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肅霜

關肅霜

關肅霜(1928年-1992年3月6日),女,原名關鷫鸘,滿族,湖北荊州人,京劇表演藝術家,京劇旦角,京劇演員,專攻武旦。她出身藝人家庭,父親關永齋是京劇鼓師。

關肅霜生前任七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雲南省劇協主席、省京劇院院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肅霜
  • 別名:關鷫鸘  關大毛
  • 國籍:中國
  • 民族:滿族
  • 出生地:武漢
  • 出生日期:1928年
  • 逝世日期:1992年3月6日
  • 職業:京劇演員
  • 代表作品:《打焦贊》《扈家莊》《戰洪州》《黛諾》
  • 主要成就:京劇表演藝術家
    京劇旦角
    我國第二屆“金唱片獎
    省勞動模範
人生履歷,人物生平,人物故事,個人作品,個人生活,成就榮譽,

人生履歷

1950年1月 在雲南大戲院任演員
1951年4月 參加昆明舉辦的戲曲改進協會籌委會第一期藝人講習班學習
1951年11月 人云南大戲院管理委員會委員
1952年 赴重慶參加西南文代會並演出 《大英節烈
1954年 任慰問全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團副團長,參加慰問演出活動。
1955年 赴上海參加華東戲曲觀摩會演,並帶回一些劇本
1956年 經李建業、秦竹影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中國藝術代表團,赴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奧地利瑞士等國訪問演出。回國後,留北京香蘇盛琴李麗芳學戲。是年,參加雲南省戲曲會演,主演《戰洪州》獲演員一等獎
1957年 赴莫斯科參加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會,演出《泗州城》《打焦贊》,榮獲兩枚金質獎章。爾後應邀到前蘇聯各地巡迴演出。
1958年雲南大戲院改名為昆明京劇團,任團長。與徐敏初一起,主演現代京劇《白毛女》。
1959年 任雲南省京劇出省巡迴演出團副團長,到北京、天津、武漢、南京等地演出。在北京參加慶祝國慶十周年獻禮演出期間,經夏衍介紹拜梅蘭芳大師為師。
1960年初 和徐敏初結為百年之好,在昆明飯店舉行簡樸而又熱鬧的婚禮。省市領導於一川、劉明輝等出席了婚禮儀式
1960年6月 成立於男生京劇院,任副院長、一團演員
1961年到大理、臨滄參加中緬友好活動,並慰問邊防部隊
1962年8月 參加昆明舉行的紀念京劇大師梅蘭芳演出
1963年9月 赴北京主演《謝瑤環》和《多沙阿波》,並應邀到周總理家做客。
1964年 到潞西縣三台山景頗族地區深入生活,赴北京參加全國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主演《黛諾》,受到戲劇界的重視和好評。同年,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64年底江青提出要關肅霜改變演出《戰火中的青春》,到山東體驗生活
1965年6月 江青來信,談改變《戰火中的青春》的創作問題,秋季赴廣州,為廣交會中外來賓演出,併到深圳為港澳同胞演出受到好評
1969年 到雲南民族學院參加省級文藝團體毛澤東思想學習班,被審查。江青指名調關肅霜到北京,安排在《紅色娘子軍》劇組,因種種原因不願留下來,呆了二十多天便返回昆明
1989年5月徒弟鈺存演出《謝瑤環》關肅霜為其配演劇中武則天一角。
(關肅霜傳P219)
另詳細演出瑣記 閱完全書整理一起打出來
1970年初 在雲南省革命現代京劇樣板戲學習班《海港》劇組任演員
1975年 赴北京參加全國文藝調演 主演《孔雀嶺》
1975年11月 任雲南省京劇團革委會副主任
1976年8月 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傳統戲資料片,後因毛澤東去世、“四人幫”被粉碎,提前趕回昆明
1977年7月 參加六場京劇《豹子灣戰鬥》演出,慶祝中國共產黨誕生五十六周年。同年底演出大型新編歷史劇《紅燈照
