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升鎮

靜升鎮

靜升鎮,位於山西省靈石縣,下轄16個行政單位,國土面積57平方公里,截止2008年,人口為2萬餘人,屬於暖溫帶大陸性氣候。鎮鎮府位於靜升村。

靜升鎮坐落在風景秀美的綿山腳下,依山傍水,一條大街橫貫東西,九溝、八堡、十八街巷散布於北山之麓。2003年,被國家建設部和文物局聯合命名為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並位居榜首;同年又被建設部確定為首批全國重點小城鎮之一。

2006年以來,先後榮獲“山西省環境優美鄉鎮”、“山西省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山西省新農村致富技術培訓百強鄉鎮”、“山西省百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等榮譽稱號.2010年3月,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旅遊局聯合命名為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靜升鎮
  • 外文名稱:Jingsheng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中國 山西靈石縣
  • 下轄地區:16個村委、25個自然村
  • 政府駐地:靜升村
  • 電話區號:0354
  • 郵政區碼:031308
  • 地理位置:靈石縣東北部
  • 面積:57平方公里
  • 人口:2萬餘人(2008年)
  • 方言:晉語并州片
  • 氣候條件:暖溫帶大陸性氣候
  • 著名景點:王家大院;紅廟;文筆塔;資壽寺
  • 火車站:靈石東站
  • 車牌代碼:晉K
鄉鎮簡介,基本信息,重點項目,特色農業,城鎮建設,社會事業,經濟發展,農業,工業,第三產業,鄉鎮歷史,行政區劃,靜升村,帥家山村,旌介村,尹方村,集廣村,南浦村,草橋村,後溝村,核桃窪村,斬斷焉村,土黃坡村,椒仲村,柳樹原村,蘇溪村,史家山村,南原村,交通情況,靜升新區,景點介紹,王家大院,紅廟,文筆塔,文廟,何氏宗祠,石牌坊,文筆塔,資壽寺,

鄉鎮簡介

基本信息

靜升鎮,位於山西省靈石縣城東北12公里處,地處晉中盆地邊緣風景秀美的綿山腳下,具有靈石“小江南”的美稱。全鎮面積57平方公里,共有16個村委、25個自然村,人口2萬餘人,靜升鎮傳統文化底蘊深厚,
人文景觀豐富多彩,有“華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馳名海外的元代古剎——資壽寺;又處在祁臨高速路靈石出口處,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通訊便利,是全國重點小城鎮之一;2003年被國家建設部和文物局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重點項目

項目建設是調結構、促轉型、培育領先優勢、提升綜合競爭力的有效途徑。靜升作為全省旅遊的集散地、目的地和縣城新區的所在地,基礎設施建設加速、重點工程項目集聚。2014年全鎮重點項目共39個,其中工業重點項目5個,生態、農業重點項目各5個,三產服務業項目6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5個,社會事業項目4個。我們強化對重點項目建設的領導,對在建項目實行專人負責“一站式”跟蹤服務,確保項目的順利推進。亨泰榮和鎂合金亞鑄件項目,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北斗導航智慧套用雲計算服務平台項目,投資1.4億元完成產業園一期建設工程的40%。王家大院創建5A級旅遊景區項目正在積極整治周邊環境,為靜升古鎮的保護與開發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亞行貸款山西省靈石縣小城鎮建設教育設施建設項目,前期審核手續已全部獲批。陽光集賢苑移民小區二期工程、旺苑小區、旌介綿麓、溪馨苑二期工程、堡子塘移民工程5處小區建設項目正在順利實施、穩步推進。

特色農業

堅持業已形成的產業特色,大力推進“一村一品”建設。科學管護核桃林14000畝,對三個核桃示範基地實行高枝換優2800畝,低產林改造3600畝;積極推行核桃、小麥投保工作,解決農民因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投資49萬元,發展史家山櫻桃示範園,新種植苗木65畝;新發展各類昕益觀光園、現代農業公司、南原腰西垣蔬菜大棚、南原農家樂莊園經濟4個;美多園花卉種植基地種植各類花卉大棚30個,效益可觀。積極發展規模健康養殖,椒仲溝佑農、望鑫等健康養殖示範園區的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發揮,新增家庭養殖戶13個;昕益農業生態觀光園、天星集廣農業示範園、北山萬畝核桃示範園、椒仲核桃示範園等園區的建設與運行,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共贏。

