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地那龍線蟲

麥地那龍線蟲

麥地那龍線蟲 Dracunculus medinensis

世界衛生組織(1990)統計的資料顯示,全球每年有500~1000萬人患麥地那龍線蟲病,估計有1.2億人受該病威脅,並提出全球消滅該病的規劃和要求。在中國,對家畜感染的報告較多,而人體病例至今僅有王增賢(1995)報告1例,患者為安徽阜陽農村1名12歲性兒童,在其左側腹壁膿腫內檢獲1條雌性成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麥地那龍線蟲
  • 拉丁學名:Dracunculus medinensis
  • :駝形目
  • :龍線蟲科
  • :龍線蟲屬
  • 分布區域:人和多種哺乳動物組織內
  • 流行地區:印度、巴基斯坦、西南亞以及非洲
生長形態,臨床表現,確診方法,預防治療,問題範圍,消滅之路,

生長形態

成蟲形似一根粗白線,前端鈍圓,體表光滑,鏡下可見較密布的細環紋。雌蟲長約60~120cm, 寬約0.9~2.0mm,成熟雌體腔被前、後兩支子宮所充滿,子宮內含大量第1期幼蟲;雄蟲長約12~40mm,寬約0.4mm, 末端捲曲1至數圈,交合刺兩根。幼蟲大小約為636.0×8.9μm., 體表具有明顯的纖細環紋,細長的部約占體長1/3。
麥地那龍線蟲
寄生於終宿主(人或動物)組織內的雌蟲,成熟後自寄生部位移行至四肢、背部皮下組織,頭端伸向皮膚表面,子宮內成千上萬的幼蟲,由於內外壓力而致子宮破裂,釋放出大量極為活躍的第1期幼蟲。這些幼蟲可引起宿主強烈的免疫反應,使皮膚形成水泡。水泡最後潰破。當潰破部位與冷水接觸時,成蟲受刺激致使蟲體與其子宮自傷口伸出,將幼蟲間歇性地產入水中,雌蟲產完幼蟲後自然死亡,並被組織吸收,傷口亦即癒合。
幼蟲在水中被中間宿主劍水蚤吞食後,在其體內發育為感染期幼蟲。當人或動物飲水誤吞含感染期幼蟲的劍水蚤後,幼蟲在十二指腸處從劍水蚤體內逸出,鑽入腸壁,經腸系膜、胸腹肌移行至皮下結締組織。約3個月後,雌雄蟲穿過皮下結締組織到達腋窩腹股溝區,雌蟲受精後,雄蟲在數月內死亡。成熟的雌蟲於感染後第8~10個月內移行至終宿主肢端的皮膚,此時子宮內幼蟲已完全成熟。
麥地那龍線蟲

臨床表現

本蟲的致病作用主要是雌蟲移行至皮膚,使皮膚出現條索狀硬結和腫塊;釋放的幼蟲可引起丘疹、水泡、膿泡、蜂窩組織炎膿腫潰瘍等症狀;雌蟲釋放的代謝產物可引起蕁麻疹血管性水腫和全身症狀,發熱、頭暈、噁心、腹瀉、嗜酸性粒細胞增高。此外,蟲體還可侵犯中軀神經系統,引起截癱;亦可引起部、心臟及泌尿生殖系統的病變;後遺症關節炎滑膜炎關節強直和患肢萎縮,影響勞力。

確診方法

本病的主要確診方法是:檢查皮膚上的典型水泡;水泡潰破後,檢查幼蟲,方法是用少許水置於傷口上,取少量傷口表面的液體至載玻片上,在低倍境下檢查運動活躍的幼蟲;檢查雌蟲,若雌蟲自傷口伸出即為最可靠的確診依據;深部膿腫可經穿刺吸膿鏡檢幼蟲。免疫學方法亦可用於診斷。

預防治療

本病是一種人獸共患寄生蟲病。人的感染除了誤飲含劍水蚤自然界水體外,有報導認為,亦可因生食泥鰍引起。本病感染的年齡多在14~40歲,發病季節以5~9月為最高。治療本病的最可靠方法為使用1根小棒慢慢將蟲體卷出。方法是用適量冷水置於暴露在傷口外的蟲體上,雌蟲隨即伸出生產幼蟲,此時便可用小棒卷出約5cm長的蟲體。每天一次,約經3周即可將全蟲取出。化療藥物可用滅滴靈噻苯達唑。本蟲感染是由於人飲用含劍水蚤的水所致,因此應避免飲用不潔生水,預防本蟲感染。

問題範圍

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估計全世界20個國家曾有350萬病例,其中有16個國家在非洲。在整個上世紀90年代,所報告的病例數出現下降,到2007年時降至1萬例以下。2009年,這一數字進一步降到3190例,之後降到2010年的1797例以及2011年的1058例。
截至2011年,該病的年發病率與上世紀80年代中期相比降低了99%以上。目前,只有查德衣索比亞馬里南蘇丹仍然報導出現病例。

消滅之路

1981年4月,國際飲水供應和環境衛生十年(1981-1990年)合作行動機構間指導委員會提出消除麥地那龍線蟲病,以此作為十年行動獲得成功的指標。同年,世界衛生大會這個世衛組織的決策機構通過了一項決議(WHA34.25),認識到國際飲水供應和環境衛生十年對消除麥地那龍線蟲病帶來了機遇。這使得世衛組織和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制定了消滅活動方面的戰略和技術指南。
1986年,卡特中心參與到了與該病的鬥爭之中,並且與世衛組織和兒基金合作,從此以後一直走在消滅活動的前列。為了做出最後一番努力,世界衛生大會在2011年呼籲麥地那龍線蟲病呈地方性流行的所有會員國,加快阻斷疾病的傳播並且開展全國性的監測,確保麥地那龍線蟲病得以消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