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立新(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郝立新(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郝立新,男,1960年生,貴州貴陽人,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青年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會長、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院長(至2013年9月23日)。2000年入選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培養計畫,2002年入選北京市高校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科帶頭人培養計畫。主要著作有《被肢解的馬克思》(合著)、《歷史選擇論》,主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述評》等。

基本介紹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人物言論,主要貢獻,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院長(至2013年9月23日)。

研究方向

唯物史觀研究。

人物言論

談大學使命與文化強國
1.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大學扮演過重要的角色。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特別是建設文化強國進程中,大學承擔著特殊的使命。大學是培養高層次人才的場所,是傳播學術文化的渠道,是蘊育思想理論的沃土,是創造文化成果的平台。從某種意義上說,大學發展水平是文化實力的重要構成部分,是社會文明的一個重要視窗。培育人才,科學研究,服務社會,被普遍認為是現代大學的三大使命。然而就一定時代和具體的國家而言,大學使命又具有時代和民族的特點。
郝立新郝立新
2.在當代,中國大學肩負的使命被賦予新的時代特徵,中國大學的發展承載了中華民族復興的光榮夢想。面對機遇與挑戰並存的複雜情勢,中國大學應有更加自覺而強烈的使命感。大學的發展應自覺著眼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總布局、總任務,自覺服務於使“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基礎更加堅實”、“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的目標。
3.以正確的價值觀念為靈魂,統攝和引領大學的各項使命。正確的價值理念是大學精神的核心,是大學使命的靈魂。大學的各項使命應服從或追求正確的價值目標。在工具理性被詬病、價值理性被重構的時代,大學使命的價值導向引起人們的深思。應試教育模式,片面追求教育發展的“GDP”,脫離時代和社會實踐需要的陳舊理念和僵化體制等,都是偏離了大學發展的正確價值理念的。辦人民滿意、社會需要的大學,是大學應有的宗旨。大學需要回歸本真的價值:致力於培養全面發展的青年學生,造就“國民表率、社會棟樑”之才,倡導正確的價值理念,引領社會風尚;探索世界並創造出滿足人民和社會需求的思想成果或精神食糧,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學校的教學、科研和管理都應服從這一價值目標。大學的發展與個人的發展緊密相連,與民族、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大學需要崇高而拒絕平庸,需要厚重而拒絕浮躁。在急功近利風氣侵蝕校園之時,大學尤其要保持其寧靜致遠的品格和“學術沃土、思想搖籃”的美譽。以增強國家軟實力為己任的大學,應該正視價值觀念居於軟實力核心這一事實,在教書育人和科學研究過程中注重價值觀的灌輸和探索,從而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有所作為。
4.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在新形勢下,大學的人才培養模式、科研方式和管理體制等需要進一步改革和創新。在人才培養方面,要更加注意對學生的價值觀念、社會責任感、道德素養的培養,更加注重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在教育觀念、教材內容、教學方式和實踐環節上都應做相應的改革和創新。在科學研究方面,要注重改革評價方式,確立正確的科學研究導向,更加注重科學研究成果的質量,形成鼓勵坐冷板凳精神和多出精品或傳世之作的機制;積極探索和鼓勵實行科學研究的協同創新模式,改革科研組織制度,整合校內外科研資源,發揮多學科、跨學科優勢,圍繞國家和社會急需的方向和課題展開聯合攻關。在大學治理方面,應該按照現代大學制度的要求,強化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導向,增強對教師和學生的服務意識,注重科學化和人性化管理相結合,改進和完善“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中國大學管理制度。改革和創新都需要遵循教育規律、科學研究規律和管理規律,要處理好改革與穩定、創新與繼承的關係。大學的創新,是我國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的有機組成部分和具體表現。
5.以大學日益社會化和國際化的潮流為契機,提升大學的社會服務質量和國際性水平。一方面,現代大學與社會的聯繫日益緊密,即大學與政府、企業、社區、市場在文化上的聯繫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大學為政府和企業服務的智囊機構、科研成果的社會轉化、文化創意產業、職業培訓等面向社會的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應運而生,當代社會對大學的文化需求有增無減、日益旺盛。大學應順勢而為,進一步加強智囊庫的建設,促進大學的學術文化向社會的大眾文化轉化,通過產、學、研的有機結合帶動文化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升級,改進服務社會的方式,提高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擴展,大學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也在迅速發展。中國同世界各國之間經濟、政治、文化交流的擴大與加深,使對具備跨文化交往能力的人才需求更加迫切。大學要為國際文化交流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支持和學術支撐,搭建中外學術交流的平台,在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上增加國際元素。在實施文化引進來和走出去的戰略過程中,大學應扮演主要角色。大學既要立足本土,彰顯文化的民族特色,又要以開放的姿態充分吸收國外大學的先進經驗和文明成果,展示當代中國文化的世界性和包容性,為在國際舞台上塑造中國的文化形象作出應有的貢獻。
