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季(作家文學評論家)

馬季(作家文學評論家)

馬季,1964年出生,回族。江蘇鎮江人。一級作家。中國作協網路文學專家。中南大學兼職教授。1992年起歷任鎮江市文聯《金山》雜誌副主編、主編,吉林省作協《作家》雜誌編輯。2005年任中國作協《長篇小說選刊》編輯部主任、主編助理。2006年至今擔任《中國文情報告》藍皮書編委、《中國新聞出版報》榜評專家。2008年擔任“網路文學十年盤點”主持人。2009年任中國作家網副主編,全國網路文學重點園地聯席會議聯絡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季
  • 國籍:中國
  • 民族:回族
  • 出生地:江蘇鎮江
  • 出生日期:1964
  • 職業:作家、評論家、編輯
主要經歷,主要著作,學術成就,創作成果,社會影響,其他,

主要經歷

1987年在《花城》第三期發表詩歌處女作;1991在《作家》第9期發表小說處女作。
1987—2000年,在《作家》《詩歌報》《雨花》《廣州文藝》《現代詩》《朔方》《關東文學》等報刊發表小說、詩歌100萬字。有作品入選《90年代詩選》《一行詩選》等,1993年出版詩集《城市敲鐘人》。
2000年以來,以小說創作和理論研究為主,同時從事網路文學專題研究。
2007年至2011年擔任《大家》雜誌“大家雅座?馬季設座”專欄主持人。
2007年至今擔任《中國文情報告》編委,《中國新聞出版報》文學類圖書評論專家。
2002年以來,在《山花》《青年文學》《北京文學》《作家》《雨花》《詩刊》《新華文摘》《南方文壇》《作品與爭鳴》《文藝爭鳴》《當代作家評論》《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中國文化報》《文學報》《中國藝術報》等報刊發表小說、詩歌及文學評論、理論300萬字。
2002年至2006年連續五年入選《中國年度最佳詩選》。
2008年理論專著《讀屏時代的寫作——網路文學十年史》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第11屆優秀成果獎。

主要著作

理論、評論專著:
歐美懸念文學簡史》(理論集),時代文藝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讀屏時代的寫作——網路文學十年史》(理論集),中國工人出版社2008年1月版
網路文學透視與備忘》(理論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從傳承到重塑》(評論集),中國書籍出版社2014年5月版
《有限的完美》(評論集),已列入出版計畫
《暢銷書榜評》(評論集),已列入出版計畫
長篇小說:
《逃亡之惑》,深圳寶安日報2010年連載
長篇紀實文學:
冷鋒》,藍天出版社2005年1月版
短篇小說集:
《月光奏鳴曲》,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散文隨筆集:
《夏娃的花環》,知識出版社2011年10月版
詩集:
《城市敲鐘人》,香港現代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馬季詩選》,大眾文藝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文化專著:
消失的文化遺產》,中國城市出版社2009年1月版
消失的寶藏》,中國城市出版社2009年1月版
大眾讀物:
《怎樣做一個超越自我的人》,中國書籍出版社2014年6月版
《怎樣做一個心靈豐富的人》,中國書籍出版社2014年6月版
《怎樣做一個自然健康的人》,中國書籍出版社2014年6月版
主編書籍:
《我的聊齋故事》(三卷本短篇小說集),時代文藝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格非長篇小說《人面桃花》點評本,中國工人出版社2010年1月版
“學人隨筆叢書”,中國書籍出版社2014年4月版
《網路文學理論》叢書,已列入出版計畫

