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道情

陝北道情

陝北道情作為陝西陝北地區傳統曲藝曲種之一,原名“清澗道情”,後因“隴東道情”和山西“神池道情”流入陝北,形成了“三邊道情”和“神府道情”,故統稱為“陝北道情”。流行於清澗、子長志丹吳起綏德榆林、子州、定邊靖邊神木府谷等地。

2008年6月7日,陝西省延安市、清澗縣申報的“陝北道情”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遺產序號:772 Ⅴ-7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陝北道情
  • 批准時間:2008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Ⅴ-79
  • 遺產類型:曲藝
  • 申報地區:陝西省榆林市清澗縣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形式,特徵,演變,行當,服裝,藝術流派,曲調發展,經典劇目,傳承保護,藝術名家,傳承譜系,保護現狀,傳承意義,

歷史淵源

道情,是由古代道士念經、演唱、誦詠道教中的情理而得名的。據《唐書·禮樂志》“調露二年(公元679年)高宗命樂工制道調,祀老子”以及芝庵的“道家唱情,釋家唱性,儒家唱理,故曰唱道情,或曰道情,即道情調也,與法曲異名而同實”的說法便可得知,道情產生於唐代,最早是道教觀內詠唱的“經韻”,文體為詩讚體。後來吸收了詞調、曲牌,演變成為民間布道時演唱的“新經韻”也稱“道歌”。
唐代,皇權與道教關係密切,將道教作為國教。為了維護道教的地位,爭取信徒,道士在道院大唱道經故事。為了招徠更多的聽眾,又採用民間故事和歷史傳說故事來演唱,逐漸將道院裡的說唱傳至民間。後經藝人們的創造、發展,形成了簡單的、也是最早的道情清唱、說唱形式。道情就是這樣隨著道教的興盛而興起。
宋代,以道教為正教,大力宣揚道教之說。真宗尊奉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並修築了極為壯麗的昭應宮、會靈觀。後來,徽宗迷道更甚於真宗,在全國各地廣修道觀,使道院與道士劇增。這就使當時流行於民間的道情得到了擴大和發展,主要表現在:在唐代使用琵琶、座鼓、鐘、等伴奏樂器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迄今為止道情仍然沿用的主要樂器——漁鼓簡板,促進了道情唱調音樂形式的建立和風格的形成。
元代,元太祖成吉思汗、元世祖忽必烈為統一中國,均曾求助於道教。他們對宣揚漢族統治之戲曲予以禁止,但對神仙道化戲卻很少干涉,故元雜劇作家寫八洞神仙度化之戲,在元曲中占到了四分之一多。此時,已在民間廣為流行的道情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由坐班清唱發展成為廣場演出,並在原有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皮影,成為有人物、情節的對唱表演,作為戲曲劇種已見雛型。
清代較重喇嘛教,道教漸趨低潮。但因慈禧夢想長生不老,道士高雲溪便“以神仙之術惑慈禧,時入宮數日不出”,並秘密參與朝廷之事,故道教得以繼續延續,而此時的道情也繼續得以發展。一些文人學士紛紛循舊調創新曲,使道情的體載更加豐富。道情以“耍孩兒”、“清江引”、“罩羅袍”等為主要唱段,又吸收、採用了秦腔與其它梆子戲的一些鑼鼓、唱腔、表演、劇目以及民歌小戲,逐步形成為成熟的道情戲。
從上述道情戲經過的說唱、地攤坐唱、化妝表演、舞台演出這樣一個漸進發展過程可看出,道情不僅源於道教,而且在它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中,一直與道教有著密切地聯繫,是一種與道教無法割裂的戲曲藝術形式。
陝北道情最早出現於清澗縣東解家溝的玄武村。據該村道情藝人王儒倫口述,清道光年間(1821—1850),山西忻州一批道情藝人前來本村和附近的寨溝演出,始將山西道情傳入清澗。後與當地的民歌結合,並吸收了眉戶秧歌的藝術成分,形成了清澗道情。最早組班演出的是王儒倫的老爺爺,稱王家班,以坐唱形式演出。光緒年間至本世紀三十年代,清澗縣出現了史家河、岩頭、袁家河、樂堂堡等村的道情班子。他們經常出外演出,使道情戲傳播到子洲、子長、志丹、橫山、綏德等地,出現了村村社社有班子的興盛局面。演出形式從坐唱發展為舞台演出,成為各地廟會賽戲的主要娛樂品種。往往是白天演出道情戲,晚上鬧秧歌社火。每年春節期間,村與村的道情、秧歌班子還要進行下帖和還帖式的相互邀請演出活動,當地稱為鬧紅火。
陝北道情陝北道情
民國二十四年(1935)紅軍長徵到達陝北,陝北道情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道情藝人在傳統道情的基礎上,於橫山等地創造出一種新道情,因多演出反映陝甘寧邊區人民革命鬥爭生活的現代戲,故被民眾稱為“翻身道情”。藝術風格與老道情迥然不同,老道情深沉悲壯,新道情歡樂、豪放和明快,多富有新的時代特色,普遍受到了歡迎。老道情因之日益衰落,各地城鄉班社均改唱新道情,如清澗下武村班、曹家塔班、陳家坪班、坡家溝班、八斗岔班、淮家灣班、橫山破羅村班、柴辛梁班、子洲裴家灣班、強家溝班、劉家川班、子長強家溝班、榆林鎮川堡班、延川白家河班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陝北新道情有了進一步發展。各村堡的民間班社不斷擴大,一些班社還購置了新箱,培養出了一代新的演員,並創作演出了大批現代戲。
現主要分布於陝西北部的延安、榆林地區。最集中的是子長縣延川縣和清澗縣。其輻射區域到內蒙古河套一帶,晉西北及甘肅、寧夏靠近陝北的地區。

