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登

郭登(?-1472年6月5日),字元登。濠州鐘離臨淮(今安徽鳳陽臨淮關鎮)人。明朝名將,武定侯郭英之孫。

郭登自幼博聞強記,喜談軍事。明成祖時授勛衛明英宗正統七年(1442年)至正統九年(1444年)間,相繼隨兵部尚書王驥征麓川、黔國公沐斌騰衝,累授都指揮僉事正統十四年(1449年),以都督同知出鎮大同。瓦剌太師也先挾持英宗至大同城邊,企圖詐開城門。郭登設計誘敵,迫使也先退兵。次年,於沙窩、栲栳山連破瓦剌軍,以功封定襄伯。景泰二年(1451年),以老病入朝。英宗復辟後,郭登先掌南京中軍都督府事,旋即遭言官彈劾,遠貶甘肅。明憲宗即位後,被恢復爵位,並鎮甘肅。此後入朝掌中軍都督府事,並提督神機營十二團營等。成化八年(1472年),郭登去世,獲贈定襄侯,諡號“忠武”。

郭登詩才咨肆,或沉雄渾厚,或委婉生動,語言平易而含義雋永,大都琅琅可誦。李東陽稱其詩為明代武將之冠,與其父郭玘、兄長郭武合著《聯珠集》。《皇明經世文編》有《郭定襄忠武侯奏疏》。

基本介紹

  • 本名:郭登
  • 別稱:郭定襄、郭忠武
  • 字號:字元登
  • 所處時代明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濠州鐘離
  • 去世時間:1472年6月5日
  • 主要作品:《聯珠集》《郭定襄忠武侯奏疏》等
  • 主要成就:堅守大同,擊破瓦剌
  • 官職:提督十二團營
  • 封爵:定襄伯→定襄侯(追封)
  • 諡號:忠武
  • 特徵:儀觀甚偉,髯垂過腹
人物生平,早年戰功,堅守大同,大戰栲栳山,老疾乞休,遠貶甘肅,復爵掌兵,病逝京師,主要成就,軍事,文學,書畫,個人作品,人物評價,總評,歷代評價,軼事典故,整暇以待,沒牙兒,尚氣難忍,隱忍郭嵩,親屬成員,史料記載,

人物生平

早年戰功

郭登年幼便聰穎出眾,七歲時,讀書過目成誦。十歲時,便能做文章。等到長大後,博聞強記,擅長議論,喜歡談論軍事。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明史》作洪熙年間),被授為勛衛
正統七年(1442年),郭登跟隨兵部尚書王驥南征,參與第一次麓川之役。王驥舉薦郭登作為副手,分兵鎮守臨安(今雲南建水)。郭登傳檄召來當地少數民族的酋長,宣揚朝廷的威德,酋長們服從,爭相向郭登獻上財物,郭登全都推辭。此役後,郭登因功升任錦衣衛指揮僉事
正統九年(1444年),郭登又隨雲南鎮守總兵官、黔國公沐斌遠征雲南騰衝,以功授都指揮僉事

堅守大同

主詞條:土木之變
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受宦官王振蠱惑,下詔親征瓦刺,郭登奉命隨從護衛至大同府,被超拜為都督僉事參將,輔助廣寧伯劉安鎮守大同。七月,成國公朱勇等戰死於鷂兒嶺(今河北涿鹿西北),英宗及群臣倉促商議回師之事,郭登向隨行的閣臣曹鼐張益建議從紫荊關回師。但王振為炫耀鄉里,唆使英宗從居庸關回師,繞道懷來土木堡,為瓦刺太師也先擊擒,史稱“土木之變”。
當時,郭登留守大同,督率軍民嚴加守御。瓦剌軍久攻不下,也先遂以英宗為要挾,令大同守軍出降 。郭登緊閉城門,並密謀派壯士劫營救駕。因敵軍防守嚴密,未能如願。
英宗被擄後,由其弟郕王朱祁鈺監國。郕王進授郭登為都督同知、大同副總兵,旋即命他接替劉安任大同總兵官。不久後,郕王稱帝,即明代宗,並遙尊英宗為太上皇。十月,也先進攻北京,郭登準備率領所部赴援,先派人持蠟書疾馳入奏。待到奏疏抵達北京後,兵部尚書于謙等指揮的北京保衛戰已經結束,瓦剌退去。朝廷優詔褒獎郭登,進升他為右都督。郭登預計京營軍隊初建,戰力不足,不可輕用,於是奏陳十多件關於用兵方略的事務。