城鎮建設

商貿旅遊名鎮建設成效初現。積極配合景區管理委員會,實施景區周邊環境整治。繼續完善古廟宇、古祠堂的保護修繕工程,資壽寺復建項目,已正式啟動,后土廟修繕工程正在進行;鋪開古鎮路網建設工程,投資419萬元完成東風路改造和團結路路面修復工程;崇寧堡旅遊文化產業基地建設項目,累計投資1.8億元用於堡內硬體設施建設投入使用;昕益農業科技觀光園運行良好;森林公園設施建設全面完工,逐步實現旅遊資源大鎮向商貿旅遊名鎮的跨越。
現代宜居城鎮創建推進紮實。新區路網、大西片區路網、千畝森林公園、林業執法大隊、武裝部營區和居民住宅小區的建設,加快了新區和美麗鄉村連片建設步伐;南原、集廣、史家山積極實施園林村綠化工程;蘇溪、尹方村河道整治及雲牆景觀亮化工程完成;南浦村累計420萬元實施的河道覆蓋工程等使農村人居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2014年新建防火通道24.9公里,其中水泥路1.8公里,沙礫路23.1公里,總投資85萬元主要為核桃窪至宋家山,史家山4個自然村循環路,椒仲村田間道路整修及帥家山田間道路整修。此外,投資近200萬元實施規模化畜禽養殖廠的污染治理和農村環境衛生集中連片整治工程,為各村提供垃圾清理車13輛,環衛清掃工具200餘套,修建垃圾、煤泥池300餘個,牆體立麵粉刷近2萬平米。
魅力文化強鎮建設邁出步伐。依託尹方村純手工刺繡靈尚繡品公司4月份組織開展了為期三天的婦女手工藝技能培訓班,對來自全縣12個鄉鎮、3個城區的86名婦女進行了培訓,為發展我鎮刺繡特色產業,提升婦女刺繡手工藝技能以及解決剩餘勞動力就業搭建了平台;北斗雲計算高科技項目助推了“魅力文化強鎮”建設步伐。

社會事業

持續推進教育、衛生醫療、計生服務、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事業建設。亞行貸款小城鎮建設教育設施建設項目進展順利,尹方、蘇溪、旌介、集廣、陽光小區5所幼稚園項目建議獲得批准;投資53萬元完成中學操場周邊硬化,投資50餘萬元新建靜升中學廁所,投資160餘萬元完成靜升中學操場塑膠工程;投資35萬元完成南浦國小操場硬化;投資7萬元完成靜升國小校園維修。在衛生和社會保障方面,實現了村級衛生所全覆蓋;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加快新農保養老征繳擴面,實現了應保盡保;認真執行各項惠農補貼政策和低保、五保戶供養、優撫對象相關政策規定,於2014年9-12月開展了低保清理整頓工作,最終按照新的政策和測算標準,確定了低保對象82戶、149人,共清理整頓出1148戶,1147人,占原低保戶的93%。1-12月份發放優撫對象定期生活補助93萬元,發放農村低保金2190萬元,發放五保生活補助款33萬元,保證困難民眾基本生活;尹方村率先在全縣建成300平米的高標準日間照料中心,隨後帶動南原、柳樹原先後建起,為全村70歲以上老人的提供免費就餐;深入開展國防教育,不斷加強人防、雙擁、優撫安置和民兵預備役工作。開展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尹方、蘇溪自籌資金實施自來水入村改造工程,後溝村飲水安全工程投入運營。投資14萬餘元完成宋家山、後溝、蘇溪淤地壩安全隱患維修工程。計畫生育工作方面,強化政策引導,深入開展優質服務活動,全力打造零收費、零間隔、零距離、零障礙“四零”工程。文化事業方面,進一步加大文化站配套設施投資力度,積極開展民眾性文體活動,豐富人民文化生活。農機方面,完成農機田間作業機耕35000畝,機收10000畝,補貼機具30台件。公共服務方面,積極爭取沿河六村的集中供熱和供氣項目,雙橋小區供熱維修、供氣工程完成設計、預算,進入招投標程式。以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載體,結合鎮領導班子“四風”整改清單,通過項目化管理及時進行整改,按照“基礎性、普惠性、連續性、針對性”原則安排各村民生工程項目,基本做到雪中送炭、量力而行、急事急辦、民眾認可。目前,全鎮16個村19項微民生工程全部高標準完工並順利驗收,累計投資1200萬元。

