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宮林藏

間宮林藏

間宮林藏(1780-1844)日本探險史上的開創性人物,世界地圖上第一個以日本人名字命名的地理名詞“間宮海峽”的主人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間宮林藏
  • 國籍:日本
  • 出生日期:1780年
  • 逝世日期:1844年
  • 本名:倫宗
簡介,生平,幼年,寬政七年,土木工程,寬政十一年,寬政十二年,文化三年,文化五年,文化六年,東韃紀行,西博爾德事件,

簡介

間宮林藏的本名叫倫宗,號蕪崇。於安永九年(1780年)出生在常陸國筑波郡上平柳村(現茨城縣伊奈町),父親是一位叫做莊兵衛的農民。因為林藏的父母婚後多年沒有生育,所以林藏的降生給這個普通的農民之家帶來了巨大的喜悅。正因為這樣,林藏的父母對於他可謂是疼愛有加,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讓林藏有了一個幸福的童年,並且使他接受到了較為良好的教育

生平

幼年

林藏的啟蒙教育是在村裡的“寺子屋”中完成的(所謂“寺子屋”是指江戶時期在日本民間出現的,旨在對十歲左右的孩子進行基礎教育的國小校,學生人數在20人左右,有點類似於我國的私塾)。據說,林藏不僅天資聰明,而且還非常勤奮,尤其數學學得不錯,故而直到現在當地還流傳著一些關於他少年時代的故事。這些故事為我們塑造了一個頭腦靈活、行為大膽的少年形象。但故事畢竟只是故事,這其中有不少只不過是後人的杜撰和美化罷了。真正影響到他今後人生道路的一件事,發生在他十六歲那年。

寬政七年

在林藏童年生活的上平柳村的旁邊是小貝川,它是關東地區著名的大河“利根川”的一條重要支流,在歷史上曾經多次泛濫。寬政七年(1795年),幕府方面派出下條吉之助為普請役,負責小貝川的水利改造工程。這次的工程除了對被稱作“關東三大堰”之一的“岡堰”進行了修繕以外,更是留下了一段“慧眼識英才”的佳話。其實,關於吉之助是如何看出林藏的才幹的,我們無從得知(當然民間也流傳著關於此事的許多故事,但不甚可信)。我們知道的是,這項工程結束之後,十六歲的間宮林藏告別了疼愛他的父母,跟隨吉之助踏上了前往江戶的行程,真正開始了他充滿傳奇的一生。

土木工程

林藏到達江戶以後,在吉之助的介紹下,成為普請役村上島之允的屬吏和學生。這位村上島之允也是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被後世稱為“北海道開拓的先驅”,但更多的時候卻是因為是“間宮林藏的老師”才被人們提及。間宮林藏跟隨村上島之允並參加了許多他主持的土木工程,較為熟練的掌握了繪圖、測量等技術,此外還學到了不少地理知識,間宮林藏曾獨自踏勘過九州,四國。這些都為他以後的北方探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寬政十一年

寬政十一年(1799年),間宮林藏跟隨村上島之允第一次踏上了蝦夷地。所謂蝦夷地就是現在的北海道,該島雖然很早就受到日本的影響,但由於諸多原因,日本對北海道的管轄一直非常有限。十八世紀下半葉,俄國加緊了對庫頁島千島群島以及蝦夷地的勘測和偵查,其領土野心已顯露無遺。為此,德川幕府也不得不先後派出了數支考察隊深入北方,以期加強對這一地區的了解,並維護其統治。他們二人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被派往北方的,他們在蝦夷地(主要是北部和東部)完成了很多勘測和調查工作,其成果主要記載在村上島之允的幾部專著里。此外,在工作之餘,他們還大量從事種植樹木、開墾良田等具有早期殖民性質的工作,這些工作對於後來日本對北海道及北方領土的開拓,有很重大的意義。直到現在,在北海道唯一的神宮——北海道神宮裡,除了奉祀歷代天皇以外,也供奉著間宮林藏和伊能忠敬,人們以此來表達對北海道開拓者們的崇敬。

