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仙公主

金仙公主

金仙公主(689~732),唐代長安人,法號無上道,唐睿宗李旦第八女,母昭成順聖皇后竇德妃,玄宗胞妹。陳國公、左武侯大將軍竇抗玄外孫女。曾祖父光祿大夫、莘國公竇誕,祖父太常少卿、潤州刺史竇孝諶。公主自幼喪母,深受父兄寵愛。

初封西城縣主,景雲初進封金仙公主。神龍二年(706年),金仙公主入道,度為女道士。以道士史崇玄和葉法善為師。太極元年與玉真公主皆為道士,築觀京師。以景雲二年歲次辛亥,春正月十八日甲子,於大內歸真觀中,詣三洞大法師金紫光祿大夫鴻臚卿河內郡開國公上柱國太清觀主史尊師受道。破靈寶自然券,受中盟八秩經四十七卷、真文二籙、佩符策杖。稱無上洞玄法師。相隔一年多之後,於先天元年冬十月二十八日,又依史崇玄受上清經籙,稱上清玄都大洞三景法師。

金仙公主羽化於洛陽開元觀,736年(開元二十四年)陪葬橋陵(在今陝西蒲城縣)。金仙公主墓誌書丹者為玉真公主,玉真公主為金仙公主之胞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仙公主
  • 國籍:唐朝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長安城
  • 出生日期:永昌元年(689)
  • 逝世日期:開元二十年(732年8月14日)
  • 職業:公主、女冠
  • 信仰:道教
  • 封號:西城縣主、金仙公主、金仙長公主
  • 父親:唐睿宗李旦
  • 母親:昭成皇后竇氏
  • 胞妹:玉真公主
  • 胞兄:唐玄宗李隆基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基本簡介,相關史料,家族成員,父親,母親,姊妹,軼事典故,金仙公主塔,金仙公主騎鶴成仙,墓志銘,

基本簡介

金仙公主(689年-732年8月14日),唐朝公主、女冠,法號無上道,長安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八女,母昭成順聖皇后竇德妃,玄宗胞妹。陳國公、左武侯大將軍竇抗玄外孫女。曾祖父光祿大夫、莘國公竇誕,祖父太常少卿、潤州刺史竇孝諶。公主自幼喪母,深受父兄寵愛。博覽百家,通儒學五經,尤耽好老、莊。常靜居行導引、吐納術,服食藥物,意欲獨身修仙,遂其所願。
金仙公主
初封西城縣主,景雲元年(710年),進封西城公主,景雲二年(711年),改封金仙公主,與玉真公主皆出家為道士,金仙公主的道觀在長安輔興坊金仙觀,現終南山子午峪金仙觀為其下院。居觀持齋修道多年,廣搜道教神書秘籍,曾授籙為無上洞玄法師,得太上老君降壇授“真道”。
開元二十年(732年)五月初十日,金仙公主於洛陽道德坊開元觀去世,終年四十四歲,開元二十四年(736年)七月初四日,陪葬橋陵。她的墓誌為玉真公主所寫。

相關史料

金仙公主,始封西城縣主。景雲初進封。太極元年,與玉真公主皆為道士,築觀京師,又方士史崇玄為師。崇玄本寒人,是太平公主,得出入禁中,拜鴻臚卿,聲勢光重。觀始興,詔崇玄護作,日萬人。群浮屠疾之,以錢數十萬賂狂人段謙冒入承天門,升太極殿,自稱天子。有司執之,辭曰:“崇玄使我來。”詔流嶺南,且敕浮屠、方士無兩競。太平敗,崇玄伏誅。——《新唐書·卷八十三 列傳第八》

家族成員

父親

唐睿宗李旦

母親

昭成皇后竇氏

姊妹

同母哥哥:唐玄宗
同母妹妹:玉真公主

軼事典故

金仙公主塔

金仙公主塔位於房山雲居寺石經山雷音洞上面。唐開元十八年(740)建。坐北朝南,通體高3.5米,全部採用漢白玉石精製而成。基座由塊石砌壘。中間用4塊厚板石組成方形佛龕,正面設券門。門兩側各有浮雕金剛力士一尊。自門向里,對面石壁上又呈現出一組浮雕,釋迎牟尼端坐中間,兩側各有一弟子。其上是七層疊澀檐。塔上有銘文。

