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全譯本)是世界著名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通過一個漸漸長大的孩子的眼光來觀察和了解他周圍的世界,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倔強、富有同情心和不斷追求的青少年形象 青少年在成長期所遇到的種種問題、所經受的各種心理考驗,對於讀者來說無比親切感人,是一部不可錯過的成長必讀書。 點擊連結進入新版: 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童年 在人間 我的大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 譯者:李峰
  • 出版日期:2007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5435446
  • 作者:高爾基
  •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 頁數:733頁
  • 開本:32開
  • 品牌:長江文藝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全譯本)是高爾基著名的三部曲自傳體小說,寫出了高爾基對苦難的認識,對社會人生的獨特見解,字裡行間涌動著一股生生不息的熱望與堅強。它內涵豐厚,耐人尋味,為我們描繪了一個精彩紛呈的精神世界。

作者簡介

作者:(俄)高爾基 譯者:李峰 初麗岩 梁曉莉

高爾基(1868.3.28―1936.6.18)英文Gorky·Maksim,全名高爾基·馬克西姆,原名阿列克賽·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也叫斯克列夫茨基,前蘇聯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列寧說他是“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蘇聯文學的創始人。1868年3月28日出生於俄國伏爾加河畔的下諾夫戈羅德城(今高爾基城)。