寬政十二年

對於一般的日本人來說,伊能忠敬可能比間宮林藏和村上島之允等人還要著名一些,我想這除了因為他為日本做出過巨大貢獻以外,可能還與他的故事曾經搬上銀幕有關。同時,間宮林藏與伊能忠敬(1745-1818)之間的個人交往也被人們津津樂道。寬政十二年(1800年),間宮林藏被幕府正式錄用,任職於蝦夷地。同年,他在函館見到了前來測量經緯度的伊能忠敬,兩人見面後談得相當投機,所討論的話題也不僅僅是測量和地圖製作,而似乎在很多方面都有較為一致的觀點。這次會面以後,伊能忠敬與間宮林藏建立了師徒關係。此後(1802年),林藏參加了對國後島擇捉島等南千島島嶼和東蝦夷地的勘查工作。

文化三年

文化三年(1806年),正在擇捉島勘測的間宮林藏,遭遇了一個突發事件而險些喪命。這一年,時任俄美公司船長的俄海軍軍官赫沃斯托夫,率兵從堪察加半島出發沿千島群島一路南下來到擇捉島,襲擊日本的哨所,捕走哨兵5人,並且縱火掠奪。然後又襲擊了該島的沙那會所,間宮林藏本人此時就在會所內,他力主應頑強反抗,但是因為寡不敵眾,林藏不得不放棄了會所狼狽逃走。最後的結果是兩名沙那會所的官員自裁謝罪,而林藏也在此役中受了重傷,並因此被召回了江戶。俄國人還襲擊了樺太等地,最後甚至還到了北海道,對松前奉行進行了一番武力威脅,然後才沿樺太北上返回了俄國,氣焰十分囂張。此次沙那事件(シャナ事件)對林藏的影響頗大,他後來曾對一位津輕藩士說:“我一直十分後悔沒能戰死在擇捉島,並因此經常夜不能寐,但也因此建立了要前往樺太勘測的必死決心。”

文化五年

文化五年(1808年)春,在幕府的差遣下,松田傳十郎同間宮林藏一起前往樺太(薩哈林島,中國成為庫頁島)進行勘測和偵察,以了解俄國的邊界和擴張的情況,以及當地的風土人情。日本對於樺太島的最初勘查始於江戶幕府建立之初的寬永年間,後來又於寬正二年(1790年),在樺太南部的白主等地建立了衙門,對該地區實施管轄。在文化初年,則先後派出了高橋源大夫、最上德內等人,對樺太北部進行勘測,但是他們都只到達了北宗谷附近就返回了。而這一次,松田與間宮在到達了白主以後,便分為兩路沿東西海岸分別行進。松田傳十郎沿西海岸前進,越過北宗谷,到達拉喀,而卻因為前面路程艱難,於是在拉喀立了個木製的國界碑,就沿原路返回了。間宮林藏則是沿東海岸前進,但卻因為無法繞過北知床岬,不得不折回,然後越山橫穿樺太,到達西岸後再行北上。在他快到拉喀時,與返航中的松田相遇,林藏只是去看了看拉喀的國境,便同松田一起返航了,六月間回到了出發地宗谷。
間宮林藏兩次北上探險略圖間宮林藏兩次北上探險略圖
這次短暫的勘測之旅,並沒有達到林藏所預期的目的,因而他並不滿意。於是,林藏於當年七月中旬再次踏上了北上的行程。按照他此行後的成果《東韃紀行》所述,此行目的有三:一是要探查俄國與清國的邊境;二是要了解黑龍江下游地區(日本人稱東韃地區,意為東滿洲)的地理和民族情況;三是要找到清國官吏所設立的行署。林藏一行於7月13曰從宗谷出發,沿著樺太西海岸一路北上,9月3曰到達樺太中部。後來由於天氣寒冷,再加上沒有了食物,只好返回了南部的真岡,並在此地過年。來年的正月29曰,林藏等人由真岡出發繼續北上,穿過了後來以他名字命名的海峽,於五月中旬到達了樺太北端的那尼歐。此後,他本想由此繼續北上繞過樺太的最北端,進而由東海岸返回。但因為此處水流湍急,而且隨行的當地人也不願前往,故而不得已才原路返回。五月下旬,林藏返回了諾垤道,該地離拉喀不遠,林藏北上時曾住宿於當地一個酋長家,受到過很好的接待。這次林藏在他家又住了大約一個月,同當地人一起生活勞作,因此較為翔實地了解了當地的不少情況。林藏此行的目的之一是要了解邊境情況,可並沒能取得成功,於是他不甘心就此回國。在當地人的建議下,林藏決定跟隨他們前往大陸進行更為深入的調查。當地原住民要前往大陸是因為要向清國的行署納貢,這對於林藏來說,真是個意料之外的好機會。

