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正傳

《醫學正傳》,綜合性醫書,又名《醫學正宗》,8卷。明虞摶(天民)撰於正德十年(1515年)。書前列“醫學或問”50條,闡發前人“言不盡意之義“。其學以朱震亨為宗,而參以張機、孫思邈、李杲諸家之說,各選其方之精粹者,次于丹溪要語之後。並參以虞氏家傳經驗、臨床體會及學術見解,對經典著作以及前輩醫學家許多論點做了縱橫評述。介紹了傷寒、溫病、內科雜病、婦、兒等73種病證,收集了1000餘方,對每一病證分列“論、脈證、方治”,或附醫案。虞氏對咒禁,巫術,以運氣推算病期、病證和治法等均持批判態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醫學正傳》
  • 書名(異名):《醫學正傳》 《醫學正宗》
  • 作者:虞摶
  • 成書年代:明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成書背景,流傳版本,作者簡介,書評、序言,章節目錄,內容簡介,

成書背景

虞氏繼承祖父醫業,私淑丹溪之遺風,經40年對《素問》、《難經》等古醫籍之鑽研,參考歷代醫家所述,並結合本人臨床經驗,於正德乙亥(1515)編撰成《醫學正傳》。其學以朱震亨為宗,而參以張機、孫思邈、李杲諸家之說。據其自序載:“目之曰《醫學正傳》,將使後學知所適從,而不蹈偏門以殺人,蓋亦端本求源之意耳。”

流傳版本

現存明萬曆年間刻本及17世紀日本刻本等,1949年後有排印本出版。

作者簡介

虞摶(1438~1517),字天民,浙江義烏花溪人,故自號花溪恆德老人。其祖輩數代業醫,虞氏中年後以醫名著稱,據自述系得自“祖父口傳心授”。其曾叔祖誠齋“與丹溪生同世,居同鄉,於是獲沾親炙之化,亦以其術鳴於世”。
虞氏對朱丹溪之醫學思想與經驗很推崇,說“《格致餘論》、《局方發揮》等編,皆所以折衷前哲,尤足以救偏門之弊,偉然百世之宗師也”。他對朱丹溪的“陽常有餘,陰常不足”論點加以發揮,說“夫陽常有餘,陰常不足者,……非直指氣為陽而血為陰也,經日:‘陽中有陰,陰中亦有陽’。正所謂獨陽不生,獨陰不長是也”。但虞氏也並非唯丹溪之說為是,指出“丹溪之書,不過發前人所未發,補前人所未備耳!若不參以諸賢所著而互合為一,豈醫道之大成哉!”可見他很注意吸收歷代醫家之長,而且即使在他年逾古稀之時,還懷著“將欲采歷代名醫經驗,總成一書,名為古今諸賢醫案”的計畫,但終因年老而未實現。
虞氏將自己學習古代經典醫籍與各家學說的心得,結合自己的見解與醫療經驗,於正德十年(1515)撰成《醫學正傳》八卷,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書中所載對小兒便秘的香油灌腸術,是很有價值的創造。他針對一例便秘25天,各種通便措施均無效者,創用“口含香油以小竹筒一個套入肛門,以香油吹入肛內,過半時許,病者自雲其油入腸內如蚯蚓漸漸上行,再過片時許,下黑糞一二升,困睡而安。”
除《醫學正傳》外,虞氏還撰有《方脈發蒙》、《半齋稿》等。