學術成就

2001年開始文學評論和理論寫作。陸續在《當代作家評論》《揚子江評論》《南方文壇》《作品與爭鳴》《文藝爭鳴》《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文學報》《中華讀書報》《中國圖書商報》《中國文化報》《新華文摘》等報刊發表(轉載)文學理論評論文章五百餘篇。
作品入選《文藝報》2002-2007年、2009年優秀作品集,以及《建國60周年少數民族優秀作品選?理論卷》。
2002年開始網路文學專題研究,在多家文學期物開闢專欄,撰寫網路文學專題研究文章。
2008年1月出版《讀屏時代的寫作——網路文學10史》,被理論界認為是填補學術研究空白的理論專著,該書2008年10月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第11屆優秀成果表彰獎”。著名文學評論家雷達、賀紹俊、白燁、汪政和網路評論家元辰、桫欏分別在《文藝報》《中國藝術報》《文匯讀書周報》《出版商務周報》撰寫評論文章。
2010年12月出版網路文學理論專著《網路文學透視與備忘》。
2014年5月出版網路文學評論專著《從傳承到重塑》。

創作成果

《馬季詩選》選入作者2001年遠離家鄉後,發表於《詩刊》《詩選刊》《作家》《北京文學》《山花》《星星》詩刊詩潮》《中國詩人》《詩歌月刊》《綠風》《詩林》《萌芽》等刊物的133首詩作。詩集由海里的月亮、仰頭望天、不同性別的手、我去過的村莊、臉與外界等五個部分組成。對情感細微變化的把握,對靈魂幽暗處的探索,以及對大自然在內心沉澱後的描述,最為作者傾心。在表達現代人焦慮與寧靜對沖、複雜與平淡互逐之餘,也有部分屬於純粹個人化的先鋒寫作嘗試。
短篇小說
2010年10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短篇小說集《月光奏鳴曲》。小說集匯集了作者自2001年來發表於《作家》《青年文學》等刊的二十餘篇作品,以生動的細節描寫和鮮活的人物形象,呈現出當代青年的精神現狀,揭示了社會公共問題在人的生存中折射出來的真相,並具有探索和追問意義。小說在精神層面有深度開掘,不循規蹈矩;在虛實關係、可讀性與藝術性的處理上尤見功力,語言簡樸、機智,富有張力和創造性。作者認為,藝術創作只存在真實性問題,而不存在真實問題,所謂的真實永遠不存在於小說。
2011年第二期《南方文壇》“封面評論家”集中刊發了馬季的理論文章《網路文學的邊緣性主體解析》、言論文章《見證·思考·立言》與賀紹俊、桫欏的評介性文章《馬季:關注網路文學的批評家》《複雜理論下的簡單邏輯》等。
2013年第10期《文學界》刊發“馬季專輯”集中發表馬季的短篇小說《月光奏鳴曲》(短篇四題)、《如果我們懂得等待》(組詩《北京的樓與牆》(隨筆)、《網路文學將反哺當下寫作》(理論)、《創作談?你找到我了嗎》,以及姜詩元的評論文章《詩歌的囚徒“在路上”》和桫欏作家印象記《文學的“他者”》。

社會影響

魯迅文學院網路作家班輔導老師、中南大學兼職教授、中國網路文學大學導師;第二、三屆中國出版政府獎評審、施耐庵文學獎評審、首都網際網路辦公室“網際網路文化季”長篇小說專家組評審;首都青少年喜愛的網路小說評審委員會主任;深圳網路文學拉力賽評審。
2007年以來多次為社會科學院國情諮詢項目做“網路文學發展狀況”專題演講;受邀擔任“首屆中國網路文學發展與研討峰會”主講嘉賓,做題為《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縱橫論》的演講;受邀擔任第18屆全國圖書博覽會主講嘉賓,做題為《在網路中成長,與網路共生》的演講;受邀擔任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對話會主講嘉賓,做題為《網路文學與文學期刊的關係》的演講。
2008年,主持“網路文學十年盤點”。
擔任多種網路文學大賽評審。