1978年1月28 日 關肅霜丈夫、雲南省京劇院著名演員徐敏初因病在昆明逝世。2月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4、5月到湖南省漢劇院學習,移植京劇《闖王旗》。8月率團到祿豐縣各公社演出
1979年 恢復雲南省京劇院建制 在一團任演員,參加中央慰問團為邊防部隊演出。同年赴北京拍攝戲曲彩色藝術片《鐵弓緣》,參加國慶三十周年獻禮演出,主演京劇現代戲《佤山霧》,並獲演出一等獎。11月,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這一年被評選為省勞動模範
1980年 任中國雲南京劇團副團長,赴法國、義大利、奧地利、瑞士和列支敦斯登等國訪問演出,大獲成功。同年,主演的電影藝術片《鐵弓緣》,榮獲第三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戲曲片獎
1981年1月 經省委批准,任雲南省京劇院院長,到西北銀川、蘭州等地演出,並收徒。寧夏電視台錄製了其主演的《白門樓》、《辛安驛》等劇目。同年9月,在昆明參加紀念京劇大師梅蘭芳是十二十周年的演出活動
1982年2月 《北京日報》報導月月寄款義務贍養在北京的失子老人胡淑貞馮琪的感人事跡。全國各地一些包乾也發表了類似的報導和評論。兼任雲南省京劇院藝術委員會主任。
1982年3月 組團赴上海、蘇州、南京長沙等地巡迴演出
1982年7月 參加雲南省戲曲現代戲調演,主演創作的大型京劇《娜蒂秀》
1982年10-11月 率隊赴懷化洪江、廣州、深圳演出受到好評。《關肅霜表演藝術散論》一書,由雲南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人民日報》發表關肅霜先進事跡的長篇通訊,並配發短評。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向各地轉發關肅霜先進事跡的報告,號召向關肅霜學習。年底被評選為省級文化系統優秀黨員
1983年3月 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1983年5-9月 應邀赴大慶齊齊哈爾、哈爾濱、牡丹江、長春、瀋陽等地,為觀眾獻藝。
1983年10月 收長春京劇團的邢美珠大連京劇團侯丹梅阜新京劇團的李曉玉為徒。同年,被評選為省勞動模範
1984年7-8月 參加中國雲南京劇團 任藝術指導,赴芬蘭、瑞典驚醒訪問演出,主演《打焦贊》《霸王別姬》。
1984年11月 帶徒赴武漢、江陵沙市市、桂林等地演出
1985年1月 應邀赴楚雄演出,並收楚雄彝族自治州滇劇團陳月娥為徒
1986年3月 參加中國文聯代表團出訪日本國,在東京、箱根、精度、奈良神戶、大阪和仙台等地,進行了藝術交流活動。在全國第二屆戲曲電視劇評獎大會上,關肅霜主演的的京劇《謝瑤環》電視片,被評為榮譽獎
1988年3月 率領雲南省京劇團赴香港演出,主演《鐵弓緣》《戰洪州》等劇目,被報界譽為“京劇怪傑”
1988年9月 在雲南省首屆民族藝術節上作告別演出
1989年3月作為全國人大代表,赴北京參加第七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
1989年4月 當選為雲南省戲劇家協會主席
1989年9月 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被推薦為全國勞動模範表彰大會特邀代表,赴北京參加大會
1989年11月雲南省婦聯受全國婦聯委託,向關肅霜頒發了全國“三八”紅旗手證書
1988年10月 赴天津演出《鐵弓緣》、《白蛇傳》、《拾玉鐲》、《十八扯》、《辛安驛》、《花田錯》。
1991年3月 赴北京參加紀念徽班進京二百周年紀念活動,領銜主演《盜庫銀》《戰洪州》《伯牙碎琴》單個劇目,文唱武打,風采煥然,技驚四座。之後被聘請為全國京劇振興指導委員會委員,文化部常務副部長高占祥親自授予聘書
1991年10月 被英國倫敦劍橋世界名人傳記中心收入目錄,並約稿寫本人小傳
1992年2-3月 在昆明參加第三屆中國藝術節活動,先後演出《雷峰塔》《水漫金山》節目,接收最後一批弟子
1992年3月6日 在昆明家中急病突發猝然仙逝
1992年9月 關肅霜被荊州博物館列為江陵第二十三位歷史名人,並未其樹碑
1992年10月 生前演唱的《黛諾》榮獲中國唱片總公司授予的我國第二屆“金唱片獎”,雲南省京劇院副院長毛雲婷、關肅霜的女兒徐巧玲赴京代其領獎