經濟發展

靜升鎮是靈石縣傳統的農業大鎮、旅遊大鎮和新興工業鎮。

農業

靜升鎮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全鎮有耕地30000畝,是靈石縣的農業大鎮。經過農業大投入,農業基礎條件大大改善,效益農業,產業農業發展迅速,大力實施了農業調產發展綠色產業,全鎮發展日本水晶梨800畝,經濟林15000畝,全鎮村村解決了集中供水和村公路水泥(油)路,全部實現了農村路網化,供水集中化。在山區集中發展核桃種植,特色林業初具規模。

工業

靜升新能源產業園區被列入靈石縣四大工業園區,園區以北斗導航智慧套用雲計算、亨泰榮和金屬壓鑄件等項目為龍頭,重點發展高科技、裝備製造產業項目。

第三產業

靜升鎮第三產業發達,王家大院帶動周邊服務業發展,形成文化旅遊相融合的局面。王家大院正在創建5A景區,金山森林休閒度假區開始建設,啟動少林資壽寺文化產業園、靜升古鎮旅遊集散地、旌善道旅遊綜合體等一批文化旅遊項目,做大做強旅遊產業。

鄉鎮歷史

據有關史料記載,遠在新石器時代,古鎮靜升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商代則是“內”部落生產勞動、安居樂業的地方。春秋時,因介子推之故,與靜升相連的綿山被封為介山,靜升也曾名為“旌善村”。隋開皇又改為“靈瑞鄉”。
貞觀以來,靈瑞鄉日臻興旺,直至元皇慶年間仍以靈瑞鄉稱之。到清康乾盛世,農商發達,經濟繁榮,民間修廟宇,建民居,大興土木,靜升鎮經歷了第一次大規模的發展時期,被譽為“晉中第一鎮”。
“靈石古村山水間,四合坊巷禮為先,樓台塾館凝文氣,儒雅興衰二百年。”今留於靜升鎮的主體古建築群——王家大院,先後經歷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幾個時期的修建,建築總面積達到15萬平方米。靈石縣歷史上“四大家族”之一的靜升王家,為太原王氏後裔,元仁宗皇慶年間由靈石溝營村遷到靜升。
2013年5月19日中國郵政發行的《中國古鎮(一)》郵票之一2013年5月19日中國郵政發行的《中國古鎮(一)》郵票之一
王氏望族以商賈起家,貨殖燕齊,後加官晉爵,步入官場,成為當地工商大地主兼官僚士紳。王家修建住宅不惜工本,相當豪華奢侈。清康熙年間,在靜升村老街首建“擁翠”、“鎖瑞”兩條巷王氏住宅區;乾隆年間建鐘靈巷;雍正年間建崇寧堡;嘉慶年間又興修了紅門堡、拱極堡、東南堡(又稱和義堡)王氏住宅區等。
依山建勢,梯度推進,靜升鎮的建築是黃土坡上的奇蹟,遠遠望去,屋舍院落高低起伏,有序排列,堡牆環繞,院門緊閉,儼然一座壁壘森嚴的中世紀城堡。

行政區劃

靜升鎮轄:靜升村、旌介村、集廣村、蘇溪村、南浦村、南原村、草橋村、帥家上村、後溝村、史家山村、黃土坡村、核桃窪村、椒仲村、斬斷焉村、柳樹原村16個村委會。

靜升村

位於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距大運高速靈石出口僅1公里,居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靜升古鎮之中心,國家四A級景區王家大院座落於村腹部,村內環山繞水,負陰抱陽,氣候宜人。全村農業戶數2356戶,人口6592人,常住村內總人口達1.2萬餘人。全村下設十四個分支部和十四個村民小組,分設書記、組長和會計各一名。靜升村晉中市最大的一個村莊。 
西街西街

