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地那線蟲病

概述,病因,臨床表現,併發症,診斷,鑑別診斷,治療,預後,

概述

麥地那龍線蟲病(Dracunculosis)又名幾內亞線蟲病(Guinea worm disease)或龍線蟲感染(dragon worm disease),是由麥地那龍線蟲引起。麥地那龍線蟲雌蟲一般長約70~80cm,極少超過100cm,人類飲用被污染的水源後,龍線蟲幼蟲進入人體,從而完成它的生命周期。雖然某些動物也可被感染,但人類是其固定及主要感染宿主。
麥地那線蟲病麥地那線蟲病

病因

麥地那龍線蟲是一種大型的線蟲,雌蟲長70~120cm,雄蟲略小。成蟲寄生於人腸系膜及腹壁後組織內,雌蟲成熟後從寄生部位移行至人體四肢、背部的皮下組織,釋放出大量活躍的一期幼蟲,在皮膚上出現水皰,當皮疹接觸水後,皰壁破潰將幼蟲排入水中,被中間宿主——劍水蚤吞食,在其體內經兩次蛻皮發育為感染性幼蟲,人若飲含有劍水蚤的生水,在人體胃內幼蟲離開劍水蚤進入小腸,經第三、第四次蛻皮,這種具有感染性的幼蟲穿過十二指腸壁進入腸系膜和腹壁後組織內,逐漸發育為成蟲。感染後3個半月,成蟲到達臍窩和腹股溝被結締組織包圍形成囊腫,人體感染後10~14月,皮膚上出現水皰,雌蟲鑽入皮下組織,水皰破潰,從潰瘍中不斷向外釋放幼蟲。人類的胃酸可以釋放出被吞食的撓足蟲內的幼蟲,幼蟲經胃壁到達疏鬆的結締組織。幼蟲成長為成蟲約需10~14個月,不引起組織反應。受孕的雌蟲在皮膚中遷移可導致包含炎症細胞和嗜酸細胞的局限性水皰,四周后蠕蟲出現,水皰在接觸水後破裂,從雌蟲子宮釋放出幼蟲。組織中破裂的蠕蟲引起強烈的炎症反應, 可導致膿腫形成。
麥地那線蟲病病史麥地那線蟲病病史

臨床表現

典型臨床表現包括丘疹,可2~7cm大小,由硬結邊緣進入靜脈約需1~3天,患者感到強烈的燒灼感,至少浸入水中的感染部位可感覺到。水皰破裂,幼蟲被釋放入水。組織中破裂的蠕蟲引起強烈的炎症反應,可導致膿腫形成。皮膚破潰還可導致二重細菌感染,包括破傷風,感染寄生蟲數目可一個到多個,總數常可少於6個或多於50個。最常見的好發部位常見於下肢、足部,也可出現於手部、臂部、甚至下頜部,全身症狀可有噁心、嘔吐、腹瀉、蕁麻疹、瘙癢可為一過性。一旦幼蟲被釋放於水中,全身症狀可加重。偶爾蠕蟲也可見於心包、脊背、眼睛、睪丸、韌帶等深部組織。如果關節受侵也可引起關節炎。人體對這種寄生蟲感染沒有保護性免疫,重複感染很普遍。

併發症

皮膚上出現不明原因的水皰、潰瘍,一般在皮損內都可查到蟲體,可出現蕁麻疹

診斷

典型的臨床表現及糞便或皮損中找到幼蟲可診斷,X線檢查可發現已死的鈣化蟲體。

鑑別診斷

鑑別包括與細菌感染,盤尾絲蟲病,羅阿絲蟲病等有關的淺潰瘍或蜂窩織炎。

治療

流行的治療土法可用繩慢慢纏繞,但這樣可導致蟲體破裂,引起嚴重的炎症反應。藥物治療包括甲硝唑、噻苯達唑,可減少感染,易殺死蟲體。噻苯達唑可完全殺死成蟲,皮損可對症處理。
1.用一根小棒慢慢將蟲體捲起輕輕外拉,注意不要用力過大,防止將蟲體拉斷。方法:先用1:1 000氯化汞水溶液注入腫塊內及其周圍,然後將患處浸入冷水中,雌蟲即開始伸展排泄幼蟲,此時用小棒卷出雌蟲,如此每日重複1次,約需3周時間可將蟲體全部取出。也可用氯乙烷或液氮噴霧可促使幼蟲排出。
2.若蟲體寄生在深部潰瘍內,可手術切除。
3.口服甲硝唑、硝唑咪、甲苯達唑等藥物可將成蟲殺死,常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此外,口服乙胺嗪,能控制早期感染,可作預防用藥。

預後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一些防治麥地那龍線蟲病的低成本辦法包括:提供安全的飲用水、對飲用水進行過濾、加強對患者病情的控制、防止患者涉水,以及用藥物對水源進行除蟲處理等。不飲生水是預防本病的關鍵,因此要管好水源,防止污染,及時治癒患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