這些畫卻都繪製在山洞深處,最黑暗、最危險的地方。而且這些畫往往相互重疊,顯然畫家們在繪製它們時,並沒想到要把自己的作品保存下來。由此看來,舊石器時代的畫家們跑到山洞深處,把他們狩獵的動物儘可能逼真地繪製出來,是出於這樣一種信念:他們可以因此使自己得到某種魔力。
舊石器時代的人之所以能成為人,是由於他們學會了說話、製作工具和使用火。這些本領使他們遠遠地勝過周圍的其他動物;不過就下述這一基本方面而言,他們與其他動物仍是十分相近的。他們仍象獵食其他動物的野獸那樣,靠捕捉小動物為生;仍象完全倚靠大自然施捨的無數生物那樣,靠採集食物謀生。由於他們依賴大自然,所以就沒大自然所支配。為了追獵動物、尋找野果地或漁獵場地,他們不得不經常過著流動的生活;由於一塊地方所能供給的食物有限,他們只好分成小群行動。據估計,即使在那些冬季氣候也很溫暖、物產豐饒的地區,每平方英里也只能養活一至兩名食物採集者;如果在氣候寒冷的地方,在熱帶叢林區或沙漠地帶,那么每養活一名食物採集者則需有20至30平方英里的地盤。

農業起源

新石器時代的人有兩個方面與他們的前輩——舊石器時代的人不同。新石器時代的人不再是用打製法,而是用磨製法製作石頭工具;他們的食物來源大半甚至全部是靠栽培植物和畜養動物,而不是靠狩獵或採集。這兩方面的變化,以後者更為重要得多。倒不是故意貶低新石器的重要性,新石器較舊石器要更鋒利、更經久耐用;新石器時代末期的重大發明如犁和輪子正是由於經過用磨過的石頭製成的各種切削器的加工,使用起來才極為便利。但是,把打製成的石斧磨得斧身平滑光亮、斧刃鋒利的技藝,與人類由食物採集者變為食物生產者這一轉變相比,不能不退居到一個無足輕重的位置。
人類所以推遲很久才轉向農業的另一原因是,可以栽培的植物和可以馴養的動物為數較少。有史以來,人類所能馴化的正好具有某些必不可少的特性的植物只有幾百種,動物只有幾十種。因為適於栽培的植物須具有高產的可能性,最好能適應各種各樣的環境;如果不具備這些特性,即使加以栽培也見不到什麼成效。美國今日仍處於史前時期的印第安人能栽培莧屬植物、生長在沼澤地帶的接骨木、羊腿藜和向日葵,但是這些植物的產量非常低,對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起不了重大影響。同樣,適於馴養的動物必須能失去一見人就逃之夭夭的天性,能在人類的飼養下繁殖,樂意吃人類提供的食物。歐、亞、非三洲的各個民族非常幸運,他們找到了能提供肉類、牛奶、羊毛,並可作馱畜的各種動物。而美洲印第安人則沒有獲得類似的動物,所以,他們的發展受到很大的阻礙,他們只好與無峰駝、羊駝和駝馬這類產於安第斯山脈、屬於偶蹄目駱駝科的半馴化動物打交道。
由上所述。可見如果不發生某種變化來破壞使狩獵社會得以安逸舒適地存在下去的平衡,農業的發生是不可構想的;而且,即使當這種變化到來時,農業也只能發生在那些能找到適於栽培的植物的地區。實際發生的情況正是這樣。如前章所述,更新世末期是氣候劇烈變動的時期,氣候的劇烈變動破壞了人類和自然界之間由來已久的平衡。於是,人類適應這一情況。利用所掌握的有關植物生長的知識,來生產食物。

