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四家

唐四家

唐四家,即唐朝四大家,是指唐朝王維孟浩然韋應物柳宗元四人,因清汪立名編有《唐四家詩》,故名。唐四家各自創作了很多文學作品,他們在中國古典文學歷史中發揮了較大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四家
  • 外文名:唐四家
  • 年代:唐代
  • 人物:柳宗元 王維 孟浩然 韋應物
  • 相關作品:唐四家詩 柳河東集 春曉
  • 類別:文人 詩人 歷史人物
詞目釋義,人物簡介,柳宗元,王維,孟浩然,韋應物,柳宗元,

詞目釋義

指唐以山水田園詩著稱的詩人王維孟浩然韋應物柳宗元四人;因清汪立名編有《唐四家詩》,故名。

人物簡介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山西運城人,世稱“柳河東” ,“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為“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與唐代的韓愈、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並稱為 “唐宋八大家”“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 。唐代宗大曆八年(773年)出生於京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
貞元二十一年德宗去世,順宗即位,重用王叔文等執政,推行革新。柳宗元、劉禹錫、韓泰等名士參與其中。但不到半年,宦官和豪族地主集團便擁立太子李純即位,是為憲宗。改革集團成員紛紛遭到貶謫或殺害。柳宗元(此時34歲)貶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馬。這次事件對他打擊很大,是他一生的轉捩點。《新唐書》本傳說:"宗元少時嗜進,謂功業可就。既廢,遂不振。"不過他在永州的十年,卻專心進行文學創作,寫出了很多優秀作品。十年後,他又改為柳州(今廣西柳州市)刺史。官職有所升遷,地點卻更偏遠了。他在柳州四年,有許多善政。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公元819年11月28日),病逝於柳州。
劉禹錫遵其遺囑編其集為三十通。但到宋初,柳集已散失嚴重。穆修多年搜求,編成《唐柳先生集》,是為宋人編校的第一種柳集。今劉本、穆本早已失傳。近人所編柳集有若干種,或稱《河東先生集》,《柳河東集》等。
柳宗元思想家,在以回答屈原《天問》的形式而寫的《天對》中。否認天地是神所創造,明確提出"元氣"是自然的本源,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他反對把遠古所謂"堯舜之世"當作最高的理想社會,認為歷史是進化的。他主張中央集權,反對藩鎮割據。這些思想在當時是進步的。
柳宗元又是卓越的散文家。他和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兩位主要倡導者。他的山水遊記、寓言小品以及其它古體文章都很有名。
柳宗元在詩歌方面,也卓然成家。明胡應麟說:"元和而後,詩道浸晚,而人才故自橫絕一時。若昌黎之鴻偉,柳州之精工,夢得之雄奇,樂天之浩博,皆大家才具也"(《詩藪外編》卷四)。嚴羽《滄浪詩話》單?quot;柳子厚體"。他的詩今存138題,164首,大都抒寫貶謫生活感受和對山水景物的欣賞,時時流露出憤懣不平的情緒。他的一些詩篇採用了寓言的方式。
他的古詩大都描寫自然山水,運思精密,著力於字句的選擇和錘鍊,創造出峻潔、澄澈的境界。古來論者多言其受謝靈運的影響。這是因為他和謝一樣,在貶謫生活中借山水詩篇來遣興寄意。比如謝詩有"野曠沙岸淨,天高秋月明"(《初去郡詩》);柳有"木落寒山淨,江空秋月高"(《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他的近體詩也寫得情致纏綿,色彩絢麗,音調和諧,與他的古體詩風格有異。

王維

(701年-761年),字摩詰(mó jié) ,人稱詩佛 ,名字合之為維摩詰,維摩詰乃是佛教中一個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薩,意譯以潔淨、沒有染污而著稱的人。可見王維的名字中已與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王維生前,人們就認為他是“當代詩匠,又精禪理。”(苑鹹《酬王維序》),死後更是得到了“詩佛”的稱號。王維出生在一個虔誠的佛教徒的家庭里,根據王維寫的《請施莊為寺表》云:“亡母故博陵縣君崔氏,師事大照禪師三十餘年,褐衣蔬食,持戒安禪,樂住山林,志求寂靜。”王維從小就受到了母親的薰陶,同時,根據《王右丞集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薦福寺大德道光禪師塔銘》,文中述及了詩人同當代名僧道光禪師的關係時說:“維十年座下."可見王維確實也與佛家因緣不淺,其晚年更是過著僧侶般的生活。據《舊唐書》記載:“在京師,長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虛空,無有是處,志其舍利所在而已。”采,日飯十數名僧,以玄談為樂,齋中無所有,惟茶鐺藥臼,經案繩床而已。退朝之後,焚香獨坐,以禪頌為事。”此時的王維儼然是一僧侶了。
王維青少年時期即賦於文學才華。開元九年(721年) 中進士第,為大樂丞。因故謫濟州司倉參軍。後歸至長安。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張九齡為中書令王維被擢為右拾遺。其時作有《獻始興公》詩,稱頌張九齡反對植黨營私和濫施爵賞的政治主張,體現了他當時要求有所作為的心情。二十四年 (736)張九齡罷相。次年貶荊州長史。李林甫任中書令,這是玄宗時期政治由較為清明到日趨黑暗的轉折點。王維對張九齡被貶,感到非常沮喪,但他並未就此退出官場。開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後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選,天寶中,王維的官職逐漸升遷。安史亂前,官至給事中,他一方面對當時的官場感到厭倦和擔心,但另一方面卻又戀棧懷祿,不能決然離去。於是隨俗浮沉,長期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邊塞、山水詩、律詩還是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他的詩句被蘇軾稱為“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他確實在描寫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獨到的造詣。無論是名山大川的壯麗宏偉,或者是邊疆關塞的壯闊荒寒,小橋流水的恬靜,都能準確、精煉地塑造出完美無比的鮮活形象,著墨無多,意境高遠,詩情與畫意完全融合成為一個整體。
山水田園詩派是盛唐時期的兩大詩派之一,這一詩派是陶淵明、謝靈運、謝朓的後繼者,這一詩派的詩人以擅長描繪山水田園風光而著稱,在藝術風格上也比較接近,通過描繪幽靜的景色,藉以反映其寧靜的心境或隱逸的思想,因而被稱為“山水田園詩派”。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維、常健、祖詠、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是王維和孟浩然,也稱為“王孟”。

孟浩然

孟浩然前半生主要居家侍親讀書,以詩自適。曾隱居鹿門山。40歲游京師,應進士不第,返襄陽。在長安時,與張九齡、王維交誼甚篤。有詩名。後漫遊吳越,窮極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縱情宴飲,食鮮疾發而亡。孟浩然詩歌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題材不寬,多寫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容。雖不無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他和王維並稱,其詩雖不如王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上有獨特造詣,而且是繼陶淵明、謝靈運、謝眺之後,開盛唐田園山水詩派之先聲。孟詩不事雕飾,清淡簡樸,感受親切真實,生活氣息濃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萬山寄張五》、《過故人莊》、《春曉》等篇,淡而有味,渾然一體,韻致飄逸,意境清曠。孟詩以清曠沖澹為基調,但沖澹中有壯逸之氣,如《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一聯,精力渾健,俯視一切。但這類詩在孟詩中不多見。總的來說,孟詩內容單薄,不免窘於篇幅。現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詩263首,但竄有別人作品。新、舊《唐書》有傳。與王維並稱“王孟”。

韋應物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做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柳宗元

(773年—819年),字子厚,山西運城人,世稱“柳河東” ,“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柳愚溪”,漢族,祖籍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運城、芮城一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