大戰栲栳山

主詞條:沙窩之戰
景泰元年(1450年)春,郭登偵知敵寇行蹤,遂率八百騎兵跟蹤掩襲,於沙窩(今山西大同)一戰大破瓦剌軍數千騎,追至栲栳山,斬首二百餘級,奪回人畜弓械以萬計,明軍士氣為之大振。代宗封郭登為定襄伯,並賜誥券,加封奉天翊衛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食祿一千二十石,允許子孫世襲爵位。其後,瓦刺屢次來犯,均被郭登一一擊退。
六月,也先又率兵數千,挾持英宗至大同城邊,聲稱送還聖駕,要郭登開門迎駕。郭登與同僚設計,乘機救駕退敵。也先挾持英宗至城門,覺察情勢不妙,急忙挾持英宗退兵而去。由於郭登禦敵有方,瓦刺屢次入寇均難得逞,不得不將英宗送還。
大同鎮守太監陳公嫉妒郭登的戰功。正巧有人揭發陳公貪財受賄,陳公懷疑是郭登指使的,於是與郭登構怨。代宗對於謙說道:“大同是我國的屏障。陳公與郭登關係如此,怎么能守得住呢?”便派右監丞馬慶接替陳公,郭登越發感奮。當初,也先想攻取大同作為巢穴,所以屢次來攻。可是每至必敗,有的一營中幾十人不能返回,敵軍被懾服,才有送回英宗之意。英宗被迎回後,代王朱仕壥讚揚郭登有功,請求降旨獎勵慰勞。兵部則說郭登已被封伯,此事才作罷。

老疾乞休

景泰二年(1451年),郭登以年老有疾為由,請求退休,推舉石彪代替自己,並且請求讓其子郭嵩宿衛宮中。代宗任命郭嵩為散騎舍人,未聽郭登的話。這時邊患剛息,郭登悉心安排,想讓公正廉明的有為者與他共事。於是上奏彈劾沈固辦事不力,而推薦禮部尚書楊寧、河南左布政使年富。他又上疏稱大同既有御史,又有巡按御史,僉都御史任寧應只任宣府巡撫。代宗全都允準,命年富接替沈固任職,而召回沈固和任寧。這年秋天,郭登因病應詔回京。
郭登剛到大同時,能作戰的士兵才數百人,馬也只有一百多匹。而如今馬已達一萬五千匹,精兵數萬,屹然成為一座巨鎮。郭登離開後,大同人十分想念他。

遠貶甘肅

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復辟,郭登擔心不能倖免,便首陳八件事,其中有建議釋放、旌表景泰年間直言被懲罰的章綸、廖莊、林聰、左鼎、倪敬等人,大多迎合英宗的心意。隨即奉命掌管南京中府事務。第二年應詔返京。言官彈劾郭登因勾結陳汝言才得以獲詔,審訊屬實,被判死刑。英宗寬恕其死罪,將他降為都督僉事,命他去甘肅立功贖罪。

復爵掌兵

明憲宗即位後,下詔恢復郭登的定襄伯爵位,命他充任甘肅總兵官。郭登上奏說邊軍買馬十分艱難,以至於賣掉妻子兒女來籌錢,因而請求借用楚、慶、肅三王府的馬各一千匹,由官府付錢。憲宗採納了他的建議。
後經由撫寧侯朱永等推薦,郭登應詔掌管中軍都督府事務,總領神機營兼提督十二營諸軍事。此後郭登多次以疾病為由辭職,憲宗均不允。
成化四年(1468年),朝廷復設十二團營,命郭登偕同朱永提督。同年十月,都御史項忠馬文升及伏羌伯毛忠等受命征討固原盜亂。毛忠先登戰死,士氣大挫,朝廷得訊,郭登、朱永與兵部尚書程信擔憂“賊連北寇”,於是商議派朱永率京兵四萬增援。閣臣彭時商輅認為用項忠足以平亂,遂堅拒增援之議。

病逝京師

成化八年(1472年)四月丙申日(6月5日),郭登病逝於京城,憲宗聞訊後,為他輟朝一日,追封定襄侯,諡號忠武,並賜祭葬
明末黃道周著有兵書《廣名將傳》,郭登位列其中。

主要成就

軍事

郭登曾設計製造“攪地龍”、“飛天綱”等攻守器具,挖掘深壕,再蓋上土木,使它就如平地一樣。當敵軍進入包圍圈,便發動機關,使其自相撞擊,頃刻間十多里地區全陷。
他又仿效古人製造偏箱車、四輪車,中藏火器,上樹旗幟,鉤環聯絡,布列成陣,攻守都能用。其軍隊以五人為一伍,郭登教他們在神祠發誓,一人有功,五人一同領賞,受罰時也是一樣。十伍為一隊,隊中以能拉開六十斤重弓的人為先鋒。十隊由一名都指揮統領,使他們功不相撓,罪有專責。這種做法被一時稱好。