圖書目錄

童年
在人間
我的大學

序言

在19世紀的俄國作家中,高爾基是一位真正來自於社會底層的作家,他的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就是對自己最苦難的下層生活的藝術記錄。高爾基究竟是一位怎樣的作家?由於蘇聯時代社會風雲的變幻,再加上作家思想觀念的矛盾,關於他的研究和評價也大相逕庭。
蘇聯時代,高爾基為全民族所敬仰和崇拜,不僅在蘇聯,而且幾乎在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都一致把高爾基奉為“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革命的海燕”、“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奠基人”。而在蘇聯解體後一段時間裡,由於對史達林的重新認識和評價,高爾基也被連帶地拉下“聖壇”,有入罵高爾基是“幫凶”,是“堅定不移的史達林分子”,“勞改隊,集中營的歌手”……20世紀80年代中期,蘇聯甚至撤銷了用“高爾基”命名的城市和大街名稱(他的故鄉高爾基市和莫斯科著名的高爾基大街都恢復了原來的舊名),《文學報》取消了刊頭上他的側面像,他的作品也被人從中學課本的大綱中刪除。也有人稱高爾基是被史達林利用的犧牲品,最後被史達林害死。今天看來,無論對高爾基的人為理想化,還是對高爾基的否定,都遮蔽了高爾基個性思想的複雜性,影響了對高爾基真實思想的了解。隨著蘇聯國內對史達林時期國家檔案的解密,最近幾年學界的研究,開始對高爾基神化或貶低的政治化傾向進行糾偏,注重更公允地研究作家的創作個性和思想特徵。
高爾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佩什科夫,馬克西姆·高爾基是他的筆名,俄語的含義是“最大限度的痛苦”。高爾基的童年是不幸的。4歲喪父後,母親改嫁,高爾基便住在外祖父家。ll歲時母親去世,外祖父所開的染坊破產,家境逐漸窮困,自私、勢利的外祖父很不滿外孫給自已增加的生活重擔,於是高爾基便走向了“人間”。他當過學徒,在輪船上洗過碗碟,在碼頭上搬過貨物,還乾過鐵路工人、麵包工人、看門人、腳夫、鋸木工、園丁……年滿16歲之前,高爾基已先後從事過7種職業。幼小的他嘗盡人間的酸甜苦辣,受盡有產階級的虐待和壓迫,同時也看到了與自己地位相同的人蒙受的凌辱與歧視。這些經歷是作家日後樸素的平民意識和人道主義思想形成的基礎。
1884年,高爾基懷著上大學的渴望到了喀山,來到喀山才知道上大學對他來說只不過是一個夢想。他很快成了流浪大軍中的一員。通過好友傑里科夫,高爾基接觸到了民粹派大學生們,在朝不保夕的困苦日子裡,高爾基刻苦自學,從18世紀的作品到當代雜誌,從法國啟蒙思想家到現實主義小說家再到俄國古典文學,從民粹派的小冊子到《資本論》,高爾基如饑似渴地汲取一切知識養分,掌握了歐洲古典文學、哲學、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為他的文學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高爾基的創作從19世紀90年代到20世紀30年代,長達40餘年,經歷了俄國資產階級革命、十月革命、社會主義建設等重大歷史變革。
高爾基的大部分創作素材都來源於自己對生活,尤其是底層生活的經驗。早期創作帶有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這與童年時代外祖母的影響有關,外祖母曾經給兒時的高爾基講過許多民間傳說和故事。他的第一部短篇《馬卡爾·楚德拉》(1892)以及童話詩《少女與死神》(1892)、散文詩《海燕之歌》(1901)、《鷹之歌》(1895)等都具有感情充沛、想像豐富的特點。19世紀90年代以後,其創作趨於成熟,著有長篇小說《福馬·高爾傑耶夫》(1899),劇本《小市民》(1901)等,這些作品揭示了資產階級內部分化瓦解,必然走向滅亡的趨勢。1906年問世的長篇小說《母親》,被認為是無產階級文學的奠基作。小說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寫巴維爾·弗拉索夫在革命理論和社會實踐中不斷成長的過程;第二部分寫在兒子巴維爾及進步青年的影響下,母親彼拉蓋婭·尼諾夫娜的精神覺醒過程。小說以1905年工人運動為背景,集中敘述了“沼地戈比”、五一遊行、車站散發傳單等典型事件。這部小說的貢獻在於,塑造了世界文學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者形象。
十月革命前夕(1907—1917),高爾基出版了揭示俄國小市民氣息的中篇小說《奧古洛夫鎮》(1910)和長篇小說《馬特維·科熱米亞金的一生》(1911)以及自傳體三部曲的前兩部《童年》(1914)和《在人間》(1916)。
十月革命後(191 8—1936),高爾基的大半時間是在國外度過的(1921—1928),但這並沒有影響到他的創作。這一時期的主要創作有:《我的大學》(1923)、回憶錄《列寧》(1924一1930)、長篇小說《阿爾達莫諾夫家的事業》(1925)和《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1925—1936),此外還有大量的特寫和政論集。
對高爾基的再評價主要涉及到高爾基十月革命後的思想狀況(高爾基與十月革命、商爾基與拉普、高爾基與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高爾基與俄國知識分子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以及他與列寧、史達林這兩位政治領導人的關係。高爾基和列寧因為都有一顆為民眾利益而奮鬥的決心走到一起,他們相互敬重,坦誠交往。當高爾基患肺病在國內久治不愈時,列寧力勸高爾基去國外療養;高爾基在國外聽到列寧去世的訊息時痛哭流涕。但是他們在交往過程中也常常因為雙方政見不同而產生爭執。高爾基和列寧的第一次公開衝突發生在1908至1913年間。面對列寧和前進派領導人波格丹諾夫的鬥爭,高爾基從謀求革命內部團結的善良願望出發,站在波格丹諾夫一邊勸說列寧放棄派別之爭,被列寧批評為“前進派的中間分子”。高爾基和列寧的第二次衝突發生在1917至1919年,主要分歧表現在對知識分子和農民的認識方面,表現在對無產階級革命進程以及採用何種手段奪取政權等問題上。高爾基認為無產階級的武裝暴動只能導致新的國內戰爭,而勞動人民,特別是農民還處於愚昧落後狀態,工人階級的先進分子人數很少,尚不能治理國家,他認為當務之急是發展文化教育事業,培養勞動人民的理性和素養。他以《不合時宜的思想,革命與文化札記》為標題,寫了一系列文章,宣揚自己的觀點。官方主流觀點一直認為,這本書是高爾基錯誤思想的產物,是作家錯誤觀點的集中表現。而實際上,《不合時宜的思想》中的立足點是積極的,高爾基懷著坦誠、熱情和強烈的向善情懷,表現了對農民、士兵、工人和知識分子的看法,以及他對無產階級革命和文化建設的思考。雖然高爾基提出的觀點與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相左,但是他的觀點是出於對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的人民的熱愛,出於他對革命前途的擔心和焦慮。他反對政府的紅色恐怖政策,竭力為被捕的科學家、知識分子、學者說情,列寧此時力勸高爾基離開俄國的一個隱秘原因即是對高爾基的保護,體現了布爾什維克領袖列寧對高爾基的寬容態度。
