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自組織

青年自組織

青年自組織,是指青年自發成立、自主發展、自行運作和自我治理,具備一定規模、擁有組織章程和組織框架的青年非政府組織。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青年自組織發展非常迅速,加入的人數日益增加,分化的類型日益增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年自組織
名詞概述,發展狀況,發展迅速,成員龐雜,交叉滲透,基本特徵,非正式性,地域性,趣緣性,自治性,網路化,靈活性,發展趨勢,日趨多元化,虛擬化,網路化,凝聚力增強,社會性凸顯,對策探析,

名詞概述

隨著我國經濟成分和社會成分的日趨多元化,新的經濟和社會組織應運而生,並飛速發展,這是經濟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的必然產物。在社會的發展變遷、文化的碰撞交融以及網路的衝擊和薰陶下,青年人表現得更加開放、主動,自發成立了以踐行社會公益責任、探尋時尚生活方式、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等為主要內容的新型社會組織——“青年自組織”。
所謂青年自組織,是指青年自發成立、自主發展、自行運作和自我治理,具備一定規模、擁有組織章程和組織框架的青年非政府組織。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青年自組織發展非常迅速,加入的人數日益增加,分化的類型日益增多。

發展狀況

發展迅速

21世紀初,我國的青年自組織主要表現為五種功能類型:
(1)社區青年自組織——溝通關懷功能。隨著農村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人口大量集中,社區迅速興起。為了消除個人在陌生環境中的孤獨、無助和空虛感,某一社區內部具有相同志趣愛好的青少年紛紛建立各種青年自組織。通過開展活動相互關懷、消除孤獨與無助。
(2)職業青年自組織——利益聯合功能。伴隨著工業化、商業社會的興起,職業青年成為最主要的青年群體,相同職業或相似背景出身的青少年,紛紛建立了多種多樣的自組織,維護權益、保障利益。
(3)休閒青年自組織——愉悅共享功能。具有相同社會地位、出身、職業圈的青少年,因相同志趣愛好而建立相應的自組織,開展適合自己的休閒活動。如邢台楓葉騎友會、羽毛球俱樂部等。
(4)網路青年自組織——尋找歸屬功能。網路青年自組織是具有相同志趣愛好的青少年,以網路為聯絡手段和組織平台建立的自組織。網路社區、論壇興起的主要原因是能夠滿足人們平等交流、獲取信息的需要,網路自組織成員間更可以在溝通與交流中獲得歸屬感。
(5)公益青年自組織——自主服務功能。有社會責任感、公益心的青年,在參加各種公益事業、志願服務活動建立起來的各類自組織。組織成員大都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熱衷於公益事業,倡導用愛心和行動建設和諧社會。此類自組織影響力強,社會反響好,容易得到民眾和政府的關注和認可,如慈善義工、青年志願者、春苗助學網等。

成員龐雜

青年自組織產生的動因主要包括:依靠青年自組織的組織優勢,開展自我服務;利用青年自組織這一組織網路,擴大交流,增長才幹,實現自我;以青年自組織為平台,開展交流,彰顯個性,自我消遣。但隨著類型的增多、人員的增加,青年自組織的組合方式、組成目的、組織結構趨於複雜多樣,成員非常龐雜,動機多種多樣。21世紀初,很多青年自組織處於隨意組合、自生自滅的無序發展狀態,成員之間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溝通,如果不加以有效的引導和監督,青年自組織往往容易失去控制。

交叉滲透

隨著通訊和網路的發達青年自組織更容易形成潛在的網路關係、聯盟關係。一是青年參加自組織的類型增多,特別是跨階層、跨群體參加自組織的狀況越來越普遍;二是青年自組織之間的差距縮小,交流合作的機會增多;三是青年自組織之間信息共享、資源共享,有些建立了戰略聯盟。此類青年自組織的行為,更容易被廣為傳播,產生巨大的示範效應和社會反響。

基本特徵

非正式性

我國對青年自組織的監管,實行民政部門和業務主管單位雙重管理的體制,沒有通過登記與註冊的青年自組織不具有合法地位,準入門檻很高。據統計,截至2007年底,全國共有各類合法註冊的民間組織38.1萬個,而沒有註冊的、真正屬於民間人士自發組織的數量估計超過100萬個。在21世紀初的管理體制下,我國青年自組織大多以非正式的組織形態出現,註冊合法化的青年自組織所占的比例很低。

