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國

鷹國

平頂山,春秋時為應國,應國以鷹為圖騰,古漢語“應”“鷹”通假,平頂山因此又有鷹城之稱。應國原為商代方國,其地在今山西應縣。古文獻及甲骨卜辭有商王步於應,應侯朝商等記載。應國滅亡時代不詳,推測大概在東周早期的楚武王或楚文王時亡於楚國應國滅後,子民以國為氏,得應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鷹國
  • 所屬洲:亞洲
  • 時區:UTC+8
  • 政治體制:君主專制政體
  • 主要民族:漢族
  • 位置:平頂山
歷史沿革,遺址結構,鷹山,鷹水,古籍記載,考古發掘,歷史文化,民俗,文化,建築特色,

歷史沿革

夏商時期,在今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一帶有古應國,後來古應國的子民遷至今河南平頂山地區定居。西周初期,武王之子、成王之弟應叔被封為應侯,因封地屬應國故地,國名仍為應國。應侯在兩周有較為顯赫的地位,在西周早期為監國,故有應監、應公之稱,而後才成為諸侯。
鷹國
周代鷹國西周應叔立國~東周早期滅國;歷350餘年歷史】。但古鷹國歷史自黃帝時期應龍氏朔州市應縣立國至東周早期滅國曆數3000年之久。
鷹國隱藏著我國古代方國最神秘,最深厚的歷史。成為永遠無法解開的歷史之謎。古鷹國是我國史學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遺址結構

平頂山市地形圖猶如一隻巨型神鳥做斂翅俯衝狀,其眼睛便是舞鋼(如圖)。作為以鷹為崇拜的鷹城百姓來說巨型神鳥就是雄鷹,氣勢如虹的俯衝狀只是為著獵物。雄鷹氣勢如虹的俯衝是最能體現雄鷹力量和速度的屬性章顯。地形圖中雄鷹俯瞰 斂翅俯衝的瞬間動感強烈,擁有欲決以死戰的氣概,很有震撼力和欣賞價值。
鷹城地形圖就是《雄鷹斂翅俯衝抓捕獵物圖》鷹城地形圖就是《雄鷹斂翅俯衝抓捕獵物圖》
應,國名,侯爵。應龍,古代生翼的龍:古代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相傳禹治洪水時有應龍以尾畫地成江河使水入海;古代傳說中善興雲作雨的神,應龍指遠古時期今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一帶的氏族部落和神秘古國——應龍氏和應國,後來古應國的子民遷至今河南平頂山地區定居。《太平寰宇記》卷八汝州魯山縣云:“應國在襄城父城縣西南。” 偉大詩人屈原在《天問》中,對應龍如何幫助大禹治水、如何用尾巴在地面上劃出一條江河引洪水入大海等奇事表示不解。
周初到春秋之時的應國,在周王朝所轄諸侯國中,地位是非常高的,且具有一定的“監國”職能,因此,應國在周王朝建立之初,充當了開疆拓土,平叛伐逆的重要角色,也得到了周王朝的不斷嘉獎,以致有詩經上所記周王“媚茲一人,應侯順德”的讚譽。可以說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吞併了江淮諸國,如史籍所說“拓地千里,封畛於汝,江漢諸姬,楚盡有之”。應國也是在這一時期,在強楚狂風暴雨般的進攻下,連史官都來不及記載,就被淹沒在歷史的長河裡。
相傳應龍上古時期黃帝的神龍,它曾奉黃帝之令討伐過蚩尤,並殺了蚩尤而成為功臣。在治洪水時,神龍曾以尾掃地,疏導洪水而立功,此神龍又名為黃龍,黃龍即是應龍,因此應龍又是禹的功臣。應龍的特徵是生雙翅,鱗身脊棘,頭大而長,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齒利,前額突起,頸細腹大,尾尖長,四肢強壯,宛如一隻生翅的揚子鱷。在戰國的玉雕,漢代的石刻、帛畫和漆器上,常出現應龍的形象。應龍最早出現是在先前的黃帝時期,《山海經》和《史記》就有記載。由於戰爭消耗能量過大,再也無力振翅飛回歸天庭,就悄然來到南方蟄居在山澤里。龍屬水性,所句之地,雲氣水分自然而然會聚起來,這就是南方多雨的緣故。許多年後,應龍復出,助天禹譚水脈,開江河,成為治水功臣之一。
《辭源》記載“應龍”是指有翅膀的千年龍《辭源》記載“應龍”是指有翅膀的千年龍

鷹山

應,國名,侯爵。古典漢語“應”“鷹”通假。《括地誌》故應城,因應山為名,在汝州葉縣。武王代商,封其後於應,或謂弟。周公平武庚管叔之亂,封武王子叔韓於應。應(鷹)山是伏牛山的余脈,南瀕白龜山水庫。沙河(即古滍水)自西向東經由水庫流向汝河,爾後匯入淮河。
平頂山市應(鷹)山像乾陵平頂山市應(鷹)山像乾陵
江河東流,物是人非,神秘千年應山歷經朝代更替,但應(鷹)山之名卻如同泰山存於永恆。應山是華夏地名的奇蹟,這真是永恆中蘊涵哲理,不變中深藏奧妙。這不能不說是應山平凡的獨特和偉大,是應山文化的深刻和豐富。有詩為證:
應(鷹)山遠眺
南湖北塔遠山青,舊市新城遙望中。
莫道應河沉寂久,征帆一夜掛東風。

