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巴

馬林巴

馬林巴(英語:Marimba)為打擊樂器的一種。是木琴的一種,將木製琴鍵置於共鳴管之上,以琴槌敲打以產生旋律,但琴鍵較木琴闊,音域較廣,音色圓潤,也有較多特殊打法。馬林巴的鍵數有49鍵、52鍵、56鍵、61鍵、66鍵、69鍵。

馬林巴傳入拉丁美洲大約是在17、18世紀,後來成為印第安人的樂器。而且,演奏馬林巴也已成為某些印第安部族的儀式的一部分。這些儀式祈求的是宇宙的和諧以及人們的幸福,瓜地馬拉的聖馬可斯德古納地方演奏的馬林巴樂曲與非洲加納的西斯沙拉人的樂曲十分相似。

馬林巴(marimba)是世界上廣泛流行,而且深受人們喜愛的一種旋律型打擊樂器。關於馬林巴的起源目前世界上還沒有較明確的記載和考證,眾說不一。據古希臘文史資料介紹,馬林巴的誕生地是在瓜地馬拉,但在東南亞非洲等地都有同時存在的可能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林巴
  • 外文名:Marimba
  • 種類:敲擊體鳴樂器
  • 鍵數:49—69鍵
  • 別稱:馬林布拉
  • 演奏方式:使用琴槌擊打
歷史淵源,起源,發展,基本構造,樂器分類,演奏技巧,基本演奏技法,斯蒂文司演奏法,樂器保養,代表作品,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起源

1894年,瓜地馬拉的音樂家塔多模仿鋼琴琴鍵的排列,為馬林巴加上了半音琴板,使之半音齊全,便於演奏新的作品。後來,墨西哥又創造了高音馬林巴和大型馬林巴。前一種有50塊琴板,音域達五個八度,由三人演奏,後一種共78塊琴板,音域達六個半八度,由四人演奏。主旋律演奏者左右手都各執兩錘,其他人一手執一錘,音色美妙,音響效果很好。
馬林巴最初被稱之為馬林布拉。最古老的馬林巴只有幾塊音板,當時被稱作大鼓。它是事先在地上挖個坑,把音板放在上面,演奏的人做在地面上用兩支槌子在音板上敲打。這種最初的馬林巴雖有一定的音高,但不能演奏音樂,只能用來打節奏。後來又出現了全音鍵的馬林巴,它有完整的C大調音階,由於這種馬林巴沒有半音,在調性變化時要根據樂曲的調式用隨時進行調整,從而給演奏者帶來了很大的不便。隨著半音的出現,馬林巴的發音就像鋼琴一樣完整無缺了,能夠演奏各種不同調式的樂曲了。半音的出現是馬林巴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飛躍。
古老的馬林巴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葫蘆馬林巴,它比較好地體現了馬林巴的音響,盛行期比較長,廣泛為人所愛。所謂葫蘆馬林巴,就是在整體呈鍵盤狀的發音板條下面掛上一個個大小不同的葫蘆,並在葫蘆上方開口處貼一結實的膜,據說這種膜是用蜘蛛卵製成的,能產生一種特殊的音響。後來葫蘆共鳴器被科學的木箱式共鳴器所取代,從而便產生了箱式馬林巴。箱式馬林巴的共鳴器是採用木製材料製作成類似金字塔形狀,尖部在下,開口在上。上個世紀20年代,美國人對箱式馬林巴又進行了改造,用金屬管制作共鳴器,於是產生管式馬林巴。
古老的馬林巴分布比較廣,在非洲和亞洲的一些偏僻的山村、部落及城鎮都有。受地域和民族文化的影響,馬林巴在形制上行行色色、異彩紛呈,除上面談到的那幾種外,還有象腳式馬林巴、樹幹馬林巴、桌子馬林巴等。
早期的馬林巴用於歌舞伴奏,在鄉村、部落及宗教儀式上演奏。在非洲用於大眾音樂舞蹈音樂,有時也用它演奏古典音樂。1874年演出“死神的舞蹈”時首次在管弦樂中使用馬林巴。在當時它也被被馬戲和音樂廳作為獨奏樂器使用。隨著馬林巴地位的不斷上升和自身的不斷完善,它的套用場合和演奏曲目也日趨廣泛。如今的馬林巴主要用於音樂會的演奏,在管弦樂隊、軍樂隊及各種樂隊中都有馬林巴的存在,有許多作曲家為馬林巴譜曲,其中包括樂隊協奏曲。更重要的是馬林巴可以獨奏,也可以由幾個人組成重奏小組,還可以組成馬林巴合奏團。另外與其它打擊樂器的合作效果堪與大樂隊媲美。世界上有無數個馬林巴合奏團和打擊樂團,可以說馬林巴在打擊樂領域裡屬領先地位。