地域性

開展現實活動是青年自組織構築成員間凝聚力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受空間或時間的限制,其活動和組織必然體現一定的地域性:一是成員構成的地域性,多數青年自組織的成員以同城、同一社區或同鄉為主體;二是活動項目的地域性,如愛心公社面向浙江天台的定向捐助、第九世界公益俱樂部面向貴州貧困山區的一對一助學活動等。

趣緣性

青年自組織的形成,主要緣於具有某種共同利益、共同的信念和觀點,或者相同的社會背景、志趣愛好和類似生活經歷的人群的自發組合。因此,成員之間的某種共同點,是他們走在一起、開展活動、維繫群體的橋樑和紐帶。

自治性

青年自組織實現了參加者的“成員”角色,體現“共生共榮”的精神。成員既是社團的參與者,又是社團的組織者。因此,在內部治理上,組織成員一般都能夠積極履行成員義務,正確行使成員權利,體現自我參與、自我管理的特徵,組織舉措大都能得到有效的貫徹。自治、民主和自由是自組織的基本特徵。

網路化

以網路為基礎性聯繫手段是青年自組織的重要特徵。網路在青年自組織的運行中主要發揮論壇討論和功能性服務兩個方面,如會員管理、活動策劃、信息發布等,低成本、開放和自由的特性,使其成為青年自組織運行中不可替代的載體。調查發現,具備網路資源的青年自組織,100%是網路化運營。

靈活性

青年自組織對其成員的約束力較低,成員在進入退出過程中,無需履行繁瑣的程式,充分體現自發參與、自由退出的特點。這一特徵在網路自組織中尤為明顯,只要發現某組織的宗旨、成員年齡、文化狀況、活動內容等符合自己的興趣,就可以要求註冊;在註冊方面,只要承認組織章程,填寫的資料符合要求,也基本上都會被吸納。

發展趨勢

日趨多元化

青年時期是人生中思想最為活躍的時期,對不同領域思想的渴求程度強,接受新鮮事物的速度和熱情都很高。新的思潮、新的文化很容易在青年中紮根發芽並迅速發展。更加輕鬆、多樣、白由、務實、新穎的組織模式,更大程度和更深層次上滿足自我需要,是當代青年對自組織的普通心理和共同期望。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並迎合青年的這種需求,青年自組織不斷加快組織的變革創新,向更加自由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虛擬化,網路化

網路已成為當代青年宣洩情感、交流思想、文化互鑒的主要渠道。青年對網路的喜愛與選擇,促使更多的實體性青年自組織藉助網路實現組織功能。而網路空間的平等、匿名與隱私保護等特性,為青年的交往和交流提供了更加自由、便捷的選擇,為青年自組織的構建與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同時,這些現實世界中實體交往所不具備的特性,也推動著青年自組織朝多樣化和虛擬化方向發展。

凝聚力增強

21世紀初,新興青年自組織避免了傳統上區域固定、規模較小、活動單一等局限,突破了地域、資源限制,成為直接面對青年、面向需求、無邊界的組織,對青年需求的全覆蓋和平等、自由、輕鬆的企業文化等組織特性,成為青年展示自我的舞台、全面發展的空間,受到青年的熱烈追捧、迎合、全情投入。2007年底統計數據表明,在全國一百多萬個社團組織中,青年自組織是絕對主力,全國50%的青年在網路社區或論壇上擁有固定聯繫的自組織成員,80%以上的高校學生會加入校園網、各類論壇、貼吧、QQ群、校友群等自組織。

社會性凸顯

當代青年的主體意識、參與意識普遍增強,青年自組織的關注點既包括聚會交友、時尚運動,也涵蓋踐行公益、參與社會事務,充分體現了青年的社會性、發展性。青年在實踐中創造了豐富多彩、充滿活力的青年流行文化,在志願服務和公益事業中實現了自身價值,逐漸發展成為社會文化的重要推動力量,在構建和諧社會中正日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對策探析