鷹水

【哺育“曲藝之鄉”的——應水】平頂山市應水發源於伏牛山東麓的應源(今魯山縣梁窪鎮,梁窪鎮又名應源鎮),注入古應國滍水應河亘古不變,冬天的應河水流平穩,無聲無息,無限溫情,然而到了夏季,卻是水流湍急來勢洶洶,尤其到了雨季,更是一番洶湧澎湃的聲勢,令人望而生畏。古典漢語“應”“鷹”通假,應河又名鷹河,古稱應水、橋水,俗稱馬渡河。流經古應國地標滍陽嶺,滍陽嶺是一條土嶺,人稱滍陽土龍。遠遠望去滍陽嶺猶如一條巨龍依偎在茫茫天地間,低首垂尾飲水於沙河之中。滍陽嶺的南端瀕臨白龜山水庫,舉目遠眺波光粼粼,一片汪洋。
魯山縣梁窪鎮北門外的趙嶺村南坡出大泉,為古應河源頭,西寨門所以叫臨應門,梁窪鎮又名應源鎮。1990年代初,應河源頭的泉水還很旺,一溪清流曲折蜿蜒,到寶豐張八橋鎮的外良莊自然村,水幅三四米,擺一行石頭才能過。而今溝水日漸枯弱,外良村50畝水面的小水庫也已名存實亡,應河古源從此斷絕。
應河流域文化—馬街書會】悠悠應河哺育出的一朵奇葩——馬街書會。據馬街廣嚴禪寺碑文載:“石渠(石村至馬渡寨段舊河名)天設勝,概岩石障水,錯若給畫,迤邐一二里,間清流激湍,或隱或見,宛然有仙家境……”清代汝州人王敦《應水雅石小詩》道:“十洲涌海上,三峽控江浦,那得移山人,碎擲應水滸……逶迤水似蛇,猙獰石如虎,亂泉觸石出,香冽沁肺腑。年年書會來相聚,醉歸乃到夕陽斜。”惜上個世紀80年代採石放炮,雅石與詩文俱毀絕。
古應國訪問記—考古中國古應國訪問記—考古中國
據馬街村火神廟及廣嚴寺碑刻記載:書會最早起源於元延佑年間(公元1316年前後),至今已680餘年。據傳,670年前,馬街村有一位叫馬德平的老藝人,桃李滿天下,農曆正月十三是馬老先生的壽誕之日,弟子們從四面八方趕來獻藝祝壽。風搖樹簌簌,雨來草瀟瀟。三弦書、大調曲子、大鼓書、評書、琴書、道情、漁鼓、花鼓、清音、河南墜子……流傳於大江南北的民間說唱,也正如天地間的風聲雨聲流水聲,是人類歷史這條河流發出的自然聲響,是生活淌過民間帶起的錚錚弦音。
馬街,這個坐落在應河岸邊的看似凡常村落,以其民間文化聖地的身份,吸引了美國、日本等海外學者前來觀摩。也因了書會的影響力,1995年,“第二屆中國曲藝節”在平頂山舉辦,國務院僑辦、中央電視台《中國新聞》攝製組拍攝《十三馬街書會》專題錄像帶被送往各駐外使館。馬街書被譽為"“中國十大民俗”之一,寶豐縣也因此被國家有關部門命名為“曲藝之鄉”和“中國民間藝術之鄉”。2006年5月20日,馬街書會被國務院正式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古籍記載

《山海經校譯》相關文摘:
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應龍處南極①,殺蚩尤夸父②,不得復上,故下數旱③。
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
應龍:傳說中的一種生有翅膀的龍。②蚩尤:神話傳說中的東方九黎族首領,以金作兵器,能喚雲呼雨。③數:屢次,頻繁。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①,逮之於禺谷②。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③,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①景:“影”的本字。②逮:到,及。③又殺夸父:先說夸父因追太陽而死,後又說夸父被應龍殺死,這是神話傳說中的分歧。