人物生平

關肅霜,原名關大毛,為滿族正黃旗駐防荊州旗人的後代。生於武漢。是京劇鼓師關永齋的女兒。
她自幼受到藝術薰陶,父親教她唱《女起解》、《賀後罵殿》,8歲開始練功,三十年代末,她曾向雪艷香學藝,不到半年,這位啟蒙老師因家庭所累,辭她而去。她15歲時,她正式拜京劇名旦戴綺霞為師,不但寫了契約,還被改從師姓。從此,戴綺霞的丈夫王韻武教把武功、把子,跌打翻撲等基本功。戴綺霞教她文戲。她刻苦練功,不但學習花旦戲,還學習老生戲、花臉戲、小生戲、武生戲和老旦戲,並注意向話劇、楚劇、漢劇和雜技演員學習表演。她隨師邊學邊演,經過勤學苦練,強記博採,16歲在漢口第一次登台演出《虹霓關》,前演夫人,後演丫環,初露鋒芒。1946年隨師到上海搭班,在連台本戲蜀山劍俠傳》中扮演俠女,能唱能演,能翻能打。她的武打表演,在當時上海劇壇引起轟動。她以俊俏英武的扮相、甜美圓潤的唱腔、文武兼備的藝技嶄露頭角,蜚聲藝苑。她不論在信陽城、還是在武漢、長沙或上海,都是文、武、生、旦,無一不演,每演必技壓群雄。不論唱、念、做、打、舞俱可稱奇絕。令人眼花繚亂的是槍、鞭、足、靠旗打出手的藝技,反串小生激昂蒼涼、倜儻瀟灑、舉重若輕的情狀,無不令人讚嘆不已。一九四八年,這位掛頭牌、挑大樑的“梨園怪傑”滿師獨立。從此,她在藝怨中恢復了自己的本姓。
關肅霜關肅霜
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正在昆明挑班演出的關肅霜從此紮根昆明,開除了攀登藝術巔峰的學習、鑽研及探索創新。一九五九年,她拜梅蘭芳為師,先後向梅師及程硯秋等大師求教,學到了許多表現少女內心的精湛藝術技巧,使她的舞台表演藝術得到了進一步升華。後來她演的《宇宙鋒》、《玉堂春》、《霸王別姬》、《人面桃花》、《紅娘》等戲,唱、念、做、打、舞,情真意切,喜怒哀樂發自內心,與早期演技相比,更高一籌。
關肅霜
1992年3月6日凌晨,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關肅霜因病逝世,終年64歲。
關肅霜在藝術上勇於革新創作,多年來,她塑造了白素貞小青穆桂英楊排風陳秀英謝瑤環黛諾、葉娘、娜蒂秀眾多古代和現代及少數民族婦女形象,顯示出她多方面的表演才能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現代京劇《黛諾》是她主演的具有雲南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主要劇目。傳統劇目《鐵弓緣》,集中體現了關肅霜的藝術成就。
最後演出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大師關肅霜演出她的拿手好戲之一《水漫金山》時,做戲極為細膩、認真,一招一式優美自然、柔中帶剛和純熟到家,頗能淋漓盡致、酣酣暢暢地表現出彼時彼刻白娘子的複雜心情和艱難困苦的處境。武打場面更是經過精心設計和從多年實踐中認真構思、提煉、安排和組織的,所以布局嚴密、配合默契、精華薈萃、巧奪天工,頗能發揮和施展關肅霜唱、念、做、打全能的特長和表演技藝,體現她集文武花旦於一身的傑出才能和流派風韻。在這折戲中,關肅霜不但有短劍對打、雙刀對打、長槍對打、滿台飛槍等和許多獨具特色的身段表演和藝術造型,而且有時還要雙管齊下,邊舞邊打、邊打邊唱,這就大大增加了這折戲的表演程式和難度,使其成為在全國獨樹一幟的藝術珍品。1962年,郭沫若先生到昆明時,看了關肅霜《水漫金山》等戲的演出後就曾題詩稱讚她的演出說:“舞姿軒昂回落照,歌喉嘹亮遏行雲。身披鐵鎖溫侯活,水漫金山白氏真。”