文學

郭登詩才咨肆,或沉雄渾厚,或委婉生動,語言平易而含義雋永,大都琅琅可誦,有唐人遺風。茶陵派領袖李東陽稱其詩為明代武將之冠,清人王士禎將其列為古今名將能詩的十一人之一,後世文士對其詩才多有評論:
  • 劉吉:所作詩音,響類唐文。有奇思,作字遒勁,尤工草書。至於音律繪畫及他技巧之事,皆曲盡其妙,功臣子孫中罕有其比;
  • 倪謙:為詩文有奇氣,尤工書翰;
  • 王世貞:定襄奇士也,磨盾操檄,橫槊賦詩,雄論風生,絢辭電掃,如送季方之作怨,而不怒它篇,奕奕固是將種,登詩如弄波榜人,大自標捷,又如魏司徒(魏舒)善射,令人驚目;
  • 沈德符:本朝武弁能文者如郭定襄、湯允績之屬,皆以詩名,然不過聊以自娛耳,非敢藝壇建旄鉞也;
  • 陳子龍:至其(郭登)詩歌矯然……;
  • 沈德潛:定襄《山王》、《楸樹》、《詠梟》諸篇,盛推眾口,然才力恣肆,或非正聲;
  • 趙翼:……然如郭、戚諸公,本有詩名,固亦不足為異;
  • 袁嘉穀:①武人能詩,古以為奇。鄂王(岳飛)、定襄,擅名久矣;②有以氣勢勝者,如郭定襄“甘州城西黑水流,甘州城北黃雲愁。玉關人老貂裘敝,苦憶平生馬少游”。此唐四家具體而微。

書畫

郭登多才多藝,善書法,工於草書;能繪畫,並通曉音樂。

個人作品

郭登曾與父親郭玘、兄長郭武合著《聯珠集》二十二卷。《皇明經世文編》輯有《郭定襄忠武侯奏疏》一卷。錢謙益列朝詩集》收錄有其詩七十一首。《盛明百家詩》有《郭定襄伯集》一卷。