考古發掘

應國故城位於平頂山市西郊薛莊鎮應國城址1964年已沒入白龜山水庫西北隅。這裡分布著應山、應水、應都故城、應國墓地和星羅棋布的魚塘,山清水秀如畫,一派田園風光。位於北村一帶的古墓群,長2125米,寬100米。
1974年3月陝西藍田縣紅星村出土應侯見工鐘。藍田《應侯鐘》和日本美術家兼文物收藏家中村不折(1968—1943)所收藏的《應侯鐘》雙鐘連銘,兩銘連讀,得見“見工”乃應侯之名,是初封應國武王之子應叔的曾孫。銘文中有“雁侯見工遺王於周。”“朕皇祖雁侯。”“子子孫孫永寶用”等語。此鐘為周昭王時所鑄,按照何光岳先生的考證,是周昭王準備移封應侯見工之時,舉行了隆重的移封典禮,並在鎬京附近鑄鐘紀念。《應侯鐘》銘文多“雁”字,《路史·國名記·戊》釋:“雁,今作應。”從中國古文字“六書”的造字方法來說,依清代學者王國維的解釋,“雁”與“膺”、“應”是互通而同意的,都從鳥從月(肉)。從古音韻方面講,它們是同音同聲,是符契約音同韻相轉的音變規律的。從古文字考古學的角度看,郭沫若同志經考證甲骨文及1958年9月28日江西餘乾縣黃金埠初級中學,因平球場,取土約50厘米處所發現的《應監甗yǎn》之銘文“雁監作寶尊彝”也認為:“雁即應國之應”。“應國之器已見著錄者”,如《應公鼎》、《應公彝》等,其字皆作應,是知周初第一代應侯之後,應君有稱應公的。“膺”字在其後的演變中,又把下面的“肉”換為“鳥”字,衍生出“鷹”字來。這一字型的演變,在其後的考古發現中,又多次得到佐證。
鷹國
20世紀80年代以來共挖掘出自西周到漢代的古墓300多座,其中有數十座應國貴族墓出土有青銅器,每一件青銅器都蘊含著耐人尋味的故事。出土的一隻玉鷹,還保留著上古“圖騰”的印記。平頂山得名鷹城,即源於此。
平頂山以前的歷史只能查到六朝。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平頂山市組織專家學者對此進行了反覆的學術研討和論證,終於形成了共識,並寫出紀要報市委、市政府批准後,鷹城才在媒體和社會上逐漸叫響。如今,鷹城這個響亮的名字,已經傳遍祖國的四面八方甚至海外。1986年6月出土的玉鷹成為平頂山市的市徽標誌。滍陽嶺成了平頂山市“鷹”圖騰的發源地,平頂山也是全國唯一以“鷹”為別名的城市。
1986年,在平頂山市新華區薛莊鄉北滍村西滍陽嶺上,發現了以兩周時期應國和楚國貴族墓地為主兼有兩漢時期的墓地,經過連續十年的發掘,出土了上萬件文物,其中大多數是周代青銅器。該墓地被評為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特別是在墓冢內出土了大量有關應國貴族婚嫁、封賞、往來、葬禮等器物以及上面的銘文,其中有“應伯壺”、“應伯盤”、“應公鼎”、“應事爵”、“應事鼎”、“應事簋”、“應事觶”,以及有關古鄧國國君的銘文銅器,為研究古應國歷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依據。
應侯鐘:發現兩件,一件是1974年本縣紅門村出土。另一件早年出土,現藏日本書道博物館,兩鐘形制,花紋相同,大小相次。銘文連續,藍田出土通高24、高8.5厘米,篆間飾例“S”雲紋,鼓部飾“T”字形雲紋和鸞鳥,鉦間及上篆銘文39字,日本所藏鑄33字,銘文首句與藍田的銘文末句正好銜接。其銘文曰: 隹(唯)正二月初吉,王(歸)自成周,(應)(侯)見工遺王於周,辛未,王各(格)於康,(滎)白(伯)內(入)右(應)(侯)見工,易(錫) (彤弓)一, (彤矢)百,馬……
這段銘文最末一句與日本人中村不折現收藏的“應侯鐘”銘文起頭一句相銜接。其銘文曰:“四匹(四匹二字合文)。見工敢對揚天子休。用乍(作)朕皇祖(應)(侯)大鐘。用易(錫)眉壽多宗永(命)子子孫孫永寶用。”

歷史文化

民俗

【祭火神是形成書會的起因】相傳,夏禹王之時,有一名叫瘀伯的部落首領,輔佐禹王治水。瘀伯任司徒,管教化,率眾鑿山開河,疏水入海,足跡遍及華夏,功勳卓著,人民擁戴。因此,禹王賜瘀伯子姓,“封商地,任火正”。瘀伯為造福黎民,建營“火台”,傳百姓取用,人們遂奉為“火神”。
當時,黃淮流域,洪水橫流,伊洛向南至魯陽(今魯山)一片汪洋。瘀伯率眾,北開龍門南鑿應源(今魯山梁窪鎮)疏洪入海,還民良田。然而,應河水勢兇猛,兩岸百姓生命財產屢遭洪水威脅。當地民傳,應河裡有蛟怪作祟,為鎮妖邪防水患,百姓便建“瘀伯祠”(後稱火神廟)於應河畔。從此,百姓安居樂業田園五穀豐登。(民間還曾有黃龍戰惡蛟的傳說)。