金仙公主騎鶴成仙

傳說金仙公主是唐睿宗之女,唐明皇之妹,因不堪宮廷生活,同玉真公主一起出家為道。子午峪金仙觀修煉成仙,能騎鶴升天。後入華山修行,住在“大上方”的白雲峰上。唐玄宗由於思妹心切,令工匠鑿山成隙,便成了今天的“西元門”。

墓志銘

一、 墓誌簡況
此志刻於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志蓋齊全,徐嶠奉敕撰,玉真公主書,衛靈鶴檢校鐫勒並篆額,志文楷書,三十三行,行三十二字,志蓋篆書“大唐古(故)金仙長公主志石之銘”十二字,四行,行三字。周邊刻四神像及蔓草花紋。志石現藏陝西省蒲城縣博物館
二 、金仙長公主生卒年及行實
金仙長公主的生卒年,史書上沒有明確的記載,只能根據碑文資料推算。金仙長公主為睿宗之女,昭成皇后竇氏(生前為德妃)所生,是唐玄宗、玉真公主的同母兄妹。據《大唐故金仙長公主志石銘並序》:“(金仙公主)年十八入道,廿三受法,以壬申之年建午之月十日辛巳薨於洛陽之開元觀,春秋四十有四。”上推四十四年,則金仙公主生於武后永昌元年(689),死於玄宗開元二十年(732)。
關於其生平,據《大唐故金仙長公主志石銘並序》曰:“(金仙公主)年十八入道,廿三受法。”可知在唐中宗神龍二年為女道士。另《新唐書》有記載“金仙公主,始封西城縣主。景雲初進封。太極元年,與玉真公主皆為道士,築觀京師,又方士史崇玄為師。”“景雲元年十二月十七日,睿宗為第八女西城公主入道為觀,至二年四月十四日,為公主改封金仙,所造觀便以金仙為名”。“第八女西城公主,第九女昌隆公主,性安虛,神融皎昧,並令入道,奉為天皇天后。宜於京城右造觀,仍以來年正月令二公主入道”。可知時間為景雲二年,公主由西城縣王改為金仙公主。在唐代,親王女為縣主,公主是古代帝王之女的稱號。就公主而言,其內部又可按輩分進行分類,早在漢代即已形成了對不同身份的公主的固定稱謂,此後各朝繼續沿稱。唐代的外命婦制度也規定“皇姑為大長公主正一品;姊妹為長公主,女為公主,皆視一品”。玄宗即位初,公主再進封為長公主。據《金仙長公主墓誌》:“加寶賦一千四百戶焉”。按照唐代有關的制度規定,公主擁有受封戶、享食邑特權。“皇后、諸王、公主食邑,皆有課戶”。在唐代,朝廷主要是依據公主與皇帝的血親關係遠近,並參考一定的長幼輩分來確定受封標準的。按照唐初舊制“公主三百戶,長公主加三百戶,有至六百戶”。玄宗即位之初,重新確定公主的封戶數:“皇妹為公主者,食封一千戶,中宗女亦同。……皇女為公主者賜封五百戶。”但也有一些特例,玄宗胞妹金仙公主就封為“一千四百戶”,可以看出金仙公主當時的社會地位。
據志“仍於京都雙建道館。錧台北闕,接笙歌於洛濱”。京指長安,都指洛陽。雙建道館即指在長安和洛陽都建有道觀。《唐會要》卷五十:“金仙觀輔興坊。景雲元年十二月十七日。睿宗為第八女西寧公主入道立為觀。至二年四月十四日。為公主改封金仙。所造觀便以金仙為名。”《長安志》輔興坊金仙女冠觀條:“景雲元年睿宗第八女西城公主第九女昌隆公主並出家為女冠,因立二觀。二年,西城改封金仙公主,昌隆改封玉真公主,所造觀便以金仙玉真為名。”