藝術特色

形式

陝北道情是陝北的地方戲曲。以舞台(主要農村廟會)演出為主。也有農村鬧秧歌扎場子演出和道情自樂班的自娛自樂演出。

特徵

1、傳統劇本內容特徵:①探討天地、男女等哲學類問題。②戲中人物多出於宗教典籍佛、道多於儒。③劇本框架是原來的,細節大多是民間藝人根據自己的經歷修改的。
2、以道情教化為主要內容。
3、語言特徵:文人雅調少、民間俗語多。
4、表演風格:諧謔音鬧成分多。
5、音樂上苦腔多於歡音。

演變

道情源於唐代道教徒唱的經韻,當時是詩讚體。宋代後,經韻吸收了詞、曲牌特點,衍變為在民間布道時演唱的道歌。其流行於北方的一支,在原韻調的基礎上發展為曲牌體,又逐漸演變成戲曲。根據其代表劇目《十萬金》看,其早於《西遊記》的面世,《十萬金》中的《孟姜女哭長城》可以源於唐代國名變文。由此可推斷。陝北道情是早於元雜劇或與元雜劇同期的古老劇種。
范文瀾先生在《中國通史簡編》中記載:中國漢至唐代的封建統治階段,為了加強他們的皇權地位,提倡漢族道士創立和發展的道教,推崇黃帝和老子為教主,反對外來的佛教。唐高祖李淵,為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威望,將他說成是《道德經》作者李耳的後裔,和老君(即老子)有親緣關係。唐太宗李世民,也曾得到道教支持奪取了皇位,故極力興道抑佛。為了維護道教地位,爭取信徒,道士們採用有說有唱的俗講變文來擴大宣傳,這種說唱形式,說部為散文、唱部為音樂伴奏的韻文,其唱調被稱為道情或道調。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道情,使它在一開始就與其它演唱形式迥然不同,不俗而貴、受人尊重。
如清澗鬧道情的到了哪村,那村的人便在村口擺設酒肉,桌旁還要站上兩名身穿道袍的人,來接侍、侍應秧歌班,而以演唱為乞食工具的其它戲曲藝術班社則無法得到這種禮遇。而且,道情在發展成為戲曲劇種的初期,扮演的又都是清一色的神仙道化戲,如《目蓮救母》、《王祥臥冰》、《劉秀燒窯》等。使人們自然地能產生出一種敬畏感。道情的許多傳統戲如《湘子出家》、《上終南山》、《林英敬香》等,所反映的也都是道教中一些代表人物出家成仙的故事。通過這種藝術方式來宣揚:人是精神自由、獨往獨來的,應拋棄一切功利,割斷一切關係,擺脫羈絆,遁世絕俗,清靜無為。
要與自然相通、契合,求得心靈的自由超越及對天地至道的直覺領悟,在內心的虛靜狀態中接納萬物,以此達到人格的完善與自足這樣一種主宰自我、順應自然、出塵拔世、得道成仙、長生不死的道家思想。另外,道情的服裝與道教的服裝如出一轍,“盤道”時,男角大都身著道袍,手持佛塵(俗稱蠅刷子),女角一般身穿彩服,持扇、提帕,使人自然地聯想到道士的“盤道”。正是道情帶有的這些宗教色彩,使道情具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和感染力。
綜上所述,陝北道情源於道教,與道教有種相承關係,隨道教的興盛而興起,隨道教的延續而發展,但在其發展過程中,又不局囿於道教的興衰,而廣收並蓄其它藝術養份,使自身日臻成熟、完善,最終發展成為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戲曲藝術;同時,陝北道情與道教又是一種相輔的關係。
在統治者信賴神權的封建時代,由於道情所具有的形象與情感的特殊感染力,使得統治階級殫盡全力利用道情以及其它藝術形式來渲染、美飾道教,強化人們的道教心理和道教情感。道教徒們將道情藝術作為宣揚道教的手段,使道情為傳播道教服務,這就使道情發展成了一種具有獨特意義和風格的,受道教影響至深、至久的,帶有濃重道教色彩的戲曲藝術。用陳寅恪《天師道與濱海地域之關係》中所說的:“藝術之發展多受宗教之影響;而宗教之傳播亦多倚藝術為資用”這兩句話來概括道情與道教的關係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行當