文化

中國歷史文化中,在炎黃文明的典籍史冊記載中,想看點應國歷史真是困難。從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沒有古應國的半點影子。因為作為炎黃文明的肇始——古應國文明已經早就淹沒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之中。但歷史掩蓋不住真實,寒流擋不住春風。輝煌燦爛的應國文明終於揭開了她神秘的面紗,呈現在世人面前。
鷹國
周代應國從應叔立國至東周早期滅國歷經350餘年。然而古應國的歷史自黃帝時期應龍氏朔州市應縣立國至東周早期滅國已歷數3000年之久。古應國文明隱藏著我國古代方國中最神秘,最深厚,最具魅力的精彩和燦爛,古應國是中華文明從傳說到記載的歷史見證,是黃河長江文明的交融地,是中華失落文明的中軸線,是中華遠古文明的肇始,是中華文明的中心所在。
應國歷史面目的全揭開使炎黃文明不被疑惑,不受指摘。使擁有5000年歷史文明的華夏文明和人類最古老的古埃及文明並列成為全人類的文化瑰寶和驕傲。應國文明是中華文明的燦爛篇章,是炎黃子孫的共同財富。尋找失落的應國文明是是新世紀的重大工程,是中華文化復興的關鍵所在。應國文明不在是歷史的盲區,因為應國文明正在受到國內外無數的歷史學家探測研究。
古應國被史學界稱為《千年龍之國》。由於龍在傳統文化中代表平安和太平,應國又被稱讚是《千年平安國》。古應國是黃河長江文明的交融地,其疆域和影響從山西朔州應縣、中原滍陽到荊楚孝感應城橫跨黃河長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古應國文明的核心——千年龍(千年平安國)
山西古應國是黃帝時期應龍封國。應龍,古代生翼的龍。古代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相傳禹治洪水時有應龍以尾畫地成江河使水入海。應龍指遠古時期的應龍氏族部落和神秘古國——應龍氏和應國。《述異記》中記述:“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應龍稱得上是龍中之精了,故長出了翼。
古應國文明的圖騰崇拜——鷹(應國玉鷹)
應國玉鷹發現於1986年6月發掘的滍陽嶺應國貴族墓群中部的一號墓中,這是大夫一級的貴族墓葬,在其出土的大量西周青銅器、玉器、貝幣等珍貴文物之中,發現了一隻溫潤光潔,泛青透明的玉鷹,長2.2厘米,寬5.7厘米,頂部與右翅有微斑,是有意用俏色手法就勢雕琢而成,作展翅飛翔狀,形象而逼真。向右扭曲的頭部嘴銜右翅,形成一個穿孔,與雙翅翅尖的兩個小孔都用以穿繩佩戴,設計可謂精巧而獨到。玉鷹眼睛和背翅施以線雕,兩爪捲曲身下,看去栩栩如生,充盈著藝術的美感。史學界根據多方面的考證,認為這是古應國貴族王室的族徽標誌,正與應龍氏族的圖騰吻合,也許為原古應國貴族代代留傳下來的傳國之寶。現該玉鷹已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文物。
應國玉鷹鷹城之鷹應國玉鷹鷹城之鷹
古應國文明的科學技術——釀酒(儀狄造酒)
古應國西周早期周武王之子應叔的封國,距今已有3000餘年。其都城就位於今平頂山市市區。古應國以鷹為國徽為圖騰,在古應國貴族墓群中曾發掘出一應國國君王冠上的標誌-----白玉線雕鷹,又因古漢語“應”、“鷹”同源通假,故平頂山別稱“鷹城”。在古應國貴族墓群中發掘的萬餘件文物中,酒器酒具就有3000多件,大多為稀世珍品,足證當年酒風之興盛,酒禮之繁華。
古應國文明的皇權象徵——應門(天子之門)
史書中記載:“天子之門曰應門。”毛傳:“王之正門曰應門。”《禮記·明堂位》:“九采之國,應門之外,北面東上。”孔穎達疏引李巡曰:“宮中南向大門,應門也。應是當也。以當朝正門,故謂之應門。” 清錢謙益《壽福清公六十序》:“天子高居九重,應門沉沉,莫可扣擊。”
應門史,就是專門職掌君王出入之門的官吏。西周時期,君王出入之門為正門,君王是“應天之命”而為人君,因稱天子,天子行走之門就是正門,因此稱應門,負責守衛、管理應門的官員就是應門史,隸屬於天官府司管轄。 在史書中記載:“天子之門曰應門。”在《詩·大雅》中有“乃立應門”之語。
古應國文明的驕傲——古代教育(修建義學)
