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鼓十二調

銅鼓十二調

布依銅鼓是布依族古老打擊樂器之一,屬於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它用青銅鑄造而成,常與嗩吶、皮鼓、大鑔、鐃鈸、鑼木棍混合敲擊吹奏,基本保存著古代樂器演奏風格,具有布依族的民族特色。

2006年5月20日,銅鼓十二調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銅鼓十二調
  • 批准時間:2006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貴州省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遺產編號:Ⅱ-60
歷史溯源,文化傳統,鐓于樂器演變,皮鼓演變,子鍋釜演變,釜鼓,藝術特色,歷史文化,銅鼓的來歷,文化遺產,十二調組成,代表作品,代表性傳承人,傳承意義,歷史意義,遺產地位,保護舉措,

歷史溯源

文化傳統

貞豐縣位於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自治州東部,這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其中布依族聚居的自然村寨有四百多個。布依族沒有文字,"銅鼓十二則"以家族方式傳承,一代一代通過口傳心授沿襲下來。
據史書記載,布依族先民在2000多年前,就開始鑄造銅鼓了。傳說銅鼓是布依族先祖古百越"駱越"一支所造。因此被布依族人視為傳家寶和氏族、宗教團結的象徵,敬若神靈,年年施祭,歲歲禮拜。布依族銅鼓十二調流傳在扁擔山、丁旗鎮、大山鄉、城關鎮、六馬鄉、沙子鄉、良田鄉、募役鄉布依族聚居區,並輻射到關嶺自治縣、六枝特區、普定縣等周邊布依族地區,形成了一個覆蓋幾縣範圍的布依族民間銅鼓文化圈。

鐓于樂器演變

因為銅鼓和鐓於有許多共同的地方。例如都是一頭有面,中空無底,用銅鑄成。越南清化東山出士的一面小銅鼓,鼓面中心還鑄出一個站立的考虎,形狀更與虎鈕鐓於相似,它很可能就是鐓於向銅鼓演化的中間形式。從產生的年代看,鐓於早於銅鼓,安徽縣和壽縣出土的春秋時代鐓於便是例證。但是後來出土的材料證明銅鼓和鐓於在春秋時期都同時存在,沒有早晚之分,如果就銅鼓產生地的雲南來講,鐓於的發現就比較晚了,只在西漢中期石寨山古墓出土的青銅貯器上,才看到鐓於和銅鼓掛在一起敲擊的現象,因此鐓於是銅鼓產生以後才傳入的。
鎮寧銅鼓十二調鎮寧銅鼓十二調

皮鼓演變

清人李調元在所著《南越筆記》中說:南方多雨, 皮鼓容易受潮,就改鑄成銅鼓。法國人赫斯,也提過同樣的主張。1890年他在《北印度銅鼓》一文中猜測說,公元一世紀時,中國用兵南方,遇到潮濕季節,皮鼓容易損壞,主將便造出來。這些看法,有邏輯推理,也有據氣候因素加以猜想,缺乏實物依據,很難成立。

子鍋釜演變

1964年,祥雲縣大被那村發現一座木槨 銅棺墓,隨葬品有一具原始銅鼓和一件銅釜,如果把銅釜來個底朝天倒放,兩者十分相像。1976年馮漢驥先生在《雲南晉寧出土銅鼓研究》一文中,進一步通過祥雲大波那木槨棺墓出土的銅鼓和銅釜的對比,提出"從早期銅鼓的形制來看,它似乎是一種實用器〈銅釜〉發展而來。"進一步考察與原始銅鼓相似的"鍋釜",除在祥雲縣大波那出土過一件之外,楚雄市萬家壩、呈貢縣天子廟、曲靖市珠街八塔台等地古墓葬中都出土過。這種銅釜是由同形狀的陶釜演變來的。與原始銅鼓相似的炊具陶釜,產生於新器時代,到銅器時代仍然繼續流行,人們仿照它的形狀製作了銅釜,又根據銅釜的形狀,鑄造出初期的原始銅鼓。
銅鼓響起來銅鼓響起來

