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刀(兵器)

馬刀(兵器)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馬刀屬於寬背薄刃,刀身比較沉重,這樣有利於增大砍劈的力度,蒙古馬刀線條流暢,刀柄一般都略向刀刃方向彎曲,這樣帶弧度的刀柄更利於騎手掌控,不易脫手,但是蒙古騎兵刀刀身比軍用馬刀薄,分量也輕些,蒙古人騎術精湛主要靠的是利用馬的速度形成的強大衝擊力帶動馬刀完成劈砍等戰術動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刀
  • 漢語拼音:mǎ dāo
  • 注音符號:ㄇㄚˇ ㄉㄠ
  • 基本解釋騎兵作戰用的略彎的長刀
  • 文獻記載:《官場現形記》等
  • 兵器特點:寬背薄刃
名詞解釋,馬刀兵器,中醫疾病,中藥藥材,

名詞解釋

馬刀
軍博里展出的馬刀軍博里展出的馬刀
漢語拼音:mǎ dāo
注音符號:ㄇㄚˇ ㄉㄠ
中文解釋
基本解釋
騎兵作戰用的略彎的長刀
詳細解釋
1. 騎兵肉搏戰時用的長約一米的彎形刀。
官場現形記》第十四回:“抗馬刀的,馬刀上都捆著紅布;滾藤牌的,穿的老虎衣。”楊大群《關東傳奇》第十五章:“一隊馬隊包圍過來,馬刀飛舞,木棍橫掄,馬隊想把這群學生一個個捆綁起來。”
2. 貝名。
李時珍本草綱目·介二·馬刀》:“馬刀似蚌而小,形狹而長,其類甚多,長短大小、厚薄斜正,雖有不同,而性味功用大抵則一。”
3. 中醫外科病名,又名瘰癧。
靈樞經·癰疽》:“其癰堅而不潰者,為馬刀挾癭。” 清李梴《醫學入門·腦頸部·耳瘡內疳瘡》:“生胷脅腋下,堅硬如石,形如馬刀蟲,曰馬刀。”
馬刀、俠癭,見於中醫經典《內經》和《金匱要略》。
馬刀、俠癭,乃瘰癧之又名也。其中有瘡作核,如杏核,大小不一,結核生於腋下,形狀如蛤蜊者,名馬刀;生於頸旁者名俠癭,二者常相聯繫,或稱為瘰癧。
⑴《靈樞·經脈》:“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腋下腫,馬刀俠癭,汗出振寒。”
隋唐·楊上善《太素·卷第八·經脈連環》註:“馬刀,謂癰而無膿者是也。”
明·馬蒔《靈樞注證發微》云:“馬刀夾癭,皆頸項腋脅所生瘡名。”
明·張介賓《類經·十四卷·疾病類十》註:“馬刀,瘰癧也。俠癭,俠頸之瘤屬也。”
李經緯鄧鐵濤等主編《中醫大辭典》:“馬刀即馬刀瘡。出《靈樞·經脈》。馬刀生耳之前後,忽有瘡作核,如杏核,大小不一,名馬刀瘡。……馬刀瘡病名。見《醫學正傳》卷六。《瘍科準繩》卷三》:‘又有馬刀瘡,亦生於項腋之間,有類瘰癧,但初起其狀類馬刀,赤色如火燒烙極痛,此瘡甚猛,宜急治之。’……馬刀挾癭病名。又名癘串。《靈樞·癰疽》:‘其癰堅而不潰者,為馬刀挾癭,急治之。”
張登本、武長春《內經詞典》:“馬刀俠癭,即馬刀挾癭。俠通挾。……馬刀挾癭,瘰癧。易生在頸項及腋下。”
楊鵬舉主校注《靈樞經·經脈第十》註:“馬刀挾癭:即瘰癧,生在頸項或腋下等部位。”
周海平、申洪硯、朱孝軒主編《黃帝內經大詞典》:“[馬刀]病證名詞 瘰癧之病。……[馬刀俠癭]病證名詞 瘰癧之病和頸項瘤腫之證。”
⑵《靈樞·癰疽》云:“發於腋下赤堅者,名曰米疽。……其癰堅而不潰者,為馬刀挾癭,急治之。”
《太素·卷第二十六·癰疽》註:“馬刀亦謂癰不膿者是也。頸前曰嬰也。”
清·張志聰《靈樞集注》:“‘其癰堅而不潰者’,承上文而言,癰在膺腋之間,堅而不潰者,此為馬刀夾癭。《金櫃要略》曰:‘人年五六十,其病脈大,痹夾背行,苦腸鳴,馬刀夾癭者,皆為勞得之。’夫馬刀夾癭,足陽明之症也。”
高等中醫藥院校教學參考叢書程士德主編第2版《內經·第六章病證·十九靈樞癰疽第八十一》註:“馬刀俠癭:病名。屬瘰癧之類。常成串而出,質堅硬,其形長者稱為馬刀,或生於耳下、頸項,至缺盆沿至腋下,或生肩上而下沿。其生於頸部者稱為‘俠癭’。‘癭’或作‘嬰’,‘嬰’通‘纓’。瘰癧生於頸部縛帽纓之處,故稱俠纓,或稱俠癭。《病源·疽候》云:‘發於腋下,赤(革卯)(音暴bao)者名曰米疽也,(革卯)而不潰者為馬刀也。’可見米疽、馬刀、俠癭均屬一類。”
⑶《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云:“人年五六十,其病脈大者,痹俠背行,若腸鳴,馬刀俠癭者,皆為勞得之。”
清·尤怡(在涇)《金匱要略心典》云:“李氏曰:癭生乳腋下曰馬刀,又夾生頸之兩旁者為俠癭。俠者,挾也。馬刀,蛤蜊之屬,瘡形似之,故名馬刀。癭,一作纓,發於結纓之處。二瘡一在頸,一在腋下,常相聯絡,故俗名癘串。”
清·周揚俊《金匱玉函經二注》云:“癭者,即瘰癧也,以其形長如蛤,為馬刀。或在耳前後,連及頤頷頭下,或下連缺盆,以及胸肋,皆謂之馬刀。”
瘰癧者,何病也?
《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瘰癧》云:“此證小者為瘰,大者為癧。當分經絡:如生於項前,屬陽明經,名為痰瘰;項後,屬太陽經,名為濕瘰;項之左右兩側,屬少陽經,形軟,遇怒即腫,名為氣癧;堅硬筋硬者,名為筋癧;若連綿如貫珠者,即為瘰癧;或形長如蛤蜊,色赤而堅,痛如火烙,腫勢甚猛,名為馬刀。……”
楊思澍、張樹生傅景華主編《中醫臨床大全·第四章外科·瘰癧》云:“[釋名辨類]瘰癧以其多發於頸項、甚至延及胸腋,常結核連續成串,累累加貫珠狀而得名。單個發生者,稱結核;小的結核,與周圍不粘連而活動者,稱為瘰;大的結核,與周圍組織粘連不活動者,稱為癧;因其破潰形成竇道及瘺管者,稱為鼠瘺;結核連續,連及胸腋者,稱為馬刀俠癭。本病相當於現代醫學由結合桿菌所致的淋巴結核和非典型分枝桿菌所致的頸淋巴結炎。”