平頂山市滍陽鎮考古碑文記載著滍陽街紳士們捐款捐地修建義學的經過,整個義學占地一百二十餘畝,剩餘的一百餘畝地供先生們自行支配,但所有收入必須用於教育之上,凡來求學者,除購買必備書籍外,將不在另行出資,且吃住全在學校。這可能就是後來所謂的義務教育的雛形。若按碑文記載的時間即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算來,比世界上記載的實施義務教育最早的德國(公元1619年)還早上977年。滍陽街,就憑這一點,足可以讓國人驕傲,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驚嘆。全世界實施義務教育最早的國家是中國!是中國的河南!是河南的滍陽街
古滍陽城區圖古滍陽城區圖
古應國遺民永康芝英應氏的義務教育】浙江省永康市芝英古名大田。東晉時,汝南有應詹者,從晉元帝渡江而南,仕至鎮南大將軍,封觀陽侯,其子應元,招為駙馬,以功任御史大夫,後隨父遷家於此。“此則南宗應氏之始。”後因族屬繁衍,更村名為諸應。“宋有傅岩者,自大田徙仙居,其後裔又自仙居徙縉雲。嘉熙間曰九二府君者,乃自縉雲還諸應家焉。”其後有靈芝產墓之祥,乃更村名為芝英。永康市芝英是芝英應氏根源地, 芝英應氏已有1670多年輝煌歷史。
應氏大宗祠從明清至民國,芝英有應氏祠堂72幢。多為二三進建築。上進安放木主和香案,中下兩進一般空著,作聚會之用。子孫住房遇有不幸,也可暫作居住。每個祠堂,都置有田地山房等常產。常田租給子孫永佃耕種,租谷收入作祭祀之用。祠廳管事會負責收租、祭祀。每年清明前後舉行祖祭。祭祀異常隆重,祭品非常豐盛。參加祭祀子孫要臨場“接籌”。以“紅籌”之多寡,把祭祖的“份子”散發給參加祭奠的男姓子孫。各人“紅籌”的多寡,和年齡、學歷、功名的高低有關。按民國時期分散份子的標準,一個應氏男姓子孫至少可分到1份。如果年滿60歲,可加1份;年滿70歲再加1份,逢十累加。如果初小畢業,可加1份;高小畢業,再加1份;國中畢業,又加1份,逢級累加。多者可拿到10份以上“份子”。為了安排祭祀,事先要做大量準備工作。其中一項,就是要匡計好“份子數”,搞好籌劃。
應氏大宗祠是祭祀芝英應氏始祖的場所。大宗祠管事會由族內功名最高、輩份最長、年齡最大、最有權威的人組成。從明嘉靖年間開始,至1949年,歷年管事成員保持18人。大宗祠管事會在族內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合族訂有二十條《家規》,其標題為:建祠宇、守封塋、撫群從、事尊長、端心術、慎言語、養童蒙、行冠禮、議婚姻、嚴內外、謹稱謂、崇節儉、治喪葬、時祭饗、貽世業、黜異端、厚宗?、馭群小、供賦役、殖資產。男女老幼,以此律己。若有違者,合族共討。開大宗祠時,總管事端坐於正堂,族人旁聽於堂前兩側,違者罰跪於堂前。大宗祠裁決之案,縣衙一般不再更改。由於這樣,非應姓鄰村也間有乘開大宗祠之便,委託應氏大宗祠裁決事端。宋明而後,芝英人文蔚起。明代,有應仕濂獨建縣學,應尚道家設私塾,應屏山創建善林書院。至清代,又有應修創建西園書院,應孟義建造洞靈書院,應鼎和營建培風書院。由是文教興隆,芝英應氏中舉者39人,登進士者有應典、應廷育、應煒、應振緒、應德完、應濟川、應鳳儀等7人。光緒三十二年(1906),改西園書院為培英高等國小堂以後,培英國小經費全由應氏大宗祠包攬。凡是應姓,學雜費全免。
古應國遺民建築“韭房”古應國遺民建築“韭房”
應氏大宗祠管事會的族權直至1949年5月解放時逐步解體,其儒禮遺風直至實行土地改革後廢除。村鎮建設和公益事業轉由人民政府主持興辦。
古應國文明建築——韭房(韭字排列)
【寧波市章水鎮蜜岩村古應國遺民建築風格“韭房”】從錦雞山上看蜜岩村落建築,非常明顯可以看到蜜岩的建築風格與傳統的四合院建築風格不同。它更多的是中間為長條式的天井,兩邊為整排1~2層的等高木質為主的房屋,門口有長廊,因兩旁民居安“韭”字排列,故名“韭房”。“韭房”呈一字排開,兩兩相對呈“韭”字。韭房是按古應國建築風格而建造。
古應國文明女性地位——儀狄(酒禮之都)
儀狄是我國最早的釀酒人,女性。但兩千餘年來,史文儀狄均以為男性,其實大誤。《世本》、《呂氏春秋》、《戰國策》等先秦文獻本早記為女。性異化是入漢後男子中心主義史觀影響與男人政治作用的結果。
古應國是中國最早的造酒基地和酒禮文化發源地,堪稱“中國酒禮文化之都”。自酒祖儀狄造酒於“汝海之南,應邑之野”始,該地域酒禮文化日益發展並鼎盛於應國時期。應國酒成為周王朝專供禮酒、貢酒,堪稱最早的“國酒”。