帥家山村

位於靈石縣靜升鎮東北邊,東鄰介休市綿山鎮與西歡、秦樹、梁家村接壤。全村420人,耕地面積1676畝,退耕還林960畝,核桃樹240畝,全村以林業為主。

旌介村

位於靈石縣城東十三公里,東鄰綿山旅遊風景區3公里,距華夏名宅王家大院2.5公里,距大運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108國道橫貫村西。全村850戶、人口2300人。耕地面積3800畝。旌介村文化歷史悠久,其村名因旌表春秋五霸重臣介子推而名。介子推廟遺址距我村2公里,村東為商代古墓群,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區,省政府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區。
旌介村是靈石縣唯一的平川地區,交通十分便利,水資源豐富。中日合資山西天石電力有限公司(國家環保煤矸石發電廠)徵用旌介村土地,投資1億元的宏源國際五星級大酒店位於旌介村。通宇集團租用我村成立千畝冰葡萄基地。天星煤氣、電廠供熱管道途徑旌介村。

尹方村

屬全國歷史文化名鎮,靈石縣靜升鎮第二大村,東距大運高速公路3公里,西距108國道10公里,東夏線永吉大道橫穿全村,交通十分便利,尹方村東2公里與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4A級旅遊景點,與王家大院毗鄰,西2公里與千年古剎資壽寺相連,南眺巍巍太岳山,北倚黃土高坡,面對靜升盆地(古綿山地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區域優勢。全村總面積4平方公里,擁有990戶、3310多居民。
農村經濟結構以農業為主,民營企業為輔,建材業作為工業的龍頭產業,推動著運輸業的同步發展,全村總耕地面積2336畝,擁有機磚廠6座,90萬噸洗煤廠1座,運輸車輛近200輛,全村年生產總值3000餘萬元,名列全縣前茅,曾榮獲市級“文明村”和“小康村”稱號,村黨支部被地委命名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集廣村

位於靜升鎮以東,國際宏源、大運高速公路以北,東臨介休綿山,西鄰靈石一中,交通便利,風景優美,自古以來人傑地靈。全村714戶,1939口人,耕地面積2049畝,是縣政府確定的一百個新農村建設中心村之一。該村支部、村委一班人團結務實,奮力爭先,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傾力實施民心工程;發展核桃產業,促進農民增收;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爭創民主管理先進村。各項工作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南浦村

位於靈石縣城以東二十華里,靜升鎮西南隅。省道傍村而過,交通便利,物流暢通,東與南原村土地相連,水系相通,西有靜升河環繞常年水流不息;北臨蘇溪村,南接草橋一山之隔山左山右互為依託。全村總面積為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440畝,全村373戶,總人口980口。
村中尚存天齊廟觀音大士堂、武氏宗祠。天齊廟位於村西北山崗上,於大元至治三年(1323年)七月初二重建占地1225平方米,
是靜升古鎮乃至靈石縣境內唯一的一座‘天齊廟’。觀音大士堂位於村南山坡上,始建年代不詳。過去南浦村有武氏宗祠、高氏宗祠、董氏宗祠郭氏宗祠,其他宗祠都以灰飛煙滅;只剩武氏宗祠主要部分尚存。
南浦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該村黨支部、村委會在抓經濟發展的同時,緊緊圍繞穩定大局,抓好基礎工作實現了無治安、刑事案件和民眾性-案件的零案村管理目標,形成了經濟和社會穩定發展雙贏的新格局。

草橋村

位於晉中市靈石縣靜升鎮南,距離縣中心12公里,交通便利。北臨縣道,南接馬和鄉馬和村,西接翠峰鎮,東接南原村。全村有藺家莊、曹家莊、閆家莊韓家莊四個自然村1144人,在冊土地面積2600畝。改革開放前,農業生產以傳統種植、養殖為主,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
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人民民眾生活已經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先後引進了騰飛煤化有限公司、沙浴煤礦三坑、銀海煤化有限公司、富民煤化有限公司等企業,有力的解決了本村的勞動力就業問題,帶動了經濟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貫穿連線四個自然村的交通幹道鋪設水泥,實現了村民的安全出行、修建了一所學校,全部村民飲上衛生潔淨的井水。社會治安良好,人民民眾安居樂業。

後溝村

座落在王家大院以北2公里處,全村76戶,191人,全村耕地面積480畝,其中:糧田面積390畝,全村村民以種地為主。本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民風淳樸,歡迎各方有志之士來本村投資,共謀發展。