農業發展

各種植物從各自原有的產地到適應各式各樣的環境,進而在某個地區形成植物品種多樣的農業,是經過了許多世紀的。這樣形成的先進農業具有生產率水平高、使"人類生存有保障"的巨大優點。在這種地區,若一種作物因氣候原因而不能生存,其他對天時地理要求不同的作物則可以生長,從而使密集的人口有可靠的食物來源,使人類文明成為可能。
新的生活方式從這兩個已初具規模的農業發源地——也許還有其比發源地,只是現在還不能確定——逐漸傳播到全球各地。原始農業有兩個特點促進了這一傳播過程。一個特點是,在原始農業階段,植物的栽培時斷時續,常要轉換地方。一塊土地經開墾、種植若干年之後,就得放棄,讓它在八年、十年、甚至更長的一段時間裡處於自然生長狀態,以恢復土壤的肥力。農業的這種粗放性,使被放棄即養生的土地與正在種植的土地在任何時候總是處於5~10:1的關係。這一點再加上人口不斷增長,就產生了這樣一種必要性,須經常進入新的區域,以擴大耕地面積。所以,人口過剩是一個密切相關的擴張因素。植物品種多樣的農業擴大了食物來源,使食物來源更加可靠,於是,人口也相應地增多。當人口增長超過農業生產率水平所能支待的人口限度時,一個很自然的解決辦法就是移居其他地方。因而,有了一個連續的發展,即"脫離"原來的農業居留地,進入食物採集者居住的人口比較稀少的地區。農業就是以這種方式從發源地向四面八方傳布。
在許多世紀裡,農業一直局限在遼闊的大草原,而不能向南穿過熱帶雨林地區。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通常種植在大草原的粟和高粱在雨林地區不能很好地生長。公元初,這些障礙因兩個重大發展而得到克服,這就是在非洲大陸上出現了鐵器與芭蕉屬植物和亞洲薯蕷屬植物。前者是從它的發源地中東傳入非洲的;而後者則顯然是從東南亞傳入的。這兩種植物在雨林地區也能茂盛地生長,所以,它們和鐵器的傳入成為農業迅速傳播到非洲大陸南部的原因。

食物生產者

新石器時代的村莊生活也並非一片陰影、充滿了不幸和苦難。這是一個技術進步飛快的時代,速度遠遠超過了前二、三百萬年的舊石器時代。其根本原因,與其說是新石器時代的人比舊石器時代的人有更多的空閒時間——這種通常的構想現在是很可懷疑的,不如說定居的生活方式使人們能擁有更為豐富的生活資料。過流浪生話的狩獵者.由於隨身可攜帶的物品有限,其生活水平受到很大的限制;而新石器時代的村民卻可以盡情地享用堅固的住房、住房裡的家俱、生活用具、工具和各式各樣的裝飾品。在這樣的環境下,新石器時代的村民學會了用生粘土製作陶器。最初,自然只是仿製農業時代以前的籃子、葫蘆和其他容器,漸漸地他們掌握了陶器材料的特性和製作陶器的技術,能夠製作和過去的容器完全不同的器皿。到新石器時代末期,近東的居民們開始建造窯或爐。窯和爐燒火時溫度較高,因而能用於給陶器上釉。上過釉的表面可以密封陶器,防止液體滲漏或蒸發。這樣,農人們有了不僅能用來貯存穀物,而且能用來烹調食物、存放油和啤酒等液體的各種器皿。
經濟平等和社位地位相同;是新石器時代的村社的明顯特徵。每個家庭都擁有生產生活用品所必需的技能和工具;而且,同樣重要的是,每個家庭都有權利使用維持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基本自然資源。這一點有著充分的保證,因為所有的農田、牧場和其他自然資源皆為村社所有,而村社則是由各家庭自動組成的。所以,在部落社會,既沒有土地擁有者,也沒有無地的耕種者。美國有位人類學者說,"在印第安人的村莊裡,不可能村子的一頭是飢餓與貧困……而村子的其他地方卻生活富裕。

