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鄉銅鼓

壯鄉銅鼓

壯鄉銅鼓是中華民族古代文化藝術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充分體現了廣西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面貌。南方古代把銅鼓當作權利和財富的象徵,有“得鼓二三,便可稱王”之說。古人曾捨生忘死地去追求它和占有它,把它視為神器,對它頂禮膜拜。銅鼓都為青銅鑄,大小不一,最大的直徑在一百厘米以上,最小的僅十餘厘米,重量自數十斤至數百斤不等。鼓面有浮雕圖案,中心為月光形,邊緣為蟾蜍等。鼓身全部有花紋圍繞。鼓按形狀、裝飾的差異分為8種類型,不同類型的銅鼓有不同風格的紋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壯鄉銅鼓
  • 流行人群:廣西少數民族 
  • 起源時間:公元前二世紀
  • 起源地田東縣鍋蓋嶺
銅鼓價值,分布範圍,有關記載,銅鼓類型,共存遺物,文化底蘊,歷史發展,民族特色,文化藝術,節日紀念,

銅鼓價值

歷史文獻來看,有關廣西壯鄉銅鼓的載籍,自代以至清,兩千年來,真可謂史不絕書。這種史不絕書的情況,是其他任何地區都無法比擬的。這樣大量、豐富的歷史文獻,對探討銅鼓的來源、族屬、使用方法及其相關的歷史問題,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

分布範圍

廣西壯鄉銅鼓分布範圍之廣,蘊藏密度之大,也是世所罕有的。其數字就更為驚人。據幾個縣的初步統計,靈山縣歷年累計五十多面,桂平縣歷年累計也突破五十大關。這是一個縣歷年出土銅鼓見於記載的統計數字,失去記載的究竟有多少,無法估算,這在別的地區也是少有的。現代使用銅鼓的民族地區保存的銅鼓數也相當驚人。如1958年一次從柳州收購站徵集到銅鼓三十一面,1962年又從柳州徵集到二十二面,1964年再到柳州二級站徵集到九面。1970年在南寧廢舊物資公司鑒選出三十四面,1972年從河池廢品公司鑒選出三十五面。而這幾個地點的銅鼓都來自桂西北地區,如都安巴馬東蘭南丹等縣,可見這幾縣銅鼓蘊藏之多。1990年,為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南丹縣一次發還給當地瑤族的銅鼓就有十六面。據1987年上半年對都安瑤族自治縣板升鄉的初步統計,該鄉現存銅鼓有一百零六面。
圖騰畫面圖騰畫面
從現存壯鄉銅鼓的數量上來看,廣西所藏銅鼓約占全國總數三分之一還強,居中國首位。1980年中國古代銅鼓研究會在中國作了一次普查,當時收世故藏於中國國內各級博物館文物管理機關和有關大學、研究所的銅鼓,總數為一千三百八十多面,廣西各級博物館、文物管理所所藏是507面,各地又有銅鼓陸續出土,年平均十面左右,散在民間還不計其數。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入藏的銅鼓目前已增至三百四十三面,不僅是國內收藏銅鼓最多的博物館,而且也是全世界收藏銅鼓最多的博物館。

有關記載

壯鄉銅鼓,是流行於廣西廣東雲南貴州四川湖南等少數民族地區的打擊樂器。銅鼓約在春秋晚期出現,關於銅鼓的記載,自漢以來常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盛行銅鼓,所以保存下來的銅鼓較多。廣西的銅鼓,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紀。田東縣鍋蓋嶺戰國時期墓中出土的銅鼓就是物證。《馬援列傳》中說道:東漢初伏波將軍馬援南征交趾“得駱越銅鼓”,其事也可能發生在廣西境內。自漢代以後,壯鄉銅鼓鑒於文獻記載者,可謂史不絕書。

銅鼓類型

廣西發現銅鼓的類型比較齊全,在中國境內已發現的八個類型當中,廣西已發現的就有七個類型,即:北流型、靈山型、西盟型、石寨山型、冷水沖型、遵義型、麻江型。發現的類型如此之多,實為中國之最。據不完全統計,廣西各級文物部門收集保存的銅鼓有610面之多。北流縣六靖鎮出土了目前世界上最大銅鼓,號稱“銅鼓之王”,在古銅鼓分類上被命名為粵系“北流型”(甲型),目前存於廣西博物館