核桃窪村

位於靈石縣靜升村北山,距鎮中心區7.5公里,全村181戶,478人,擁有耕地1200畝。根據本村實際積極引導村民發展林果業、養殖業、沼氣,人均收入一年上一個台階,2009年達到5800元。在引導村民致富的同時,我村全力推進和諧新農村建設,2009年被命名為全省園林村,
2010年被確定為全省新農村建設推進村,如今我村花紅柳綠,路燈明亮,戶戶通了水泥路,家家通了自來水,我們正以堅實的步伐向小康型新農村邁進。

斬斷焉村

位於靜升鎮北山,全村45戶,155人,其中黨員8人,本村土地面積1300畝,耕地面積510畝,主要以種植糧食和乾果經濟為主。2006年由於村里發生地質沉陷,斬斷焉村被列為地質災害治理村。2007年4月本村在永吉大道旁集廣村選址修建移民小區。2008年建成移民小區新村——凱鵬小區,斬斷焉村成為生產的舊村和生活的新村。

土黃坡村

位於靜升鎮北山西南,緊連蘇溪村,地域相距2.5公里,全村總面積2010畝,耕地面積784畝,林地718畝,戶籍(2010年底)115戶,326人。
2006年由於村里發生地質沉陷,2007年我村列入地質災害治理村,2008年經省農村地質災害工程項目部批覆和市農災辦(2008)9號檔案精神,我村實行整體搬遷。並於2009年年底112戶316人搬進了移民小區——溪馨園小區,土黃坡村成為生產的舊村和生活的新村。
村兩委通過村民承包土地流轉,村委和集廣煤礦共同經營開發,實行了互利共贏。

椒仲村

,位於靜升鎮北山。全村 205戶,581口人,人均收入達7286元,椒仲村改革開放以來,是全縣農業的一面旗幟,被國家綠化委命名為全國綠化千佳村,省級文明村、小康村,先進集體。
椒仲支部、村委把地質災害治理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制定出兩區建設遠景規劃與治理方案。即在縣城規劃新區內建設一流生活區,改善農民生活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在椒仲村原址,通過集中治理,土地集中流轉,建設規模型生產區,安排村民就業,壯大集體經濟。
椒仲新村選址定位縣城規劃新區內,東臨大運高速,西臨永吉大道,背靠綿山,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由上海翰明國際設計院規劃。規劃新村高低錯落有致,建築容積率0.95,小區綠化率46%,建築密度22.72%,樓距28米,均達國家建築標準要求。工程由山西設計院按照達到八級防震,節能保溫要求設計,由榆次廣森監理公司監理,全部用商砼施工,確保工程質量。
椒仲支部、村委爭取到國家地質災害治理補助資金人均5000元,合計301萬元;國統礦沉陷補助人均2000元,合計156萬元;省市縣移民補助人均1300元,合計78萬元;從村辦煤礦抽出股金1806萬元,人均3萬元,椒仲村民每口人享受國家集體移民補助38000元,折合住房30㎡,確保村民移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通過近兩年努力,在各級黨委政府領導下,國土城建部門的積極配合下,椒仲移民新村建設全部完工,配套水、電、供熱、供氣、綠化、硬化已齊備,村民已喬遷新居,完成全面搬遷任務。在生產區建設上,椒仲村所有土地集中流轉,建起了泰星林建公司和佑農萬頭種豬場,促進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
在新農村建設管理上,我們著重在發展現代農業產業、解決農民就業上下功夫,完善文化體育配套設施,細化物業管理,完善各項制度,按照中央新農村建設要求,力爭把椒仲建成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和諧富裕新椒仲。

柳樹原村

位於靜升鎮北山,全村128戶324口人,占地面積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64畝,糧田面積850畝,村民以種地、外出打工維持生活。村集體無企業,僅依託轉移支付維持日常開支,村集體辦福利事業,想方設法尋求資金。

蘇溪村

位於靈石東8㎞處,農業人口1800人,全村耕地面積2000畝,其中退耕還林800畝,宜耕地1200畝,水澆地200畝,旱地1000畝。轄四個村民小組,村民主要收入自周邊煤礦、洗煤廠務工,現集體有股份制磚廠一座,占地企業四家。年集體總收入80多萬元。村內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資壽寺。

