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鼓鄉(重慶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銅鼓鎮)

銅鼓鄉(重慶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銅鼓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銅鼓鎮位於酉陽縣的西大門,距縣城19公里,幅員面積193.87平方千米,鎮政府所在地海拔高度550米。銅鼓鎮由原來的銅鼓、銅西、紅井以及板溪的官路村3鄉1村合併而成,幅員面積193.87平方千米,下轄10個村,94個村民小組,20752人(2017)。有耕地面積27531畝(其中田8698畝、土18833畝)。屬於典型的土多田少的農業大鄉。

銅鼓鎮位於酉陽縣城西大門,距酉陽縣城僅19公里,是連線桃花源風景區龔灘古鎮4A級風景區的黃金節點,是集休閒、旅遊、商貿於一體的城市後花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銅鼓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重慶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 面積:193.87平方千米 
  • 人口:20752人(2017) 
銅鼓鄉情,地理概況,歷史沿革,轄下鄉村,行政區域,銅西村,紅井村,社會經濟,交通發展,區域經濟,發展思路,鄉鎮展望,領導機構,黨委,政府,地圖信息,

銅鼓鄉情

地理概況

銅鼓位於重慶酉陽縣城西19公里,幅員面積193.87平方千米,人口20752人(2017),與縣城桃花源鎮板溪鎮板橋鄉、小河鎮、丁市鎮、花田鄉毗鄰,鄉政府所在地銅鼓潭。全鄉鎮均屬於山地,酉彭高速(規劃中)、酉沿高速(再建)及酉陽龔灘公路貫穿境內。 銅鼓鄉全景山地丘陵屬於喀斯特低山地貌,群山河流縱橫環列。海拔500~1600米.
銅鼓鄉
境內有20餘公里銅鼓河流經紅井、興隆、銅鼓、幸福、銅西、車壩,水資源豐富.
銅鼓森林覆蓋面積10萬畝,覆蓋率占65%。退耕還林面積4.5畝,有可供開發利用的荒山荒坡80000餘畝。受國家直補資金2000萬元.
銅鼓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曾是近200年的州府所在地。集鎮規劃區所轄範圍上起銅磨路與酉龔路交匯處,下至江東峽洗選礦場,規劃面積1.67平方公里,轄區內現有常住人口6000人左右。

歷史沿革

中華民國初置銅鼓鄉,1950年析置為銅鼓、銅西、紅井3個鄉.
1958年改銅鼓鄉為公社,1983年復置鄉。
1997年,面積52平方千米,人口1.1萬,轄銅鼓、幸福、海洋、兩沿、景陽、水壩、清和、光塘、木巧9個行政村。
2001年區劃調整後,銅鼓鄉管轄原銅鼓鄉、銅西鄉的方園、沙壩、哨尉、燕岩、青樹、石樑、冷水、車壩等8個村和板溪鄉的官路村以及紅井鄉的新場村、花灘村、付司村、紅沙村、李陽村、麻柳村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62平方千米,總人口2718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580人,轄24個村委會,鄉政府駐地銅鼓潭。
2004年,銅鼓鄉劃入花田鄉白菊村7個組,劃出原管轄的官路村4個組後,共轄10個村、28480人,面積166平方千米。
2017年12月6日,
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人大常委會,關於批准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2017年行政區劃調整實施方案的議案的決定,批准撤銷萬木鄉、銅鼓鄉、南腰界鄉、塗市鄉、五福鄉,建制調整分別設定萬木鎮、銅鼓鎮、南腰界鎮、塗市鎮、五福鎮。

轄下鄉村

行政區域

現銅鼓下轄銅鼓村、幸福村、銅西村、車壩村、清泉村、清和村、官塘村、興隆村、紅井村、李陽村10個村96個村民小組.

銅西村

銅西鄉位於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西部,距縣城26千米。
1949年前為銅鼓鄉境域,1950年先劃為銅西,哨尉、青樹、車壩、茶樹5個鄉,後合併置銅西鄉,
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
1997年,面積65平方千米,人口1.2萬,轄方園、沙壩、哨尉、燕岩、車壩、冷水、石樑、桃坡、黎家、青樹10個行政村。
2001年撤銷,將桃坡村、黎家村劃歸小河鎮管轄,將方園、沙壩、哨尉、燕岩、青樹、石樑、冷水、東壩等8個村劃歸銅鼓鄉管轄。

紅井村

紅井鄉位於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中部,距縣城21千米。花園公路縱貫。
1950年析銅鼓鄉置紅井鄉,1953年析為紅井、新場、白菊3個鄉,
1955年新場、白菊併入紅井鄉,
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
1997年,面積61平方千米,人口0.8萬,轄紅沙、麻柳、花灘、新場、付司、李陽、白菊、茅埡、老龍、下紙廠10個行政村。
2001年撤銷,將新場村、花灘村、付司村、紅沙村、李陽村、麻柳村劃歸銅鼓鄉管轄,將白菊村、老龍村、茅埡村、下紙廠村劃歸花田鄉管轄。