人口和種族

農業移民和當地食物採集者之間最常見的關係是相互通婚,彼此逐漸融合。當人口壓力又逐步形成時,新的混血兒居民便又向新的地方遷移,進而又與那裡的當地人通婚,逐漸融合。農業技術和農作物就這樣被傳播到很遠很遠的地方,而在農業最後到達的那些地方出現的人,則成為其種族類型與最早的創始者完全不同的人。因之,儘管小麥、牛、輪子和犁發源於中東,然而把這些東西帶入中國北部的移民卻是純粹的蒙古種人。農業由中東向西傳入歐洲,由大草原傳入非洲南部時,發生了與上述情形類似的遷移和異族通婚。今天存在於尚比亞南部的黑人與布希曼人的混血兒就是對後者的一個證明。
迄今為止一直靠採集植物和狩獵動物生活的兩足人類,現在開始精心地培育某些植物和畜養某些動物,來生產自己的食物。以這種新方式生活的一群群兩足人類,其數量的增長是不均衡的。他們正在某些地方定居下來,在那裡建造經久耐住的隱蔽所。通常幾十個隱蔽所集中在一個地方,這些地方特別適宜種植植物和畜養動物。

文明起源

最早出現文明之光的是烈日蒸曬、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養育的一片荒原。有一時期,人們曾認為文明的搖籃是尼羅河流域,但現在一致同意,最早的文明中心是蘇美爾,也就是《舊約全書》中的"希納國"(Land of Shinar)。蘇美爾位於過去稱為"美索不達米亞"——大致相當於現在的伊拉克共和國——的南部,南臨波斯灣,由若干塊荒蕪的、被風亂吹的小平原組成。約公元前3500年時,一些已改進生產技術,正在耕種這片乾旱的荒原的農業公社,成功地完成了從新石器時代的部落文化到文明的過渡。
公元前3500年只是個大概的日期,確定這樣一個日期僅是為了方便起見。實際上,過渡的時間無論指定為一年、十年還是100年,都沒有任何意義。我們知道,從食物採集轉變到食物生產,並不是因為某人偶然想起農業而突然發生的。同樣,從部落文化過渡到文明,也不是因為當時有人想像出城市中心和城市文明才發生的。總之,當時發生的不是一件事,而是一個過程。本章的目的就是考察這一過程的性質和起源。

文明傳播

一般認為,美洲文明有如美洲農業,沒有受到歐亞大陸的任何影響,是獨自發展起來的。中國文明在其早期階段究竟是土生土長的,還是在中東文明的間接影響下發展起來的?這一問題目前尚不能回答。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則是在向外傳播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促進下發展起來的。這種發展與其說是由於採納了某些特定的技術和制度,毋寧說,是由於接受了某些基本思想或原則。有關文字的概念雖說取自蘇美爾,但各自獨特的文字系統卻是在埃及和印度逐漸形成的。國家組織、巨大建築物,等等的發展情況也同樣如此。
文明先在美索不達米亞生根,以後又在歐亞大陸和美洲的其他幾個地區生根,那之後,便向四面八方傳播。正象農業革命以部落社會取代狩獵社會那樣,現在部落社會又為文明所取代。在部落文化到達歐亞的邊緣地區時,歐亞中心地區的部落文化正在被文明所取代。隨著文明從大河流域的發源地向外傳播,並跨越鄰近的野蠻地區,這一取代過程不可抗拒地繼續著;到公元時,文明實際上已毫無間斷地從英吉利海峽擴展到中國海(見圖6"歐亞大陸的古代文明,公元前3500-1500年")。
如果同意美索不達米亞出現文明的日期是約公元前:350O年前後,那么,其他各地區出現文明的大致日期則應分別為:埃及文明起於約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的文明起於約公元前2500年,中國黃河流域的文明起於約公元前1500年,中美洲和秘魯的文明起於約公元前500年。
如此發展的最終結果,形成了具有共同的一般格局的各大文明,不過,它們各自仍顯示了與眾不同的特點或類型。這些不同的類型是在長達數千年的獨立自主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並定形的,所以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一直持續到今天。

