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草(毛茛目藥毛茛科植物)

馬蹄草(毛茛目藥毛茛科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馬蹄草,又名西湖蓴菜,水蓮葉,屬藥毛茛科、蓴屬濕生草本植物。直立莖,高15~30cm,質柔軟,被疏生細毛。葉稀疏而互生,纖細,被短柔毛,基部有托葉鞘。有治跌傷、扭傷,明顯的抗炎作用。生長於海拔350—2080米的山坡、路旁、蔭濕地、水溝和溪邊草叢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馬蹄草
  • 別稱:蓴菜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毛茛目 Ranales
  • :藥毛茛科
  • :蓴屬 Brasenia
  • 分布區域:東北、陝西、浙江、杭州西湖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栽培技術,植物文化,寓意,別名,栽種歷史,主要價值,藥用價值,食療效果,

形態特徵

多年生挺水或濕生草本植物,莖匍匐蔓生、頂端呈褐色、高5-45cm。節上生不定根與不定芽,逐漸長成直立莖,高15~30cm,質柔軟,被疏生細毛。
沉水葉具長柄,圓盾形,直徑2~4cm,柄長1.5~9cm,緣波狀,草綠色。葉稀疏而互生,節上生出,纖細,被短柔毛,基部有托葉鞘;葉片近圓形或腎狀圓形,背面密被貼生丁字形毛,全緣,長1~4cm,寬2~6cm,掌狀5~9淺裂,裂片先端鈍,三角形,邊緣具鈍缺齒,基部深凹心形,掌狀葉脈較為明顯,綠色,兩面被紫色細毛;托葉圓心形,膜質。
花兩性,小傘形花序,腋生,小球形,直徑約6mm,單生或數個聚生於小枝上端,總花梗長0.5~2cm,花冠鐘狀黃色,小花白粉色或綠白色或淡黃白色;萼片小,花瓣5枚,卵形,先端銳;雄蕊5枚;子房下位,2室,每室具胚珠1枚,柱頭2枚。花期6~8月。
雙懸果,單一或成聚,果期7月,蒴果近球形,長1-1.2mm,寬1.5-1.8mm,基部心形,兩側扁壓,常有紫色斑點,成熟後常呈黃褐色或紫黑色,中棱和背棱顯著。

生長環境

生性強健,種植容易,繁殖迅速,水陸兩棲皆可。走莖發達,節間長出根和葉。葉圓形盾狀,具長柄、波浪緣,夏秋開小小的黃綠色花。性喜溫暖潮濕,栽培處以半日照或遮陰處為佳,忌陽光直射,栽培土不拘,以鬆軟排水良好的栽培土為佳,最適水溫22~28度。繁殖可用分株或扦插法,栽培容易,保持栽培土濕潤,約1~2周即可髮根。由於植株可耐濕,挺水型,因此也適於水盆、水池栽培。
以分株法或扦插法繁殖為主,多在每年3~5月進行,栽培容易,保持栽培土濕潤,約1~2周即可髮根。亦可採用播種法進行育苗。培土可使用由腐葉、河泥、園土所配成的混合基質。

分布範圍

生長在路旁、荒地、田邊、溪旁潮濕處。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
國內分布:產於陝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省區。生長於山坡、路旁、蔭濕地、水溝和溪邊草叢中;海拔350—2080米。
國外分布:印度、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也有分布。

栽培技術

播種和分株法繁殖,蔓延能力很強,為優良的地被植物。馬蹄草生性強健,種植容易,繁殖迅速,水陸兩棲皆可。走莖發達,節間出根和葉。葉圓形盾狀,具長柄、波浪緣,夏秋開小小的黃綠色花。 其莖節明顯,一節一節,每一節各長一枚葉,可一直延伸,其地下橫走莖生長速度驚人,走到哪裡就蔓延到哪裡。