共存遺物

廣西壯鄉銅鼓很大部分有明確的發現地點,有的有豐富的共存遺物,有的有明顯的年代標識,為銅鼓的斷代提供了可靠的標尺。如1977午在田東縣祥周鍋蓋嶺出土一面殘銅鼓,伴出有銅劍銅戈、銅矛、銅斧等青銅器,其銅戈、銅矛、銅劍都有明顯時代特徵,可以推定這些器物同出於一座戰國時代墓,因而也就確定這面銅鼓製作的時代為戰國晚期。1976年秋在貴縣羅泊灣一座大型土坑木槨墓出土完整的銅鼓兩面和已改制成三足銅案的銅鼓一面。這三面銅鼓都屬石寨山型,共存的遺物一千餘件,經過分析比較,確定這座墓的時代屑西漢初期,三面銅鼓當然也就是西漢前期或更早一些時候製作的了。1972年在西林縣普馱糧站出土四面銅鼓,同時伴出青銅器、玉石器四百多件,通過對比研究,確定它們屬西漢前期。1955年春,在貴縣高中一座土坑木槨墓里出土一面銅鼓,同出的隨葬品還有銅壺、銅釜、銅博山爐、鐵戟、陶壺和五銖錢等,可以確定它為西漢晚期。這些發現,補充了雲南滇池周圍石寨山型銅鼓的序列,也為石寨山型銅鼓自填池地區東傳的時代和分布地域找到了可靠的根據。

文化底蘊

壯鄉銅鼓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紀。田東縣鍋蓋嶺戰國時代墓中出土的銅鼓就是這方面的物證。《後漢書·馬援傳》說:馬援南征交趾時,"得駱越銅鼓"。據考證,其銅鼓的產地也可能在今廣西境內。自漢代以後,廣西壯鄉銅鼓之見於文獻記載者,真可謂史不絕書。
壯鄉銅鼓已經成為文物壯鄉銅鼓已經成為文物
晉書·食貨志》曰:孝武太元三年,詔曰:“錢,國之重寶。小人貪利,銷壞無己,監司當以為意。廣州夷人,寶貴銅鼓,而州境素不出銅,,閣官私賈人,皆於此下貪比輸錢,斤兩差重,以入廣州,貨與夷人,鑄敗作鼓。其重為禁制,得者科罪。”這裡講的是“廣州夷人,寶貴銅鼓”,致使鑄造銅鼓所需的銅料乏缺,而“官私賈人”將“國之重寶”的銅錢運到廣州,“貨與夷人,鑄敗作鼓”。晉代的廣州轄南海、鬱林、蒼梧、寧浦、高涼、晉興等郡,包括今廣西廣東的絕大部分地區。當時的所謂夷人就活動在兩廣地區的南部,後世的考古發現表明,這些地區正是銅鼓的又一集中地區。而這些銅鼓,有的可能是溶煉從中原內地輸入的銅錢來鑄造的。《陳書·歐陽頠傳》曰:梁左衛將軍蘭欽之少也,與(歐陽)頠相善,故頠常隨欽征討。欽南征夷稽,禽陳文徹,所獲不可勝計,獻大銅鼓,累代所無,頠預其功。《南史·歐陽頠傳》記載與此相同。蘭欽所征討的“夷獠”,就是《晉書·食貨志》上提到的“廣州夷人”他們是擁有“大銅鼓”的民族。“夷獠”也稱為“俚”,《梁書·蘭欽傳》在記述欽征討少數民族時就說“破俚帥陳文徹兄弟”。可見“夷獠”就是“俚”。而裴淵《廣州記》卻說:“俚僚鑄銅為鼓,鼓唯高大為貴,面闊丈余。”“面闊丈余”的大銅鼓,只有廣西、廣東接境的雲開大山區才有。所以,《廣州記》、《晉書》、《陳書》、《南史》說到的銅鼓都有廣西的銅鼓。即壯鄉銅鼓。
宋代廣西的銅鼓從地下出土的機會更多,已引起地方官和文人學士的重視。曾在桂林做過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兼靜江知府的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說到:“銅鼓,古蠻人所用,南邊土中時有掘得者。”比范成大稍晚,做過桂州通判的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更直截了當地說:“廣西土中銅鼓耕者屢得之。”對廣西銅鼓的形制、大小、紋飾,作了詳細的記錄:其制正圓,而平其面,曲其腰,狀若烘籃,又類宣座。面有五蟾,分踞其上。蟾皆累蹲,一大一小相負也。周圍款識,其圓紋為古錢,其方紋如織簟,或為人形,或如琰壁,或尖如浮圖,如玉林,或斜如豕牙,如鹿耳,各以其環成章,合其眾紋,大類細畫圓陣之形,工巧微密,可以玩好。銅鼓大者闊七尺,小者三尺。所在神祠佛寺皆有之,州縣用以為更點。……亦有極小銅鼓,方二尺許者,極可愛玩,類為士大夫搜求無遺矣。這種銅鼓造型美觀,紋飾精細,蟾的形象富有變化,生動傳神,能給人產生美感,“可以玩好”,引起士大夫的廣泛搜求。可以說,在人們的心目中銅鼓是一種有著極高藝術價值的藝術品。

