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歷史

道教歷史

道教是我國的傳統宗教,由三清祖師開創,它的歷史遠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而逐漸形成於周秦兩漢。道教並非是一人一時一地所創所生,乃中國歷代各地不同的文化、思想相結合而成之宗教。

基本介紹

道教淵源,三大基本源頭,四大重要源頭,道教創建,元始創教,三大經典,民間組織,道教發展,魏晉道教的發展,南北朝的道教改革,南北朝佛道之爭,道教興盛,隋朝道教的轉折,盛唐道教的鼎興,中晚唐和五代的道教,北宋道教的高漲,道教分化,南宋道教的分化,金朝道教的分化,元朝全真道的興盛,元朝正一道的形成,走向世俗,明朝的崇道政策,全真道和正一道,明朝道教世俗化,道教衰落,清朝對道教的抑制,民國時期的道教,道教新生,其他道教,台灣道教,香港道教,澳門道教,少數民族道教,日韓道教,東南亞道教,歐美道教,

道教淵源

道教思想淵源雜而多端,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諸多領域都有血肉相連的密切關係。

三大基本源頭

道教有三大基本源頭:鬼神崇拜、方仙信仰和黃老道家。
鬼神巫術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日月星辰、河海山嶽和祖宗先賢視為神靈而加以祭祀,祈禱膜拜。黃帝時期有了對於天帝的祭祀,其內容有“封禪告天”、“郊祀上帝”、“接萬靈於明廷”等。這種由來已久的鬼神崇拜,到周朝時形成了一個天神、地祇和人鬼的神靈系統和敬天法祖的信仰傳統。道教不僅承襲了這種鬼神崇拜思想,而且將這個神靈系統納入神仙體系。與鬼神崇拜密切聯繫的巫術信仰也由來已久,古人認為,卜筮可以決疑惑、斷吉凶;巫覡能夠溝通鬼神,轉告神旨;巫術可以為人們祈福鑲災、醫治疾病。上古巫術直接被戰國神仙方士承襲。
神仙方術信仰。戰國時期,北方燕齊和南方荊楚等地出現了宣傳長生成仙的神仙方士,形成了諸子百家中的神仙家(亦稱方仙道)。方仙道宣揚長生成仙信仰,把黃帝和老子作為得道成仙的楷模而奉之為神仙祖師;提出了尋求仙境仙人和不死仙藥的主張,並實踐祠灶祭神、行氣辟穀、導引吐納等修煉方術;尤其是倡導煉丹術,把服食丹藥作為成仙途徑。荊楚地區的《莊子》和《楚辭》等對神靈仙境的屢見不鮮的描述,給神仙方士很大的啟迪和思考;燕齊地區流傳著海上蓬萊、瀛洲、方丈三神山的傳說,驅動著帝王和方士前往尋訪。方仙信仰和方技術數被道教繼承,方士逐漸演化為道士。
道家黃老學說。道家哲學是道教最重要的思想源泉,老子把“道”作為宇宙的本體,萬物的規律,是超越時空的神秘“存在”,與宗教思想十分接近。道教便把“道”視為天地宇宙、陰陽五行、萬物生靈的本源,以此為基點建立道教神學理論體系;並且從宗教神秘主義的角度把“道”人格化,將老子看作“道”的化身。道家注重修真養生,追求長生久視,老子、莊子提出清靜無為、見素抱樸、專氣致柔、心齋坐忘、導引守一等修道養生方法。道家的養生思想和神秘主義所形成的修道成仙思想成了道教的核心,教理教義和修煉方術都圍繞著這個核心展開。
戰國時期,齊國形成了以環淵、田駢、慎到為代表的黃老學派,尊崇黃帝和老子,以道家的清淨養生、無為而治思想為主體,兼收並蓄諸子百家的一些內容。西漢前期,統治者推崇清靜無為的黃老學說,輕徭薄賦,造就了封建社會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黃老學說走向民間,與方仙道合流成了黃老道,由政治思想轉變為宗教學說,活躍於民間的黃老道是道教的前身。

四大重要源頭

道教有四大重要源頭:儒家思想、墨家思想、易學理論和陰陽學說。
儒家思想。道教吸收孔子、孟子忠孝仁義的三綱五常思想,以此構成宗教道德觀的主體,並將這種倫理道德與長生成仙思想結合,以神仙的威力驅使人們去奉持踐行。《太平經》提出了“天地君父師”的倫理體系,後來發展為影響深遠的“天地君親師”世俗倫理規範。董仲舒宣揚天人感應、陰陽災異、天人合一的宗天神學以及隨之而起的宣揚星象預言、經籍圖籙、呼神劾鬼的讖緯神學均為道教所吸收。
墨家思想。《墨子》提倡尊天明鬼,重申了最高神天帝的意志和賞善罰惡的至上權威,借上天來推行兼愛非攻的主張;還將鬼的範圍由“人死為鬼”擴大到天地山川鬼神,為祭祀天地亡靈提供了依據;墨子站在小生產者的立場上提倡自食其力和互助互利,也被《太平經》繼承發展;墨家重視科學技術的精神,也被道教所繼承。
易學理論。伏羲氏、周文王推演總結的《易經》,為儒家五經之首,道家三玄之一。對《易經》所作的注釋逐漸形成了一門學問——易學,道教人士把《易經》當做基礎經典而廣泛地探討、演繹和套用。《易經》的內容和形式都為道教所吸收:以易解道的理論實踐貫穿於道教發展的全過程。
陰陽學說。陰陽概念在《易經》、《老子》中都有論述,陰陽是“炁”的屬性,陰陽二氣具有化生萬物的力量;五行概念最早見於《尚書·洪範》,金木水火土是五種物質及屬性。戰國時,鄒衍將陰陽與五行結合創立了陰陽五行學說(即陰陽家),用來闡釋道家的天道和儒家的人道,給五行賦予社會屬性來說明王朝更替的原因和趨勢;鄒衍的思想也被方士吸取,作為神仙方術的理論基礎。陰陽五行充滿了神秘色彩,成為道教修煉法術理論的重要來源。
道教的產生還和醫家、兵家、法家、縱橫家有淵源關係,縱橫家祖師鬼谷子便被道教尊奉為上古真仙。

道教創建

元始創教

道教的創建現存的史料和道教經書中的說法各不相同。東晉著名道教科學教葛洪認為創建於“二儀未分”之時的“元始天王”,即盤古,也稱“盤古大帝”“元始天尊”。是公認的道教鼻祖。全稱“一氣化三清玉清居清微天聖登玉清境始氣所成日天寶君元始天尊妙無上帝”,為道教最高神靈——三清尊神之首。
在太元(即是宇宙所有劫數開始)之前出生,所以稱它為元始,經常在劫數來臨的時候,用玄妙的天道來度人,成道的人都列天仙上品,有如太上道君,上清高聖太上玉晨大道君,三天君、東方寶華林青靈始老帝君,南方梵寶昌陽丹靈真老君、中央黃老君、西方七寶金門皓靈皇老君、北方洞陰朔單郁絕玄老君,混元皇帝太上老君,以及諸仙官,都是元始天尊所度。
從前太極未分兩儀的時候,天地日月都還沒有形成的時候,已經有一位盤古真人,是天地的元精,稱元始大王,經過了八劫的時間,陰陽兩儀才分開,那時元始天王住在中心之上的玉京山,山中的宮殿均以金玉等物品裝飾,並以吸食天氣地泉為生,又經過二劫的時間,大自然又生了一位太元玉女,號稱{太元聖母},它在石澗積血的地方成長,出生時已經能說話,並俱人形,長得天資美妙,常在地上遊戲,以及吸食空氣為生,元始大王於下凡雲遊四海之際,解逅太元玉女,於是以自然為媒,共締連理,婚後經過一劫,生下了一男一女,男的叫東王公,又叫元陽父{漢朝時稱為木公},當了天皇{乃三皇之一},長了十三個頭,治理天下總計三萬六千年,女的叫九光元女,又叫西王母{漢時稱為金母},亦即後人所稱之瑤池金母
魏書》中則認為道教創建於老子。當代普遍認為道教源於中國古代各地的巫術和鬼神信仰,而後各地巫俗信仰(如鬼道、方仙道等)再與儒、道、釋、墨、五行、陰陽等諸家學說相結合創造出各地不同的民間信仰體系。