處於過渡狀態的青年自組織,有可能發展成正式社團,也有可能僅僅停留在簡單的興趣群體層次;可能在社會事務中發揮重要的積極作用,也有可能造成消極、甚至是負面影響。如何建立青年自組織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如何規範、引導青年自組織健康發展?如何找到團組織與青年自組織的最佳聯繫點,凝聚、團結、服務更多的青年?所有這些,都值得我們深入思考與探究。
1.政府要改善青年自組織生成的制度環境,有效實施引導和監督,加強公共性和政治性激勵
21世紀初,我國對青年自組織的監管,實行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單位雙重管理體制,沒有通過登記與註冊的青年自組織便不具有合法地位。雖然憲法賦予了公民結社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現行法規及派生出的行政規定,對青年自組織的合法化進行了嚴格控制和約束,剝奪了青年自組織獨立存在的可能,導致大量的青年自組織被拒之於合法登記的門檻之外,同時對獲準登記的合法組織也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引導,在事實上阻礙了青年自組織的有序健康發展。據調研估計,21世紀初未登記註冊的青年自組織至少五倍於的取得合法地位的自組織。大量湧現的、未取得合法地位的青年自組織,游離於應有的約束和監管之外,使得現行法規的有效性大打折扣,降低了法律的尊嚴並激勵了公民不守法的群體行為。同時,我國青年自組織主要以自我服務、自我實現、自我消遣為生成動機,缺乏最重要的公共性、尤其是政治性特點,難以在社會事務中成為除國家和市民社會之外的第三種力量。因此,政府要轉變思路,改善青年自組織生成的制度環境,由行政控制轉向分類監管、資源引導和行為控制;要修改現行法規,將民間組織的發展和監管建立在法治基礎上,建立統一協調、科學高效的行政監管體制;要加強公共性和政治性激勵,有計畫、有重點地培育和發展一批積極參與公共服務和公共管理的青年自組織;要將青年自組織的發展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整體目標和利益範圍,努力構建一種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資源激勵、合作互補的公共服務運作機制。
2.共青團組織要適應青年工作需要,強化服務,增進合作,有效凝聚青年自組織
(1)緊跟時代步伐,適應青年工作需要。青年自組織的大量興起,對以青年工作為主體的共青團組織帶來了新的挑戰和嚴峻考驗。共青團作為青年人的先鋒隊,作為黨聯繫青年的橋樑和紐帶,必須牢牢把握時代要求和青年特點,主動調整工作思路,深入了解青年自組織的發展軌跡、管理模式、運作流程、活動特點,學習借鑑其靈活的組織方式和多元化的服務手段。團組織要認真學習它們把握青年脈搏的能力,挖掘青年需求的能力,策劃活動的能力和管理組織的能力。要切實加強自身建設,紮實開展黨政所需、青年所盼的各項活動,最大限度地把青年自組織吸引、團結在團組織周圍。
(2)提高服務能力,增強團組織的凝聚力。團組織應緊扣青年自組織發展的內在需求,在服務大局、服務青年、服務青年自組織發展的有機結合中發揮作用,體現團組織的先進性。只有有效的服務,才能贏得青年自組織,進而贏得青年。在組織建構上,儘快建立服務青年自組織的專門機構,為他們提供服務平台;在服務的項目上,進行全程服務。既要幫助他們提高組織化程度、培育企業文化、開展人員培訓,又要創造機會加強青年自組織之間的橫向交流,使團組織真正發揮橋樑和紐帶作用。
(3)建立合作機制,推動青年自組織有序參與公共生活。可以採取政府出售、契約外包特許經營政府補助等形式,將原來由政府、共青團直接從事的公共服務,交由青年自組織提供。把團組織對青年自組織管理導向變為平等合作,承認並賦予青年自組織的獨立自主地位,給予青年自組織發生作用的制度空間和功能空間。
3.青年自組織要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聯繫、服務和凝聚青年
青年自組織應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廣泛聯繫、服務和凝聚青年,使自己成為廣大青年的情感歸屬和實現價值、鍛鍊能力的平台。為此,青年自組織要主動克服人員良莠不齊、管理鬆散、動機複雜的先天不足,適時調整宗旨、目標,選擇適於青年成才的內容和方式。要順應時代潮流,確立服務於社會主義事業的群體目標,努力追求新知,把個體價值的實現與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要主動地參與公共事務,為青年群體乃至整個社會提供公共服務,逐步發展成為青年文化的發源地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要加強與共青團組織的合作,促進自身健康持續發展,在構建公民社會與和諧社會中發揮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