長安在輔興坊,名為金仙觀,金仙觀還有一下院,也稱金仙觀,在終南山子午峪金仙觀。墓誌文稱金仙公主薨於洛陽之開元觀。《元河南志》道德坊“本曰道訓,北至洛水。隋有秦王浩宅,唐永昌中析河南洛陽二縣立永昌縣,治此坊之東南隅,神龍元年省並,一坊為長寧公主宅及鞠場。景龍女道士觀,南北居半坊之地,金仙公主處焉。” 至於洛陽開元觀是不是在道德坊,開元觀是不是為金仙公主所建需有待進一步考證。 但志文“仍於京都雙建道館,錧台北闕,接笙歌於洛濱”可以得知金仙公主在洛陽也有道觀。壬申之年建午之月為開元二十年五月。丙子之年(開元二十四年)七月四日,陪葬於唐睿宗橋陵。兩年後金仙公主遷葬於陝西橋陵,今陝西蒲城縣
三、撰寫者及刻工
據墓誌可知金仙公主薨於洛陽開元觀。墓誌又稱“由中大夫大理少卿集賢院學士上住國賜源縣開國公臣徐嶠奉敕撰”,徐嶠既奉敕撰寫,則是朝廷的大手筆。2004年5月,洛陽市南郊龍門鎮張溝村北出土了盛唐時期徐嶠墓誌,為我們了解徐嶠提供了線索。《徐嶠墓誌》:“……拜駕部員外郎,轉郎中,遷中書舍人。公上才國行,問望超絕,九皋揚音,一人屬意。自拜尚書郎以後,雖事符薟允,而旨發天心,外掌絲綸,以出納王命,入參顧問,專刊曹國章。因是,特御筆褒美,賜束帛珍玩,不可勝數。”由該墓誌可知金仙長公主墓誌書丹者一代名人。此志所題“梁州都督府戶曹參軍直集賢院衛靈鶴奉教檢校鐫勒並題篆額”之“奉教檢校鐫勒”的說法在金石中是少見。衛靈鶴其人不見傳,但在1999年秋出土於河南洛陽伊川縣呂店鄉萬安山南麓袁莊村,全稱《唐故尚書左丞相燕國公贈太師張公墓志銘並序》,張九齡撰、梁升卿書、衛靈鶴刻。[②]刻者署名衛靈鶴,郎州三川縣丞。金仙公主志衛靈鶴官職為梁州都督府戶曹參軍集賢院於開元廿四年(736)。可見,其以善書刻而名於開元年間。金仙公主蓋四行十二字篆書也頗具特色,其篆書線條方折和圓曲相結合,較有特色。
唐玄宗李隆基繼位至穆宗長慶四年(712~824年)的百餘年間是房山刻經的鼎盛時期。此間金仙公主曾奏準贈給雲居寺唐代新舊譯經四千餘卷,又將寺旁麥田、果園及環山林麓賜給該寺作為永久性寺產,以助刻造佛經及日常費用,體現了唐代當時最高統紿者及皇親國戚的支持。《開元釋教錄》的作者智升為送經使,專程到雲居寺,作為幽州刻經的底本,這大大激發了僧人刻經的熱情,成為佛教史上的重要事件。玄宗在位長達45年,其宗教政策在前期與後期有著明顯的變化。大致說來,前期的特點是嚴格抑佛,對道教大力扶植,但尚不夠狂熱;後期的特點是,對佛教限制有所放鬆,開元二十三年,他甚至親自注釋佛教經典《金剛經》,並將其頒布佛寺,並聲稱:“不壞之法,真常之性,實在此經”。開元二十六年,他下詔稱:“道、釋二門,皆為聖教,義歸弘濟,禮在尊崇。”玄宗在此把佛教和道教,同視為“聖教”,大有一視同仁的味道。開元二十七年,玄宗下令給僧尼、道士賜物一萬匹,並要求“天下觀寺,每六齋日,宜轉經讀典,懲惡勸善,以闡文教”。故王守泰開元二十八年記載的金仙公主從開元十八年奏聖上請賜經卷,由智升護送經卷到雲居寺這件事情,也可以看做是玄宗時期宗教政策的一個重要補充實物。