發展

1894年瓜地馬拉人S.胡爾塔多把馬林巴發展成了雙排鍵(帶黑鍵)的樂器。1920年是馬林巴發展史上偉大的一年,美國迪根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家打擊樂器公司,並製造了第一台帶支架和金屬共鳴管的馬林巴,這是世界上第一台現代意義上的馬林巴琴。1986年日本馬林巴演奏大師安倍圭子設計出了五個八度的馬林巴用於音會獨奏,從此馬林巴開始成為打擊樂家族中的重要一員,並成為成熟的全球化的獨奏打擊樂器。第一位世界級的馬林巴演奏大師是美國人MUSSER,最早的一部馬林巴作品是法國新古典主義作曲家米約在1947年所做的《為馬林巴和顫音琴而做的協奏曲》。

基本構造

馬林巴是一種非洲木琴。它的結構,音響與一般的歐洲木琴有很大不同。它所採用的琴板比紅木的質地軟,發音寬厚,音區低,餘音較長,每塊琴板下面都有用各種果殼、葫蘆或罐頭盒、長方形木盒等做的共鳴體,這些共鳴體的大小,長短是與相應的琴板相適應的。在每個共鳴體上還開有1-2個小孔,孔上蒙以竹膜、雞蛋膜、薄紙或動物的尿泡。演奏時聲音由琴板傳到共鳴體和孔上的薄漠上,聽起來嗡嗡作響,產生出一種特殊的共鳴效果。
馬林巴馬林巴

樂器分類

馬林巴的形制是多種多樣的,在非洲有三種主要樣式,一種把琴板放置在地坑或泥罐上,另一種把琴板排列在兩根園木上,還有一種把琴板固定在框架上,下面懸掛共鳴葫蘆,演奏方式有坐在地上或掛在身上之分,一般多採用由頭上包有橡膠的棍子敲擊。

演奏技巧

基本演奏技法

馬林巴的演奏技法非常複雜,技巧很高、難度很大、多槌進行演奏旋律、和聲的樂器。“持槌”方面來講,不僅要熟練地掌握兩個槌的演奏方法,而且還要進行四槌甚至六槌演奏的訓練。演奏技巧,包括單音的輪奏、滾奏,雙音的擊奏、滾奏,連續跑動性旋律音型、裝飾音及和聲的演奏等。隨著造琴技術完善,音樂表現力提高,為其專門創作、改編的樂曲出現,以及作品和聲織體的需要,四槌、六槌演奏法也就應運而生了。四槌演奏法又是馬林巴作品中套用的最廣泛的一種演奏技法。
最早的四槌演奏法謂之“傳統演奏法”(Traditional)。其持槌方法為:每隻手各持兩根琴槌,交叉握手於手掌1 /2處,手形為水平姿勢。外側琴槌在內測琴槌下方,槌桿交叉處形成軸心。小指用第一部分,無名指用第二部分,握住外側槌桿尾部3—4厘米槌桿交叉處,控制交叉點,形成膠鏈功能(琴槌擴張時無名指用第一部分)。無名指尖輕輕觸抵大魚際肌(拇指下方突出部位);中指彎曲關節第二部分與第三部分包住外側槌桿;食指第三部分外側抵於外側槌桿。手腕處於水平姿勢,扣腕進行演奏。由於這種持槌方法兩根琴槌琴桿交叉呈現為軸心狀,所以也被叫做“交叉式持槌法”。傳統演奏法進行演奏時,大約70%力量支撐來自無名指和小指;20%的力量來自於中指,10%的力量來自於拇指。不同度數音程的擊奏主要是靠每隻手拇指、中指和食指分別控制還和調節琴槌的張合來完成的。為了更清晰明了,現用三個具有代表性的音程,二度、五度、八度來闡述演奏手形
演奏馬林巴的樂手演奏馬林巴的樂手
二度音程是兩根琴槌演奏時張合範圍最小的度數。演奏時,拇指指心抵於內測桿的里側,食指第二關節置於兩槌桿之間,中指、無名指和小指自然彎曲繞住槌桿,手形呈抓物狀。
五度音程的演奏手形是每隻手兩根琴槌演奏時張合比較自然舒適的度數。演奏時拇指略為彎曲,手指的第二部分置於內側槌桿上方,控制和調節內側琴槌的張合運動; 食指第二關節抵住外側的槌桿,中指自然彎曲環包外槌桿,共同控制調節外側琴槌的張合運動;小指和無名指彎曲控制兩槌交叉處,指尖抵住掌心,仍承擔琴槌張合及運動時的大部分力量,整個手形自然伸展。
八度或八度以上的音程是馬林巴四槌演奏中每隻手兩根琴槌伸張的最大音程數,手形與演奏二度、五度音程有較大區別;拇指伸直,指外側置於內側槌桿的上方;食指伸直,第二關節外側抵於槌桿,並向外擴撐,中指彎曲環繞包外側槌桿,和食指共同來控制外側琴槌;小指和無名指仍彎曲控制槌桿交叉處。八度及八度以上音程演奏時,每隻手的拇指、食指及虎口的都要伸展達到最大限度,手形呈擴張狀。