植物文化

寓意

蓴菜不僅因味道清香,營養豐富,富含膠質秘維生素而被人賞識;而且“蓴羹鱸膾”、
蓴鱸之思”的典故,早在《世說新語》中就已出現,成為表達思鄉之情的成語。蓴菜湯又寓意著深厚的思鄉、思國之情,故而一些國外歸來的僑胞、遠離家鄉的遊子,來到杭州,也常樂意點食這道名菜,寄託自己的情思。很早以前就是我國的一種珍貴水生食品。杭州西湖種植蓴菜已有悠久的歷史,明代《西湖遊覽志》就有記載。相傳清乾隆皇帝巡視江南,每到杭州都必以蓴菜調羹進餐。
據《世說新語·識鑒》:張季鷹辟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俄而齊王敗,時人皆謂為見機。

別名

因其葉子酷似馬蹄狀或半個銅錢,故稱“馬蹄草”,又或稱“連錢草”。 別名:大葉金錢草、崩大碗、缺碗草、雷公根、蛐殼草、銅錢草、落得打、十八缺。

栽種歷史

杭州西湖的漁民種植馬蹄草已有很長的歷史。據明代《西湖遊覽志》記載,西湖第三大橋(即蘇堤望山橋)栽種馬蹄草。在當地,全年除大伏天和結冰期外,均可種植馬蹄草。一般要選擇水深一米左右,水質肥沃,排灌方便的池塘或內湖栽種。由於馬蹄草種子發芽率低,一般採用莖蔓進行扦插繁植。
挖取泥中越冬的地下莖或生長時期地上部分進行扦插。種植方法有斜插和平插兩種,種前都要把水放淺。
從每年五月初到十月底,是馬蹄草的採摘期,尤其是五月中旬到七月中旬的馬蹄草,莖葉肥壯,鮮嫩,蛋白質多,質量最佳。採摘下來的馬蹄草,經過 加工,可以長期保存,當書籤等。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藥用價值1——《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功用主治】治發痧,跌傷,扭傷。
【選方】
  1. 發痧:馬蹄草四至五錢,加檻木、醉魚草、大葉烏梢(豆科胡枝子)、仙鶴草各三至四錢。水煎,早、晚飯前各服一次。
  2. 治跌傷、扭傷:鮮馬蹄草根、蛇葡萄根。搗爛,拌酒糟,烘熱歌傷處。
藥用價值2——《中華本草
具有明顯的抗炎作用,能明顯抑制大鼠甲醛性足跖腫脹,而其甙元之一的劉墩果酸抗炎作用則較弱。
【性味】味辛;微苦;性涼
【歸經】脾,肺經。
【功能主治】驅風;解暑;活血消腫。主傷風感冒;中暑發痧;跌打損傷;燙火燙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爛敷;或拌酒糟,烘熱外敷;或煎水洗。

食療效果

馬蹄草不僅味道清香,營養也很豐富。它的嫩莖,嫩芽,卷葉周圍都有白色透明的膠狀物,含有較高的膠質和其他成分。據測定,每100克鮮馬蹄草含蛋白質900毫克,糖分230毫克以及較多的維生素C和少量鐵質。若以馬蹄草與鯽魚一起調羹,除味道鮮美外,還有消氣止嘔,治熱疽,除瘡毒等作用。
馬蹄草馬蹄草
用新鮮馬蹄草可以製作“西湖蓴菜湯”,“蓴菜黃魚羹”和“蝦仁拌蓴菜”,“蓮蓬豆腐”等杭州名菜。烹製馬蹄草也很講究。以西湖蓴菜湯為例,先將鮮馬蹄草放入煮沸的水中一氽,迅速撈出,放入湯碗中,然後把雞肉,火腿原湯和鹽一起放在鍋內燒開,加入味素,澆在菜上,再撒上雞絲,火腿絲,淋上熟雞油,湯中馬蹄草翠綠,雞白腿紅,色彩鮮艷,味道清香,清洌爽口。乾隆游江南,也必嘗蓴菜湯,有“花滿蘇堤抑滿煙,采蓴時值艷陽天”之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