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宦帖

遠宦帖

《遠宦帖》亦稱《省別帖》,為《十七帖》叢帖第十五通尺牘。草書,6行,53字。王羲之在信中對周撫對家人的問候表示感謝,提及自己的妻子的情況時,對其病重非常擔憂。信中還問及陶侃家人和一些同僚的近況。《中國書法全集》對《遠宦帖》的書法風格評價為“偏鋒側鋒甚明顯,體勢多有章草意味”。

作品信息,作品內容,釋文,大意,註解,書法賞析,用筆與氣勢,結構與章法,版本與臨習,點畫與書寫,帖文詳解,收藏鑑賞,作者簡介,相關閱讀,

作品信息

【名稱】遠宦帖
【作者】王羲之
【書體】草書
【時代】東晉
【材質】紙本墨拓
【規格】縱24.8厘米,橫21.3厘米
【字數】6行,53字
《遠宦帖》墨跡本,無款,為唐人摹本。《十七帖》、《淳化閣帖》、《大觀帖》、《鼎帖》、《寶賢堂帖》等均有摹刻。

作品內容

釋文

省別具,足下小大問為慰。多分張,念足下懸情,武昌諸子亦多遠宦。足下兼懷,並數問不?老婦頃疾篤,救命,恆憂慮。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

大意

看到你另外來的信,問候起我家裡的大大小小,甚為感謝。大家多分散各地,感念你的掛念之情,陶武昌(陶侃)諸子亦多遠在各地作官。你同時亦多關懷,都常通信嗎?我的老妻最近常病重,為了病危搶救常擔憂。其他人都大致平安。非常感念您的情深意厚。

註解

《遠宦帖》文中的“武昌”指陶侃,鎮守武昌。周撫之妹嫁與陶侃。“老婦頃疾篤”的“老婦”是王羲之對妻子郗璇的稱呼。《省別帖》第二行末兩字殘泐,據《右軍書記》所錄帖文校勘為“昌諸”二字。“念足下懸情”中的“懸情”,即惦念、牽掛的意思。《諸從帖》有“音問不數,懸情”之句。

書法賞析

用筆與氣勢

《遠宦帖》草法以簡約為主,雖間有縈繞,亦簡略不繁。兩字連屬者僅有“省別”、“小大”、“子亦”、“數問”、“救命”、“足下”六處,無三字相連者。偶有收筆如章草者,如“不”字,也因筆毫不易遣鋒之故,“遠”字最後之縈繞,向上回筆處筆鋒分岔,正能說明用筆為硬毫,使轉、收縱不甚靈便。《遠宦帖》其字間隔不大,較為擁密,與《十七帖》中間疏潤者不類。字形多向橫扁發揮,無一筆縱情直下者。行距頗有餘地。
《遠宦帖》局部《遠宦帖》局部
整篇氣勢雖不暢速,但和諧無礙,中無滯阻之處。筆畫灑落有致,粗細之間勻淨清爽,又不失其古樸之趣,從中甚可體會古人作草並不一味求其潦草恣肆,而是凝重而無阻塞;但全面來看,氣充意隨,一氣呵成,如瀑流之激盪,時有浪花泛起,足可流連其間,領悟寄情其間,遣詞造句之含蘊。

結構與章法

《省別帖》用筆的來龍去脈交代得非常清晰,體現了王羲之草書線條的豐富性——用筆中的圓轉、方折、連帶、割斷、輕重、提按等對立因素在起筆、收筆、運筆過程中的運用與變化。其次,結構與章法方面的大小錯落、左右穿插、上下移位等因素,也增加了字勢的運動感,顯得虛活靈動,生機盎然。

版本與臨習

《遠宦帖》歷代刻本、臨本很多,蔡夢霞於《十家論壇〈十七帖〉研究》(2009年)中,從不同拓本、刻帖和石刻、名家臨摹的墨跡等三個方面做比較,深入探尋王羲之的書法用筆特徵以及對《遠宦帖》進行臨摹:
《遠宦帖》上圖本與墨跡本比較《遠宦帖》上圖本與墨跡本比較
以《遠宦帖》唐摹本和宋拓本做對比,如“分”字在唐摹本里轉折微妙,提按變化大;但石刻本就比較直接,以之臨創大字就不會那么複雜,較容易掌握。將《十七帖》宋刻本反白處理後,能看出尚有連帶關係,但與唐摹本相比,這種連帶關係就相對減弱了。而且宋刻本把唐摹本里許多逆勢的連帶改成了順勢的;刻本同時將筆畫簡化,變為中鋒。如《遠宦帖》的“不”字,勾摹本具有空中反轉的勢,刻本則直接連下來。雖然從流暢角度講,刻本大多變成順連,在視覺走向上更直接,更顯流暢;但唐摹本的空間變化多,順勢、逆勢交匯變化,勢的走向更寬遠。
歷代書家臨摹《十七帖》的作品宋代以前用筆多側鋒,宋以後用中鋒較多,到明清則以中鋒為主。如元代康里巎巎簡化用筆,用同一種筆勢,追求書寫的流暢感;明代董其昌取淡雅一路,拉開字距,中鋒走勢,多用順轉,鮮有宋刻本翻轉的逆筆。中鋒是用筆的方法,不是質感,但晉代書家使用側鋒也能給人以中鋒的質感。
《遠宦帖》上圖本《遠宦帖》上圖本
文徵明朱釋本《十七帖》是石刻本,線條清晰,比上海圖書館藏本要細勁一些。如果臨習者心慕奔放張揚風格的,可臨摹“朱釋本”;如果欣賞圓潤、溫婉特質的,可從“上圖本”入手。唐摹本和石刻本不同,唐摹本的點畫精細,變化較大,臨創大字難度較大,相對來說用刻本寫大字則容易掌握。由於臨摹者剛入手時不可能掌握所有技術、並將技術充分地表現出來,可選簡潔一些的石刻本來臨習。從《十七帖》的臨摹角度來說,臨習者既可以仿刻帖本身的味道,也可以使用摹本中的點畫質感去理解《十七帖》。另外也可以加入大草的勢態,比如清代王鐸臨《十七帖》的作品就加入了張芝王獻之書法中“勢”的連綿。