三大經典

東漢時期三大道教經典——《太平清領書》、《周易參同契》和《老子想爾注》的出現,是道教信仰和道教理論形成的標誌。
《太平清領書》又稱《太平經》,至少成書於東漢順帝時期,它以道家哲學、儒家倫理、陰陽五行、墨家思想、上古巫術為基礎建立理論體系,宣揚天人合一、氣化天地、天道承負、三合相通、樂生好善等思想,以實現“太平世道”為目標。
《周易參同契》由魏伯陽創作於東漢中期,對以往的養生術和煉丹術作了總結和發展,借《周易》爻象論述煉丹修仙的方法,將“大易”、“黃老”、“爐火”三者參合,強調修煉丹道和天地造化是同一個道理,易道與丹道相通。
《老子想爾注》傳說為張道陵所作,用道教神學來註解《老子》,提出道氣長存、大道至威,老子是道的化身;君王按“道意”治國,則能太平福瑞;民眾按“道意”行善,則能仙壽天福,其主旨是佐國輔命、養育群生。

民間組織

早期道教派別五斗米道和太平道相繼出現,是道教活動和道教實體出現的標誌。
道教教主張道陵在蜀中鶴鳴山修行悟道,創立五斗米道(天師道),尊太上老君(老子)為道祖,奉《道德經》為經典。後,傳子張衡,張衡傳張魯。張魯在漢中建立政權,以五斗米教治民,民多感化。在烽火狼煙的三國時代,辟出一塊相對寧靜平和的桃源。後來,曹操攻漢中,張魯聚眾而降,曹操厚待之,五斗米道得以保存並流傳。
東漢靈帝(168—188在位)時期,奉事黃老道的張角創立了太平道,以《太平經》為主要經典,奉“中黃太乙”為主神,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反對剝削聚斂,主張周窮救濟。當時疾疫流行,張角用“跪拜首過、符水咒說”為人治病,“病者頗愈”,十年內信徒便發展到幾十萬。張角建立三十六方教區,並各立渠帥分管教務。當時豪門掠奪百姓,階級矛盾尖銳,張角勾畫了“太平世道”的藍圖,四處傳播“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讖語,為發動起義製造輿論。184年,張角自稱“天公將軍”領導了起義,但由於地方豪強的鎮壓,黃巾起義失敗,太平道從此銷聲匿跡。

道教發展

魏晉南北朝是道教的發展時期。

魏晉道教的發展

魏晉時期,對農民利用道教組織起義有了認識的統治者對民間的道教採取了利用和鎮壓並行的政策。曹操一方面給予張魯及其子女臣僚優厚的待遇來籠絡民眾,一方面將張魯及其教徒北遷來瓦解五斗米道的根據地,既讓五斗米道的影響擴展到中原地區,又使其組織混亂、思想紊亂。
魏晉道教由於種種原因出現了分化和發展:
其一,道教被許多統治者接受,大批高級士族人士加入道教,出現了一些天師道世家。
葛洪是丹鼎派的集大成者,著有《抱朴子》、《神仙傳》,為上層士族道教奠定了理論基礎,並對後世道教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葛洪對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思想作了系統的總結,構造了種種修煉成仙的方法,將道教的神仙方術與儒家的綱常名教相結合建立了一套長生成仙的理論體系。
其二,高級士族把他們的思想帶到道教中來,促使了魏晉玄學的盛行,上清派、靈寶派出現並迅速發展。
阮籍、嵇康、何晏、王弼等人以《易經》、《老子》、《莊子》為三玄著書立說,形成了新的道家流派——玄學。神仙方術與老莊玄學相結合,極大地促進了道教理論的發展。
東晉興寧二年(364),楊羲聲言南嶽魏夫人降臨,授予他上清眾經,便與弟子對天師道進行改革,創立上清派。上清派以《大洞真經》、《黃庭經》為主要經典,以魏華存為祖師,尊奉元始天王、太上道君為最高神,在修煉上主張存思存神,通過煉神達到鍊形,不重視符籙外丹。
以傳授洞玄靈寶部經而得名的靈寶派,產生時間大致與上清派同時,創始人是葛玄。靈寶派以《五篇真文》、《度人經》為主要經典,將儒家倫理與修道方法結合起來,強調“齊同慈愛、國安民豐”,修煉方法既繼承了天師道的符籙科儀,又受上清派影響講究思神誦經。
其三,民間仍然傳播著通俗形式的道教,並不斷組織發動起義。巴蜀地區五斗米道繼續發展,西晉時期李特、李雄領導關隴流民起義,得到青城山天師道首領范長生的大力支持。江南地區的道教也日漸活躍,於君道、帛家道、李家道和杜子恭一派的天師道都有很大的影響,399年天師道信徒孫恩、盧循領導了反對東晉王朝的起義,道教傳播到嶺南地區。

南北朝的道教改革

南北朝時期,天師道、上清派和靈寶派都需要通過整頓、改革,發展為成熟的宗教。
對北朝道教進行改造的是寇謙之,他宣稱太上老君降臨嵩山命其改革道教,在得到北魏太武帝(424—451在位)拓跋燾的大力支持後,以儒家禮教為總原則,對天師道進行改革:絕對禁止利用天師道作亂;整頓組織,加強科律戒規;增訂齋醮儀范和戒律,用忠孝仁義作為道士的行為準則。改革之後的天師道被稱為“北天師道”,太武帝尊奉寇謙之為國師,開創了北魏皇帝即位都要至道壇親受符籙的制度。
北魏分裂為北周和北齊後,北齊高洋在天保六年(555)下令禁絕道教,使道教遭受沉重的打擊。而北周統治者依靠關隴漢族立國,重視扶植道教,尤其是北周武帝宇文邕(560—578在位)最為崇奉,除了寵信張賓,還禮待樓觀道士王延、嚴達。樓觀道以關尹子為祖師,堅信老子化胡說,重視《道德經》、《妙真經》和《老子化胡經》,修煉上兼習丹道與符籙,從北周開始進入鼎盛時期。
對南朝道教進行改造的是與天師道、上清派、靈寶派都有淵源的陸修靜,他在宋文帝(424—453在位)時期採取措施改革道教:編制《三洞經書目錄》為道教經典的編纂創立了三洞、四輔、十二部的體例;在總結天師道原有齋儀的基礎上,吸收佛教、儒家儀式,以“勸善戒惡”為宗旨建立了九齋十二法齋醮儀范;健全了道官按級晉升制度,創立了道教服飾制度。陸修靜改革整頓後的天師道被稱為“南天師道”,頗受統治者的青睞,靈寶派的影響力也超過了上清派。
陸修靜和寇謙之的改革,使得道教的教規教戒、齋醮儀范基本定型,各種規章制度全面系統。
南朝梁時期的茅山高道陶弘景吸收儒、釋思想,繼續改造充實道教的神仙學說和修煉理論。陶弘景深受梁武帝(502—549在位)的尊崇,被稱為“山中宰相”,他對道教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道教建立了神仙譜系,編撰《真靈位業圖》構建了一個系統的神仙譜系;通過編著《真誥》對道教的傳授歷史做了整理;發展了道教的修煉理論,主張形神雙修、少私寡慾;弘揚上清經法,開創了茅山宗。

