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寶羹

七寶羹

吃七寶羹始於晉代的傳統歲時飲食風俗,流行於福建、廣東、台灣及湖南、湖北等地。農曆正月初七日采七種菜蔬拌和米粉作羹,稱“七寶羹”。 清·黃景 仁 《人日集翁學士覃溪詩境齋》詩:“艷以三陽節,分來七寶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七寶羹
  • 時間:農曆正月初七日
  • 史實記載:《異物記》
  • 相關詩句:艷以三陽節,分來七寶羹
  • 包括芥菜
  • 傳說:女媧造人
歷史,習俗,傳說,

歷史

七寶羹七寶羹
農曆正月初七為“人日”,廣州人俗稱“眾人生日”。過去這天早飯時,人們要吃七種菜(芹菜芥菜菠菜青蔥大蒜等)製成的“七寶羹”和“薰天餅”(在露天中煎成)等。人們用五彩絲織品剪成人形,或用金箔刻成人形,掛在屏風或帳子上。婦女將刻得小小的人形戴在鬢髮上,既講吉利,又是一種裝飾。
七寶羹七寶羹
但是根據古籍《異物記》的記載,“七寶羹”實際上是駝蹄燉成的羹菜。
民國以前,人日這天青年男女結伴到郊外遊玩,選“人日皇后”,中選者主持一天的活動。年長者則登上觀音山(今越秀山)或白雲山飲酒、吟詩作賦;女的去神廟參神,男的到花地(今芳村區)賞花或拜黃大仙廟 。

習俗

初七是人日,家鄉的風俗是要準備‘七寶羹’,包括芥菜芥藍韭菜春菜芹菜、厚瓣菜,一樣都不能少。”
七寶羹七寶羹
由於各地物產不同,“七寶羹”所用的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別。廣東潮汕用芥菜、芥藍、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蔥、芫茜、韭菜加魚、肉等;台灣福建菠菜、芹菜、蔥蒜、韭菜、芥菜、薺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寓意聰明,蒜寓意精於算計,芥菜令人長壽。

傳說

據民間傳說,女媧造人時,前六天分別造出了,第七日造出了。因此,傳統認為正月初七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民間稱初七這天為“人日”、“人勝節”或“七元日”。
人日要吃“七寶羹”的習俗是從中原傳過來的。目前這個習俗在客家和潮汕地區保存得比較完整。那裡的商鋪在初七那天會專門出售“七寶羹”的盆菜。
在廣州,如果初一在家中擺放了貢桌,那么在初七就可以拆開了,預示今年行好運,事事順景。古人認為正月初七以晴為好,寓意人壽年豐,天下大同。天晴則方便出遊,廣州傳統中初七還有游花地的習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