點畫與書寫

《中國書法全集》載阿濤《遠宦帖》文說:“(遠宦帖)第五行末“安”字映帶多一折筆,或許是摹時所誤。”觀之《天鼠膏帖》“要”字下部的“女”字書寫與墨跡《遠宦帖》的“安”字中的“女”一樣,都是一個反手作“勒”(永字八法之一)的動作,並非摹誤。區別在於《遠宦帖》“女”字第一筆弧筆動作大,隨之第二字則向內並,稍作頓住,繼而“勒”後右旋;而刻本《天鼠膏帖》“女”字第一筆動作小,近乎直,相應地直接“勒”後左轉壓毫行筆。
《遠宦帖》與《天鼠膏帖》比較《遠宦帖》與《天鼠膏帖》比較

帖文詳解

關於《遠宦帖》中提到“武昌諸子亦多遠宦”中的“武昌”之意有兩種觀點:
一種觀點是:“武昌”指陶侃而言。陶侃(257年至332年)於其晚年,即330年(鹹和五年)時鎮守武昌,周撫即於是時至武昌,後遷建監巴東,刺史益州。也正當庾亮、庾冀鎮武昌之時。右軍於332年(鹹和九年)參庾亮軍事,時與周撫往還最密。故此一書信當在其前後所致周撫者。另一種觀點是:“武昌諸子”是指在武昌的同僚。“武昌諸子亦多遠宦”,這是懷念舊友的話語,意謂:當年在武昌庾亮征西府的同僚現在大多散於遠處為官。王羲之於公元334年(晉成帝鹹和九年)赴武昌為征西府參軍,當時同僚,有殷浩孫綽、王興之等。周撫因於公元332年(鹹和七年)失守襄陽奔武昌,正免官賦閒。因此王羲之與周撫多交往。

收藏鑑賞

《遠宦帖》首見於《法書要錄》卷十《右軍書記》,《宣和書譜》即稱《遠宦帖》。刻入《淳化閣帖》卷六;《大觀帖》、《鼎帖》、《寶賢堂帖》、《澄清堂帖》(孫承澤本)均曾刻入。宋代曾入大觀、宣和內府,有大觀、宣和諸印璽。《遠宦帖》前有宋徽宗趙佶瘦金書題“晉王羲之遠宦帖”七字。後曾入金明昌內府,及北燕張氏,後歸賈似道。明時曾為秀水項元汴所藏,入清由耿會侯、安岐所遞藏,曾著錄於《墨緣匯觀》,訂為唐人鉤墓本。嗣入清內府,但未鈐內府收藏印,故石渠亦無著錄。作品鈐有“宣和”、“墨林”、“項子京家珍藏”、“儀周鑑賞”等鑑藏印。清代葉志銑得晉王獻之送梨帖》墨跡,遂與《遠宦帖》帖同鐫一石,摹刻甚精,較其他刻帖(如《淳化閣帖》)略勝一籌,可糾正他帖之誤。後楊守敬又刻入其《鄰蘇園法帖》中。
墨跡本《遠宦帖》收藏於台灣故宮博物院,作品曾先後輯入故宮法書晉王羲之真跡冊。《故宮歷代法書全集》第一冊影印行世。

作者簡介

王羲之(321-379年,一作303-361年)字逸少。東晉著名書法家。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初任秘書郎,後任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等,世稱王右軍。後因與揚州刺史王述不和,辭官定居會稽山陰(今紹興)。王羲之出身於建康烏衣巷顯赫的王家,是王導之侄。曾與謝安共登冶城,“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早年從衛夫人學書法,後來改變初學,草書學張芝正書鐘繇。博採眾長,備精諸體,一變漢魏以來質樸的書風,獨創妍美流便的新體。王羲之的正書、行書為古今之冠,人贊其筆勢“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王羲之為歷代學書法者所崇尚,被奉為“書聖”。其作品真跡無存,傳世者均為後人摹本。行書以《蘭亭序》為代表作,草書以《初月帖》、《十七帖》,正書以《黃庭經》、《樂毅論》最著名。
王羲之像王羲之像

相關閱讀

《十七帖》中的多封信札,是王羲之寫給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周撫的。因為第一封信開頭是“十七”二字,於是統稱為《十七帖》。《十七帖》叢帖共二十九帖,目錄如下:
01、郗司馬帖;02、逸民帖;03、龍保帖;04、絲布衣帖;05、積雪凝寒帖;06、服食帖;07、知足下帖;08、瞻近帖;09、天鼠膏帖;10、朱處仁帖;11、七十帖;12、邛竹杖帖;13、蜀都帖游目帖);14、鹽井帖;15、遠宦帖(省別帖);16、都邑帖旦夕帖);17、嚴君平帖;18、胡母帖;19、兒女帖;20、譙周帖;21、漢時講堂帖;22、諸從帖;23、成都城池帖;24、旃罽胡桃帖;25、藥草帖;26、來禽帖;27、胡桃帖;28、清晏帖;29、虞安吉帖
《十七帖》目錄主要依據收藏於香港中文大學的孔氏岳雪樓本《十七帖》,孔氏岳雪樓本為“僧權”全本,摹刻於南朝梁內府所藏原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