古文明類型

古代歐亞大陸諸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如它們早先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深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就美索不達米亞來說,地理位置的影響表現得非常明顯——這裡是指該地區易遭侵略這一點而言,因為該地區自古迄今的發展與一次又一次的外來侵略分不開。實際上,美索不達米亞的歷史,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來自北面的入侵者印歐人與來自南面的入侵者閃米特人為爭奪這塊肥沃的大河流域地區而展開長達數千年的鬥爭的歷史。
二、埃及
第二個文明即埃及文明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功於最早在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流域形成的文明。一般認為,使這兩個文明的所在地發生聯繫並相互影響的地區有兩個,一處在尼羅河與紅海之間,那裡有吸引蘇美爾商人的金礦;另一處在黎巴嫩,那裡有埃及人需要的木材。在以後的貿易過程中,埃及人了解到蘇美爾文明,深受激勵,使某些已在他們的流域地區產生影響的力量加速發揮作用,從而促進了文明的早日到來。但是,埃及人創造的文明決不是蘇美爾文明的複製品。埃及文明反映了埃及人及其自然環境所獨有的特點,因而有它自己的特色。
三、克里特
克里特島米諾斯文明是以傳說中的國王米諾斯的名字命名的。直到19世紀末,人們才不懷疑這一文明確實存在過。荷馬在史詩《伊里亞特》和《奧德賽》中敘述的英雄和諸神的故事,早先曾被學者們當作民間神話而不予考慮。但是,德國的浪漫主義作家亨利希·謝里曼深信這些故事。他發誓要找到並發掘希臘人和特洛伊人為了海倫而進行戰爭的所在地特洛伊古城。他靠私運茶葉到俄國弄到了必需的資金,於1870年開始探索。他獲得了巨大成功,發現了小亞細亞的特洛伊和伯羅奔尼撒的美錫尼的遺址。雖然他的某些成果對考古學來說是災難性的——因為他熱情有餘,專業知識不足,令人失望地將若干文化層的遺物不加區分、雜亂地收集在一起——但是,希臘存在過古典期以前的文明這一點從此得到證明。19世紀末,英國考古學家阿瑟·伊文思在克里特島的克諾索斯發現了米諾斯文明的中心。
四、印度河
公元前250O年左右,也就是人類第一個文明在蘇美爾出現約1000年之後,在印度河兩岸又出現另一個文明。這是一個光輝燦爛的文明,獨自存在到約公元前1500年,然後由於一些不十分清楚的原因,逐漸消失。後來,這一文明被完全遺忘,以致印度人以為,他們的歷史是從約公元前150O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時開始的,就象古典時代的希臘人以為,他們的歷史起於公元前776年,即舉辦第一屆奧林匹克競賽會的那一年。20世紀20年代,印度河下游區一塊被當地人稱為摩亨約·達羅即死者之地的荒涼地方吸引了各地的考古學者。那裡有幾座古墳,這些古墳已遭到劫掠;進行劫掠的不僅有取用那裡無窮無盡的磚的當地居民,而且還有尋找磚塊作道碴的拉合爾-摩耳坦鐵路的施工人員。儘管摩亨約·達羅已遭到劫掠,發掘結果表明,它是一系列曾十分繁榮的城市的遺址;這些城市的每一個都建立在前一城市的廢墟上。隨後又對印度河流域其他地方和周圍地區進行發掘,結果發現,這一古代文明的分布範圍比埃及文明或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要大上好幾倍。它地括一塊每邊長約1000哩的三角形地區,以印度河口以北、以南海岸為底邊,朝東北延伸到喜馬拉雅山脈的山麓丘陵地帶。
五、商朝
黃河流域的文明是在最早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繁盛約20O0年之後才出現的。養育黃河流域文明的是一片密集的粉沙細土,這種泥土被稱為黃土,它覆蓋了從華北高原向東到大海的整個地面。一般認為,黃土是更新世時期的北風送來的,有些地方的黃土堆積得很厚,厚達二、三百英尺。由於其天然的肥力和吸水性,黃土不遜於世界上任何種植農作物的土壤。而且,由於華北的降雨量不足,黃河流域同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和印度河流域一樣,沒有茂密的森林來阻礙只有原始的石頭工具的早期農人。