高爾基與史達林的關係始於20世紀20年代末期。當時史達林提出了國家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的計畫,但是遭到了黨內反對派的抵制。考慮到高爾基在國際文壇的威望,史達林出於個人的政治需要,精心策劃並誘導高爾基回國。1928年僑居國外6年多的高爾基回國,蘇聯政府舉行了盛大的歡迎活動。表面上看,史達林非常器重高爾基,給了高爾基很高的榮譽,並親自把高爾基的故鄉改名為“高爾基市”;但另一方面,史達林又認為,高爾基是一個容易受情緒支配的人,所以只委任他為作協籌備會的名譽主席。高爾基一開始對史達林實行的路線和政策是支持的。與前期反對暴力傾向的觀點不同,高爾基後期不僅肯定在推翻資產階級統治的鬥爭中使用暴力的必要性,而且認為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後實行專政也是必要的,他認為這樣做的目的除了鎮壓敵人的反抗和破壞外,還可以改造社會和改造人。在1934年和1935年發表的《無產階級的人道主義》和《論文化》等文章中,高爾基闡述了他的無產階級人道主義思想,這些觀點非常接近史達林的政治學說,因而受到史達林的讚賞。同時高爾基也意識到史達林出於政治目的對自己的利用,所以拒絕為史達林寫傳記,但最後高爾基被史達林毒死一說還沒有資料證實。 自傳體小說三部曲是作家自己的親身經歷,然而又不是一般的生平傳記。在三部曲中,作家既寫出了個體的命運與生活,又表現了一代人的成長過程。主人公阿廖沙-佩什科夫的形象,既是作家本人的真實寫照,又是一個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藝術典型。阿廖沙生活在19世紀70、80年代,這是俄國社會歷史的重大轉折時期。
《童年》開篇便展現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慘的童年。幽暗而狹小的房間裡,年僅4歲的阿廖沙和他的外祖母,懷著無限悲痛的心情和他父親的遺體告別。在這充滿悲哀的氣氛中,天真的阿廖沙希望外祖母快點領他到一個新的、幸福的環境去,外祖母阿庫林娜-伊萬諾夫娜雖然沒有領他到理想的環境,但是她身上那種下層勞動婦女的慈善、關懷,給了孤苦的阿廖沙許多心靈的慰藉。
外祖母阿庫林娜既是一個小說形象,也是高爾基外祖母的寫照。高爾基後來回憶說:“我滿肚子都是外祖母的詩歌,就像蜂房裝滿了蜂蜜一樣,甚至在我思考問題時,也是正在用她的詩去思維。”外祖母不僅教給高爾基民間追求真理的精神的“根”,更重要的是她具有豐富的內心世界和堅強的精神力量,這一切都影響著高爾基的一生。
《在人間》寫的是阿廖沙於1878至1884年來到“人間”後的苦難歷程。與“童年”時期相比,此時,阿廖沙的活動舞台,已從狹小的家庭圈子走向了社會。一方面,阿廖沙融入底層社會,加深了下層人民的認識;另一方面,阿廖沙開始接觸各類書籍和知識,當然他的讀書主要靠自學。對知識的渴求使他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加深了對社會的認識,也初步形成了激進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我的大學》寫的是阿廖沙1884年夏末至1888年秋在喀山時期的活動和成長。阿廖沙上大學的理想未能實現,而獨特的社會大學卻教給了他在大學講堂里學不到的東西。在這所“民間大學”里,阿廖沙除了接觸到一部分工人外,接觸更多的是城市內的知識分子、民粹派以及下鄉組織合作社時期的鄉村農民。小說描寫了阿廖沙尋求革命真理的困難道路。從內容來看,((我的大學》主要是由兩部分組成的:第一部分是描述阿廖沙在喀山的生活,第二部分是描述阿廖沙同羅馬西在克拉斯諾維多沃村所進行的革命宣傳和組織工作。小說的結尾,阿廖沙開始踏上了漫遊俄羅斯的旅程。
到了喀山,為了填飽肚皮,他不得不每天一清早就跑到外面找活乾。不過,阿廖沙正是在這種惡劣的生存環境中鍛鍊出一種堅強不屈的性格;同時也從伏爾加河碼頭的裝卸工人們身上和他們那種創造性的勞動中,看到了人類的智慧,汲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在與民粹派的接觸中,阿廖沙受到了許多鼓舞和啟示:“這些人民崇拜者的話,像清新的雨露滴在我的心上,還有描寫鄉村黑暗生活和描寫農民苦難的那些極樸實的文學作品,也給了我很多啟示。我覺得只有對人類最強烈的愛,才能激發出一種必要的力量來探索和領會生活的意義。從此以後我不再為自己著想,開始更多地去關心別人了。”這裡既透露了主人公思想的成長,也是作者樸素的人道主義思想的流露。1888年阿廖沙跟隨革命的民粹派羅馬西來到伏爾加河畔克拉斯諾維多沃村,協助羅馬西在農民中間進行宣傳組織活動。這樣,他進一步了解到俄國農民的苦難生活,再加上羅馬西的革命理想的影響,小說結尾,阿廖沙踏上了新的征程。
自傳體三部曲的最大藝術特點是心理描寫細膩且豐富。俄國文學有著悠久的心理描寫的傳統,從陀思妥耶夫斯基“殘酷”挖掘人心善良之下的險惡到托爾斯泰的“心靈辯證法”,文學前輩們那豐富微妙的心靈傾訴在自傳體三部曲中都可以找到師承的因子。阿廖沙從《童年》中的社會觀望者、局外人到《在人間》的思索者、苦惱者,再到《我的大學》中的參與者、奮鬥者,人物視角的轉換、嬗變,人物性格的衍生、發展,人物心理的成長、成熟,人物形象的豐滿、完善……高爾基帶著切身的體悟,捕捉並精確地傳達出主人公心理發展的動態化的全過程,寫出了一個鮮活的、超越了時代和民族的阿廖沙形象。
高爾基不是神,也不是政治家,他是一個有憂患意識和人道主義情懷的文學家。他一生曲折坎坷,在獨特的人生路途中,走過彎路,但最終還是一個“大寫的人”。高爾基作為一個從19世紀到20世紀跨世紀的作家,在俄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應該得到充分肯定,對20世紀世界文學和中國文學的發展所產生的巨大深遠的影響也不容低估。我們今天讀他的書,紀念他,不需要人為地遮蔽,也無需過分地讚揚,而應帶著崇敬和感激之情,實事求是地去分析和評價。

北京師範大學外國文學博士
禇蓓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