釜鼓

這當是銅鼓起源發展的序列。
布依族使用銅鼓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先秦時期,布依族先民就使用過銅鼓,只是這一時期還沒有關於銅鼓的文獻記載。但晉寧石寨山及相鄰的江川李家山、楚雄萬家壩、祥雲大波那等地出士的銅鼓,許多學者認為應屬於"耕田,有邑聚"的"推鬢"民族,而這一族系應與古老民族"百濮"有關。關於布依族的族源,學術界有人認為布依族族源是濮族。雲南大學教授尤中認為貴州境內的布依族在名稱上都帶有一個濮(今布)字的遺留:江應梁著《說濮》中也有布依族來自濮族的說法。由此可見,先秦,西漢時期布依族先民就使用過銅鼓。
布依族最早使用銅鼓且有文獻記載可追溯到東漢、魏晉時期。《後漢書·馬援傳》寫道: 馬援"好騎,善別名馬,於交趾得駱越銅鼓,乃鑄成馬式,還,上之。"這是我國古代文獻對銅鼓的最早記錄。東漢魏晉時期有關銅鼓記載,凡事明確提及族稱的都與僚有關。裴淵《廣州記》說"俚僚貴銅鼓。唯高大為貴。面闊丈余,方以為奇,初成懸於庭。克晨置酒招致同類,來者盈川,其中豪富子女,以金銀為釵,執以叩鼓,竟留遺主人,名曰"銅鼓釵"。布依族是駱越,俚僚族系的後裔。因此,布依族是最早使用銅鼓的民族之一。
元明清時期,布依族使用銅鼓更為廣泛,而且形成一種習俗。《貴州通志》記載:"仲家…… 以十二月為歲首,俗尚銅鼓,中空無底,時時擊以為娛。土人或掘地得鼓,即張言諸葛武侯所藏者,富者爭購, 即百牛不惜也。"《(皇清職貢圖)卷八又說: "補籠苗, …散處貴陽, 安順、南籠、平越、都勻等處…歲首男女相聚擊銅鼓,吹蘆笙為樂。"《黔苗詩說》也說"補籠風俗未相懸,仲子分支色總研。獨怪殘冬寒雪裡,齊撾銅鼓樂新年。""補籠"為仲家之一支("仲子分支")。"仲家"即今布依族。
直到今天,許多布依族村寨仍保留有使用銅鼓的習俗,幾乎所有的布依族村寨都有一面銅鼓。

藝術特色

歷史文化

銅鼓是布依族文化中不可獲缺的一部分,布依人稱銅鼓為安您(音譯)。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銅鼓的社會功能在不斷轉變著。早期出現的銅鼓主要作為樂器,也兼作炊具,隨著時間的推移,銅鼓又成為祭祀活動中的神器,兼作禮具,象徵著社會財富和社會權威的重器,甚至用作葬具。銅鼓通體用銅鑄成,呈圓墩形。鼓面園而平,下接鼓身,連線部份略向外凸,曲腰、中空、圓形敞口底,兩側有耳。鼓面的主體多為太陽紋,從中心呈放射狀光芒,周圍為多層同心環帶,由寬窄不等的圖案組成,被稱為暈圈。花紋的裝飾繁縟多彩,這些紋飾無不表現布依族依山傍水的環境風貌,具有十分濃郁的民族色彩和時代特徵。這些圖紋與布依族的原始崇拜有關,描繪了人們信仰、崇拜、欣賞的事物。像太陽紋、雲雷紋、水波紋、圈點紋、角形紋等,都與布依族人民的生產生活關係密切,太陽紋源於火崇拜,水波紋、漩渦紋與水崇拜有關,雲雷紋來源於天崇拜、雷崇拜,齒形紋與山崇拜有關,三角紋、菱形紋來源於魚崇拜,由魚的不同部位演變分化而成。
銅鼓銅鼓
布依族地區幾乎每個村寨都有一面銅鼓到數面銅鼓,有的是家族共用一面,有的是幾個姓共用,通常都是族中的長者或有一定威望的人家保存。陳忠恆老人是這個寨子中為數不多的鼓師之一。"銅鼓是我們布依族的寶貝寶物,很珍貴的。銅鼓是我們民族的象徵,象徵著整個民族的團結。我們陳氏家族中這個鼓是老輩人傳下來。據老人說,這是那個時候的戰鼓,戰爭用的。在調北征南的時候我們是先頭部隊。"