南北朝佛道之爭

南北朝時期,外來的佛教和本土的道教不可避免地進行了正面交鋒,在北朝表現為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的的滅佛運動,而南朝的佛道之爭只是義理上的爭辯。
北魏太武帝為緩和漢族士族和鮮卑貴族之間的矛盾,加上個人信仰道教,於太平真君七年(446)下詔廢除佛教,毀滅佛寺誅戮僧侶。北周武帝為了實現“天下一統”,消除寺院經濟泛濫的威脅,在建德三年(574)採取了廢除佛教的措施,後又擴展到北齊境內。南朝的佛道爭辯以南朝齊道士顧歡的《夷夏論》為標誌,用老子化胡、尊漢貶胡來攻擊佛教,後有道士假張融之名撰寫《三破論》諷刺佛教“入國破國,入家破家,入身破身”,佛教徒也大量組織撰文駁斥道教徒的觀點。
同時佛道之間也相互吸取、交流,道教吸收因果輪迴、天堂地獄思想,佛教天台宗吸收了神仙方術,禪宗吸收了老莊玄學,佛經的漢譯更是大量使用了道家術語。

道教興盛

隋唐五代北宋是道教的興盛時期。

隋朝道教的轉折

隋文帝實行佛道並重的政策,使用道教名詞“開皇”作為開國年號,重用道士,興建宮觀。隋文帝相信符籙科讖,道士張賓、焦子順等人向其密告符命,為楊堅稱帝爭取輿論。隋煬帝楊廣沿襲了這一政策,敬重王遠知、孔道茂等道士,還幻想長生不老,迷戀金丹仙藥。
隨著國家統一,上清茅山宗北傳,與樓觀道相互結合;隋朝道教在神仙信仰上,奉元始天尊為最高神;在道教法術上,以符籙為主,也煉製金丹,蘇元朗撰寫《旨道篇》,從《參同契》中發掘闡釋內丹學說。
隋朝是道教發展的轉折時期,隋朝統治者利用道教為其服務,為唐朝統治者崇道樹立了榜樣;蘇玄朗首倡內丹術,是唐朝內丹學迅速發展的發端;隋朝道教以茅山宗為主並融會南北道派,為唐朝道教以茅山宗為主流的格局奠定了基礎。

盛唐道教的鼎興

隋末許多道士投靠李淵父子麾下,編造李氏為王的讖語神話,如樓觀派道士岐暉和茅山宗領袖王遠知。唐高祖李淵稱帝後,制定了尊奉道教為皇家宗教的崇道政策:他尊老子為其祖先,宣稱自己是“神仙之苗裔”,表明“道大佛小”,頒布《先老後釋詔》規定“老先、次孔、末後釋宗”。
唐太宗李世民重申“朕之本系,起自柱下”,再次下詔規定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李世民採用道家清靜無為、垂拱而治的治國政策,成就了“貞觀之治”的盛世;晚年李世民也熱衷於長生方術,大量服食丹藥。
唐高宗李治繼續奉行崇道政策:尊奉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首開給老子冊封尊號之先河;尊《老子》為上經,令王公官僚學習,規定為科舉考試內容;提高道士地位,在各地興建道觀。武則天依靠佛教徒為“武周革命”大造輿論,故而削弱道教。唐中宗、唐睿宗恢復崇道政策。
唐玄宗李隆基開創了“開元盛世”,道教也在其推動下達到全盛,社會上的崇道之風發展到極致。唐玄宗的崇道政策有:神話祖先“玄元皇帝”,掀起崇拜熱潮;提高道士的地位,使之享受皇家特權;規定道舉制度,以“四子真經”開科取士;規定《道德經》為諸經之首,並親自作注頒布天下;積極蒐集整理道經,編纂了歷史上第一部道藏《開元道藏》;大力倡導齋醮,製作道教音樂,制定道教節日。
盛唐高道輩出,他們從哲學、丹道、齋醮各方面大大推進了道教建設。
以“重玄”思想註解《道德經》的重玄學在唐朝得到大發展,代表人物是成玄英、李榮和王玄覽。成玄英的“重玄之道”包羅了宇宙論、政治論、人生論諸多內容,融合道家老莊哲學和佛教中觀哲學、儒家思想,具有強烈的思辨色彩。李榮的重玄學充滿了中道精神,認為“道”是體用一源、體用兼備的。王玄覽在“道體論”的指導下,闡述了“道物”、“有無”、“心性”等問題,提出了“修變求不變”的修仙理論。
司馬承禎著有《坐忘論》、《天隱子》,提出了敬信、斷緣、收心、簡事、真觀、泰定、得道七個修道層次和齋戒、安處、存想、坐忘、神解五個修仙漸門,他的“安心坐忘”、“主靜去欲”的修煉方法成為宋元內丹學的先驅。此外,孟安排、張萬福、李筌、吳筠等人也對道教教義、修煉、齋醮各方面做出了貢獻。
道教學者為科學技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張賓的開皇曆、傅仁均的戊寅元歷和李淳風的麒麟歷,推動了天文曆法的發展;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對醫藥學和養生學有著巨大的貢獻;張果老提出的九轉丹成法促進了煉丹術和化學的發展。
此時的道教派別以茅山宗和樓觀派最興盛,備受李唐皇室推崇,天師道也開始活動於社會,各道派在理論教義和齋醮儀式上呈現出相互交叉融合的特點。