斯蒂文司演奏法

20世紀中後期,美國馬林巴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斯蒂文司,在總結馬賽爾演奏法優點的基礎上,改進完善了這一演奏法,並成為至今世界上特別是歐美最為流行的演奏法———“斯蒂文司”演奏法。
斯蒂文司演奏法也是分開式持槌。每隻手中的兩根琴槌分別獨立持於手掌中。內側琴槌由拇指、中指和食指控制;外側的琴槌由小指和無名指控制,槌桿末端不伸出手掌之外。小指和無名指提供給外側琴槌持握力量,其中小指承擔約為55%,無名指承擔約35%,中指分擔約為10%;內側琴槌的持握力量主要靠拇指和中指提供。演奏時,手心朝內側,手背向外側旋轉為90度,手腕上下垂直運動,這也是四槌演奏法中獨一無二的直腕動作。手腕形態的改變,構成小臂一個垂直延伸部分,對兩槌的伸張起到積極作用。斯蒂文司演奏法的革新不僅體現在手腕的姿勢及動作上,還有一點至關重要的變革,就是兩槌的伸張不是同時外擴,而主要由拇指和食指控制內側琴槌旋轉運動來進行,這一革新是對音程距離變化時,擊奏音程(無論分解或和聲)準確性非常有把握。
演奏二度音程時候,小指和無名指完全彎曲環繞包裹外側槌桿,指尖觸抵掌心;中指彎曲向下與無名指併攏,用第一部分的下側夾住外側的尾部,加強外槌穩定;中指第一部分上側托住內側槌桿尾部,指尖將內側槌桿末端抵向拇指大魚肌;食指彎曲呈勾狀,第二關節處托住內側槌桿;拇指自然平方,虎口併攏,向下用第二部分協助食指共同持握住內側槌桿,整個手形類似拳狀。
演奏五度音程時,小指和無名指完全彎曲,環繞包裹住外槌桿,小指第3部分及指尖將外槌桿末端抵向掌心;中指彎曲向下與無名指併攏,用第 1 部分下側夾住外側槌桿使其穩定;中指第2關節處上側托住內側槌桿尾部,第1部分及指尖將內側槌桿末端抵向掌心;食指略微伸直,第3部分上側置於內側槌桿下方,支撐琴槌;拇指與虎口分開並伸直,用第2部分里側協奏食指共同持握住內側槌桿。整個手形不再呈拳狀。
演奏八度( 八度以上) 音程時,小指無名指仍然環繞包裹住外側槌桿,指尖將槌桿末端抵於手掌小魚肌;中指伸展略彎,用第 1 部分下側壓向外側槌桿,完全脫離內側槌桿;食指接近伸直,拇指伸直,共同捏住內側槌桿。槌桿末端抵向掌心指根部位。整個手形類似鷹嘴狀。這種姿勢兩槌伸張的距離約為 62 厘米

樂器保養

馬林巴的保養也是不容忽視的,存放位置要在比較乾燥的地方,避免潮濕,禁止長時間在太陽底下爆曬。在用褪方面一定要講究,絕對禁止用木琴褪來演奏馬林巴,特別是低音區那將是毀滅性的敲擊。要 根據自己馬林巴的型號,儘量選用稍微柔軟包線的褪。在搬運時注意音板不要擠壓,最好有單獨的箱子,與其他部件分開。整體搬運和運輸對馬林巴框架的損壞比較大,一定要拆卸裝箱運輸,在拆裝過程中注 意每個部件的位置,一但錯誤會造成損壞。在打理音板表面灰塵時最好用乾燥的軟布或棉布打理,金屬部分,不易生鏽的可以用濕布打理。

代表作品

安倍圭子的《櫻花》《竹林》《兒歌》

社會影響

馬林巴的製作被認為是樂器製造中最難的一項,它不僅要求製作者有良好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而且非常了解選材的知識。製作馬林巴需要優質紅木,在木材的選擇上十分苛刻,全世界能夠製作馬林巴的樹木很少,分布範圍也很窄。馬林巴的普及,便使馬林巴的製作也成了一些國家的一種產業,並湧現出許多馬林巴製作大師。在瓜地馬拉有一個製作馬林巴的家族,從1911年到1935年間共製作了大小馬林巴338台,平均每年製作14~15台,並出口到美、德、法等國家。在當時,瓜地馬拉製作的馬林巴很有名望,為其它國家製作馬林巴提供了樣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