歷史發展

壯族使用銅鼓歷史悠久,他們把銅鼓看做是傳家寶,十分珍惜它,並千方百計地保存下來,使之世代相傳。師宗壯大族的傳世銅鼓主要集中在與廣西接壤和與文山、紅河兩州交界的高良、五龍、龍慶三個民族鄉的村寨,這些銅鼓多說是世代相傳下來的,也有個別購買的。據調查,全縣境內1958年以前存有銅鼓一百餘面,後多數在當時的“獻銅”運動中被毀,現今僅存十面,均為村寨集體所有,多由村中德高望重之人或某姓族長專管,這些銅鼓都為傳世品,已無人能說清其窨是哪一代傳下來的了。
放置博物館中的壯鄉銅鼓放置博物館中的壯鄉銅鼓
師宗三個民族鄉的傳世銅鼓,壯大語稱“嘟勒碾”,多為明清時期傳入,型號麻江型、遵義型兩種。按收藏者敘述,他們使用的銅鼓又可分為“公鼓”和“母鼓”,實際上是根據鼓壁的厚度和音響區分,公鼓壁厚,頸長,鼓面紋飾和鼓體較為輕巧,聲音圓潤而宏亮,母鼓又比公鼓貴重,壯族傳世銅鼓的社會作用和其它文化產品一樣,是隨著其民族的社會發展而變化的。關於師宗壯族地區銅鼓的功能作用,說法較多,但主要是作為娛樂禮儀工具使用,最原始的功能如傳訊與財富象徵等已逐漸淡佚,但作為禮器的神聖性至今猶存。將師宗壯族地區傳世銅鼓的傳訊和使用演奏以及各具特色的紋飾進行分析,有助於對壯族先民政治,經濟,文化及他們對銅鼓的神聖崇奉反映出來的心理素質及社會狀況的了解。

民族特色

師宗壯族傳世銅鼓,是少數民族文物中具有代表性的遺物,數百年來,一直保留著它傳統的使用風格,由於各民族村寨分布區域不同,它的使用方法和社會功能也是多種多樣的,但自古至今都有一個共同點,即作為一種伴奏樂器使用。形式雖然古老,乍一看似乎單調乏味,然如身臨其境,就會體驗到其強烈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在鼓音的節奏變化中引起人們的生理的不同反映,從而使人們對它產生特殊的神秘感覺。如果離開這一點,銅鼓的珍貴,權威,神聖,通靈,魅力等等便無從產生了。
出土文物壯鄉銅鼓出土文物壯鄉銅鼓
師宗龍慶地方的壯大族,十分敬奉銅鼓,他們視銅鼓如神,平時不準隨便亂敲,必須珍藏在家供奉,祈求它驅除邪惡,保佑人口平安、六畜興旺,即使逢年過節,也要先用酒、肉祭獻,把銅鼓“請”出來方可使用。在龍慶的各壯族村寨中,大年初一的頭一件事就是祭銅鼓,凌晨一二時許,挑當地三溝匯合處的清水將銅鼓冼淨,舂一個大糯米粑粑,放在篩子裡,上擺肉一刀、茶一杯、酒兩盅、菜六碗(四葷二素),再將篩子放在銅鼓上,由主祭人邊叩頭,邊禱告。