中晚唐和五代的道教

安史之亂使唐朝由極盛走向衰落,也使道教遭受破壞,但中晚唐的統治者繼續沿用“尊祖”、“崇本”的崇道政策。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信奉祈禳之術,唐憲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唐僖宗信仰神仙方藥。其中,唐武宗是中晚唐的皇帝中崇道最突出的:他採取措施,崇奉聖祖老子;親受符籙,寵信道士;築造宮觀,煉丹服藥;此外他還在會昌(841—846)年間下詔廢除佛教,解決寺院經濟膨脹對財政的威脅。
五代十國時期由於兵禍連連,道教更是遭受劫難,但不少帝王仍因襲唐朝崇道之風,如後唐明宗李嗣源、後晉高祖石敬瑭、後周世宗柴榮、閩王王璘、前蜀王建父子等。其中後周世宗柴榮崇道最為突出,他對自己取得帝位進行神化,對高道陳摶加以禮待;同時,由於佛教的種種弊端尤其是財政問題,他採取措施大規模毀壞佛寺佛像,限制佛教發展。
中晚唐和五代十國時期,一些著名道教學者致力於道教神話、理論、道術、齋醮的研究和建設,為維護道教信仰做了不懈的努力。
杜光庭對道教建設作出很大貢獻:將以往各種老子的神話傳說系統化,使老子形象道、神、人三位一體;對歷代研究《道德經》的情況作了總結;從神仙實有、仙道多途和歷代崇道方面宣傳道教;編集《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闡述道教仙界;對齋醮科儀進行修訂,使道教齋醮科儀變得成熟。
中晚唐時期外丹術、黃白術達到巔峰,積累了豐富的化學知識,煉丹術經過阿拉伯西傳到歐洲,成為現代化學的先驅。
唐朝的內丹術逐漸興起並呈現繁榮景象,促成外丹術向內丹術過渡的代表人物是崔希范、彭曉、鐘離權和呂洞賓。崔希范的《入藥鏡》提出只有修煉精氣神才能忘形養神而歸長生久視之道;彭曉提出“金液還丹是白日沖天之道”,將《參同契》上的概念重新用內丹學來定義;鐘離權和呂洞賓的內丹思想體現在《鐘呂傳道集》中,全書以天人合一思想為基礎、陰陽五行學說為核心,系統完整地論述了內丹學說。
著名的道士還有譚峭、羅隱和閭丘方遠。

北宋道教的高漲

北宋統治者繼承了唐朝崇奉道教的政策,宋太祖趙匡胤和宋太宗趙光義是這一政策的奠基者。在奪取後周政權時,趙匡胤利用華山高道陳摶等人為他爭取民眾,稱帝之後他還登門向道士劉若拙、蘇澄隱請教“治世養生之術”。趙光義崇尚清靜無為的黃老政治,對黃白術、養生術十分感興趣,不斷修建宮觀並給予經濟優待。
宋真宗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繁榮,澶淵之盟刺激他重視本土宗教,宋真宗用了大量精力來扶植道教:宣揚天神降臨、天書下降,尊神明趙玄朗為“聖祖”,並封禪泰山;大量興建宮觀,設定宮觀提舉;制訂節日、敬神樂章,編纂《天宮寶藏》、《雲笈七箋》;迷戀神仙方藥、外丹黃白、養生之術。此後,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繼承了宋真宗的崇道政策。
宋徽宗趙佶掀起了北宋第二個崇道高潮,實施了一系列崇道措施:宣揚“天神下降”的神話,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大建道觀,在各地興建神霄宮;熱衷於為神仙人物加封賜號,如封玉帝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封關公為“義勇武安王”,封媽祖為“南海女神”;模仿朝廷管理品秩,設立道階、道職,並大興符籙道法,與張繼先、林靈素、王文卿等道士交好;提倡學習道經,設立道學制度和道學博士,列《內經》、《老子》、《莊子》等為修習經典;重編道教歷史,編修《政和萬壽道藏》。此外,徽宗也實行尊道貶佛的政策。
北宋時期,道教符籙道法特別興盛,最有影響力的是茅山、龍虎山、閣皂山“三山符籙”,其中茅山宗實力最強,組織嚴密,高道眾多,與統治者關係密切;龍虎宗張天師與統治者的聯繫逐漸加強,為正一道的崛起奠定了基礎。新的道派也相繼出現,一是以林靈素為代表的神霄派,二是以饒洞天為代表的天心派,南昌的許真君信仰也在興起。
在唐朝發展到極盛的外丹術逐漸衰落,內丹學經過陳摶、張伯端的發揚而流行,並成為道教修煉術的主流和道教理論闡發的核心。
陳摶的思想主要有易學、老學、內丹三部分,將黃老道家思想、道教修煉方術和儒家修養、佛家禪理融為一體,他的易學著作有《河圖》、《洛書》、《無極圖》、,內丹著作有《指玄篇》、《入室還丹詩》。陳摶的丹法要點是,通過修煉精氣神,進而實現小周天和大周天,依次進入“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而“復歸無極”,煉成金丹大道。他的易學思想被周敦頤、邵雍、張載等吸收,促進了宋明理學的興起。
張伯端的《悟真篇》取義於《道德經》、《參同契》,以詩詞形式總結了北宋以前的煉丹術,繼承鐘離權、呂洞賓的“道佛雙融”、“性命雙修”之說,而又以“先命後性”為其特點,並對陳摶《無極圖》的思想進一步發揮,闡明了火候進退、性命之學、鍊氣化神等內丹秘訣,促進了內丹學的蓬勃發展,是道教修煉術上一部承先啟後的重要經典。
此外,張無夢、陳景元、賈善翔對道論、科儀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道教分化

南宋金元是道教的分化時期。

南宋道教的分化

南宋統治者對待道教的態度基本與北宋一致。宋高宗為保國延祚而求助於神靈,在江南興建宮觀,並任命大臣為宮觀提舉。宋孝宗、宋光宗、宋寧宗沿襲崇道政策。宋理宗是南宋最尊崇道教的皇帝,他在蒙古威脅日益嚴重時,進一步加強崇道措施,給一些神仙高道加以封號,優待道派首領,繼續興建宮觀,並對《太上感應篇》特別感興趣,推動了道教勸善書的興起。在神仙信仰上,除了祭拜昊天上帝,南宋朝廷把紫微大帝座下的天蓬、天猷、翊聖、佑聖四聖和顯靈保護高宗脫險的崔府君作為皇室的保護神加以祠祀。
南宋道教以符籙派為主,將內丹與符籙結合,吸收禪宗、附會儒學,除了傳統的三山符籙派,還有衍生的新興道派。
北宋末期第30代天師張繼先創造“正一雷法”,使正一派表現出新的活力,成為官方指定的道教諸派首領。張繼先著有《大道歌》、《心說》,依據天人感應思想,將“身外雷法”和“體內鍊氣”相結合,以馭神住氣為修道之要。宋理宗召見第35代天師張可大,命其提舉三山符籙,正一派正式成為江南符籙道派的首領。
從天師道演化而來的神霄派以傳神霄雷法而得名,代表人物是王文卿、薩守堅,主張內煉為外用符籙之本。
天心派也由天師道演化而來,代表人物是雷時中,天心正法強調作法者須內外兼修,法術才靈驗。
由上清派衍化而來的清微派,自謂其符籙出自清微天元始天尊,代表人物是黃舜申,以內煉丹道為本,外用符籙為末,強調心與道合。
東華派源自靈寶派,創始人是寧全真,東華靈寶法注重內煉功夫,規定每天清晨靜坐寂來合道通神。
同樣從靈寶派分化而來的淨明派奉許遜為教主,何真公宣稱許真君降神傳授淨明道法,淨明道強調忠孝道德的實現,要求修煉者“以忠孝為本”。
金丹派南宗宗源自鐘離權、呂洞賓,宗承張伯端、石泰、薛道光、陳楠,實際創始人是白玉蟾。金丹南宗繼承了張伯端性命雙修、先命後性的內丹理論,並把理學的正心誠意和禪宗的明心見性納入修煉方法中,並把神霄雷法與內丹理論結合起來,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內丹理論。白玉蟾在內丹修煉方面,強調以煉心為主,把內煉的過程和秘訣都歸結於心性,同時把內丹修煉劃分為三關十九訣,在靜定之中,以神御氣,照察精氣而煉精化氣、鍊氣化神,成就金液大還丹。
與金丹北宗全真道相比,金丹南宗沒有固定的教團組織,不倡導出家。內丹學在儒家士大夫之間流行,朱熹十分崇奉內丹學,曾化名寫作《周易參同契考異》。

