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漢語詞語)

西洋(漢語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西洋,泛指西方國家,多指歐洲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而在古代是古中國人以中國為中心的一個地理概念。最早出現在五代,不同時代含義不盡相同。元明朝時期的西洋是指汶萊以西的東南亞和印度沿岸地區,晚清用西洋一詞指歐美國家。

西洋概念與東洋、南洋等概念相對應。南洋指東南亞,東洋指日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洋
  • 英文名稱:the Western world
  • 所屬洲:歐洲
  • 主要城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
  • 官方語言:英語 德語 俄語
  • 主要宗教:基督教
古代概念,五代,宋朝,元朝,明朝初期,明朝時期,明朝末期,近代概念,

古代概念

五代

五代時期歷史筆跡《西山雜記》記載,五代時泉州蒲有良到占城,出任西洋轉運使

宋朝

宋朝時開封府猶太人因“進貢西洋布於宋”,獲宋帝下旨“歸我中夏,遵守祖風,留遺汴梁

元朝

元朝時西洋指印度南部沿海地域。元代航海家汪大淵島夷志略》多處提到西洋:古里佛條:“當巨海之要衝,去僧加剌密邇,亦西洋諸國之馬頭也”、崑崙條提到“舶往西洋”,大八單條有“國居西洋之後”,天堂條記載“西洋也有路通”。又元代異域志記有西洋國條。

明朝初期

明朝繼承了宋朝、元朝關於西洋的概念,明實錄記載洪武二年,劉叔勉出使西洋鎖里國:“海濤間關鳳濤萬里,三年夏才至西洋”。《明太宗實錄》記載,永樂元年“西洋剌尼回回哈只馬哈沒奇剌泥等來朝,貢方物”。由此可見在明洪武年間,西洋只包含具體的國度。

明朝時期

元明朝時期的西洋是指今汶萊以西的東南亞和印度沿岸地區。“鄭和下西洋”、““西洋鏡”中的西洋就是此義。廣義西洋還包括歐洲等地。
永樂三年,開始了鄭和下西洋年代,西洋一詞發生巨大變化,“西洋”一詞所包含的地域擴展到包括忽魯姆斯在內的“西洋諸國”,多次見於皇帝敕書:“遣中官鄭和等齎敕汪喻西洋諸國”,“太監鄭和使西洋諸國還”,“敕太監楊慶等往西洋忽魯姆斯等國公幹”,“今命太監鄭和等往西洋忽魯姆斯等國公幹”。西洋成為明朝熱門的名詞,從明朝刊行的一系列書籍 :費信《大西洋記》、鞏珍西洋番國志》、黃省曾西洋朝貢典錄》、張燮東西洋考》,羅懋登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等可見一班。鄭和研究專家向達指出“明代以交趾高棉暹羅以西,今馬來半島、蘇門答臘爪哇小巽他群島、以至於印度、波斯、阿拉伯為西洋”
鄭和下西洋年代,西洋的概念已發展到囊括西域的地步。陸容在《菽園雜記》中已經把 哈列、撒馬兒罕土魯番哈密等西域諸國稱為“旱西洋”,可見西洋 一詞已經發展到包含海外各國的意義了。

明朝末期

在明後期(1570~1644)便有人以西洋一詞指代西方國家了。因為此時明朝與歐洲國家開始來往比較頻繁。

近代概念

晚清用西洋一詞特指歐美國家,相當於今天“西方世界(不含日本)”這個含義。
西洋概念與東洋、南洋等概念相對應。南洋指東南亞,東洋指日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