陝北道情生、旦、淨、醜齊全,並以鬚生正旦小生小旦、小丑為主,花臉無唱腔,均為道白,秧歌風味濃厚,動作大方,以扭、擺為主,無嚴格程式,生活化動作較多。重唱工,無武打戲。包頭(旦腳)和花臉化妝額戴明鏡片,下吊兩個絲帕。

服裝

服裝多借用秧歌衣袍,有的則沿用大戲服裝。有用民間土布製作的,也有用紙剪成的,因地制宜,無一定規範。

藝術流派

陝北道情作為陝北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按其流行地域和藝術特點劃分,可分東路道情、西路道情和清澗道情。
東路道情是指民國初年從山西臨縣等地傳入府谷、神木等縣與本地語言、民歌等相結合而發展起來的道情。
西路道情是指從甘肅隴東一帶,通過皮影、社火等途徑傳入定邊、靖邊、橫山等縣與本地的語言、民歌相結合而演變發展起來的道情。
清澗道情是專指流傳在清澗縣及其鄰區的道情。其中清澗道情最為盛行、最具代表性,被譽為“正宗的陝北道情”。

曲調發展

陝北道情音樂為曲牌體,曲調分東路和西路兩種。東路即新調,西路即老調。其調式不同,東路為徵調式、西路為商調式。但兩音的曲牌名稱基本相同。其聲音高亢而奔放,柔情而細膩,既有陽剛之氣,又有樂府之風。
曲調有“平調”、[土字調]、“十字調”、“耍孩兒”、“終南調”、“高調”、“陽北調”、“二五錘”、“八字調”、“太平調”、“浪堂調”、“金絲疙瘩調”等二十餘種。每調又有“平板”、“陽板”、“落板”、“代板”、“導板”等板頭和板尾。無幫腔“嘛韻”,曲調詞格一般為六字、八字、十字句式,也有三字、四字不等。四句一段。
伴奏音樂分文武場面。文場樂器有小三弦、四音子(用四股弦、雙馬尾制弓)、管子,號稱三大件。武場有簡板、漁鼓和陝北道情特有的脆鼓子和小鉸鉸等,構成了陝北道情音樂的顯著特徵。
新道情的唱腔,經過藝人改造,板式變化體成分不斷增多,採用《二流板》、《大起板》、《箭板》等板路。樂器上,改用板胡為主奏,並增加了提琴、打琴、長笛等,豐富了音樂表現力。清澗駱兒巷一琴師還在四音子的基礎上,改制出一種六音子,受到廣大觀眾的讚賞。