文化六年

文化六年(1809年)7月2曰,林藏和原住民一起乘小船渡過海峽前往東韃。在東韃登入以後,需要拖著船陸行一段,而後沿滿琿河(即黑龍江)一路溯河而上,十天后到達了清國行署所在的德愣。在德愣,間宮林藏受到了清朝官員的禮遇,而且通過和他們交談得到了不少有用的信息。林藏一行在德愣停留了七天之後,踏上了歸途。他們沿著滿琿河順江而下直到河口,然後沿海岸南下,八月初返回了出發地拉喀。此後繼續南下,於9月25曰返回了宗谷,結束了這次歷時一年多的旅程。次年,由間宮林藏口述,村上貞助(村上島之允之子)執筆,完成了《東韃紀行》和《北夷分界余話》兩部報告。
間宮林藏的這次北方之行,可以說是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間宮海峽的發現,從而證明樺太是一個島嶼。然而,仔細說起這個所謂的成果來,其實非常牽強。因為,關於這一點其實中國人早就知道了,例如在康熙帝敕命編制的《皇域全覽圖》中就將樺太明確的標註為島嶼。只是歐洲人一直認為樺太是一個與大陸相連的半島,因而當間宮的發現傳到西方以後,才引起了一定的反響。

東韃紀行

東韃紀行》的作者為日本人間宮林藏,1775年生於日本筑波郡,其祖父是一個沒落的武士,父親是農民,沒落的封建武士家庭對間宮林藏影響很深,使他具有濃厚的忠君愛國思想,因為其精通書畫、數學、地理,他充當了日本的國事偵探。
乾隆給當地官員的任命書乾隆給當地官員的任命書
當地少數民族向清朝進貢當地少數民族向清朝進貢
間宮林藏抵達的地方間宮林藏抵達的地方
日本人間宮林藏的偵察錄日本人間宮林藏的偵察錄
18世紀末19世紀初,沙皇俄國以堪察加半島為基地,不斷向南擴張,開始覬覦我國的庫頁島。同時,日本也在向庫頁島滲透,18世紀末,日本人在庫頁島南部建立交易所和漁場,19世紀初,俄國人派人到庫頁島南部抓走日本守吏。於是,日本幕府於1808年春派間宮林藏到庫頁島偵察,了解俄國人的情況。實際上,間宮林藏不僅僅偵察庫頁島,還深入到了今天的黑龍江省,“東韃”即指庫頁島和黑龍江下游一帶。從地圖上看,間宮林藏是渡過宗谷海峽,進入庫頁島南部,然後沿島的西部北上,然後渡過海峽潛入我國東北黑龍江流域。
具有諷剌意味的是,這本被日本奉若寶貝的書,因為間宮林藏的詳細記載,恰恰證明了庫頁島等如今俄羅斯遠東部分自古就是中國領土,恰恰暴露了日本人兩百年前便對中國東北懷有野心!試摘要如下:“滿州人到庫頁島,大都沿滿琿河(即黑龍江)順流而下,抵達該島”;“滿州行署面臨滿琿河,背為遼闊平野,其間樹木蒼鬱……行署約有十四五間大之方形地方,以圓木圍成雙重柵欄,其中左右後三處為交易所,中央又設一重柵欄,此處為接受貢物與授予賞賜品之處……官吏系遠離此地之伊徹霍通人(今依蘭縣人)……”“此島(庫頁島)費雅喀人中,每年至滿州行署進貢獸皮,接受賞賜而歸者稱為喀喇達(姓長)、噶珊達(鄉長),均由滿州官吏任命。”
為間宮林藏擅長書畫、數學、地理,他繪製了大量的彩色圖片,反映黑龍江流域一帶的風土人情,清朝行政設施等,各地部落大約人數,他都偵察得一清二楚。在他的筆下,黑龍江流域是一塊富庶之地,與其與俄國人爭奪人煙稀少天寒地凍的庫頁島,不如把視線投向富庶的“東韃”, 間宮林藏的《東韃紀行》無疑為日後日本政府對中國東北擴張政策的制訂,起到了相當大的引導作用。