史家山村

位於靜升鎮境北偏西,山勢起伏,溝岔縱橫,土層深厚。史家山村委會包括史家山、宋家山、耿家莊、小核桃窪四個自然村。現有在冊人口417人,計160戶,男女勞動力170人。其中:史家山村29戶,88口,在村常住者7人;耿家莊48戶,122口,在村常住者16人;宋家山62戶,169口,在村常住者50餘口;小核桃窪21戶,43口,在村常住者8口。
史家山村委共有土地1570畝,其中耕地1330畝,坡地層層梯升,溝地土地肥沃。舊時村人以農為主,現金年輕人多外出打工,農耕者多為上了年紀的人。史家山所轄四個自然村水、電、路全通,家家電視入戶。

南原村

位於靈石縣城以東10公里處,靜升鎮南山。全村總人口504人,耕地面積1560畝,戶數192戶。村內通一條水泥路,安裝有閉路接收線,每戶通電話、自來水,村民以種植業為主,過著安居的生活。

交通情況

京昆高速公路(大運高速)靈石(靜升)出口、大西客專靈石東站、永吉大道通往本鎮。也可乘坐火車到靈石站介休站乘坐公交到達本鎮。

靜升新區

靜升新區,是指2007年12月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和靈石縣城鄉建設局共同完成的《靈石縣靜升鎮總體規劃》中所規劃的靜升新中心區,即東夏公路以東、大運高速公路以西、旌介村以南、馬和村以北地區,建設用地總面積達5平方公里,遠期21.9平方公里,是靈石縣規劃的城市新區。
新區規劃新區規劃
靜升新區主要的功能是建成具有優良人居環境的住宅區、靈石縣重要的農產品加工基地、靈石縣文化教育和職業培訓中心、承擔靈石縣城的部分行政職能,肩負靈石未來城鎮化重任,有望發展成為靈石縣經濟文化中心,為全縣提供生產服務、教育培訓、商務金融、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服務,遠景規劃將建設成為靈石縣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2014年靜升鎮宜居示範新區建設項目被列入山西省重點項目。

景點介紹

王家大院

今留於靜升鎮的主體古建築群———王家大院,先後經歷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幾個時期的修建,建築總面積達到15萬平方米。其中列入省級文物保護的有4.5萬平方米。現以“中國民居藝術館”開放的高家崖建築群,建於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至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房屋218間,面積11728平方米。以“王氏博物館”開放的紅門堡建築群,建於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至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有院落28座,呈“王”字型布局,房屋540間,面積達19800平方米。高家崖、紅門堡兩組建築群東西對峙,一橋相連,皆為黃土高坡上的城堡式建築。站在高家崖的門樓觀景,高家崖建築群繼承了我國西周時即已形成的前堂後室的庭院風格;紅門堡建築群順應地理條件,一部分應變為前園後屋的總體設計。王家大院順山而建的混合型四合院,有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就是當你站在每一院的高台上遠眺時,都會有天地寬闊,心曠神怡之感。
靜升鎮王家大院靜升鎮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具有不同於晉中其他民居的獨特性,是一座充滿情趣的民居。院中雕刻功夫最深,圖案最美,匠心獨具的精美磚雕、木雕、石雕藝術,使得滿院生輝。高1.6米、長0.6米、厚0.3米的十塊牆基石,上面雕塑的五子奪魁、指日高升、飛馬報喜等裝飾畫,內涵豐富典雅,工藝精巧。由鳳戲牡丹、喜鵲登梅、一品青蓮、杏林春宴等以窗作畫的藝術表現手法,彰顯著人性之真,兼融了南北情調,讓主人足不出戶就可置身於如畫美景,化景物為情思,情景交融,倍添美感。