其他

《網路文學詞典》詞條:
馬季(1964—),男,回族,江蘇鎮江人。中國作家網副主編,《長篇小說選刊》主編助理,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情報告》編委,中國出版政府獎評審,“網路文學十年盤點”主持人。出版專著有《讀屏時代的寫作:網路文學10年史》(中國工人出版社,2008),《21世紀網路文學排行榜》(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0),《網路文學透視與備忘》(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等,其中《讀屏時代的寫作——網路文學10年史》一書為中國作協重點扶持項目,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第11屆優秀成果獎。代表論文包括《網路文學的早期歷程》(《紅豆》2006年第3期),《網路文學的三次衝擊波》(《紅豆》2006年第5期),《文學網站和部落格現象》(《紅豆》2006年第7 期),《網路時代的民族文學生態》(《民族文學研究》2009年第1期),《網路文學的此在和未來》(《創作評譚》2009年第5期),《網路上的文學新景觀》(《文藝報》2009年8月27日),《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縱橫論》(《廣州文藝》2009年第12期),《網路文學:與傳統逐漸融合,生產消費機製成型——2009年中國網路文學述略》(《文藝爭鳴》2010年第1期),《網路文學:直逼文學價值認同斷裂的現實》(《南方文壇》2010年第4期),《話語方式轉變中的網路寫作——兼評網路小說十年十部佳作》(《文藝爭鳴》2010年第10期),《數位化閱讀中的網路文學》《光明日報》2011年1月25日,《網路寫作:意義超越任何一次文學革命》(《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1月25日),《網路文學:中國當代文學第二次起航》(《人民日報》2011年4月19 日),《穿越文學熱潮背後的思考》(《人民日報》2011年8月9日),《少數民族網路文學的價值與意義》(《南方文壇》2011年第5期),《類型文學的旨歸及其重要形態簡析》(《創作評譚》2011年第5期)等。
《回族文學史》詞條:
馬季,男,1964年1月出生於江蘇省鎮江市。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文學創作一級中南大學文學院兼職教授。中國出版政府獎評審。國家數字出版專家組成員。曾任江蘇省鎮江市文聯《金山》雜誌副主編、主編,吉林省作協任《作家》雜誌編輯。1980年代主要從事詩歌創作,2000年以後在長春期間主要寫作短篇小說,並涉獵文學理論研究。2005年調任中國作協《長篇小說選刊》雜誌編輯部主任,後任主編助理。2009年調中國作家網任副主編。出版的文學作品主要有:《馬季詩選》《月光奏鳴曲》(小說集)、《夏娃的花環》(散文隨筆集)、《冷鋒》(長篇紀實),以及歷史文化專著《消失的王城》《消失的寶藏》《消失的文化遺產》等。
2001年,馬季開始研究網路文學,成為國內較早從事新媒體文學研究的理論專家。2005年起至今,馬季陸續在國核心心報刊《中國社會科學》《民族文學研究》《當代作家評論》《揚子江評論》《南方文壇》《作品與爭鳴》《文藝爭鳴》《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文學報》《中華讀書報》《中國圖書商報》《中國文化報》《新華文摘》等報刊發表文學理論評文章300餘篇,多篇文章被轉載,並被譯介到國外。作品入選《文藝報》2002-2007年、2009年優秀作品集,以及《建國60周年少數民族優秀作品選?理論卷》。同時,馬季還十分關注少數民族網路創作,撰寫了《網路時代的民族文學生態》《民族作家隊伍中的網路星辰》《在虛實之間穿越與流浪――回族網路作家夜有輕寒、蘭喜喜創作簡論》等多篇論文。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網路文學也如雨後春筍般日益湧現。儘管目前網路文學已經進入大眾的視野,但是它和傳統文學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區別,而且學術界關於網路文學的成熟的理論表述也是相當少的。在國區域網路絡文學研究者當中,馬季是成績比較突出的一位專家。他除了發表大量學術論文外,還出版《讀屏時代的寫作—網路文學10年史》(2008年1月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網路文學透視與備忘》(2010年12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兩本理論專著。