金朝道教的分化

北宋滅亡後,北方一些漢族士人不願與金朝統治者合作,走上了隱遁之路,山東、河北一帶出現了漢族士人創造的新道派——太一道、真大道和全真道。
蕭抱珍在金熙宗天眷(1138—1140在位)年間創立太一道,崇奉主神五福太一。太一道崇尚符籙,其所傳三元法籙由天師道符籙演化而來,同時也著重內丹修煉;蕭抱珍也模仿天師道秘傳,規定掌教者必須改姓蕭;太一道以“度群生於厄苦”為宗旨,注重倫理關係。
真大道起初名為”大道“,創教人劉德仁於金熙宗皇統二年(1142)自稱老君降世授予《道德經》要言,立九條戒法,教人以忠君孝親,誠以待人,愛生勿殺,這樣的觀念在飽經戰火蹂躪的北方得到百姓的共鳴,大道教遍及中原。大道教教義獨具特色,不談飛升煉化、長生久視,而提倡自食其力、少私寡慾,一柱清香敬天地,修煉以內丹“守氣養神”為重。
王重陽創立的全真道繼承了鐘呂二人的內丹思想。金海陵王正隆四年(1159)王重陽遇到神人授之修煉秘訣,在終南山築“活死人墓”隱居修道,後前往山東傳教,先後收馬丹陽譚處端邱處機王處一劉處玄郝大通孫不二七人為徒,打起“全真”的旗號在山東、陝西、河南等地傳教。王重陽的著作有《重陽全真集》、《立教十五論》,闡述了全真道的教理教義、內丹思想等內容,開啟了道教發展的新時代。
全真道骨幹文化素養高,著述頗多,總體上仍然繼承了鐘離權、呂洞賓的內丹思想,並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第一,合一三教,“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
第二,以“全精全氣、全神”為得道成仙的最高境界,其修煉之道將降伏心意、明心見性說與煉化精氣神以結丹的傳統內丹學相結合,代表作是邱處機的《大丹直指》。
第三,以“苦己利人”為宗教實踐原則,實行出家制度。
太一道、真大道、全真道建立後,成為在野漢族士人相互聯絡的組織。金朝統治者為了籠絡漢人對各道派給予扶植,其中金章宗是最為“尊崇玄道者”,與太一道三祖蕭志沖、全真道掌教王處一來往密切,下令編纂了《大金玄都寶藏》。同時,金朝統治者忌憚下層民眾利用道教作亂,也對各道派規定諸多限制。

元朝全真道的興盛

蒙古人入主中原建立元朝,為了取得漢族士人的支持,對道教表示了尊崇。金朝時期,邱處機率領弟子西遊中亞三萬五千里,機遇成吉思汗,對以治國安邦要以敬天愛民為本,長生久視要以清心寡欲為要,講述了“止殺保民”、“以孝治國”等治國之術。成吉思汗十分崇敬邱處機,請其掌管天下道教,詔免道門賦役。邱處機回到燕京後即著手“立觀度人”,救濟飽受戰亂的廣大民眾,為全真道在元代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
全真道經過尹志平李志長相繼掌教,進入了鼎盛期:一是道門興旺,門徒眾多,高道輩出;二是以燕京為中心修建了大量宮觀,遍及中原大地;三是宋德方主持重修了《玄都寶藏》。大道教在元朝時,分裂為酈希誠和李希安兩派,酈希誠得到元室的尊寵成為正宗,改名為“真大道”,傳播地區擴展到全國。九祖張慶志逝世後,真大道逐漸融入全真道。
隨著元朝統一全國,全真道也南下傳教,先來到武當山,再傳至江南各省,並與金丹南宗逐漸合流,李道純陳致虛等南宗大師都主張並推動金丹南北宗的合併。全真道和金丹南宗都以內丹理論為基礎,以東華帝君王玄甫、正陽帝君鐘離權、純陽帝君呂洞賓等為始祖,有共同的理論淵源。陳致虛提出的“五祖七真”傳承系統被廣泛認可,元惠宗(1333—1370在位)時期,全真道和金丹南宗正式合併,新的全真道形成。

元朝正一道的形成

至元十四年(1277),元世祖授予第36代天師張宗演官方承認的天師頭銜和統領江南道教的權力,龍虎宗成為南方道教的官府衙門。
同時龍虎宗還形成了一個支派——玄教。至元十三年(1276)隨張宗演赴京的張留孫受元室寵信而留在京城,利用政治地位日益鞏固的機會,從龍虎山徵調許多道士到京城和江南管理道教事務,逐漸形成了一個龍虎宗支派。玄教以“清靜無為為本,慈儉不敢為天下先”為宗旨;政治上尊榮顯貴,掌門人積極參加政治活動;思想上儒學化,如二祖吳全節推崇理學,力行忠孝;宗教內容上,兼容各種新舊道派的思想、道術。玄教共歷五代掌教,元朝滅亡後重新歸宗於正一道。
1246年元世祖召見太一道四祖蕭輔道,標誌著太一道正式得到元朝的認可。太一道傳到七祖蕭天祐後逐漸融入了正一道。
茅山宗在元代有一定的發展,其活動主要以江浙蘇杭為基地,兼及福建、江西等地,代表人物有杜道堅、趙嗣祺和張雨。
元世祖至元(1264—1294)末年,南昌道士劉玉重建淨明道組織,重新闡釋“忠孝淨明”的教義,追求道德的完善,用“懲忿窒欲、正心誠意”的修煉方法,達到淨明境界而與道合一。它的入世精神被很多士大夫讚許,在江西十分盛行。
神霄派在元朝的傳人主要是莫月鼎,主要活動於蘇、浙、贛、閩、廣等地,在民間影響很大。
清微派在元朝以黃舜申一係為主,後分建寧和武當山兩支向南北傳播,清微雷法追求天人合一、內煉與外法相結合,同時還受程朱理學的影響。
東華派在元朝的主要傳人是林靈真,後歸於正一道。
天心派在元朝的主要傳人是雷時中,他宣稱路真君授其“混元六天如意道法“,故此派又稱為混元派。
新舊符籙道派教義、法術都很接近,各派之間相互融合早已有之,為各派歸一奠定了思想基礎;元室任命張天師掌管江南道教,使龍虎宗成為最具凝聚力的道派,為正一道的形成奠定了組織基礎。大德八年(1304)元成宗敕封第38代天師張與材為“正一教主”,標誌著正一道的正式形成。