中國人

語言:
無屈折變化,表意文字,(書寫形式中)主要是單音節;無系統的語法。
高度的屈折變化,字母文字,多音節,有很複雜的規範語法。
著作方式:
簡潔,隱喻取自熟識的自然界,想像範圍有限,具體。
散漫,隱喻誇張,想像力無限奔放,偏好抽象。
個人的心理:
不喜歡將人的個性分解成它的各個組成部分。
心理分析科學高度發展。
時間和空間:
有限的,一生,環境,注重一代。
無限的,注重永世。
社會政治價值:
家庭主義,世俗權力至高無上,追求美好的社會。
(在大乘和一般救世主義中)個人主義,宗教權力至高無上,追求非社會的種種利益。

其他信息

希臘藝術也是城邦文明獨特的產物。由於神廟成為城邦文化非宗教和宗教的核心,藝術和建築在神廟上得到最高度的表現。這些神廟是受人尊崇的男女保護神的住處,如雅典衛城的聖地帕台濃神廟就是為雅典娜女神建造的。雕刻是建築的侍女,諸神的廟堂均用雕刻加以裝飾。雕刻大師如菲迪亞斯和普拉克西特利斯不僅在神廟的牆壁和三角牆上進行雕刻,而且也為神廟內部塑造雕像。他們的作品與後來的羅馬雕刻的現實主義大不相同,帶有綜合性,即只是強調錶規模型的基本特徵,而不是一個個模型照搬。談到希臘雕刻;也不應忽視希臘硬幣,它們為這一時代的雕刻提供了一些最好的例子。總之,希臘的一切藝術都體現了希臘人平衡、和諧和中庸的基本思想。若將帕台濃神廟與埃及的金字塔、美索不達米亞的塔廟,或者比較原始的希臘雕像和那時以前中東各族的浮誇的雕塑品作一比較,這一點就顯得更加明顯。
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以後,古典希臘文化普及整箇中東,形成一個新文明;希臘化時代一詞就來源於這一新文明(見第七章第三節)。公元前336年,亞歷山大繼承其父親腓力二世的王位後,首先嚴厲地鎮壓了底比斯的反抗,使其他希臘城邦只好默認他的統治;接著,於公元前334年,他率領馬其頓士兵向東方的波斯人發動進攻。渡過赫勒斯滂海峽後,首先侵占小亞細亞,然後攻占敘利亞、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公元前330年,占領大流士的國都波斯波利斯,征服整個波斯。第二年,征服者繼續東進至興都庫什山和大夏,再從那裡向印度進發,深入旁遮普。只是由於士兵們拒絕再前進,亞歷山大才不得不從印度退回巴比倫;公元前323年思惡性虐疾病逝,終年33歲。

書籍

基本信息

作者:崔連仲 等主編
ISBN:10位[7010025703] 13位[9787010025704]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6-1
定價:¥460.00 元

內容簡介

古代卷從古代世界的開端,按縱的歷史發展進程依次對各國家或地區的歷史分章編寫;對公元前4世紀後的諸國按橫的歷史聯繫分章編寫。中世紀卷按地區和典型專題相結合的系統敘述。近代卷主要敘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工業革命、法國里昂和德意志西里西亞工人起義、英國大憲章運動、馬克思主義誕生、第一和第二國際巴黎公社、19世紀晚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19世紀晚期的亞非拉國家等內容。現代卷主要闡述人類世界進入20世紀後所經歷的兩次世界大戰俄國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科學技術革命改變了人類的經濟和社會生活乃至思想觀念等內容。當代卷以對戰後世界各種基本矛盾運動的分析為依據,反映戰後世界這個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統一整體的發展過程與特點,反映各類型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科學技術、人民運動和對外關係的狀況與發展趨勢。
世界通史世界通史