經典劇目

陝北道情的傳統劇目多表現道教故事、歷史故事和生活故事。有連台本戲本戲和回回小戲。
道情道情
主要傳統劇目有:《高老莊》、《湘子度林英》、《唐王游地獄》、《王祥臥冰》、《十萬金》(包括四本連台大戲《孟姜女哭長城》、《紅桃山下界》、《打經堂》、《劉金進北瓜》、《韓湘子》、《伍員逃國》、《割肝救母》、《打棍出箱》、《汾河打雁》、《花柳記》、《李大開店》、《劉秀走南陽》、《紅毛跳牆》)、《閃婚圖》、《兩世姻緣》、《合鳳裙》、《二女子游花園》、《秋胡戲妻》、《鞭打蘆花》等。最長的連台本戲《雪擁藍關》,可連演三天三夜。
主要現代戲有;《家庭圖》、《二流子轉變》、《王長生攬工》、《勸子歸隊》、《紡紗》、《南下開荒》、《難民圖》、《王三小求妻》、《禁洋菸》、《三回頭》、《吳逆子》等。
建國後現代戲主要有:《支農忙》、《朝陽人家》、《挑女婿》、《兩家親》、《賽畜會》、《意中人》、《接婆姨》、《沙海紅旗》、《土地風波》、《贊新婚》、《小四德》等五十餘出。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創作的《翻身道情》、《兄妹開荒》等道情劇,從陝甘寧邊區一唱出,就在祖國的大地上唱紅了大半個世紀,至今仍不失為陝北道情的代表。
道情十字調《靈英降香》:
三月三日天門開,靈英小姐降香來,
禱告天間眾神靈,保佑我丈夫早回門。
一炷香奴敬上,上天的玉皇哎咳喲,
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來;
二炷香奴敬上,關公二郎哎咳喲,
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來;
三炷香奴敬上,三聖母娘娘哎咳喲,
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來;
四炷香奴敬上,四大天王哎咳喲,
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來;
五炷香奴敬上,五帝五方哎咳喲,
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來;
六炷香奴敬上,南斗七郎哎咳喲,
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來;
七炷香奴敬上,北斗七星哎咳喲,
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來;
八炷香奴敬上,八大金剛哎咳喲,
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來;
九炷香奴敬上,九天玄女哎咳喲,
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來;
十炷香奴敬上,十殿閻君哎咳喲,
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來;
十殿閻君,九天玄女,八大金剛,
北斗七星,南斗六郎,五帝五方;
四大天王,三聖母娘娘,關公二郎,
上天玉皇,你保佑奴丈夫哎,哎咳喲嗨,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來。

傳承保護

藝術名家

樂師
田思、任攔擋、劉仲眾、曹存書、白世亮、黃金鏊、劉永海、白鳳海、李振有、張玉合、郭占山、張成祥等;
演員
強聯社、強三、強德奎、張海生、張國蒼、張國萬、劉漢珠、黃德銘、李向海、白樹林、劉永義、李敬勝、惠克儉、李培成、郭呂才、惠萬年、惠萬國等。

傳承譜系

採用口耳相傳方式,承傳形式主要有家庭家族承傳和區域性承傳兩種:
1、家庭承傳:父傳子、子傳孫、代代相傳,典型者為延川縣高家河村惠萬年一家,其譜係為:第一代:惠萬年之父(清末)—第二代:惠萬年—第三代:惠斌傑(惠萬年之子)、高小芹(惠萬年兒媳)、惠五子(惠萬年五子)—第四代:惠智勇(惠萬年之長孫)、惠新艷(惠萬年之孫女)。
2、區域性承傳:從家庭承傳家族承傳擴展而來,如子長縣強家溝道情以村子為單位承傳,其譜系以村子為單位:第一代:強猛(清末至民國初年)—第二代:強不屈、強增高、強文寬、強文成等 —第三代:強美功、強智勝、任仙周等 —第四代:強世斌、強德華、強德哲等—第五代:強德奎等—第六代:強聯社、強埃社、景跳霞、強三、強四、強振社、陳春峰等 —第七代:強嬌嬌、強凱、強珊珊、強博達等。

保護現狀

1、老藝人逐年謝世,能留下的東西越來越少,有的原始劇本已絕跡。
2、如今道情演出活動百分之九十是農村廟會,只有普及,沒有提高,且有下滑趨勢。
3、青年人里懂退情者甚少,後繼乏人,若再不抓,將會失傳、滅絕。
4、專門研究的人員缺乏。

傳承意義

1、陝北道情保留了許多原始的、傳統的文化。無論劇本結構,語言風格都具有活化石的意義。
2、音樂與陝北民歌、陝北說書的音樂截然不同。保留了遠大的道教音樂風格。有其獨特的藝術價值。
3、在新文藝運動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民間流傳甚廣,是陝北民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