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雷紋

雲雷紋

雲雷紋,有拍印、壓印、刻劃、彩繪等表現技法,在構圖上通常以四方連續或二方連續式展開。雲雷紋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可能從漩渦紋發展而來。至商代晚期,雲雷紋已經比較少見,但在商代白陶器和商周印紋硬陶原始青瓷上,雲雷紋仍是主要紋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雷紋
  • 釋義:一種原始紋樣
  • 性質:圖案呈圓弧形捲曲
  • 消失年代漢代
雲雷紋
陶瓷器裝飾的一種原始紋樣,圖案呈圓弧形捲曲或方折的迴旋線條。圓弧形的也單稱雲紋,方折形也稱雷紋,雲雷紋是兩者的統稱。
雲雷紋有拍印、壓印、刻劃、彩繪等表現技法,在構圖上通常以四方連續或二方連續式展開。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可能從漩渦紋發展而來。至商代晚期,雲雷紋已經比較少見,但在商代白陶器和商周印紋硬陶原始青瓷上,雲雷紋仍是主要紋飾。商周時代雲雷紋大量出現在青銅器上,多作襯托主紋的地紋。到了漢代,隨著青銅器的衰退,陶瓷器上的雲雷紋也消失了。
雲雷紋是青銅器上常見的一種典型的紋飾。基本特徵是以連續的“回”字形線條所構成。有的作圓形的連續構圖,單稱為“雲紋”;有的作方形的連續構圖,單稱為“雷紋”。雲雷紋常作為青銅器上紋飾的地紋,用以烘托主題紋飾。也有單獨出現在器物頸部或足部的。盛行於商代和西周,春秋戰國時期仍見沿用。在粵系的銅鼓上,雲雷紋是作為主導紋飾套用的,常見密布於鼓面中心太陽紋的周圍,象徵太陽與雲雷共存於天際,這是南方民族對雲雷崇拜的一種反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