談公正
1.公正,是人們用以評價社會行為和社會制度及其結果的價值尺度,也是古往今來人們不斷追求的理想目標。公正的實現程度,是衡量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尺度。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社會制度或體制下,人們對公正的理解和踐行是不同的。公正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價值目標和核心價值觀念,既繼承了人類歷史上進步的公正思想的精華,又體現了一定的時代特色和制度特徵。
2.公正是人們追求的重要價值目標。公正一般被理解為公平和正義的複合詞。公正主要是指社會大多數人願望或需要的社會行為和社會制度應該奉行的合理準則或價值標準。它包含公平和正義兩層含義。公平通常指一種基於一定標準或原則而對待人和事的不偏不倚的態度。例如我們通常說的“要一視同仁”、“買賣要公平”、“一碗水要端平”、“孩子們同在藍天下要享受同樣的教育機會”、“權力要在陽光下運行”等等,這些都涉及到在機會、權利和規則上的公平。正義則通常與一定的社會制度特別是法律的尊嚴的體現相聯繫,主要指制度和行為結果中應然體現的原則。在現實中,公平和正義常常難以分開。中國歷史上的鐵面無私、公正辦案的黑臉包公,以及西方一手握天平、一手持利劍的莊嚴女神的畫像或雕塑,形象地表明了維持公平和守護正義是不可分割的。公正通常也被作為公平或正義的同義語。
3.馬克思主義公正觀是在批判地繼承歷史上公正思想的基礎上產生的,並在充分吸收和借鑑當代公正理論研究成果,不斷推進社會變革和社會公正發展的實踐基礎上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創立了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理論,並依據這些理論的基本觀點和方法闡明了社會公正的思想。其主要觀點是:私有制和階級對立、階級剝削的產生是導致社會不公正的根源;消滅階級和剝削,實現人類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共產主義社會的最終目標;公正是一個歷史範疇,它反映不同時代、不同社會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並體現不同利益主體的價值訴求;公正既是社會發展的價值目標,也是社會健康和平穩發展的重要動力和保障;真正的公正是最大限度地滿足和保障最廣大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的實現。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公平觀,強調分配公平,反對兩極分化,把共同富裕作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目的。毛澤東思想強調中國革命的出發點和目的就是要破除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和等級觀念,建立起新中國的公平社會。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鄧小平理論提出平均主義不是社會主義的公平原則,主張實行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公平的基本原則,社會主義的本質是共同富裕,要堅持先富與後富、公平與效率的辯證統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新經驗、新問題,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公正觀。
4.公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公正之所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理念,從根本上說是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決定的。這種內在要求主要表現在指導思想、社會制度的本質和社會的發展等方面。
5.在知行統一中培育和踐行公正觀。公正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一個重要理念,它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和實踐性。在培育和踐行公正觀的過程中,一要堅持辯證理解,二要做到知行統一。培育和踐行公正觀,首先要對公正作辯證的理解,即把公正作為具體的、歷史的、社會的範疇來理解,切忌簡單化和片面性。培育和踐行公正觀,還必須做到知行統一。這裡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要善於對國內外社會實踐中有關公正的問題和經驗進行總結和概括,開闊視野,增強問題意識和實踐意識,幫助民眾和青年學生進一步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公正方面建設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強化公正理論研究和宣傳的時效性、針對性。另一方面,要在公民中,特別是領導幹部、行政人員、執法人員中大力倡導公平做事、公正做人、維護正義的風尚。不能把公正的口號束之高閣,而要落實到行動上、政策上、制度上。公正理念應成為政策和制度制定的價值底線。政府要努力加大解決民眾普遍關心的教育、醫療、分配和社會保障體系等問題的力度,使人民民眾切身感受到現實生活中的公平公正。實現社會公正需要全體公民的積極參與。要讓公正理念真正成為人民民眾自覺接受的社會主義理念,讓人民民眾自覺參與到確立和維護社會公正的行動中去。