社會經濟

交通發展

全鄉境內交通酉陽至龔灘黃金旅遊經濟幹道穿鄉而過,酉陽四條出境骨幹公路之一的銅李公路從銅鼓直達李溪至貴州,南有銅(鼓)小(河)縣道主要公路,北有至花田鄉到黑水鎮縣道骨幹公路。在建酉彭高速酉沿高速縱橫全境。
境內有酉龔路、銅李路、銅小路、銅磨路四條主幹道,在建的酉沿高速、即將動工的酉彭高速公路也將穿境而過,交通便捷,四通八達。

區域經濟

2011年銅鼓經濟總收入達到1.6億元,GDP實現9950萬元,人均純收入實現3300元以上,財政收入達到400萬元,其中工業經濟實現產值8500萬元以上。全鄉生豬飼養量達6.5萬頭以上,其中養殖規模100頭以上的大戶達到60戶以上,山羊飼養量達到6萬隻以上,其中100隻以上規模養殖大戶達到120戶以上。建成鎮區面積達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到4000人以上.

發展思路

工業強鄉:寬鬆企業發展環境,大力發展工業經濟,做大做強銅鼓金鑫水泥廠、銅西頁岩磚廠、銅鼓洗選礦廠、銅鼓電站.
林業富鄉:深化林權制度改革,加快林業發展步伐,加快公益林、商品林市場開發,公路沿線造林,打造本土品牌,發展林下經濟.
畜牧興鄉:大力發展畜牧業,做大做強畜牧經濟,建立畜牧交易市場,推進規模養殖.
城建立鄉:科學規劃繪藍圖,城鎮建設譜新篇,確立了以現鄉場鎮為中心,銅西、紅井場鎮為支點,銅鼓河沿線為主軸,進行集鎮規劃,並強力組織實施。傾力打造銅鼓觀光農業區。銅鼓至銅西沿線原已完成農業綜合開發,開發與保護銅鼓河流域.

鄉鎮展望

結合銅鼓實際,我們經過認真調察研究,對未來幾年銅鼓的發展戰略進行重新定位:圍繞“四件大事”,做好“四鄉”文章,著力強化“四抓”,實現農民“四增”。以市委交辦給我縣抓好工業、林業、畜牧、城建這“四件大事”為重點,認真抓好工業強鄉、林業富鄉、畜牧興鄉、城建立鄉四篇文章;切實抓好社會穩定,抓好民心項目,抓好基層黨建,抓好乾部作風;努力實現支柱產業增大,農民收入增加,基礎設施增強,民眾實惠增多。
到2011年,全鄉經濟總收入達到1.6億元,GDP實現9950萬元,人均純收入3300元以上,財政收入達到400萬元。其中工業經濟實現產值8500萬元以上,工業經濟成為全鄉經濟收入的半壁江山。有林地面積達到100000畝,森林覆蓋率達65%以上,其中退耕還林面積達4.5萬畝,全鄉享受國家直補資金2000萬元,人平增收700元,實現林業產值1000萬元。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銅鼓加快發展的春天已經來臨,銅鼓鄉黨委、政府決心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按照 “314”總體部署和市委交辦酉陽的“四件大事”的工作要求,緊緊抓住新一輪難得的發展機遇,進一步解放思想、擴大開放,加快發展,後來居上,努力開創銅鼓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

領導機構

黨委

白叢珺(黨委書記):主持黨委全面工作。
張宗印(人大主席):主持人大主席團工作,分管黨建、機關、扶貧、財政、稅收、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電、路、通訊)、保密和檔案工作。聯繫興隆村、農商行、郵儲行,分管黨政辦、扶貧辦、水務站、財政所。
許菊章(紀委書記、政法書記):負責紀檢、監察、政法工作,分管社會綜治、信訪穩定、行政效能工作,聯繫銅西村,分管紀檢辦、綜治辦,聯繫派出所、司法所。
冉景洪(宣統委員):負責宣傳、統戰、政協工作,分管精神文明、農業、畜牧、統計、科技工作,聯繫幸福村,分管農服中心、畜牧站、統計辦。
李俊輝(組織委員):負責組織人事工作,分管基層組織建設、群團、林業、藥業、烤菸生產工作,聯繫清和村,分管黨建辦、林業站、公共服務中心。

政府

張貢華(政府鄉長):主持政府全面工作。
郭大春(副鄉長兼武裝部長):負責人民武裝、民兵預備役工作,分管規劃、城建、市政國土、環保、應急搶險和災害預警工作,聯繫銅鼓村,分管城建辦、環保辦、應急辦,聯繫國土所。
冉景文(副鄉長):分管安全生產、社保、醫保、民政、殘聯和殯葬改革工作,聯繫車壩村,分管社保所、社事辦、安監辦。
陳強(副鄉長):分管招商引資、旅遊、教育、衛生、計生、文化體育、廣播電視、民營經濟和商貿流通工作,協管財政工作。聯繫紅井村,分管經發辦、文服中心、計生辦,聯繫衛生院、學校。

地圖信息

地址: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銅鼓鄉政府(304省道西)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