文化藝術

壯鄉銅鼓製作工藝考究,用以銅為主要成分的銅、錫、鋁合金等鑄造。面、胸、腰、足、耳五部分渾然一體。鼓身上段為胸,中段是腰,下段是足,腰間有兩對鼓耳。銅鼓大小、輕重不一,鼓面多鑄有太陽紋、翎眼紋、雲紋、乳釘紋、櫛紋、游旗紋等紋飾。按照名史家黃現璠所撰《銅鼓及其花紋的新探索》一文中所言,銅鼓的花紋,反映如下幾個意思:
反映對自然現象的崇拜
壯族人民從事農業生產中,對於陰陽雨雪的變化,知道與太陽有密切關係,但不了解這種自然現象的發生原因,產生了“萬物有靈”的觀念。對太陽極為崇拜,壯族民間傳說中還有“太陽與月亮的傳說”。解放前有的壯鄉還掛著“日月牌”。故鼓面正中必畫以太陽,反映了農業生產必需陽光。
北流型壯鄉銅鼓北流型壯鄉銅鼓
反映對雨水的渴望
銅鼓上的連續迴旋形構造.方形的叫雷紋,圓形的叫雲紋,這是壯族先民在農業耕種中對求雨的反映。它早巳出現在新石器時代出土的陶器上,甲骨文中可看出它的演變,商周時代把它加以發展.裝飾在銅器上,銅鼓用它作花紋圖案,反映了壯族先民一向從事農業生產,其中雷紋影響最大,為求雨多建雷廟,解放前南寧亭子立有雷廟,古時壯人還有定六月二十四日為雷公誕的。
圖騰崇拜的反映
鼓面飾有四至八隻蛙,有的大蛙負小蛙,有的大蛙中還有數隻小蛙。這是古人對蛙的崇拜。因“蛙鳴即銅鼓(鼓)精”、“鼓聲宏者為上”,龜蛙能知天時,故視為神物。銅鼓為壯族先民的重器,鼓面飾蛙就是圖騰崇拜的象徵。東蘭縣解放前每年還舉行“埋蛙婆的盛典之俗。至於翔鷺紋、十二生肖、錢紋等,都與農業人生產有密切關係的自然現象和生物有關。
反映了壯族人民的歷史傳說
如竹節紋,《華陽國志》卷四《南中志》說:“有竹王者,興於遁水,有一女子浣於水濱,有三節大竹流入女子足間,推之不肯去,聞有兒聲,取持歸破之,得一男兒,長養有才武,遂雄夷狄(《水經注》作“遂雄夷濮”),氏以竹為姓。”銅鼓面上刻有竹節紋,是很自然的事。在古代僚人和近代仫佬族中,還保存竹王的傳說和崇拜。
反映壯族先民的生活和環境
舊唐書·地理志》說:邕州、宣化州所治灌水在縣北,本胖柯河,俗呼郁狀江,即駱越水也。亦名溫水,古駱越地也。”按溫水即南盤江。南盤江與紅水河相接,因此,溫水就是胖柯河,唐代叫駱越水。划船紋跟濮族住於濮水有關。其他如水波紋,亦跟濮水有聯繫。
此外,鼓面中的立體騎馬紋,古代壯族人也有騎馬之習慣。明稱廣西為陸梁之地,宜於騎馬,產馬也多。作為銅鼓花紋以反叫反映壯族人民戰鬥的驍勇。

節日紀念

壯鄉銅鼓節是東蘭縣隘洞、長樂鄉一帶壯族傳統節日。分別在每年農曆正月初一、十五、三十日舉行。
壯鄉銅鼓節壯鄉銅鼓節
屆時,各村的小伙子組成銅鼓隊,把銅鼓抬到村附近的高山頂上,懸於木架,首先擊鼓祭祖,然後進行擊銅鼓比賽。其法是大鼓對大鼓,小鼓對小鼓,以四面為1組,每鼓3人,輪換著打,不能中斷。以打得響亮動聽、節奏明快、耐力持久為勝。比賽往往通宵達旦。同時,男女青年結伴縱聲對歌。比賽結束,人們以從家裡帶來的粽粑等食物進行野餐,歡歌笑語響徹山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