馬刀兵器

一般來說,騎兵專用的馬刀屬於寬背薄刃,刀身比較沉重,這樣有利於增大砍劈的力度,蒙古馬刀線條流暢,刀柄一般都略向刀刃方向彎曲,這樣帶弧度的刀柄更利於騎手掌控,不易脫手,但是蒙古騎兵刀刀身比軍用馬刀薄,分量也輕些,蒙古人騎術精湛主要靠的是利用馬的速度形成的強大衝擊力帶動馬刀完成劈砍等戰術動作,斬馬刀與上述兩種刀不同之處在於:刀柄較長沒有護手,刀身細長,刀刃鋒利,帶有刀尖和血槽,這樣除了象馬刀那樣能完成削、劈、砍等動作之外還可進行刺、戳等功能,往往刺、戳更能使敵人很快的喪失戰鬥力,血槽的作用不在於放血,主要作用在於如果刀身沒有血槽在刀刺入人體後由於肌肉劇烈的收縮,使拔刀變得很困難,但是加了血槽後可以使肌肉與刀身之間產生一個縫隙,這樣空氣進入肌肉,容易拔刀進行下一個戰術動作,這點和刺刀上血槽的道理相同。另外斬馬刀也可以雙手持握,這是上述兩種馬刀所不具備的。
日軍32甲(上),32乙(下)軍刀日軍32甲(上),32乙(下)軍刀
中國65式馬刀中國65式馬刀