建築特色

蜜岩村古應國建築“韭房”淵源
在皎口水庫大壩東南邊有座山叫密岩山,在山北面有個村叫密岩村,在密岩村的東面有座橋叫萬安橋。山是清山,村是老村,橋是古橋。
“韭”字排列的“韭房”“韭”字排列的“韭房”
蜜岩村的村名就因村南之山,形如屏幛,岩石嶙峋,群蜂築巢釀蜜於其上,曰密岩。而村也因岩因蜂而得名,千年未改其號。
密岩古村建村於宋朝,已有近千年,村中百姓多為應姓。查宋、明、清、民歷代所修《蜜岩應氏宗譜》中所載,四明的應氏,本是河南省汝南縣南頓(現項城縣忠順鄉)的名門望族。而鄞州的應氏,則起源於唐長慶年間(約公元820年)的應彪公,官拜明州刺史時,其子肅跟隨一同上任到鄞州,後便定居於鄞江。到了刺史的第十二世孫(約1120年宋始南遷時)應高時,遷到了風景秀美的蜜岩村定居。
密岩古村前橫著光溪,在水庫建造前,四明山的水匯聚而下,水流遄急,要走向鄞江,只有沿山南邊而行。所以在村南就修建了石橋——萬安橋。
萬安橋為石質單孔高拱橋,建於清代,形似半月。橋長20米,寬2.8米,高4.5米,拱跨10米。引道為塊石砌築高路堤,有石階十級後上橋面,橋面二側建有石欄板,欄板上刻“萬安橋”名。路堤與石拱交接處向外挑出石板,端部為水獸雕刻,共四個 萬安橋,以青山為背景,遠眺小巧秀氣,近望小有氣魄。雖然由於上游的水庫減了橋下流水,使溪灘外露,失去了當年的過水作用,但也不失為密岩一景。
古應國“韭房”和應桂馨
因應氏遷始祖應高至六傳分上中下三宅。“下宅於明季時己無所考,中宅亦祗百餘家,惟上宅祖文盛公,後子姓蕃衍最盛者為倉門,以其地在宅下畔,亦名下宅,非昔所謂下宅。正是上宅最昌盛的一支。”所以蜜岩上宅“桂馥堂”(桂馥意即不忘祖宗)、中宅“崇本堂”、下宅為“中和堂”三祭祖祠堂並非與原來的上中下三宅一一對應,而是“桂馥堂”、“中和堂”皆為上宅一支所建,因上宅人丁興旺,故與祖堂“桂馥堂”外新建“中和堂”,為上宅繁衍最昌盛者倉門一支所祭,即為應氏倉門祖祠。“崇本堂”為原中宅所建,意在祭祀我先祖天之本。
崇義學堂崇義學堂
宗譜曰:“所謂中和,即是天下之大,中也和也,和天下之達道也。又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是中和者。自堯舜三代以來,所以為人之理也,蓋人之所以為人者,惟得中和之理。人能守此中和之理,而弗失始,可以謂之人夫。中和之理無他敦倫是也,人在天地間,相生為父子,相偶為夫婦,相次為兄弟,相資為朋友,相制為君臣,其名分不可易矣。然必父慈子孝,夫正婦順,兄發弟恭,朋規友誨,君仁臣敬,其事理不可混矣”。這讓人聯想起中正 ——與此地不遠的溪口蔣中正來。 村落由四條道路連線,學校置於中間,商場設在宅前,文化活動中心“芙峰草堂”(“西山閣”賓館旁)置於背山傍水富有詩意畫境的芙峰山下。消防設施布局科學,現尚存有清代消防帽36頂。洗馬池是乾隆時新建倉門宗祠“中和堂”時的配套工程。“先祖在建祠同時,於宗祠東南隅,人工開鑿池塘,面積數畝與宗祠相齊。一可用作消防, 二可調節村落空氣,使之濕潤,三可用來洗馬。池邊有石高三尺立於道旁,稱上馬蹬。池西南有新建下田屋,住有大學士,五頭牆,有“見大賓”屏風牆,內設堂前,廂房高閣,專供來客、貴賓下榻。經常有數十騎在池邊洗塵。池塘還可用來洗刷家什以及蓄水排水之功能。每當宿雨初收,曉日東升,水光一碧,群峰倒映,亦一勝境。池中一部種植食藕,荷花開時碧水蕩漾,金光燦爍,宗祠倒影在池中,使人感覺宗祠建在荷花中,美麗致極,故洗馬池又名荷花池。”如今洗馬池只剩初始時的三分之一。洗馬池的歷史告訴我們在這個邊遠的鄉村也曾是一個多么興旺的地方。
我們去的地方主要是“崇義學堂”,在桂馥堂的隔壁,由旅滬村人應文生與其子應桂馨於其宅右建西式建築而辦。至今此西式建築還完好無損。應桂馨的家宅在骨架上也基本完好,是羅馬柱加雕樑畫棟的中西合璧的建築,在二樓的門上還可以看見應桂馨錄王灣的詩:“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去?歸雁洛陽邊。”也許應氏族譜的記錄中最有意思的大概就要屬應氏貴人應桂馨了。在應氏族譜的描述中,應桂馨是一個天才式的人物,通六國語言,一席五人談可以一字不落的複述;“促進新學,傾向改革,支持正義,為人慷慨,若有義舉賑務,必解囊資助”,“傾向革命救國,後加入孫中山‘同盟會’,廣植革命勢力,創辦《民主報》,鼓舞民氣,提倡改革政體。為廣州黃花崗之戰鬥,籌款助械。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時,桂馨與黨人,策動‘垌和艦’官兵積極回響。率‘共進會’兄弟與軍民光復松江、加興、平湖、上海等地。光復上海的戰鬥中,他親自率領敢死隊攻打敵人軍火工廠,為革命立了汗馬功勞,深為革命黨人重用。滬軍都督陳其美,特委任他為諜報科長。後又委任徐州督軍上將銜,守護戰略要地。”甚至有應氏人認為應桂馨是蜜岩風水裡該登龍庭因挖暗道而自掘風水的夭折天子。正是這樣一個鄉里要人,在中國的歷史上卻扮演了一個並不光彩的角色。