水漫金山
1992年,在昆明召開的第三屆藝術節上,根據文化部的明確指示,在3月3日藝術節的閉幕式上,雲南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關肅霜要領銜演出她的代表作--大型京劇舞蹈《水漫金山》作為壓軸戲。由於要更換演出舞台和時空,關肅霜提出演出水平又要比過去的大大提高一步,因此,她在兩個月前就帶領全團演職人員投入到緊張的排練之中,在每一次的單練、合練、走台和彩排時,她都從不缺席,更不用他人替代,處處以身作則,事必親躬。當時的雲南省京劇院副院長張樹勇看著這位老藝術家每次排練都一絲不苟,嚴肅認真,辛苦至極,便心疼地勸她說:“關老師,您太累了,走台您不必每一次都參加,更不要‘走出來'。比劃一下就成了。”關肅霜毫不猶豫地回答說:“不行,這是為藝術節排戲,大家都辛苦,100多號人參加排練,我這個當頭的不參加能說得過去嗎?”她就是這樣整天為藝術節操勞奔忙,全心全意地準備著這次重大的演出。
筆者回憶
根據當時的不少報刊報導和筆者的回憶,在那年的3月3日晚上,整個春城華燈璀璨,滿街喜氣洋洋,人們沉浸在盛大節日的歡樂氣氛之中。昆明東風體育館裝飾一新,館內猶如歌舞的海洋,第三屆中國藝術節在此舉行閉幕演出。木鼓、銅鼓、鈴鼓、手鼓象腳鼓、太陽鼓交替叩響,組成了一支氣勢恢宏雄奇的鼓的交響曲。在此鼓樂聲中,180朵綠色“花童”從高原雲海中托起一輪太陽;隨著,劉長瑜于魁智虎美玲刀美蘭關貴敏德德瑪毛阿敏姜昆唐傑忠等名家紛紛登台獻藝,各自亮出了自己迷人、拿手的絕活。
精美絕倫
最後,關肅霜領銜的大型京劇舞蹈《水漫金山》登場,精美絕倫的京劇藝術把數萬名觀眾仿佛帶入到了一個神話的世界。只見她扮演的白娘子為著忠貞不渝的愛情,率領著眾水族迎戰代表封建勢力的法海差來的天兵天將。眾水族揮舞的幾十面彩旗形成滾滾的波浪,以白娘子為軸心的五組演員同時出手表演,就像一朵盛開的梅花,五十桿花槍同時飛舞,往來穿梭,輝煌燦爛,光彩奪目。真是戲駕著彩,彩托著戲,戲與彩把演員與觀眾聯成一片。演員演得盡情,觀眾看得盡興。但是,從關肅霜的亮相中,內行人還是看出了她已力不從心,顯出了疲態。是啊,她的確太累了,實在需要好好地休息一下。然而,還沒等它卸裝,早有100多名演員和員工擁來要求與她合影,要求她簽名。她一一滿足人們的願望,直累得她精疲力盡,站立不穩,只好躺在長椅上請人幫她卸裝。
逝世
三天后,3月6日凌晨,不幸的事終於發生了,關肅霜終因勞累過度,得了心肌梗死一類的病而不幸與世長辭,《水漫金山》成為了她最後一次輝煌的演出和絕響,她為京劇事業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誠哉,賢人也!