中醫疾病

病證名。即馬刀瘡。出《靈樞·經脈》。系指耳之前後,忽有瘡狀似馬刀,如杏核,大小不一,名馬刀瘡。本瘡赤色如火燒烙極痛,發展甚猛。治宜急服柴胡通經湯;已潰者,可改用救苦化堅湯。並可用針灸配合治療。

中藥藥材

【藥名】:馬刀
【別名】:蜌、單姥、齊蛤、馬蛤、焷岸
【漢語拼音】:ma dao
【英文名】:razor clam shell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Cuneopsis capitata(Heude) 2.Lanceolaria grayana(Lea)
【歸經】:肺;腎經
【功效】:散結消痰;通淋除熱;涼血止血;平肝熄風
【科屬分類】:蚌科
【拉丁文名】:Concha Solen Gouldii
【主治】:癭瘤;痰飲;淋病;崩漏;吐血;衄血;眩暈;耳鳴
【考證】:出自《神農本草經》。
1.陶弘景:馬刀長六七寸,(江)漢間人名為單姥、亦食其肉,肉似蚌。
2.《綱目》:馬刀似蚌而小,形狹而長,其類甚多,長短大小,厚薄邪正,雖有不同,但性味功用,大抵則一。
【生態環境】:1.多棲息於泥底或泥沙底的湖泊或河流中,尤喜在急流水域中生活。以微小生物和植物碎屑為食料。2.棲息於泥底或泥沙底的河流、湖泊及池塘內。
【採收和儲藏】:秋季捕撈,去肉,取殼,洗淨,曬乾。
【資源分布】:1.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2.分布於黑龍江、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各家論述】:
1.《本經》:主漏下赤白,寒熱,破石淋。
2.《別錄》:除五臟間熱,肌中鼠鼷,止煩滿,補中,去厥痹,利機關。
3.《綱目》:消水癭,氣癭,痰飲。
【動植物形態】:
1.巨首楔蚌,楔蚌中較大的一種,一般殼長約70mm,殼高約35mm,殼寬約25mm。殼質厚而堅硬。貝殼前部極膨大,向後高度和寬度急劇縮小,因此外形呈長三角楔狀。貝殼前部之膨大處的後方有一凹陷,約位於殼中。殼頂位於背緣前端,高而膨大,常呈破蝕謄宙表面棕褐色,具有同心圓有生長線。鉸合部發達,左殼具2枚擬主齒和2枚側齒,前擬主齒呈片狀,後擬主齒呈三角錐狀,頂部有細的裂紋,2枚側齒細長而平行;右殼只有1枚三角錐狀的前擬主齒和1枚側齒,其後擬主齒只留有痕跡。
2.短褐矛蚌,殼長達170mm,殼高44mm,殼寬39mm。殼堅厚,略膨脹,兩側不對稱,狹長,呈長矛形。長度為高的4-5倍。殼頂部稍膨脹,低於背緣,常被腐蝕,靠近前端,在貝殼全長1/10處。前緣鈍圓,前背緣直,後背後緣在殼長1/2處漸向下 斜,腹緣直,中部稍凹後緣略圓或銳角。小月面長形,發達。殼面灰褐色,生長紋細緻。貝殼中部的生長紋間具有排列整齊的粗短顆粒形縱褐。並在殼頂處有鋸齒狀縱褐,故稱短褐矛蚌。鉸合部發達,左殼具有2枚略呈三角錐形的擬主齒,2枚長刃狀的側齒;右有2枚擬主齒,1枚側齒。
【功效分類】:通絡藥;清熱藥
【用法用量】:內服:煅研末,5-15g;或煎湯,15-50g。
【出處】:《中華本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