主要貢獻

專著、教材
《馬克思主義原理教程》,合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
《挑戰與對策》,合著,農村出版社,1990年;
郝立新郝立新
《被肢解的馬克思》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國家教委人事司組編,主要撰稿人和統稿人之一,武漢大學出版社,1991年;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提要》合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
《歷史選擇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
《西方人看西方》合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
《馬克思主義哲學百科》,“馬克思主義理論來源卷”主編之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
鄧小平教育理論學習綱要》教育部組編,主要撰稿人,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鄧小平教育理論學習綱要輔導》教育部鄧小平教育理論研究中心組編,主要撰稿人,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育部社科司組編,主要撰稿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合著或主編
《無神論教育讀本》(合著,新疆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2、《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程》(主編,中國大地出版社,2001);
3、《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述評》(主編,人大出版社,2002.1);
4、《公共危機啟示錄——對SARS的多維透視》(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獲國家圖書獎特等獎)
5、《幹部民眾關心的25個理論問題》(中宣部理論局組編,參加編寫和審稿,學習出版社,2003年)
6、《〈黨政領導幹部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考試大綱〉學習讀本》(中組部組編,參加編寫,黨建讀物出版社,2004年)
論文
《論費爾巴哈關於人本質的思想》,《貴州民族學院學報》,1984年2期;
《〈矛盾論〉中認識論思想初探》,《毛澤東思想研究》,1986年2期;
《論恩格斯早期歷史觀的發展》,《貴州民族學院學報》,1987年2期;
《評盧卡奇的“新馬克思主義”觀點》,《貴州大學學報》87年3期;
《人的全面發展應包含人的關係的發展》,《光明日報》88年3月7日哲學版;
《西方馬克思主義歷史主體觀評析》,《社會科學評論》,1987年10期;
《論馬克思的歷史主體觀》,《歷史唯物主義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1988;
《評科爾施對馬克思主義的“重建”》,《理論與學習月刊》,1988年10期;
《實踐的社會本體論意義》,《人文雜誌》1988年6期,《歷史過程主客體問題探討》(論文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世界的統一性:主體-客體的雙向對象化》,《現代哲學》,1989年1期;
《實踐辯證法芻議》,《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89年2期;
《歷史主體與歷史創造》,《天府新論》,1989年1期;
《富於啟迪的新探索》,《中國社會科學》1989年1期;
《在超越中實現永恆》,《中國青年報》,1989年3月1日;
《論馬克思歷史觀的本質》,《教學與研究》,1990年1期;
《論社會因果律與自然因果律的區別》,《天津社會科學》1990年1期;
《論歷史選擇活動的本質》,《現代哲學》,1990年1期;
《人的活動與歷史規律的客觀性》;《高校理論參考》1991年10期;
《歷史決定論與非決定論》,《高校理論參考》1991年10期;
《意識形態的本質與意識形態“終結論”、“淡化論”》《高校理論參考》1991年10期。
《社會形態發展的決定性與選擇性》,《〈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輔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把握時代脈搏,推動馬克思主義原理教學》,《教學與研究》,1993年1期;
《對人權問題的多維透視》,《首都師範大學學報》,1993年3期;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一次新飛躍》,《馬克思主義與現實》,1993年4期;
《實事求是:價值與科學的統一》,《高校理論戰線》,1994年2期;
《社會主義的價值目標》,《高校理論戰線》,1994年5期;
