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刀舞曲

馬刀舞曲

馬刀舞曲(Sabre Dance)是哈恰圖良的舞劇《加雅涅》中的一支舞曲,作於1939年,首演於1942年,是描寫庫德族出征前的一種戰鬥舞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馬刀舞曲
  • 外文名稱:Sabre Dance)
  • 歌曲時長:2分20秒
  • 發行時間:1939年
  • 譜曲:哈恰圖良
創作背景,樂曲賞析,社會影響,作者簡介,

創作背景

馬刀舞曲是管弦樂曲。是1939年米高揚建議,為亞美尼亞藝術季而創作的,原名為《Schastye》,是“幸福”的意思。這部舞劇的胚胎後改編成這部《Gayaneh》,把劇情改寫成描寫亞美亞邊境集體農莊工作的年輕姑娘加雅涅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舞劇的故事情節前後曾做過幾次大的改動。為作曲家所作芭蕾舞劇《Gayaneh》第1幕第2場的舞曲,當阿爾緬恢復視力後,Gayaneh投入他的懷抱,村民們為他們祝福時的群舞音樂。1957年,作者曾對舞劇的音樂和情節作了大幅度的修改,只有少數群舞性質的舞曲被保留下來,本曲即其中之一,於1942年12月9日由蘇聯著名的舞蹈家阿妮西莫娃(Nina Anisimova)主演首演。
馬刀舞曲音樂CD封面馬刀舞曲音樂CD封面
芭蕾舞劇《加雅涅》的劇情為:外高加索山村中勇敢的庫爾特族獵人阿爾緬和少女加雅涅相愛,阿爾緬的好友蓋奧爾格與少女阿霞相愛。一次,活潑的阿霞搶走了阿爾緬預備送給加雅涅的鮮花,並與阿爾緬共舞。偶然目睹了這一情景的蓋奧爾格對阿爾緬發生了誤解,當阿爾緬上山打獵,不慎從斷崖摔下時,蓋奧爾格竟視而不救。阿爾緬受傷後雙目失明,他不願為加雅涅帶來不幸,便克制自己的情感,拒絕了加雅涅的愛情。後來,阿爾緬幸運地重見光明,並且原諒了深感悔恨、當眾承認錯誤的蓋奧爾格,並與加雅涅結為幸福的伴侶。

樂曲賞析

馬刀舞曲以急板的強奏表現節奏,中段由獨奏大提琴薩克斯管演奏,是音樂會上經常演奏的曲子。
本曲選自舞劇第三幕第二場,當阿爾緬恢復視力後,加雅涅投入他的懷抱,村民們為他們祝福時的群舞音樂。 樂曲採用三部曲式。 一開始,在定音鼓軍鼓以及長號和弦樂器的伴奏下,木琴以急板奏出熱情、活潑的主要主題。居住在高山上的庫爾特族人民有出征時跳戰鬥性舞蹈的傳統,這一節奏強烈,迅疾奔放的主題,生動地表現了庫爾特人敏捷而剽悍的性格。這一主題變化反覆多遍後,出現對比鮮明的中間部主題,這一主題是由薩克斯管大提琴奏出的旋律,原為舞劇第二幕第一場中加雅涅的弟弟努列和女友卡蓮舞蹈時的配樂。中間部主題重奏一遍之後,出現類似歡呼聲的音響,並再現開頭那英武剽悍、迅疾奔放的主題,同時還出現一呼一應的樂句。結尾的音樂十分輕巧,在音階式下行的走句之後,以上行音調結束。
樂曲採用三部曲式, 一開始,以急板奏出熱情、活潑的主要主題,節奏強烈,迅疾奔放,表現了庫爾特人剽悍的性格。這一主題變化反覆多遍後,出現對比鮮明的中間部主題,是由小提琴的低音部奏出的旋律,中間部重奏一遍之後,出現類似歡呼聲的音響,並再現開頭那英武剽悍、迅疾奔放的主題,同時還出現一呼一應的樂句,結尾的音樂十分輕巧,在音階式下行的走句之後,以上行音調結束。

社會影響

1957年5月,歌劇在莫斯科首演時,由裴雷特妮娃重撰腳本,配樂也增至50多首。該曲後改編為手風琴曲、鋼琴曲、小提琴曲和木琴曲等。該曲廣泛利用亞美尼亞農村民歌、山地民歌、民間器樂曲等,對待民間藝術的態度極富創造性。和聲語言清新獨特,用嶄新的手法將歐洲音樂的調性體系和亞美尼亞音樂的調式結構結合在一起,使東方曲調的特徵得到了更充分的表現,至今任然是廣大聽眾以及音樂愛好者喜愛的一部作品,其魅力經久不衰,至今仍是很多交響音樂會和琴獨奏音樂會的保留曲目。

作者簡介

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圖良 (Aram Ilitch Khatchaturian,1903-1978),前蘇聯作曲家。生於亞美尼亞梯弗里斯(今提比里西),十九歲開始接受音樂教育,先在格涅辛音樂專科中學學習大提琴,並向格涅辛學作曲,後入莫斯科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其創作具有亞美尼亞民族音樂的特點,另外,還受法國印象主義的影響,他的作品以熱情、樂觀、富於色彩、旋律豐富和高度的技巧性見長。他的鋼琴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是世界各國經常演奏的曲目。《馬刀舞曲》是哈恰圖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他的其他代表作有表現蘇聯衛國戰爭的《第二交響曲》(又名《排鐘》)、舞劇《加雅涅》《斯巴達克斯》以及電影《史達林格勒保衛戰》的配樂等。他還是前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歌的作者。
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圖良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圖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