人物故事

武漢起步
關肅霜,原名關鷫鸘,1928年出生,湖北荊州人。她是滿族,出身藝人家庭,父親關永齋是京劇鼓師。
自幼受藝術薰陶,隨父學唱“梅派”《女起解》、“程派”《賀後罵殿》。童聲清脆,悅耳動聽。8歲開始練功,1943年15歲時在武漢拜著名旦角戴綺霞和武生王韻武為師。戴教關肅霜花旦戲,王教她武功、把子功和跌打翻撲等基本功。
關肅霜學戲刻苦,進步很快。隨師邊學戲邊演出,1944年登台獻演《虹霓關》,一趕二,前演夫人,後演丫環,青衣、花旦兩個角色轉換,初露鋒芒。16歲成名,蜚聲藝苑。
抗戰勝利後,她於1946年隨師到上海搭班,在《蜀山劍俠傳》中扮演俠女,唱、念、做、打全面,引起了轟動。媒體稱讚關肅霜是“奇女子”,在江南一帶頗具名聲。
武旦關肅霜武旦關肅霜
紮根雲南
1949年,新中國誕生,正在雲南昆明挑班演出的關肅霜從此紮根雲南。
身在雲南,若想在京劇界占有一席之地,就要有新玩藝、新創造。她以他人之長,補己之短,通過學、練、看、演,把京劇各個流派、各個行當、各個劇種的藝術精華吸收過來,化進自己的再創造之中,使之達到通、精、化的境界,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樹立了允文允武、婀娜多姿、明快、穩健、含蓄自然的表演藝術。1959年,關肅霜拜梅蘭芳為師,學到了許多藝術技巧,使她的舞台表演藝術得到了進一步升華,與早期演技相比更高一籌。飾青衣端莊大方,唱腔流暢,婉轉自如,韻味雋永。演花旦戲《紅娘》等劇目,口齒清脆,體態輕盈,表演細膩。反串小生,扮相英俊,風流倜儻,唱得瀟灑,在《白門樓》一劇中,演活了呂布。她在唱念中毫無旦角嬌媚的痕跡,字字噴出響徹行雲,高亢中帶有悽厲之聲,行腔時抑揚跌宕,頗見功力。
關肅霜長期生活在雲南邊疆,她經常下村寨體驗生活,蒐集少數民族素材,先後創演了《多沙阿波》《黛諾》《佤山霧》等反映彝族、景頗族佤族少數民族生活的劇目,在其中的表演、開打頗多創造。
20世紀60年代早期,關肅霜率團在上海演出。在《白蛇傳》一劇中,關肅霜飾白素貞,文唱武打一人演到底。在《盜仙草》《水斗》兩折中的“打出手”有新的突破,一改僅用左右腳踢槍的老程式,加上前翻身、後翻身、側身踢槍的絕技。
關肅霜紮根雲南關肅霜紮根雲南
靠旗出手
關肅霜技藝超群,全面發展,可謂“文武兼備,通才名伶”。她擅長武旦、刀馬旦,亦擅文戲青衣、花旦、花衫,反串小生、淨角也別具一格。
特別是表演《鐵弓緣》《戰洪州》兩劇,關肅霜創造了“靠旗出手”的武打絕技。8桿槍在空中朝她飛來,只見她沉穩迅速,用靠旗接槍,再用旗桿打回,或接槍後挑起來旋轉幾圈再打出去。左右開弓,前打後挑,驚險萬分,讓全場觀眾興奮異常,跺腳叫好。今日,各地院團的武旦演員在踢槍打出手時,都學習運用了關肅霜的“靠旗出手”技藝。
《鐵弓緣》集中體現了關肅霜的藝術成就,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攝成影片,並獲第三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戲曲片獎。
關肅霜主演的《黛諾》,1964年在北京“全國京劇現代觀摩演出大會”演出時,受到各方面的好評。全國有十多個省、市京劇院團學演《黛諾》,中國戲曲學院還把此劇作為本校教材。首都京劇界名伶馬連良張君秋李和曾等也學唱《黛諾》中的名段。一時間,關肅霜演唱的(南梆子)“山風吹來一陣陣……”在戲迷中流傳開來。
與周總理握手與周總理握手
鞠躬盡瘁
一代紅伶關肅霜演技出眾,引起戲劇家、專家的關注。1962年,郭沫若在昆明觀看了關肅霜演出的《水漫金山》,題詩讚曰:“舞姿軒昂回落照,歌喉嘹亮遏行雲。身披鐵鎖溫候(呂布)活,水漫金山白氏真。”
許多青年旦角慕名投帖,拜關肅霜為師。關肅霜經過嚴格篩選,一生收近50人為弟子,其中最有成就的傳人是邢美珠李靜文、候丹梅、李佩紅。桃李滿天下,關肅霜的藝術流派形成了氣候。
1992年,雲南省在昆明舉辦第三屆藝術節。在閉幕式上,關肅霜領銜壓軸演出經典武旦戲《水漫金山》。兩個月前,她就帶領全團演員投入緊張的訓練。在每一次單練、合練、走台和排彩時,年逾花甲的關肅霜從不缺席,也不用他人替代。事必躬親,處處以身作則。3月3日晚上。在鼓樂聲中,《水漫金山》開演,只見關肅霜扮演的白娘子率領眾水族,與法海差來的天兵天將拚死搏鬥。這天,關肅霜太累了,但她強打精神,在謝幕後仍為100多名觀眾、演員簽名。最後站立不穩,躺在長椅上請人幫她卸裝。
3天后,3月6日凌晨,關肅霜終因勞累過度,突發心肌梗死,與世長辭,享年64歲。她為京劇事業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關肅霜充分展示演唱才能關肅霜充分展示演唱才能

