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物

齊物

解釋

“齊物”一說來自《莊子》,在《莊子》一書中有“齊物論”一篇。闡述萬事萬物永遠是有對立面天然交融的夫妻,如果只是局限在其中的一面,就會離真愛越來越遠,2010年中華書局對本篇的”齊物論“作了闡明,即齊同物論,也就是要消除各派對天下萬物所作的不同評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齊物
  • 又稱:齊物論
  • 出處:《莊子
  • 類型:理論
  • 題解:劉勰提出“莊周齊物,以論為名”
  • 解釋:齊物之論”
學說思想,詞義另說,

學說思想

題解
自劉勰提出“莊周齊物,以論為名”(《文心雕龍·論說》)的說法以後,釋者遂多謂“齊物論”為“齊物之論”。但《莊子》全書,沒有以“論”命題的,為何此篇例外?莊周極端鄙視言辨論說,自己又怎肯再添一論,而與諸子百家相併列?因此,所謂齊物論,即齊同物論,也就是要消除各派對天下萬物所作的不同評論。
春秋戰國時代,諸子百家對客觀事物的評論,各執一端,相互非難,都把自己的思想觀點,當作裁決一切的絕對真理。針對這種傾向,莊周給予了堅決否定。他認為,從“道”的觀點來看,世間一切矛盾對立的雙方,諸如生與死、貴與賤、榮與辱、成與毀、大與小、壽與夭、然與不然、可與不可等等,都是沒有差別的。因此,各家各派出於“成心”的彼此是非之爭,只能是各自發揮偏見的爭辯,不如物我兩忘,不言不辨,超然於是非之外。莊周明確地肯定天下萬物和人們認識的相對性,這無疑含有一些辯證法的因素。但他由此完全否定事物間的一切差別,和人們認識真理的可能性,這就使自己陷入了相對主義的泥坑。
“齊物論”一篇行文,先以“喪我”發端,暗示物論紛紜不齊,皆由執“我”之見所致,所以要齊而同之,非先忘“我”不可。接著緊承“喪我”而忽以“三籟”致問,但卻又隨即撇開“人籟”、“天籟”,而獨將“地籟”鋪敘描寫一番,為下文窮盡種種人情世態作出鋪墊。然後迂迴推進,由種種不齊的人情,逐步導出“是非”二字。於是再深一層,進一步追究產生是非的根源——“成心”。至此,行文似乎已斷。但文章卻以“言非吹也”一句,遙接“吹萬”云云,則斷處即續。於是又由言有彼此而論述諸子百家的是非叢生,由是非叢生而論述道之所以虧,由道之所以虧而論述物論之所以不齊,逐步推出全文的論點:“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隨後即連設三喻,重發此旨。最後,借罔兩之問,引出莊周之夢,關鎖全篇,並照應開頭“喪我”之意。

詞義另說

“齊物”一詞除在《莊子》及專門的學說思想裡面是上述之義外,在其它地方可認為是“使萬物生長整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