內容摘要

革命前的法國還保持壁壘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全國居民被分成三個等級,僧侶構成第一等級,貴族構成第二等級,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無產階級前身以及廣大農民均屬第三等級。第一、二等級是持權等級,是封建統治階級,第三等級是被統治階級,處於無權地位。
作為第一等級的僧侶,在法國是指天主教僧侶而言。天主教是法國的國家宗教,天主教教會是法國國家教會。天主教僧侶是專制制度的精神工具,是封建主義的重要支柱。他們宣傳宗教迷信思想,從思想意識上麻痹人民,使其盲目服從君主的殘暴統治,安於受剝削受壓迫的地位。各級學校都受教會管轄,神學是必修課。僧侶大力推行蒙昧主義,壓制科學,扼殺知識。他們迫害一切有“異端”思想的人。伏爾泰憤怒地指出:這批宗教迫害狂剝奪人的一切,直至人的思想,力圖從人的靈魂中搜尋出什麼來。
書中插圖書中插圖
天主教會本身就是大封建主。天主教僧侶占全國人口的二百分之一,但是教會土地卻占全國土地的十分之一。教會也和一般貴族一樣殘酷榨取農民的封建地租,此外還全力勒索農民的什一稅,同時卻享有免稅權。但是高級僧侶與低級僧侶地位相差懸殊。高級僧侶多出身於貴族,全國143個主教,全是顯貴出身,通常住在宮廷享樂,離開他們的主教、大主教管區很遠。但是低級僧侶如鄉村牧師,副牧師則大都出身於平民,待遇菲薄。因此他們對高級僧侶心懷不滿,在思想上同情第三等級
作為第二等級的貴族,又分為兩個集團“帶劍貴族”和“穿袍貴族”。“帶劍貴族”中的大貴族有4000家,他們離開自己的領地而住在凡爾賽,出入宮廷,與國王一道享樂,靠領取年金而過荒淫無恥的生活。他們靠特權壟斷了政府及軍隊中的重要官職。這些大貴族穿的是繡金繡銀的華麗服裝,坐的是漂亮的馬車,甚至僕人也穿盛服。他們成日價沉醉在狩獵、宴會、觀劇等娛樂中。
至於“帶劍貴族”中的中小貴族則終年住在鄉間,他們直接靠榨取農民而生活。他們的生活雖然遠不如大貴族富裕。但是他們同樣貪婪殘酷,他們無情地剝削農民。
“穿袍貴族”主要出身於資產階級,這個頭銜是他們用錢買來的。法國的各級法院的法官主要為這些貴族所獨占,並且可以父子相傳。他們許多人靠接受打官司者的賄賂而發財,購置大地產。巴黎法院法官的收入有的可以與大貴族相等,但是他們仍不滿足,因為他們無權出入宮廷。國王的法令、敕令只有經過巴黎法院的註冊才能生效。因此巴黎法官時常運用這個註冊權來對抗國王政府。
屬於第三等級的資產階級有雄厚的財力,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因之成為第三等級的領導階級。但是他們在政治上沒有地位,他們的物質利益得不到保障,他們的財產時常受到國王政府的侵犯,他們的資本主義工商業在封建專制制度下受到嚴重的阻礙。大貴族在專制君主的保護下享有種種特權,坐吃山空,無所事事,耗費大量國家金錢,而國家卻把財政負擔轉嫁到第三等級身上。這一切都是資產階級所不滿的。因此他們一般都是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 不過資產階級也有大資產階級和中小資產階級之分。二者的利益和要求迥然不同。
世界通史世界通史