個人作品

關肅霜演花旦口齒清脆、體態輕盈、表演細膩,飾青衣端莊大方、唱腔流暢、婉轉自如、韻味雋永,她在藝術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以他人之長,補己之短,通過練、學、看、演,把各個流派、各個行當、各個劇種的藝術精華都化進自己的再創造之中,使之達到精、通、化的境界,從而形成了她自己的獨特風格,建樹了允文允武、婀娜多姿、明快、穩健、含蓄、自然的關肅霜表演藝術。
關肅霜的嗓音寬宏圓潤,唱腔珠圓玉潤、婉麗別致、親切可人,颱風婀娜多姿中又見英俊穩健。
她還擅長反串小生,她演《白門樓》,把呂布演活了。開始的〔西皮二六〕她唱得瀟灑、倜儻,加上得意忘形、不可一世的表演,充分表現出這個有勇無謀酒色之徒輕佻狂妄的心理狀態。後面,呂布身披鎖鏈已成階下囚,但表面上還很蠻狂。斥罵貂蟬,唱的也是一段〔西皮二六〕。這段〔二六〕與開始的〔二六〕在運腔使調上都有顯著不同,這段〔二六〕吐字發音挺拔、激越,唱出了呂布憤恨、惱怒、驕橫的情緒,突出了他愚妄的性格。後邊大段的〔娃娃調〕是這齣戲的主要唱段,關肅霜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演唱才能。她那寬厚圓潤的嗓音、剛柔相濟、高低自如的演唱技巧,總是博得台下一陣陣掌聲。最為難得的是她在唱念中毫無旦角嬌媚的痕跡。她字字噴出響徹行雲,高亢中帶有悽厲,行腔時抑揚跌宕。〔導板〕後出場,猛見刀斧手的手中鋼刀,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原先的狂傲一掃而光,把呂布色厲內荏、貪生怕死的本來面目刻畫得淋漓盡致,使人物的內心活動也得到了充分表達。關肅霜在《白蛇傳》中飾演白素貞,對“出手”也進行了突破。她改雙鞭為劍,用劍打出手難度很大,她不但攻克難關,而且把出手處理得合情合理,驚險絕倫。她在《鐵弓緣》、《戰洪州》等戲中扎大靠,創造的靠旗打出手也堪稱一絕。
她創演的現代京劇《黛諾》,在北京“全國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演出時,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好評。
全國有十多個省、市京劇團學演《黛諾》,中國戲曲學校還把此劇作為本校的教材。首都京劇界名人張君秋馬連良李和曾等也曾學唱,並給予熱情鼓勵。而劇中關肅霜演唱的〔南梆子〕“山風吹來一陣陣”,也在民眾中流傳開來。
代表劇目
關肅霜戲路寬廣,技藝方面,她長於武旦刀馬旦,反串小生、淨角也別具一格。
代表作有《打焦贊》、《扈家莊》、《戰洪州》、《白門樓》、《周瑜歸天》、《鐵弓緣》、《辛安驛》、《白蛇傳》、《穆桂英掛帥》、《霸王別姬》等等。她長期在雲南邊疆,先後演出了《多沙阿波》、《黛諾》、《佤山霧》等反應彝族、景頗族佤族少數民族生活的劇目,在中頗多創造。

個人生活

主要弟子
關肅霜的弟子有邢美珠李佩紅、李煥弟、李麗林燕趙琳李靜文吳艷華李萍等近五十餘名,分布在各省市、各劇種之中。她不但不遺餘力地指教、關懷這些入室弟子,而且對任何青年演員都予以提攜幫助,可謂桃李滿天下。

成就榮譽

已故雲南省京劇院院長關肅霜,是京劇舞台上的一朵奇葩。她曾於1956年、1957年和1980年三次出國訪問演出,在第三屆世界青年聯歡節演出中獲金質獎章。
關肅霜一生從藝48個春秋,當選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全國人大代表,成為京劇界代表人物。
關肅霜關肅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