紅廟

在靜升鎮眾多的建築物中,有一處格外引人注目的房舍,這就是紅廟。因此廟紅牆、紅門,人們俗稱“紅廟”,原有的廟名反而被人遺忘了。紅廟位於靜升村中部,建有正殿、東西配殿和戲台等,占地面積734平方米。紅廟在當地又稱為“東社”,靜升村西的后土廟稱“西社”。“社”的確切含意如今很少有人能說清楚。只知道過去每逢夏收、秋收和冬至等節日,家家都來紅廟燒香上供,祈求神靈保佑。每年農曆六月十九,是紅廟的廟會,四面八方的鄉民們湧向靜升五里長街,看戲、吹糖人、跑馬戲、耍猴、練拳腳、賣狗皮膏藥……應有盡有,這時農民們也車載擔挑,用自己生產的五穀雜糧、瓜果蔬菜去換鹽油醬醋,犁耬鋤耙———各取所需,使廟會成為古靜升民間傳統文化活動中的一道特別風景線。

文筆塔

三晉多塔,觀望靜升文筆塔,塔高26米,底部周長12.3米,塔基為青石方形,磚砌結構,下粗上細,宛若毛筆豎立,直指藍天。雖經數百年風剝雨蝕,至今依然完好,足見其建築藝術之高超。形似毛筆的文筆塔,塔周墨、硯、水齊全,據說是象徵著王家才思泉涌,文人不斷,由此可見王氏祖先獨具匠心的巧妙構思。
靜升鎮靜升鎮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建築是永恆的藝術,建築是無聲的書卷。靜升鎮依山建勢,梯度推進,在黃土坡上創造了建築的奇蹟,遠遠望去,屋舍院落高低起伏,有序排列,堡牆環繞,院門密閉,儼然一座壁壘森嚴的中世紀城堡。那些靜靜地矗立了幾百年的一座座保存完好的深宅大院,一段段殘垣頹壁中的三五間房舍,都在展示著幾百年前絢麗的風俗民情和北方獨特的建築文化;宛若一位閱經蒼桑的老者,向世人釋讀著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

文廟

靜升文廟占地面積為424平方米,興建於元惠宗至元二年(1336年),位於中國山西省靈石縣靜升鎮,緊鄰王家大院,1996年被列為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靜升文廟是一個鄉村文廟,始建於元至元二年(1336年),現有影壁奎星樓欞星門泮池狀元橋大成門大成殿寢殿尊經閣等建築。

何氏宗祠

位於縣城東13公里靜升鎮集廣村,系集廣村何姓族人的祠堂。何氏宗祠始建於何時,無籍可考,只知清代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重修。 何氏宗祠占地面積為607平方米,主要建築物有正廳、過廳、 東西廂房和戲台等。多年來,宗祠一直為生產隊辦公和倉儲用地,加上族人極力保護,宗祠至今保存基本完好。

石牌坊

石牌坊位於靜升村中部,又名“孝義坊”,是清代靈石四大家族之一的靜升王家的祠堂-孝義祠的一部分。 石牌坊由青石雕刻而成,石底石柱石樑,石頂石脊石獸,石斗拱石匾額,還鑲嵌以鏤空的石圖案。坊高7.36米,寬13.49米。底部的10頭石獅,姿態優美,栩栩如生。左右長短4根石柱上的前後4副楹聯,有楷有篆,古奧深沉。頂上“孝義”二字,為清代著名書法家、內閣學士翁方綱於乾隆乙已(1785年)夏日所書。王家當年共有石牌坊15座,只有此一座倖存下來。
孝義坊北面為孝義祠,建築面積428平方米,分上下兩院,下院210平方米,正面窯洞3孔,兩帝有廊廡,由此與上院相通。上院218平方米,正屋供奉祖先,南面小戲台與祭祖堂相對,戲台兩邊有優伶用的耳房,院東西亦為廊廡。孝義坊與孝義祠系王家十五世王夢鵬所建。王夢鵬事父母至孝,孝名卓著,遠播朝野,倍受頌揚。

文筆塔

文筆塔位於靜升村南,塔高26米,底部周長12.3米,塔基為青石方形,磚砌結構,下粗上細,宛若毛筆豎立,直指藍天。

資壽寺

資壽寺,俗稱蘇溪寺,位於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0公里處的蘇溪村西側,距離靈石縣城約8公里,距離靜升王家大院約5.7公里。寺院坐北朝南,築在北緯 36度、東經11度的半山坡上,背後青山連綿,寺前溪流漏漏,山環水繞,水秀山青,為三晉古剎群中不可多得的一處勝景。
資壽寺十八羅漢資壽寺十八羅漢
2001年06月25日,資壽寺作為明代古建築,載入了《中國名勝辭典》並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