西博爾德事件

此後十餘年間,間宮林藏還曾經又一次回到蝦夷地,完成了對該島內部的勘測工作。同時,由於幾年來日本經常受到外來船隻的騷擾,故而林藏還授命負責起了東北海岸的巡視工作。這以後,林藏再一次引起世人的注意卻是因為捲入了“西博爾德事件”(シーボルト事件)。菲利普·弗朗茲·馮·西博爾德(Philipp Franz von Slebold 1796-1866)是德國人,是一名學識淵博的醫生。文政六年(1823年),被任命為駐曰商館的副醫官而來到了出島。他一開始只是從事治療工作,後來則開設了“鳴瀧塾”,開始向日本學者介紹西方文化,而且在他的門下培養出了一批較有影響的洋學家。此外,他還廣為接觸幕府方面的一些學者,其中就有幕府書物奉行(掌管圖書的官吏)兼天文方(負責天文曆法及翻譯西洋書籍等)高橋景保。該事件的起因是高橋用一幅日本實測地圖小圖和林藏的《東韃紀行》交換了西博爾德的一本地圖,而這些東西都是日本當時嚴禁外流的“禁品”。文政十一年(1828年),西博爾德還托高橋景保送給間宮林藏一個包裹,裡面裝的是一件送給他的禮物和一封信。但是,間宮林藏畢竟不同於那些洋學家,因為他所接觸的西洋人,不僅有學者更有強盜,故而他對於西洋人始終抱著警惕的態度。因此,他沒有打開這個包裹,而是直接將其交給了官府。後來,經過幕府調查,發現了高橋送給西博爾德的地圖,並了解到了以上的事情。結果,高橋踉蹌入獄,轉年死於獄中,而西博爾德被驅逐出境,間宮林藏則背上了“告密者”的罪名,遭到世人的反感。
西博爾德返回歐洲之後,通過其著作《日本》較為全面地向西方介紹了當時日本,而間宮林藏也作為間宮海峽的發現者在西方名聲大噪。然而,遠在日本的間宮林藏是不可能知道這些的。西博爾德事件以後,間宮林藏很少再拋頭露面,寂寞的走向了人生的終點。天保十五年(1844年),間宮林藏病死在家中,享年65歲。
化政時代大多數的人都還只是津津有味地讀著曲亭馬琴的小說,欣賞著葛飾北齋的浮世繪,關注著歌舞伎座張貼的劇目廣告,卻很少有人注意到西方列強曰益加緊的侵略步伐。只有間宮林藏這樣很少的一部分人切身體會到了繁華安逸之下所掩蓋著的危機,他們不辭辛苦的努力從事勘測航海等技術工作,希望日本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然而遺憾的是,他們的願望並沒能實現,當黑船用大炮敲開幕府緊閉的國門時,人們才發現原來日本已經落後了。繁華安逸的化政時代,就象是暴風雨來臨前的一場春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