當年袁世凱要稱帝,遇上了一個最大的障礙——宋教仁。宋教仁聯合各黨派組建了新的國民黨,在當時的議會取得了組閣的資格,這直接影響了袁世凱當皇帝的夢想。於是袁世凱指使趙秉鈞刺殺宋教仁,這個刺殺任務的具體實施者就是應桂馨,開出的酬勞是50萬大洋和二等勳爵。1913年3月20日,時任滬軍都督府諜報科長的應桂馨物色並指使兵痞武士英在上海車站刺殺了國民黨領袖宋教仁,這就是轟動一時的“民國第一案”。應桂馨付給殺手的籌碼是一千大洋,改變的卻是整箇中國的歷史。如果宋教仁組閣成功,中國很可能就走上了西方議會的民主制,因為這一套在宋教仁是專業出身,加之他是政治家而非政客,中國前途一片光明,到如今,也該跨過了如今台灣這等混亂的民主進程而進入了更完善的民主社會制度了吧。當然歷史並不能假設,就像應桂馨最終沒有逃過應有的下場。他被一個古董商告發,越獄後原本還可以活命,卻不知實務公開地向袁世凱所要當初的報酬,最後死在袁世凱的刺殺之下。但是這個民國第一案出於對尊者諱的緣故,在族譜上是如此記載的:“在這沉淪與上升之間,充滿了民族矛盾和階汲矛盾,上層建築與基礎的矛盾,中西方文化的衝撞與隔洽,新與舊,開放與閉關的矛盾,理想(空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矛盾。這些矛盾錯綜複雜,縱橫交織。應桂馨就是在這種錯綜複雜的矛盾運動中活動,他本著國家不遭分烈的宗旨,力爭不讓外國勢力可乘之機,國家免受大難,也就難以避免生與死的行為選擇。1914年12月 ,袁世凱電召晉京,途經津浦線之楊村附近,突遭狙擊,遂遇害,年僅三十有八。”
鷹國
崇義學堂曾先後被改為蜜岩國小、章蜜鄉中心學校、寧波地區掃盲學校,曾被日本人作為駐紮地,後來有影片《難忘的戰鬥》在此地拍攝。至今,“崇義學校”校舍依然完整,曾用作禮堂的廣式樓閣樑柱及檢閱台依然完整,但部分柱腳和地板己經腐朽。我們似乎很難從當前的景象中想像當年應家興旺時屋柱裝有護套、門前有大石獅大石鼓上馬石時候的繁榮氣象了。
全國有80多個應姓古村
為訪祖探幽研究應氏,芝英六村應昌金用6年時間,跑遍了全國各地80多個應姓古村,據他統計,這80多個應姓古村共有近20多萬應氏後裔。
鷹國
應昌金現年67歲,一直忙忙碌碌掙錢養家餬口。改革開放後,先是組裝電風扇,上世紀80年代又創辦度盤秤廠,是永康最早從事度盤秤生產廠家之一。老應向家人提出退休,把廠里的事務全部交給兩個兒子,自己購買了照相機、電腦,在兒子、兒媳們的輔導下學會了使用,並在家裡設立了一間辦公室和一個資料貯藏室,專心致志研究中華應氏淵源。老應說,他們一班人馬正在編著《中華應氏世系》,已基本弄清應姓人氏的來龍去脈。我市有45個應姓古村落,共3萬多應姓人口,其中最大的應姓村是芝英,有8300多人。他還說,他已查明胡公胡則)是應姓人氏的外孫,他的父母分別是岩後、可投應村人,胡則的母親應氏曾被冊封為應氏太君。
芝英太祖現有子孫20萬
民間關於芝英太祖的傳說很多,也很有趣。
傳說一:芝英初祖是一位小鹽商,靠擔鹽為生。一日,他挑鹽路過芝英,又餓又累且見天色已晚,露宿田畈。第二天早上感覺體力恢復了許多,再看看周邊有肥沃良田,又有青山綠水、風景秀美,於是在此住下發家致富。
傳說二:芝英太祖是朝廷大官,因為宮內動亂被追殺而往南方逃匿,後在芝英落腳,繁衍後代。
應昌金等人經多方考證,得出結論:應詹屬汝南郡應氏第46代孫,距今1670餘年。詹公,字思遠,生晉太康已西年三月廿五,壽79,先後與三位夫人生了四個兒子。他義勇立功,晉元帝間被授以武功大夫。之後,應詹子孫後代聚族而居,並不斷往外遷徙。如第55代時,智璣遷往可投應村;第64代的緩公遷到寧海梅林。老應說,他跑了80多個應姓古村,每到一處都細讀他們的宗譜,除江西九應村外,幾乎都有太祖從浙江芝英直接或間接遷入的字句。他還在幾個沒有修譜的應姓古村,向年長者了解村史。據他統計,這80多個村共有近20萬應姓人士,看來都是同宗同族,同是應詹的後裔。
俗話說,芝英馱(大)祠堂多,的確,不到兩平方公里的芝英原有81處宗祠(現存40多處)、30處古民居。芝英並不僅有轟鳴的機器、高聳的廠房,在工業繁華的背後,還深藏著重脊高檐的深宅大院,芝英的祠堂等遺存之多,為國內罕見。古老的芝英隱藏著怎樣的秘密?應姓人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其中的遷徙變化,又演繹出多少人間故事呢?
芝英應氏是古應國的主要人脈
古應國,傳說起源於黃帝時期的應龍氏部落。相傳這個部落助黃帝打敗蚩尤氏之後,先定居山西,後又遷徙到河南魯山縣之應鄉;商代時,他們與商朝往來密切;至周武王滅商之際,應國也隨之被滅。
古應國墓地發現之前,人們對古應國知之甚少。直到通過考古發掘古應國墓地出土的應國青銅器,專家們研究了青銅器上的銘文,人們才逐漸對它有所了解。
古應國是兩周時期中原地區的一個姬姓諸侯國。”考古專家王龍正博士認為,它的範圍大致在沙河以北至汝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區,其中心區域在今河南省平頂山市一帶。
3000多年以來,古老的應國經歷過無數戰爭的洗禮與時代的變遷早已消失,但有史書記載,應氏部落的第46代孫應詹、應滔兩兄弟渡江往南遷徙,應詹安家於婺州大田(即芝英),應滔安家於江西。
新中國成立前,傳說有12件應國文物傳世,但流落在世界各地。考古專家對古應國地域發現的三四百座古墓進行了長達10多年的挖掘,出土了數千件文物。這其中有應國貴族墓數十座,也有一部分稍晚的楚國貴族墓,證實了應國為楚國所滅的史實。
因此可以這樣認為,古應國消失之後,幾經輾轉,流落江南的芝英應姓,是古應國的一支主要人脈
應詹是中國應氏南宗
讀者欲了解古應國消失之謎,可登入央視網站“走遍中國”《尋找神秘的古應國》(2009年2月7日)。關鍵字:鷹形玉器,鷹形代表什麼?“鷹”與“應”之間有何聯繫?