《評<撥開社會歷史的迷霧一一馬克思的生產力觀與現實代>》,《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4年6期;
《鄧小平是如何揭示社會主義本質的》,《前線》,1995年3期;
《馬克思主義在當代西方的科學魅力》(《馬克思主義研究》1997年4期;
《馬克思主義在當代西方的命運——對西方國家馬克思主義現狀的觀察與思考》(《當代思潮》1997年4期);
《鄧小平理論與20世紀的馬克思主義》,《教學與研究》1998年1期;
《伊賽爾·伯林與當代西方政治哲學》,《哲學動態》1998年1期;
《塑造理論的現實性品格》,《高校理論戰線》1998年2期;
《鄧小平對實踐標準思想的堅持、運用與發展》,《黨建研究》1998年5期;《走向新時代》(論文集),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
《正確掌握鄧小平理論科學體系和精神實質》,《高校理論戰線》,1998年8期;
《經濟全球化的內在矛盾及其對世界歷史的影響》,《哲學研究》1999年5期;
《高揚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的偉大旗幟》,《黨建研究》1999年8期);
《社會科學也要搞“科普”》,《北京日報·理論周刊》1999年9月8日);
《重讀〈費爾巴哈論〉》,《光明日報》1999年10月15日“理論周刊”版;
《社會歷史進程的辯證法》,《北京日報》1999年10月20日“理論周刊”版;
《現代社會的毒瘤》,《人民日報》、《光明日報》1999年11月12日專版;
《從法論功看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科學時報》1999年11月11日;
《論科學精神》,《北京日報》1999年12月29日“理論周刊”版;
《經濟全球化的內在矛盾與價值衝突》,《江蘇社會科學》2000年1期;
《重讀〈費爾巴哈論〉》(新華文摘,2000.2)
《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價值衝突》(光明日報,2000.1.11)
《面向新世紀的宣言》(北京日報理論周刊,2000.6.5)
《試析我國社會主義改革實踐對人們的影響》(黨建研究,2000.10)
《當代社會實踐呼喚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筆談,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0.10);
《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黨建研究,2001.8)
《鄧小平的社會價值思想及其實踐意義》(馬克思主義研究,2000.4)
《歷史唯物主義視野中的全球化》(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6)
《發展和繁榮哲學社會科學》(人民日報理論版,2002.5.28)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界碑》(教學與研究,2002.6)
《高揚哲學社會科學旗幟》(光明日報理論版,2002.7.16)
《〈馬克思主義研究述評〉編寫指導思想與特點》(教學與研究,2002.8)
《中共十六大的理論貢獻及其特點》(黨建研究,2003.3)
《把握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馬克思主義研究,2003.2)
《從人類史看科學精神是怎樣發展的》(北京日報理論版,2003.6.9)
《論唯物史觀的實踐精神》(馬克思主義研究,2004.1)
《中華民族復興的精神動力》(光明日報理論專版,2004.5.31,獲中宣部/光明日報“民族精神大家談”徵文2等獎)
《在傳承文明中弘揚人文社會科學》(高校理論戰線,2004.8)
《抓重大攻關課題探索哲學社會科學管理新模式》(中國高等教育,2004.17)
《近期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述評》(馬克思主義研究,2005.2)
《論社會主義制度的特點和優勢》,(黨建研究,2005.6)
《中國模式的哲學意蘊》(《教學與研究》2006.1)

獲獎記錄

1、1992年,《被肢解的馬克思》(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獲第二屆吳玉章基金一等獎;
2、1992年,《人的全面發展應包含人的關係的發展》(《光明日報》88年3月7日哲學版)獲中國人民大學優秀科研成果獎;
3、1994年《實事求是:價值與科學的統一》(《高校理論戰線》,1994年2期),獲國家教委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中心“社會主義與當代中國”徵文優秀論文一等獎;
4、1992年,被評為北京市“先進德育工作者”;
5、1993年,獲北京市普通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6、1995年,入選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百人工程”;
7、1995年,獲英國文化委員會博士後研究bc獎學金;
8、1999年,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