人物評價

總評

郭登儀表雄偉,美髯過腹。他智勇雙全,紀律嚴明,預測敵情,相機而動,克敵制勝。他十分孝順母親,居喪時謹守禮儀。他擅長寫詩,明朝武臣無人能與他相比。

歷代評價

葉盛:定襄伯郭登,治大同廉而尚謀,有古良將風。
袁袠:①登廉潔尚謀,與賊大小數十戰,未嘗挫衂,善撫士卒,有古良將風。②郭定襄以敗卒守孤城,氣吞強虜,竟立封侯之業。觀其閉門不出,與城存亡,募兵入援,敵王所愾,有國士之風矣。其所論建,雖文士不如也,豈獨武臣哉。
劉吉:登儀觀魁偉,髯垂過腹,聲若洪鐘,其為將,料敵制勝,智勇過人……登博聞強記,善議論,好談兵,多知國家典故……但局量狹隘,挾術尚權,臨事多所避就……故議者謂其氣高志大,而心頗不純雲。
倪謙:其天分極高,自幼折節務學,博洽群書。
祝允明:己巳之變,郭忠武登守大同,極效勞烈。自是年秋至明年夏,與賊相拒,大小數十百戰,未嘗挫衄,斬捕無算。
項篤壽:①己巳之變,內有于謙善謀、石亨善戰,外有楊洪、郭登善守。故以京師危急,而九服宴然,良由大同、宣府為之扞蔽也。額森(也先)善戰知兵,恐宣大尾其後,將有腹背交受敵之患,故長驅深入,不敢持久,狼顧而去,卒以無成。使洪、登淺謀,輕出失利,宣大不守,禍延京師,土崩之勢,孰能御之哉?②郭定襄以敗卒守孤城,竟立封侯之業。觀其閉門不出,與城存亡,募兵入援,敵王所愾,有國士之風矣。至所論建,文士不如也。
唐樞:廉而尚謀,有古良將風。己巳之變,力守邊疆,大小十數戰,設飛天網、攪地龍等法,發其機,頃刻數里皆陷。又置炮,一發五百餘步。
尹守衡:英宗之北狩也,郭元登之在大同,楊宗道之在宣府,其皆社稷功乎?
馮夢龍:定襄侯郭登,智勇兼備,一年百戰,未嘗挫衄。
朱國禎:定襄武而能文,又敬重正人君子,宜其享名為勛臣之冠也。
錢謙益:勛臣子弟之有散騎參侍,自洪武九年始也。朝會大事,佩弓刀,充宿衛。其有材器超卓者,不次擢用。然自洪、永以來,膺是選者,郭忠武而外,未有聞焉。
黃道周:郭登變後,死守大同。上皇擁至,借道入攻。守城為重,安敢妄通。敵笑而去,無以表忠。晝夜激勵,必刃敵胸。忽報敵過,緊躡其蹤。彼眾我寡,或請避鋒。登曰若避,城遠誰容。敵騎後蹙,死不英雄。何不血戰,以成大功。因而奮勇,直撞橫衝。斬獲無算,敵寨一空。奏捷天子,褒美定封。上皇復位,謫去匆匆。為人臣子,難保始終。
張岱:己巳之變,內有于謙善謀,石亨善戰,外有郭登、楊洪善守,是以京師危急,而九服宴然,良由大同、宣府為之扞蔽也。也先恐宣大議其後,長驅深入而不敢曠日持久,解圍遽去。向使登、洪棄宣大不守,則虜騎蹂躪,出入自如,熟敢攖其鋒邪?
宋徵璧:一國初武臣,固多人傑。下掩寇鄧,上步韓陳。而語言文采,不少概見。後若張定興(張輔)、楊穎國(楊洪)、郭定襄、戚少保(戚繼光)之流,或橫槊而成,或授簡記室。雄心可寄,壯猷足錄矣。
陳子龍:①史稱郭定襄之守大同,廉而有謀。至其詩歌矯然,真文武才也。②定襄(闕)有巧思。
查繼佐:武定(郭英)老不任燕事,卒從燕,難其孫登之閉大同而謝上皇也……定襄之武,能以寡擊眾,使當靖難,必有以自見,惜其非時。武定不能為定襄也。
谷應泰:然則挾天子者,挾一匹夫耳!邀利之心懈,而好義之心萌,郭登之言決,而楊善之說行,英皇自此生入玉門矣……故漢高分羹之語,乃孝子之變聲;郭登有君之謝,實忠臣之苦節。英宗不感生還,反疑予敵。謙死東曹,登貶南都,忠臣義士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張廷玉:①登儀觀甚偉,髯垂過腹。為將兼智勇,紀律嚴明,料敵制勝,動合機宜。②朱謙勇略不及郭登,登乃無後,而謙子永,進爵上公,子孫世侯勿絕。
蔡東藩:其次則即為郭登,於(謙)在內,郭在外,也先雖狡,其何能為?

軼事典故

整暇以待

郭登鎮守大同府時,瓦剌軍進抵城下,致使人心惶亂。郭登便親自登城指揮,正當酣戰之時,左右侍衛都大聲呼喊。郭登卻笑著吃喝,鎮靜自若,與平常無異。緩緩地說:“雞沒做熟,菜還能吃。”

沒牙兒

有一位馬都督年老又沒有牙齒。郭登對他開玩笑說:“昨日聽到鄰家的婦人哭得很悲傷。”馬都督問:“為什麼哭?”郭登回答:“婦人的丈夫去世了,他撫摸子女哭道:‘傷心你沒有了爺兒(指父親)。’”

尚氣難忍

郭登自稱平生不被酒、色與財迷惑,只有氣不能忍。明人都穆據此評論道:“郭公為不忍氣,故酒色財皆無所好。”

隱忍郭嵩

郭登沒有兒子,將兄長的兒子郭嵩過繼為子。郭登被貶至甘肅時,將家人留在京城,郭嵩剋扣衣食。郭登之妾靠縫紉自給,幾乎活不下去了,他也不關心。郭登回京後,想廢黜他,因為他是會昌侯的女婿,會昌侯曾救過自己的命,所以才忍住沒有發作。郭登死後,郭嵩承襲爵位。後來因為不是郭登嫡子繼嗣,所以只有郭嵩一人承襲爵位,他的兒子郭參被降為錦衣衛指揮使

親屬成員

祖父:郭英,明初功臣,封武定侯。卒贈營國公,諡號“威襄”。

史料記載

《定襄伯贈定襄侯謚忠武郭公登傳》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三》
今獻備遺·卷十六》
國琛集·上卷》
續藏書·卷十三·勛封名臣》
罪惟錄·卷八·啟運諸臣列傳下》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三·景帝登極守御》
明史·卷一百七十三·列傳第六十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