走向世俗

明朝時期,道教走向世俗化。

明朝的崇道政策

明朝統治者對道教採取了尊崇的態度,管理上的措施也較為完善。明太祖朱元璋利用了許多道教神話,來渲染自己是上承天命的真龍天子。在歷年征戰中,他得到了道士周顛仙、鐵冠道人張中、方士劉伯溫、道家學者宋濂張正常天師等人的指點幫助。朱元璋親自為《道德經》作注,推崇道家清靜自然的無為之治,並採用休養生息的治國方略。傳說朱元璋出生於土地廟,他推崇地方神祇土地和城隍,在全國各地修建了數以千計的城隍廟和數以萬計的土地廟。在尊崇道教的同時,為了提防民眾利用道教作亂,朱元璋也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管理制度,在禮部下設定道錄司作為管理道教的最高機構,頒發度牒制度來限制道士數量。
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之變”的過程中,利用姚廣孝、袁珙、金忠等方士為其出謀劃策、製造輿論,即位後更利用道教為其鞏固統治地位。朱棣多次遣人尋訪全真派大師張三豐;同時又完善了道士度牒考試制度。朱棣自詡為真武大帝的化身,於永樂十年(1412)派遣三十萬軍民,在武當山建成龐大的道教建築群來供奉“護國有功”的真武大帝,並賜名武當山為“大岳太和山”。明成祖對玄武大帝的禮奉成為明朝的定製,歷代皇帝經常派遣使者到武當山詣香上供。
明仁宗、明宣宗沿襲了加強道教管理的政策。明英宗統治時“海內富庶,朝野清晏”,他繼承朱棣的遺願,於正統九年(1444)命邵以正組織編纂了《正統道藏》,賜頒天下道觀。明代宗賜邵以正真人號,而且任用道士蔣守約為禮部尚書。明憲宗即位後,崇道尤甚,任命道士李希安為禮部尚書,李孜省、鄧恩常等人通過“傳升制”而獲得高官。明孝宗即位幾年後,好尚方術,廣建齋醮,也任命道士崔志端為禮部尚書。明武宗擴大了道士度牒的發放數額,明初定下的對於道教既優寵又抑制的政策被破壞殆盡。
明世宗朱厚熜是明朝皇帝中崇道最甚的一位,在位時以奉道為首務,使明朝道教的興盛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他的崇道表現主要有:寵信道徒方士,授予高官厚祿,除了尊重正一張天師外,還寵信邵元節和陶仲等道士;廣建齋醮,迷信乩仙,長年深居西苑齋醮祈禳,並利用藍道行、羅萬象等進行扶乩活動;耗費財物,建宮築觀,在京城及全國興建了大量道觀;愛好青詞,提擢工者,夏言、嚴嵩、徐階、李春芳、高拱等人因擅長撰寫青詞而被提拔,被稱為“青詞宰相”;愛好長生仙藥,玄學方術,大量道士、方士進獻各種方術、方藥;為其父母和自己加封道號。
明穆宗鑒於其父崇道過濫,對道教採取了打擊、抑制的政策,但他也愛好服食丹藥。明神宗即位後恢復了崇道政策,對張天師進行冊封,在萬曆三十五年(1607)敕令張國祥天師編印《萬曆續道藏》,於萬曆四十二年(1614)加封關公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明神宗深受道家黃老學說和世宗潛心修道的影響,深居宮中28年不上朝。明後期的明光宗、明熹宗、明思宗對正一道延續了利用、扶植的政策。

全真道和正一道

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設立道錄司總理全國道教,並罷黜元朝授予龍虎山張氏子孫為“天師”的稱號,分為全真、正一兩種來分別管理,標誌著道教由官方正式劃為正一道、全真道兩大派別。
明朝皇帝從朱元璋開始,對全真道即不太重視,卻使得全真道能夠潛心自守內煉,保持了創教初期的淳樸清淨之風。全真道形成了許多以張三豐為祖師的派別,其中武當派發展最為活躍。全真道士著述不輟,著名的道教學者有張三豐、何道全、王道淵。張三豐代表作有《金丹直指》、《玄機直指》、《大道論》,他的道教思想強調三教歸一,糅合儒學,具有濃厚的道學氣味。張三豐的丹法屬於全真北宗先性後命、性命雙修一路,首重築基修性,進而還丹修命。張三豐創造的內家拳,成了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的源頭。
正一道雖然極其貴盛,但極其腐敗無恥,且在教理教義上毫無發展,存在著述的道士有張宇初、趙宜真。張宇初道教思想的特點是:效仿全真教,申明道統源流,主張清靜無為,撰寫《道門十規》整頓當時的不良道風;強調遵循性命雙修之道,竭力將內丹與符籙統為一體;融合三教,並極力向儒學靠攏,但都收效甚微。到了第46代正一真人張元吉,據《明史》記載:“素凶頑,至僭用乘輿器服,擅易制書。奪良家子女,逼取人財物。家置獄,前後殺四十餘人,有一家三人者。事聞,憲宗怒,械元吉至京,會百官廷訊,論處死刑

明朝道教世俗化

明朝道教發展的最大特點是中後期的道教世俗化和民間化。
嘉靖(1521—1566)年間,陸西星開創了內丹東派,用淺顯易懂的通俗語言來講述深奧玄妙的丹法,使道教內丹逐漸走向民間。陸西星的作品收錄在《方壺外史》中,他是性命雙修理論的集大成者,使之理論系統化、實踐明晰化。全真龍門派第八代傳人伍守陽著有《天仙正理直論》等,將佛教禪學引入內丹修煉理論中,強調仙佛合宗,認為返還先天的金丹、太極、圓覺是一體的。
正德(1506—1521)年間,羅夢鴻將道家老莊思想、道教教理教義與佛教禪宗、淨土宗以及儒家的忠孝仁義融合,創立了羅祖教(亦稱無為教),提出了“無生老母,真空家鄉”的簡明教義,受其影響的各種民間宗教雨後春筍般出現。民間宗教最初基本上由道教演化而來,道教思想內容被寫入民間宗教的“寶卷”經書中,道教神仙被它們納入神譜,符籙法術、齋醮科儀、內丹修煉成為其宗教內容。代表性的民間宗教,如白蓮教、黃天教、八卦教、紅陽教、混元教、一炷香教等,都有濃厚的道教色彩。明清之際,大大小小的民間宗教組織多達百餘種,這是道教通俗化、世俗化的結果。
道教在學術思想領域也有很大的影響力。明代理學的發展以融攝道教思想最為突出,王陽明及其弟子的心學的道教色彩十分濃厚,“致良知”說融入了內丹修煉思想。儒者林兆恩借鑑道教,創立了“歸儒尊孔”的三一教(夏教),“其說乃係道教七八分,佛教二三分,而以儒教飾其表面”。道教對佛教的影響也很大,明末四大高僧的著作中都有道教的痕跡,釋德清著有《道德經注》、《莊子內篇注》,提倡三教一家。
道教對小說、戲曲、音樂、繪畫等文學藝術領域也有著廣泛深刻的影響。明朝四大奇書《水滸傳》、《金瓶梅》、《西遊記》、《三國演義》都具有濃厚的道教神學色彩。一大批異彩紛呈的以鬼怪神仙為主題的作品形成了新的小說門類——“神魔小說”,包括《封神榜》、《東遊記》、《南遊記》、《北遊記》、《飛劍記》等。在戲曲創作上,更有一大批以道教神仙人物為題材的作品面世,道教音樂直接影響了戲曲的唱腔。
明朝道教的教理教義、神仙信仰、倫理思想、科儀方術也深入了民眾的日常生活。玉帝、老君、真武、關帝、文昌、財神、媽祖、城隍、鬥神、土地、福祿壽三星等道教尊神、俗神,在民間被廣泛祀奉;道教尊道貴德、忠孝節義的宗教倫理觀隨著《感應篇》、《陰騭文》、《功過格》、《覺世經》等勸善書在社會各階層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影響著人們的心理和行為;現實中無法靠人力圓滿解決的送死迎生、祛病消災、延年益壽、功名富貴等問題,人們都寄託於神仙道術。供奉道教神仙的宮觀廟堂星羅棋布於城鎮街巷、鄉村小鎮。