大資產階級包括包稅人、軍火供應者、國家特許公司的重要股東。他們與專制政府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他們當然不願意推翻國王政府。但是同時,不負責任的官僚制度的弊害和專制君主的專橫,也不利於他們的經濟活動,他們的財產隨時有被專制政府侵吞的危險。而且有一些包稅人把相當數量的資本投到工業企業中去,而手工工場均在舊制度下處處受到阻礙。因此這些人對舊制度不滿是可以理解的。這一切便決定了大資產階級的政治態度。他們反對革命,而只是希望通過改革限制一下專制君主的權力,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及消除舊制度中的某些弊害。
中等資產階級,包括手工工場主、中等商人和海運業者。與大資產階級不同,他們與舊制度是水火不相容的。他們認識到舊制度對自己的發展不利。因此他們要求取消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上的一切障礙物,甚至要求徹底廢除封建土地關係。
處在資產階級下面的城市居民便是小資產階級,其中有小商人及小作坊主人,他們參加勞動,同時也是獨立經營者。因此他們既反對大資本,也與無產者有矛盾。不過,他們更仇恨僧侶貴族及專制政府,因為特權等級的特權和專制政府的苛捐雜稅最使他們難以忍受。
比小資產階級的地位更為低下的便是無產階級前身手工工場工人、作坊工匠及城市貧民。
手工工場工人及作坊工匠,全國共有60萬人,他們備受資本家及作坊主人的剝削,生活極為艱苦。城市貧民在巴黎及其他大城市,構成一個相當大的階層,如街頭小販、流浪音樂家、臨時工失業者、乞丐等人,他們擠在大城市的偏僻角落過著非人的生活。這些無產階級前身雖然仇視富人,但是他們認為自己主要敵人不是資產階級而是君主政體及特權等級,因為他們不僅苦於貧困,而且也苦於官吏和督察的專橫跋扈,苦於政治上的無權。
農民是第三等級中人數最多的集團。但是一般說來他們不是土地所有者,土地屬於國王、僧侶和貴族,他們為了使用土地,必須向地主繳納貨幣地租或實物地租。除封建地租外農民還必須向地主繳納各種苛捐雜稅。
除受地主剝削外,農民還必須向教會繳納什一稅,向國王政府繳納三種稅:所得稅(即對於農民的一切收入所徵收的稅)、人頭稅和念一稅(二十分之一的土地稅)。
在層層剝削下,在繳納上述一切租稅之後,農民已經所剩無幾,有時收穫物只夠繳納租稅。法國農民的貧困和痛苦可想而知。因此,一到荒年,有幾十萬農民外出討飯。
到18世紀70、80年代,地主加強了對農民的剝削,這在歷史上稱為“封建的反動”時期。當時地主不但竭力提高農民的封建地租,而且還強占農村的公共土地、森林、池塘、草地,變這些為他們的私有財產。1770年至1789年在許多省份地主奪取了三分之一的公共土地,這更加重了農民的貧困。
誠然,在革命前夕,法國農民已經開始分化,出現富裕農民和貧農,但是他們都同樣處在地主的封建剝削之下。
總之,到18世紀下期,法國社會階級矛盾已發展到異常尖銳的地步。雖然在第三等級內部存在著資產階級與勞動人民之間的矛盾,但是主要矛盾是第三等級與特權階級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只有用革命才能解決。