書評、序言

夫醫之為道,民命死生所系,其責不為不重。籍或不經儒術,業擅偏門,懵然不知,正道不反,幾於操刃以殺人乎!粵自神農嘗百藥,制本草,軒岐著《素問》,越人作《難經》,皆所以發明天地人身陰陽五行之理,卓為萬世醫家祖,不可尚已。厥後名醫代作,躡聖門而探玄微者,未易悉舉。又若漢·張仲景、唐·孫思邈、金之劉守真、張子和、李東垣輩,諸賢繼作,皆有著述,而神巧之運用,有非常人所可及也。其所以辨內外、異攻補而互相發明者,一皆祖述《素》、《難》而引伸觸類之耳。其授受相承,悉自正學中來也。吾邑丹溪朱彥修先生,初游許文懿公之門,得考亭之餘緒。愛自母病,刻志於醫,求師於武林羅太無,而得劉、張、李三家之秘,故其學有源委,術造精微。所著《格致餘論》、《局方發揮》等編,皆所以折衷前哲,尤足以救偏門之弊,偉然百世之宗師也。東陽盧和氏類集丹溪之書為《纂要》,俾醫者出入卷舒之便,其用心亦勤矣,以愚觀之,猶未足以盡丹溪之餘緒。然丹溪之書,不過發前人所未發,補前人所未備耳,若不參以諸賢所著,而互合為一,豈醫道之大成哉。愚承祖父之家學,私淑丹溪之遺風,其於《素》、《難》,靡不苦志鑽研,然義理玄微,若坐豐 ,迨閱歷四紀於茲,始知蹊徑。今年七旬有八矣,桑榆景迫,精力日衰,每憾世醫,多蹈偏門,而民命之夭於醫者不少矣。是以不揣荒拙,銳意編集,以成全書,一皆根據乎《素》、《難》,綜橫乎諸說,傍通己意,而不鑿以孟浪之空言,總不離乎正學範圍之中,非敢自以為是,而附會以誤人也,目之曰:醫學正傳,將使後學知所適從,而不蹈偏門以殺人,蓋亦端本澄源之意耳。高明之士,幸毋誚焉。
時正德乙亥正月之望,花溪恆德老人虞摶序。

章節目錄

卷之一
醫學或問
中風
傷寒
卷之二
瘟疫
斑疹
內傷
中暑
濕證
燥證
火熱
郁證
痰飲
咳嗽
哮喘
瘧證
霍亂
泄瀉
卷之三
嘔吐
噎膈
呃逆
吞酸
嘈雜噯氣
痞滿
腫脹
積聚
虛損
勞極
卷之四
眩運
頭痛
胃脘痛
腹痛
腰痛
脅痛
諸氣
疝氣
腳氣
痛風
痿證
諸蟲
卷之五
麻木
耳病
目病
口病
喉病
齒病
鼻病
痔漏
汗證
厥病
癲狂癇證
邪祟
怔忡驚悸健忘證
三消
卷之六
便濁遺精
淋閉
秘結
黃膽
瘡瘍
癘風
破傷風
婦人科上月經
婦人科中 胎前
婦人科下 產後
小兒科

內容簡介

《醫學正傳》論述每種病證基本上包括“論”、“脈法”、“方法”、“醫案”四方面內容,總集各醫家一千餘醫方。“凡方法,……傷寒一宗張仲景,內傷一宗李東垣,小兒科多本於錢仲陽,其餘諸病悉以丹溪要語及所著諸方冠於其首。次以劉、張、李三家之方,選其精粹者繼之於後。外有諸家名醫有理妙方,又采附於其末,以備參考。”他雖推崇朱丹溪,但並不為其學說所禁錮,他認為“丹溪之書,不過發前人所未發,補前人所未備耳,若不參以諸賢所著,而互合為一,豈醫道之大成哉?”(《醫學正傳·自序》)而且作者往往結合自己的體會予以闡述,如對中風的先兆症候,他正確地總結指出:“凡人手足漸覺不隨,或臂膊及髀股指節麻痹不仁,或口眼歪斜,語言謇澀,或胸膈迷悶,吐痰相續,或六脈弦滑而軟弱無力,雖未至於倒仆,其為中風暈厥之候,可指日而定矣”(《醫學正傳·卷一》)。指出卒中、暴仆、暴瘖、蒙昧、喎僻、癱瘓、不省人事、語言謇澀及痰涎壅盛,均為中風的表現。書中區分哮喘的定義與特點為:“大抵哮以聲響名,喘以氣息言。夫喘促喉中如水雞聲者,謂之哮;氣促而連屬不能息者,謂之喘”(《醫學正傳·卷二》)。作者在“醫學或問”中對前人某些錯誤論點進行了批判,如對所謂“鬼胎”,指出“所謂鬼胎者,偽胎也,非實有鬼神交接而成胎也……有道之士,勿信乎邪說之惑焉!”又如對古代咒法及巫師巫婆治病,指出:“古有龍樹咒法之書行於世,今流而為師巫,為降童,為師婆,而為扇惑人民、哄嚇取財之術。噫!邪書惟邪人用之,知理者勿用也。”此外,對有人主張“以病者所生年月日時,合得病之日期,推算五運六氣,……謂某日當得某經,某經當用某藥……不須問證察脈,但推算病在此經,即用此經之藥”,指出“此馬宗素無稽之術,而以世之生靈為戲玩耳!”表明虞氏對某些人以運氣推算病期、病證和決定治法的主張是持批判態度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