金仙長公主
(1)大唐故金仙長公主志石銘並序。(2)玉真公主書。
(3)中大夫守大理少卿、集賢院學士、上柱國、慈源縣開國公臣徐嶠奉敕撰。
(4)仰觀景宿,河漢麗其天孫。緬閱虞篇,瀟湘將於帝子。則仙岳遙其碧鏤,軿車秀出於(5)紫微,莫不秩比藩侯,禮同王后。矜榮教舞,恃寵求郎,未有糠秕膏腴,浮雲嬌貴。悟指馬(6)以齊物,歸道德以全真。簡冊之所未傳,斯見於金仙長公主矣。(7)公主諱無上道,(8)太宗文武聖皇帝之曾孫,(9)高宗天皇大帝之孫,(10)睿宗大聖真皇帝之女,(11)今上之第八妹也。粵若帝唐,沓慶重光,故以謀孫翼子,葳蕤典章者也。(12)公主派真氣扵渦水,秉胎教扵文姒,其仙姿也,明月吐扵錦雲,其淑問也,惠風拂扵瓊蘂。(13)先帝昔居藩邸時,封西城縣主,及登極,進冊金仙公主。年十八入道,廿(14)三受法。若夫金印紫綬,縣主之榮也,緄帶青圭,公主之貴也。固將脫落容服,傲睨徽章,(15)薄蘨卉而不顧,想琪林之可掇,皆公主之志也,節也。先帝亦許之,成之。扵(16)是曳月帔,震虹瑛,詣金闕,階玉京,師大宗,位上清,薦環玦,刻金名,
侶九仙而高視,齊十(17)聖而忘情,不亦休矣。暨主上嗣升大寶,仁先友愛,進封長公主,(18)加實賦一千四百戶焉。仍於京都,雙建道館,館台北闋,接笙歌扵洛濱。珠閣西臨,聆簫(19)曲扵秦野。雖寵光薦及,而沖用塊然,諷蘂書扵紫空,披雲篆扵碧落。餌四明(20)之汋,煉五氣之牙,金華王妃,風游煙會。然則長生之藥,析王母而未逢;掩心之鏡,訪秦(21)宮而莫覩。遽夭三元之筭,不嘗四劫之瓜。魯館長虛,平原徒在,姑山永曀,游海莫追,以(22)壬申之年建午之月十日辛巳,薨扵洛陽之開元觀,春秋卌有四。越以景之年,七月(23)己卯,朔四日壬午,啟舊塋而自洛,即陪葬於橋陵,禮也。宗正假節,蘭台護(24)駕,象物空陳,天倪永謝。十絕霞飜,五軿雲奔,鴻驚洛浦,鶴舞吳軒,指橫橋扵西鎬,陪畢(25)陌扵北原。皇女台兮壽陵園,松聲日暮兮何言。其銘曰:
士師典刑,政理以平,柱史作吏,道德垂嗣,克誕天孫,允懷仙志。白雲紫休,應希微星。披(27)婺彩月,皎娥暉壽。駐昌容道,高眾愛(筆者按:此句原文脫一字)。孰繼仙籍,價先(28)帝妹。篾彼釣緍,捐其緄帶。首冠霄冕,腰鳴山佩。鸞步瀛宮,鳳迎芝蓋。以今視古,秀出千(29)載。火炎易滅,台高易傾。悟茲為誡,怡然解形。神辭洛浦,簫去秦京。文園陪葬,法侶(30)傷情。傷涕泗兮徒滂沲,山陵相望兮郁嵯峨,碑字生金兮歲月多,荒阡日暮(31)兮將奈何。
(32)開元廿四年太歲景子七月己卯朔四日壬午。
(33)梁州都督府戶曹參軍直集賢院衛靈鶴奉校檢校鐫勒並題篆額。[③]
[①] 據《房山雲居寺石經》第15頁拓片圖版,中國佛教協會編,文物出版社1978年4月北京第1版
[②]著錄首見於《書法叢刊》2000年第3期趙君平《唐張說墓誌述要》,《文物》2000年第10期亦刊有李獻奇《唐張說墓誌考釋》。
[③] 錄文據《書法叢刊》2007年第1期,第65頁圖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