史書記載,芝英始祖應詹,世居汝南,西晉末隨元帝渡江,安於婺,明洪武后,大田更名芝英。根據《龍溪冠陽應氏宗譜》“詹公後裔布衍初探”,我市官田(芝英)是南宗應氏的發祥地,如山東省齊院始祖應勤、湖北省楚院始祖應和、江蘇省吳院始祖應瑾、福建省福州始祖應讓公裔孫智穎公、上海市松江始祖等,都是從官田(芝英)析居而始。
中央電視台《探索與發現》欄目曾播出《失落的古應國》的專題報導,探究了古應國的消失之謎。而後河南平頂山市古應國墓考古組組長、考古專家王龍正博士來芝英對應氏後裔進行了考察。王博士翻閱了芝英古村族譜後,證實芝英應氏是古應國的後裔。他還說,他已經研究古應國墓10年整。芝英在不到兩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宗祠民居如此之多,且都姓應,如此古鎮全國十分罕見。
前年6月,應昌金在江西省跑了半個月,找到了從芝英遷徙至此的3萬多應氏後裔。江西有個九應村,其宗譜記載:太祖應滔與浙江芝英的應詹是叔伯哥弟,這個村現有人口五六千人。他在九應村查看了宗譜,又與幾位年長者座談,都未發現有外遷記載。
在其他應姓古村,老應收集了他們的村譜,發現他們與芝英應氏祖宗有血脈聯繫,證實芝英是江南一帶應姓的發源地。他還說,他收集的許多資料都通過北京故宮博物館、平頂山博物館的有關教授得到證實。
應氏七大望族
1,滍陽應氏。滍陽,應國故城,在今河南省平頂山市。有西周應國貴族墓,發掘出大量文物。
2,南頓應氏。漢代有南頓應氏。南頓,在今河南省項城縣北50里。
3,大田裡應氏:在今芝英一帶。始祖為應詹(289~367),又名斌,字思遠。原籍河南汝南南頓。東晉時隨晉元帝渡江而南,仕至鎮南大將軍,占籍永康,留家於此。應詹有兩個兒子,應誕留居江西宜黃,應玄隨父至婺,留居永康大田裡,即今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鎮一帶。爾後,析居江南各地。東晉建元初,加封天下兵馬都元帥忠國武平王。
4,仙居應氏。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下各鎮東部(原下各鄉)、雙廟鄉田市鎮有大量應姓。特別是原下各鄉中心鎮區基本上是應姓的。其都是明朝刑部尚書應大猷(字靜庵)及其兄弟的後代。另外浙江省的永康市及浦江縣也是應姓的聚居地。
5,峽陽應氏唐僖宗光啟元年(885年),峽陽應氏始祖應世哲從河南光州固始縣隨王審知入閩,定居福建省南平市峽陽鎮,是為峽陽應氏開基之始。歲月滄桑,峽陽應氏繁衍相傳,迄今已至三十二代,子孫人口眾多,其中歷代又有流遷往外,遍布國內各省、市和台灣、香港,及美國、日本、新加坡、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國。
6,台州及溫州應氏。在浙江的台州和溫州兩地也有不少應氏居住,其中溫州的蒼南,平陽,洞頭,三縣都有應氏宗族,洞頭應氏於清朝從台州的澤國遷入,至今已經居住八代。
7,關東應氏。祖籍山東省蓬萊市鴨灣。清朝初年,一遷至遼寧瓦房店市長興島;二遷至遼寧省普蘭店市城子坦鎮應家村;三遷至吉林省東豐縣黃河鎮豐源村
【歷史名人】
應曜:漢初,在淮陽山里隱居,不願出來做官。漢高祖派大臣,請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為官,應曜堅決不去。時人說:商山四皓,不如淮陽一老!
應瑒:字德璉,三國,魏文學家,汝南人,應珣之子。曹操征之為丞相掾,後為五官中郎將文學。曹丕稱其才學足以著書,為"建安七子"之一。著有《應德璉集》。
套用:後周書法家,江南人。善寫細字,微如毛髮,嘗於一錢上寫《心經》:又於一粒芝麻上寫《國泰民安》四字。
“亨得利”創始人應啟霖
應啟霖:蜜岩應氏,本系河南省汝南縣南頓名門望族,唐長慶年間有一位叫應彪的先人來明州(寧波)任刺史,其子孫遂在鄞州區安家落戶,並於八百多年前遷至蜜岩定居。幾百年來,應氏代有才人出,最著名的當推“亨得利”鐘錶的創始人之一應啟霖。
在村中,我們找到了鐘錶眼鏡名店“亨得利”傳人應善棠。眼前這位老“亨得利”,竟是應啟霖的堂弟。
84歲高齡的應老,面色紅潤,戴一副考究的無框眼鏡。無論是容顏氣質,還是言談舉止,都隱隱顯示老人曾經有過一段不平凡的經歷。老人告訴我們,他從15歲開始,便背井離鄉,成為“亨得利”瀋陽店的一員。
從老人的訴說中,我們得知“亨得利”先前開在寧波時命名為“二妙春”,由村人應啟霖、章水長沙潭村(此村造皎口水庫時已淹)的莊鴻皋、舟山的王光祖三人一起創辦。1915年左右,生意興隆的“二妙春”在杭州設立分店,始取名為“亨得利”。接著,應、王、莊三人向上海發展,並在上海奠定了“亨得利”成為鐘錶眼鏡名店的基礎。隨後,聲名鵲起的“亨得利”向其他繁華都市進軍,西南至昆明、成都,西北至西安,東南至廈門,東北至哈爾濱,最多時全國有64家“亨得利”,光瀋陽就有3家連鎖店。不過,在“亨得利”創辦十來年後,年僅48歲的應啟霖在上海英年早逝,“亨得利”遂由其子應美康接手。受應啟霖的影響,蜜岩村先後有50多人走出山村,從事鐘錶行業,其中少數人在“亨得利”羽翼豐滿後,另立門戶。應老介紹後,領著我們來到應啟霖的故居,並在故居前拍照留念。
蜜岩村依山傍水,山林資源豐富,歷史上,村人以種桑養蠶為生。至近代,貝母興起,蠶桑業逐漸衰落,如今已經消失。今天的蜜岩人以貝母、茶葉為主要農業收入,不少村人則走出山村,或工或商。蜜岩入正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向著小康之路邁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