道教衰落

清朝民國是道教衰落時期。

清朝對道教的抑制

清朝統一全國後接受了佛教,對道教採取了嚴格的防範和抑制的政策。清初的順治、康熙、雍正從籠絡漢人的角度出發,抑制的程度較為寬鬆。順治冊封第52代天師張應京為正一嗣教大天師,冊封全真道龍門派領袖王常月為“國師”。康熙沿襲了冊封張天師的定製,但明令禁止跳神驅鬼等道術活動,給正一道很大的限制和打擊。雍正是清朝唯一優待道教的皇帝,他主張利用儒道佛三教為統治服務,對道教的治世作用持肯定態度,寵信龍虎山道士婁近垣,也迷戀仙丹方術。
然而,從乾隆開始,滿清皇室對道教的貶抑越來越強。乾隆宣布藏傳佛教為國教,道教為漢人的宗教,他將正一真人的品秩由二品降為五品,對道教的活動限制不斷加強,嘉慶、道光皇帝對張天師的地位繼續貶降。鴉片戰爭後,國家落後衰弱,道教更是江河日下。鹹豐、同治年間的太平天國運動,沉重地打擊了江南地區原本昌盛的道教。
婁近垣是清朝正一道中唯一能以著述流傳後世者,著有《龍虎山志》等,他提倡三教合一,特別融合禪學,主張性命雙修,從無心、無住、無為為要點的性功入手,繼而煉化精氣來得道成真。清朝正一道的地位很低,但在民間影響很大,乾隆廢除度牒制度後,傳播到東北、新疆、台灣等邊遠地區。
全真道在長期沉寂之後,以龍門派為主體呈復甦之勢。北京白雲觀方丈王常月以振興教門、光復祖風為己任,開始了振興全真道的闡教活動,吸引了大批道士到北京求戒,並率弟子南下傳教,在西南、東北、西北等地建立支派。王常月是“龍門中興”之祖,他的宗教思想體現《碧苑壇經》、《初真戒說》上,將內丹修煉理論貫穿於戒律說中,強調明心見性、無相法門,“戒行精嚴”是他的修道思想主體,又是他振興龍門派的主要措施。
全真道在內丹學上成績斐然,閔一得、劉一明著書立說發展丹道,李西月著有《三車秘旨》、《三豐全書》等,建立了內丹西派;柳華陽繼承了明末伍守陽的內丹思想,形成了伍柳派。清朝全真道也走向了世俗化和民間化,兼行齋醮祈禳,謀取香火收入。
鴉片戰爭後,清室加封了一些道教神仙,如呂祖、文昌、關帝、媽祖等,促進了民間信仰的盛行。各種民間宗教延續明末的熱潮,雖然派系繁多、思想複雜,但都與道教思想和組織有很大的關係,從某種意義上可稱為變相的道教,如義和團、黃天教、紅陽教、八卦教、混元教、天理教等。

民國時期的道教

中華民國建立後,取消了正一道首領正一真人的封號,政府對道教沒有財政支持。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中,陳獨秀、魯迅、錢玄同等人把道教作為封建迷信大肆抨擊,道教思想受到極大的衝擊。1928年,國民政府頒布神祠廢存標準,決定廢止老君、三官、呂祖、文昌、城隍等祠廟,道觀數量大幅減少。
民國時期,道教為了適應時代的變化也曾仿效西方社會組織,企圖建立全國性的道教組織。1912年成立了“中央道教總會”和“中華民國道教總會”,1947年全真道李理山和正一道張恩溥商議成立“中國道教會”,但由於教派和地域等因素,各種道教組織都曇花一現。
民國時期的著名道教學者有陳攖寧和易心瑩。陳攖寧主編了《揚善半月刊》和《仙道月報》,在20世紀三十年代提出了獨樹一幟的“仙學”理論,認為仙學以神仙信仰為基礎,是包括外丹和內丹的一門實驗性質的學術。陳攖寧的仙學建立在傳統道教的基礎之上,又被賦予時代特色,通過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瑰寶,達到復興中華民族的目的。
民國時期道教徒發揚了愛國主義傳統,在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積極參加到各種愛國救亡運動之中。

道教新生

新中國成立後,在法律和政策上保證了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道教界發揚道教的優秀內容和現代思想文化結合,使古老的道教煥發出青春,實現了新生。1957年,中國道教協會在北京成立,道教第一次有了統一的全國性組織。
“文化大革命”時,道教成了“破四舊”的對象,眾多道士被迫害,許多宮觀被拆毀,古老的道教走到毀滅的邊緣。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道教界的撥亂反正活動也展開,1980年中國道教協會重新恢復工作。1990年中國道教學院成立,道教第一次有了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學校。道教文化的研究得以延續,全真道的“傳戒”和正一道的“授籙”儀典得到恢復,各地的宮觀得到恢復和新建,各種道教齋醮、慈善活動開展,道教迎來了發展的全新時期。
根據2010年零點公司所做的中國人精神生活調查,大約1.73億人自稱信奉道教,其中大約1200萬人是明確的道教徒。還有大約2億多人信奉祖宗神靈,大約1.41億人信奉道教財神,大約2億人信奉海神媽祖;大約1.45億人相信風水堪輿,大約3.62億人相信命相道術。該調查並沒有涵蓋大量與道教淵源頗深的民間宗教,但各類民間宗教無疑也是中國人的宗教選擇。而2012年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表明,道教(含民間信仰)信眾超過3億人。
根據2011年南嶽國際道教論壇上的介紹,中國內地省、市、自治區一級的道教協會有26個,縣、市道教協會300多個;初步統計住觀道士有近3萬多人,散居正一派道士約6萬多人;登記備案的道教活動場所3萬多座,其中道教宮觀約9000座,還有大量數不勝數的民間信仰祠廟。

其他道教

台灣道教

三國時期,吳大帝孫權遣衛溫、諸葛直率甲士萬人出海尋求蓬萊仙山,來到了台灣島。明朝時期,道教正式傳入台灣,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的民眾遷移到台灣,也帶來了媽祖娘娘、保生大帝、臨水夫人、開漳聖王等地方信仰。日本侵占時期,很多民眾信奉道教以表明自己的民族立場,因此道教備受打壓,道觀必須同時供奉佛像才能保全,造成了佛道不分的混雜現象延續至今。
1949年,第63代天師張恩溥跟隨國民黨來到台灣,與當地道教界相結合,使台灣道教出現了新局面。1950年,張恩溥設立了“嗣漢天師府駐台灣辦事處”和“台灣省道教會”,1968年成立了“中華民國道教會”。自1982年一國兩制方針提出後,台灣道教界與大陸道教界之間的聯繫逐漸加強,不斷有團體和個人回大陸朝拜祖庭、奉請神像及請求受籙。
台灣道教會成員分為以宮、觀、祠、廟、堂、壇等宗教場所團體會員和居士、道士、相士等個人會員。台灣道教以正一道為主體,具有濃郁的台灣地方特色,道士分為“紅頭司公”和“烏頭司公”,注重齋醮科儀,從事風水命理等道術活動。
台灣當局主張民間宗教合法化、公開化,納入道教範疇以便於管理,這使得台灣道教的教派情況十分複雜,包括天師道、一貫道、軒轅教、理教等教派和媽祖娘娘、關聖帝君、保生大帝、王爺千歲等信仰。其中,宣揚五教合一的一貫道在1986年開禁後,發展十分迅速。
根據2012年台灣內政部公布的數據,台灣共有15211座登記在案的宗教廟宇,其中道教宮觀占78.3%,約有1.2萬座,在各大宗教中遙遙領先,另外還有數以萬計的未登記的民間祠廟。道教在台灣南部較為興盛,且以媽祖廟和王爺廟居多,台南市、高雄市及屏東縣的道教宮觀都超過1000多座。台灣的道教(含一貫道和民間信仰)信眾超過1000萬人。