作者簡介

周谷擬1898-1996)湖南益陽人。1921年北京高等師範英語部畢業後,先在湖南第一師範任英文及倫理學教員,後又在上海暨南大學附中、中國公學任教。1930。1942年間,先任中山大學教授兼社會學系主任,繼任暨南大學教授兼社會歷史系主任。1942年後,一直執教於復旦大學。任歷史系教授。系主任。教務長。並曾任中國史學會主席團執行主席。上梅歷史學會會長、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席以及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主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兼科教文衛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主要著作有《中國社會史論》、《中國通史)、《中國政治史)、(世界通史》、《形式邏輯與辨證法》人史學與美學》、(周谷城史學論文選集》等。

圖書目錄

古代卷
導言
第一章 原始社會
第一節 人類的起源 地質年代和生物的演化
世界通史世界通史
勞動創造了人
攀樹的猿群
正在形成中的人
完全形成的人
第二節 從血緣家族到氏族公社的產生
舊石器時代早期和中期
血緣家族
舊石器時代晚期  母系氏族公社的產生
第三節 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
原始的畜牧業和農業
系氏族公社的繁榮
第四節 父系氏族公社的確立
金屬器時代的開端
私有制和階級的產生
父系氏族
公社
父系家庭公社
第五節 父系氏族公社的解體和國家的產生
農村公社
軍事民主制和國家的產生 第六節 原始文化
書中插圖書中插圖
文字與科學知識的萌芽
第二章 古代埃及(至公元前4世紀)
第一節 埃及國家的形成和古王國時期
埃及的自然環境和居民
國家的產生和早王朝時期
古王國時期的經濟狀況和階級關係
法老的專制統治和建造金字塔
第二節 貧民、奴隸大起義和中王國時期
第三節 新王國的盛衰和後期埃及
第四節 古代埃及的文化
第三章 古代西亞各國(至公元前4世紀)
第四章 古代印度
第五章 古代希臘(至公元前4世紀)
第六章 馬斯頓·希臘·托勒密王國和塞琉古王國
第七章 古代羅馬共和國
第八章 古代羅馬帝國
第九章 安息、薩珊波斯(前期)和貴霜
第十章 古代朝鮮和日本
重要人名、地名及其他名詞索引
後記
地圖目錄
近代卷上
第一章 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第一節 革命的背景
(一)資本主義在農業中的發展
(二)工商業的發展
(三)經濟變動下的英國社會階級狀況
(四)資產階級新貴族與清教徒運動
(五)英國專制制度斯圖亞特王朝統治的開始
(六)專制制度的危機與革命的成熟
第二節 1640年到1649年革命
(一)長期國會與內戰的爆發
(二)第一次內戰
(三)反對長老會派的鬥爭
(四)平等派與獨立派的鬥爭
(五)第二次內戰與共和國的建立
第三節 從共和國到1688年革命
(一)共和國時期的人民運動
(二)遠征愛爾蘭與共和國的覆滅
(三)保王黨人的活動與1660年的復辟
(四)1688年革命
(五)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新貴族的思想家
第一節 工業革命的歷史背景
(一)資產階級國會制度的確立
(二)原始積累過程的加速
第二節 工業革命的進程及其後果
(一)工業革命的進程
(二)工業革命的社會經濟後果
(三)工農運動的發展
(四)資產階級急進運動
(五)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
第三章 17、18世紀的歐洲大陸主要國家
第一節 典型的封建專制國家——法國
(一)路易十四與法國專制制度
(二)路易十四的侵略戰爭
(三)農民狀況與農民運動
(四)路易十五時期的法國。啟蒙運動的興起一
第二節 17、18世紀的德意志
(一)德意志的政治分裂與經濟落後
(二)多民族的奧地利帝國
(三)普魯士王國的興起及其軍國主義
第三節 封建農奴制的俄國
(一)彼得一世的改革與俄國國際影響的增長
(二)農奴制度與俄國的經濟落後
第四節 17、18世紀的海上爭霸
第四章 北美獨立戰爭
第一節 獨立戰爭的背景
(一)英屬北美殖民地的社會經濟及政治概況
(二)美利堅民族的形成。傑弗遜和富蘭克林
(三)殖民地與宗主國的矛盾尖銳化
第二節 獨立戰爭的過程
第三節 戰後的階級鬥爭
第五章 18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
第六章 1794年到1815年的法國與歐洲。維也納會議神聖同盟
第七章 拉丁美洲獨立戰爭和獨立國家的形成
第八章 19世紀30、40年代的西歐主要國家
第九章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第十章 1848年歐洲革命
第十一章 19世紀50、60年代的歐洲民族民主運動
第十二章 美國內戰
第十三章 日本明治維新
第十四章 17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葉的亞洲
第十五章 17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葉的非洲
第十六章 第一國際
第十七章 法蘭西第二帝國與巴黎公社
第十八章 19世紀晚期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第十九章 第二國際(1889-1900年)
第二十章 19世紀晚期的亞洲
第二十一章 19世紀晚期的非洲
第二十二章 19世紀中期和晚期的拉丁美洲
大事年表
重要人名索引
重要地名索引
地圖目錄
近代卷下
當代卷
現代卷
中世紀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