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州(四川北部歷史政區)

龍州(四川北部歷史政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龍州是中國古代位於今四川省北部的一個行政區劃,轄域以今平武縣為主體,包括今青川縣江油市等地。治所在今平武縣南壩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州
  • 行政區類別:州
  • 所屬地區:利州西路、利州路
  • 下轄地區:今平武縣、青川縣、江油市等地
  • 政府駐地:今平武縣南壩鎮
  • 地理位置:今四川省北部
  • 面積:待考
  • 人口:待考
  • 著名景點:江油關
建置沿革,治所,

建置沿革

南北朝
西魏占領蜀地後,復置龍州,並將其治地由陰平(今江油市小溪壩鎮)遷徙到江油關(今平武縣南壩鎮)。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撤銷江油郡、靜龍郡、馬盤郡、建陽郡,江油縣、平武縣、陰平縣、馬盤縣、秦興縣五縣直隸於龍州。開皇十三年(598年),改秦興縣為方維縣。
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龍州為平武郡,仍治今平武縣南壩鎮。時陰平縣改隸普安郡,平武郡領江油、平武、馬盤、方維四縣。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平武郡為龍門郡,其年又加一西字,稱西龍門郡,仍領江油、平武、馬盤、方維四縣。武德四年(621年),撥出方維縣,郡領江油、平武、馬盤三縣。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改西龍門郡為龍州,又稱龍門州,屬羈縻州,歸茂州管轄,至武則天垂拱年間(685~688年)始為正州。貞觀八年(634年),省平武縣入江油縣,州領江油、馬盤二縣。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龍州為江油郡,改馬盤縣為清川縣,郡領江油、清川二縣。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賜江油郡為靈應郡,並置龍州都督府。《李龍遷祠記》碑載,至德二年十月二十八日詔曰:“江油古邑,地帶靈山。自梁迄唐,屢蒙顯貺。眷茲龍境,禮合褒崇。可升龍州為都督府,賜號靈應郡。”“靈山”即南壩鎮之牛心山。
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復改靈應郡為龍州,仍領江油、清川二縣。
五代
五代時期,前蜀後蜀政權承唐舊制,龍州及江油、清川二縣建置、治地均無變化。
北宋建立後,仍置龍州,領江油、清川二縣。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改龍州為政州。南宋高宗紹興元年(1135年),復改政州為龍州,仍領江油、清川二縣。
龍州疆域圖(南宋)龍州疆域圖(南宋)
宋理宗寶慶三年(1226年),南宋朝廷設龍州三寨長官司,授予龍州判官王行儉世襲長官司之職,龍州土司正式產生。王行儉成為境內王姓土司始祖。
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龍州境內發生兵亂,清川縣廢。理宗寶祐六年(1258年),龍州與江油縣徙治於雍村(今江油市大康鎮)。此後直至明初的130年間,今平武縣境內無縣級以上政區建置,為龍州江油縣及龍州三寨長官司轄地。
宋度宗鹹淳元年(1265年),南宋朝廷授予龍州知州薛嚴世襲土知州之職,龍州全境皆成為土司領地。薛嚴成為境內薛姓土司始祖。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龍州土司歸附元朝,今平武縣境仍為龍州江油縣及龍州三寨長官司轄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省江油縣入龍州,今平武縣境為龍州及龍州三寨長官司管地轄地。
元順帝至正元年(1341年),升龍州為龍州宣慰司。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又升為龍州元帥府,並將龍州三寨長官司納入其中,今平武縣境為龍州轄地。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復改龍州元帥府為龍州宣慰司。
元順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建立的大夏割據政權占據龍州,次年,仍置龍州宣慰司,並復置江油縣,州、縣同治興教鎮(今江油市武都鎮)。今平武縣境為龍州江油縣轄地。大夏開熙元年(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改授龍州等處軍民宣撫司。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今平武縣境為龍州江油縣與青川守御千戶所轄地。
明世宗嘉靖45年(1566年),實行改土設流,改龍州宣撫司為龍安府,隸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後不復置。

治所

龍州治所在今四川省平武縣南壩鎮
龍州故址南壩鎮城區鳥瞰龍州故址南壩鎮城區鳥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