《讀屏時代的寫作—網路文學10年史》對網路文學的發生髮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它不但從時間上追溯了這一特殊的文學現象演化的歷程,而且緊扣住它的特徵、生產與傳播方式,從作者、網站、作品等方面給讀者生動地描述了它的種種形態。不僅全面介紹、評述了中國大陸網路文學的發展歷程,還對歐美、韓日、台灣地區的網路文學發展進行了綜述。該書出版後產生重要反響,著名文學評論家雷達、賀紹俊、白燁、汪政和網路評論家元辰、桫欏分別在《文藝報》《中國藝術報》《文匯讀書周報》《出版商務周報》撰寫評論文章,認為《讀屏時代》一書是填補網路文學學術研究空白的重要著作,該書當年獲得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第十一屆優秀成果獎。2010年出版的《網路文學透視與備忘》是一本論文集,立足於網路創作現實,對網路文學的表現形式、審美特徵及其與時代的關係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分析、研究,對少數民族網路寫作網路類型小說的文本價值,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的區別和差異等也有細緻、獨到的論述。他還主編了《21世紀網路文學排行榜》(2010年9月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出版),及三卷本網路短篇小說集《我的聊齋故事》等。
2006年以來,馬季受聘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學藍皮書”編委,連續六年撰寫《中國網路文學年度報告》。多次為社會科學院國情諮詢項目做“網路文學發展狀況”專題演講;受邀擔任“首屆中國網路文學發展與研討峰會”主講嘉賓,做題為《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縱橫論》的演講;受邀擔任第18屆全國圖書博覽會主講嘉賓,做題為《在網路中成長,與網路共生》的演講;受邀擔任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對話會主講嘉賓,做題為《網路文學與文學期刊的關係》的演講。2007年10月以來擔任《中國新聞出版報》《商務出版周報》和《大家》雜誌評論專家。2008年11月主持由中國作協組織的“網路文學十年盤點”活動,產生巨大社會影響。他個人申報的學術選題分別於2007年和2011年兩次獲得中國作協重點項目扶持。
2009年調入中國作家網,擔任全國網路文學重點園地聯繫會議聯絡人,主要承擔全國網路文學的組織和創作研究工作。並應聘擔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新媒體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同年,中國作協魯迅文學院開辦網路作家班,馬季擔任授課老師和教學輔導員工作,與來自全國的網路作家建立了密切的聯繫,這一方面為他的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為他扶持培養新的網路文學理論研究者提供了便利條件。我們相信在馬季的帶動下,不久的以後一定會有網路文學學與網路批評家的誕生,網路文學的研究領域前景光明。
除了個人研究之外,馬季還承擔了集體組織研究工作,先後參與了中國作協的一系列調研活動,如“關於新文藝思潮的調研”( 2009年);“關於網路文學維權狀況的調研”(2010年),報告被中宣部內刊全文轉載;“關於網路文學編輯職稱的調研”(2012年)等。馬季先後接受《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報》《文藝報》《新京報》《中華讀書報》等多家媒體採訪,提出“網路文學十年三代”、“網路文學或將是中國當代文學的拐點”、“網路文學:中國當代文學第二次起航”、“網路文學對中國未來新的文學格局起到決定性作用”、“網路文學為國家文化發展戰略提供契機”等學術觀點,被專業和大眾媒體廣泛採用。
在2005年至2009年任中國作協《長篇小說選刊》雜誌編輯部主任、主編助理期間,馬季在傳統文學評論領域也取得了一些成績,發表多篇小說評論和理論文章。並在《大家》雜誌開闢“大家雅座?馬季設座”專欄;在《文藝報》主持“書香茶座”文藝理論欄目;在《作家》《出版人》等刊物開闢文學評論與對話專欄,與新生代作家東西、李洱范穩、紅柯、艾偉、北北、邱華棟石舒清姚鄂梅徐坤魏微戴來朱文穎徐則臣溫亞軍盛可以李浩、葛亮等一批作家進行文學對話,文章發表後在文學界產生反響,被認為是對新生代作家研究的重要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