銅鼓的來歷

對於銅鼓的來歷說法不一,老人所說的戰鼓一說是流傳較廣的一個說法。在明朝洪武年間調北征南時,銅鼓被作為戰鼓而制。南征勝利後,布依人認為勝利是因為有了這戰鼓,故把這鼓叫做'安您',漢語就是"勝鼓"的意思。民間還有這樣一個說法,相傳,古時候布依族沒有銅鼓,老人死後無法超度,逢年過節也無法邀請祖先下凡一起歡度節日,有一個叫布傑的布依族祖先,憑藉著自己的勇敢、機智和一片孝心,終於感動了玉帝,並得到了一面銅鼓,地上有了銅鼓,老人過世,只要敲著銅鼓超度,仙神就會把老人接到天上為仙,逢年過節祭祀祖先時擊銅鼓,祖先就會下凡一起歡度節日,保佑子孫平安,六畜興旺,五穀豐登。無論說它是戰鼓還是天神所賜,都可見其在布依族中的神聖地位,因此在使用的時候也有著嚴格的規定。銅鼓對於當地布依族人民來說是神聖的,到過年的時候把它擺出來一個月,拿出來的時候要有貢品,比如殺雞,還要拿一些刀頭啦粑粑啦等等。過年的時候大年三十開始,一敲就要把正月全部敲完,每天都要把鼓掛起來,一家一家的掛。正月二十八那天就把鼓請回去封存起來。到秋收或特別熱鬧的場合才能再請出來。
布依族視銅鼓為有靈性之物,兩耳上繫著紅綢以示鎮壓邪惡,平時他們也不讓銅鼓"見天"。會放進谷堆中存放或是以一丈二的紅布遮蓋。
銅鼓只在過年或"砍嘎"、送喪等隆重場合時使用。動用銅鼓時,都要舉行莊嚴而神秘的祭鼓儀式。寨中的長者率領寨中所有已成家立業的男人一起進行莊嚴的祭鼓儀式。長者帶頭喊出他們祖輩相傳的祭鼓詞,晚輩們附和著長者,潑出碗中敬神的米酒。銅鼓是布依族的神鼓,布依族人民很尊重它,所以每年祭銅鼓都是大家同時來祭鼓,能來的都來,把貢品都準備好,先由寨中的老人打三錘。第一錘敬天神,第二錘敬地神,第三錘敬神鼓。這樣神鼓就會保佑風調雨順。

文化遺產

銅鼓是我國古代西南少數民族的珍貴文化遺產,也是中華民毫微秒光輝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貴州南部、中部、西部的布依族地區,每個大寨或大姓都有一面或數面銅鼓。據志書記載,布依族先民在2000年前,就開始鑄造銅鼓了。近代以來,布依族保存的銅鼓,基本上屬於"麻江型"銅鼓,"麻江型"銅鼓都是用銅製造,面徑一般不超過五十公分,重量為十至十五公斤不等。鼓身份胸足兩段,其中有突棱一道,偏條耳有孔,鼓面有太陽紋芒,暈分寬、狹,主暈飾"游旗紋",其餘最常見的紋飾有"山"形紋、芒間心形紋、足部複線角形紡等等。銅鼓的外形給人莊重、威嚴的感覺。
銅鼓十二調銅鼓十二調

十二調組成

擊銅鼓是有銅調的,一般是十二調。布依族銅鼓十二調由"喜鵲調"、"散花調"、"祭鼓調"、"祭祖調"、"三六九調"、"祭祀調"、"喜慶調"等組成,是在慶典、祭祖、祭祀等儀式中表達布依族特性的民族音樂。例如"祭樂"就有一套傳統曲牌,分12段:祭神調、助戰調、滅火調、送葬調、迎客調、豐收調、狂歡調等。
演奏這些古老的調子,經常由銅鼓擔任主奏,輔以皮鼓、 鑼、手鑔等,曲調雄渾厚重、親切感人。有銅鼓的村寨和大姓,都有人懂得鼓調並會敲擊。在布依族人民的心目中,銅鼓象徵著財富、權力和團結。

代表作品

“喜鵲調”、“散花調”、“祭鼓調”、“祭祖調”、“三六九調”、“祭祀調”、“喜慶調”等

代表性傳承人

王永占、余端學、余雁偉、岑興順、余天國等

傳承意義

歷史意義

作為民族文化和區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銅鼓始終與布依族的生活、文化樣式聯繫在一起。中國歷史上許多古樂器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消逝,但布依族地區的銅鼓音樂文化卻傳承下來,保留至今。銅鼓十二調是內容豐富的古代音樂作品和古代音樂信息的寶庫。

遺產地位

現代經濟、技術的發展和外來文化的衝擊導致人們的審美方式迅速改變,自古流傳的布依族銅鼓調現已少有人知,很難引起年輕人的興趣,銅鼓調的傳承已處於瀕危狀態,亟待搶救、保護。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銅鼓十二調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保護舉措

黔西南州及貞豐縣高度重視布依族“銅鼓十二調”音樂文化的挖掘、保護與傳承。投入了大量資金,建造了者相三岔河銅鼓文化廣場、縣城豐茂銅鼓文化廣場。並建立了納秧村、對門山村等布依族銅鼓音樂文化生態保護村;成立了布依族銅鼓音樂文化表演隊,排演了《銅鼓十二調》、《銅鼓舞》、《豐收舞》等以銅鼓音樂文化為主題的布依族銅鼓音樂、舞蹈節目,並在每年的布依族“三月三”、布依族“六月六”風情節及布依族古歌大賽等民族節慶賽事活動中展演。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