香港道教

東晉時期,道教傳入香港,到明朝時香港道教已經活躍。清朝時期,香港興建了很多宮觀。民國時期,羅浮山的許多信奉道教的晚清遺老來到香港,促進了香港道教的發展。1961年,香港成立了道教聯合會,由各道堂代表組建而成,是香港最大的道教組織。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香港道教界和大陸道教界開始頻繁的交流。
香港道教有先天道、全真道、純陽派三大派別。先天道創立於明清之際,以瑤池金母為最高神,以“天人合發”為最高境界,宣揚三教合一,修持上主張積德行善和鍛鍊精氣神內外同修。香港全真道源自大陸全真道,以龍門派最具影響力。純陽派以呂洞賓為崇拜主神,同時供奉八仙。
香港道教供奉的神靈非常多,上至三清,下到仙人、聖賢、菩薩,體現了三教合一特色。人氣最旺的是黃大仙和呂洞賓,其次是八仙、媽祖、觀音等。香港登記在案的道堂、道觀有120多個,其中黃大仙祠香火最旺,著名的道觀還有圓玄學院、青松觀、蓬瀛仙館、飛雁洞佛道社等。香港道教(含民間信仰)信眾超過200萬人。
香港的道教團體不遺餘力地為文化教育事業、社會福利慈善的發展貢獻力量,興辦了多處學校、診所、敬老院等。同時,香港學術界重視對道教的研究,許地山、饒宗頤、黃兆漢都是著名的道教學者。

澳門道教

宋朝時期,道教傳入澳門。明成化(1465—1487)年間澳門興建了媽祖閣廟,Macao的稱呼便源自“媽閣”。清朝時期,全真道、正一道相繼傳入。1974年,儒釋道聯合會成立,是重要的道教組織。1999年澳門道教協會成立,開始加強與大陸、港台道教界的廣泛交流,進入了發展的新時期。
澳門道教以全真道為主,具有濃厚的民間信仰色彩。澳門民眾最崇信的神仙是海神媽祖,其次是呂祖、真武大帝、哪吒、朱大仙等。

少數民族道教

道教對我國的少數民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少數民族聚居最多的西南和中南地區。東漢時期,張道陵設定的二十四治就包括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建立成漢的巴氐族也信奉五斗米道。諸葛亮南征、孫恩農民起義,道教傳入雲貴、兩廣地區。738年,統一西南地區的皮邏閣建立南詔國,以道教為國教。明朝永樂年間,劉淵然在雲南傳教,奏請設立了大理、雲南、金齒三道紀司。
道教在少數民族中,多不建宮觀、不做職業道士,而是採取將道教信仰與本民族信仰相結合的形式。雲南瑤族是受道教影響最深的少數民族,男子在15歲左右都要舉行一次“度戒”,才能被正式承認為成年人編入族籍,這種度戒儀式源自道教的受籙儀式。四川彝族把老君認定為與自己的禍福、本族的利益密切相關的天神,又把一部分道教神仙召進了祖廟中。湖南苗族在齋醮法事中,道士分文武兩班,武道士供奉三清、三官等神,文道士則供奉神農等神。廣西壯族的宗教神員稱為道公、師公,做道場時懸掛太上老君神像,設壇供奉各路道教神靈。
道教之所以能夠被眾多少數民族廣泛信仰,是因為道教是吸納能力很強的多神教,在最高神三清和玉帝之下有無數大大小小的神靈,這與少數民族的多元化信仰是一致的。另外,道教提倡眾生平等,少數民族修行正道都能“漸入仙宗”。
根據民族工作者統計,我國的少數民族中,以信仰道教為主而兼信其他宗教的有壯、瑤、白、苗、彝、京、羌、黎、侗、水、土家、布依、納西、仡佬、毛南、阿昌等二十餘個,信眾超過1000萬人。其他的一些民族如滿、畲、傣、佤、獨龍、布朗、仡佬、朝鮮、鄂倫春,儘管以信仰其他宗教為主,但他們的信仰中或多或少都有道教的成分。

日韓道教

至遲在唐朝時,道教的經典著作、鬼神信仰、方術科儀等就大量傳入日本,對日本的哲學、政治、文學、民俗、醫學、神道等產生廣泛的影響。天武天皇(673—686在位)喜好道教,以道教名詞“天皇”作為君王稱號。道教對神道教、天皇信仰和民間信仰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上世紀80年代開始,日本的道教團體開始與中國道教界開展密切的聯繫。1980年,早島天來為了普及道家思想及導引術,在福島創立了日本道觀,已在日本共有11所道學院。
道教在朝鮮“三國時代”(前57—668)傳入朝鮮半島。唐高祖派使臣將天尊像送給高麗,派道士宣講《老子》,產生相當大的影響。8—15世紀,朝鮮的士大夫和庶民都熱衷於道教;在文宗、肅宗、睿宗、仁宗、毅宗五朝,道教在朝鮮達到全盛。
19世紀60年代,崔濟愚提出“道雖天道,學則東學”,在道教的基礎上,綜合儒教、佛教和朝鮮民族信仰,創立天道教(原名東學),追求長生不死、祈福禳災和社會德治。現在信仰天道教和韓國民間信仰的人數超過500萬。
1882年,韓國以陰陽八卦圖為基礎,設計了韓國國旗,稱為“太極旗”,沿用至今。

東南亞道教

道教很早就傳入了東南亞,而且分布廣、信眾多,影響也很深遠。
越南人在生活、風俗上受到道教很大的影響。1926年,越南人創立了高台教,得名於《道德經》“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供奉東西方各路神明和名人。高台教信眾達800萬人,是越南第三大宗教。
1990年新加坡道教總會成立,積極傳播道教文化。1996年,新加坡道教協會成立,並規定農曆二月二十五舉辦道教節。根據2012年最新統計,新加坡道教信眾占總人口的11%,約有40萬人。
1997年,馬來西亞道教組織聯合總會成立。2012年,馬來西亞道教協會成立,馬來西亞道教信眾超過400萬人,道教界正在積極爭取將道教正式列入大馬卡宗教主項欄目。

歐美道教

隨著近現代華人華僑移居歐美,道教也在歐美國家傳播開來。很多人對內丹修煉、中醫養生、武術氣功等感興趣。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墨西哥等國都成立了道教協會。2009年,黃世真道長組織成立了國際道教協會,以利於國際道教信徒之間的交流與發展。
同時,道教文化也風靡西方。《道德經》在譯成外國文字的名著發行量上,《聖經》排第一,《道德經》高居第二。源自道家思想的太極拳已傳播到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世界練習者達1.5億人。
國際上形成了日本、法國、美國三個道教研究中心,歐美學者在道家道教及相關的科學技術、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