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比例

身材比例

身材比例涉及腿身比頭身比、腰臀比肩臀比、身高三圍指數、身高腿圍指數等。

從兩性差異上看,男性肩寬臀窄,女性肩窄臀寬;男性胸部寬闊、軀幹厚實,顯得腰部以上發達,女性臀部寬闊、大腿豐滿,顯得腰部以下發達;男性脂肪多半集中於腹部,女性脂肪多半集中於臀部和大腿;男性身體重心位置相對比女性高。

在人體尺寸平均值中,只有大轉子點間寬臀寬測量值,女性始終略大於男性;而同身高情況下,骨盆寬(腹寬)、大轉子點間寬臀寬臀圍大腿圍女性明顯大於男性。無論男女,大轉子間寬都大於骨盆寬,而且女性轉子下脂肪囤積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學術上也不存在“假胯寬”一詞。因此,“假胯寬”是偽概念

男性腰節線較低,女性較高。用會陰高或身高減坐高表示腿長:同身高,女性腿長大於男性;但由於腿身比與身高正相關,身高越大,腿身比也越大;腿身比馬氏軀幹腿長指數的平均值、極端值均為男性略大於女性。因此,腿長並非女性特徵

頭身比=身高/頭全高。古希臘雕像中大量表現出的8頭身比例,是公認的身體最美的比例。實際上,除歐洲部分地區外,在生活中很難找到8頭身的人,一般人為7.5頭身,而亞洲許多地區的人則只有7頭身。平常我們所說的“九頭身”,其實並非如此。

基本介紹

身高體重比例,三圍比例,身高三圍指數,腰臀比,頭身比例,頭長和頭全高,九頭身,腿身比例,真正的腿長-全腿長,會陰高與身高比例,馬氏軀幹腿長指數,結論,粗略判斷腿身比,大小腿長比例,大腿長相關指數,脛骨點高相關指數,小腿長相關指數,身高腿圍比例,身高大腿圍指數,身高小腿圍指數,肩臀寬比例,定義,標準數據,肩寬、髂寬、髖寬比例,定義,男女差異,標準數據,偽概念“假胯寬”,測量值,原因,結論,

身高體重比例

BMI指數=體重(kg)/[身高(m)]2:亞洲男性平均為21.55,亞洲女性平均為20.77;歐美男性平均為25.46,歐美女性平均為23.39。

三圍比例

身高三圍指數

身高胸圍指數=(胸圍/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51.76,亞洲女性平均為52.35;歐美男性平均為56.46,歐美女性平均為55.67。
身高腰圍指數=(腰圍/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42.79,亞洲女性平均為41.34;歐美男性平均為47.84,歐美女性平均為44.53。
身高臀圍指數=(臀圍/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52.07,亞洲女性平均為57.78;歐美男性平均為56.03,歐美女性平均為59.34。
(1)同一民族的男性和女性在身高、體重等參數之間存在相關關係,可以相互換算。日本學者大島正光得出的由男性數據求女性人體尺寸的換算係數(節選):胸圍係數為90%,腰圍係數為89%,臀圍係數為102%。
(2)我國健美專家曾根據一般女性國人曲線體型的“三圍”,結合健身運動對人體形態,歸納出計算女性標準三圍的方法:
[胸圍=身高(厘米)×0.535],[腰圍=身高(厘米)×0.365],[臀圍=身高(厘米)×0.565]。根據統計結果得出“三圍”小於5厘米,說明過於苗條(偏瘦);大於5厘米,說明過於豐滿(偏胖)的結論。
職業女模特的三圍標準與此不同,由於職業需要,她們的三圍標準與正常標準有一定的差距。
針對中國人種特點,三圍尺寸的標準一般為胸圍84厘米,腰圍61厘米,臀圍90厘米。

腰臀比

腰臀比=腰圍/臀圍:亞洲男性平均為0.81.,亞洲女性平均為0.73;歐美男性平均為0.85,歐美女性平均為0.75。
由此可見,腰臀比平均值男性明顯大於女性,腰臀比兩性差異顯著。

頭身比例

頭長和頭全高

與普通人想像與認識中的頭不一樣,在科學上講的頭指的是頭顱,不包括下頜在內的結構,它的形態雖然仍然是橢圓形,卻是橫臥在頸上,而不是一般圖片所見豎立在肩上。頭長指的是眉間到枕骨突起(即後腦勺)的直線距離。畫家所使用的“頭長“指的是頭全高
頭身比=身高/頭全高:亞洲男性平均為7.18頭身,亞洲女性平均為6.95頭身;歐美男性平均為7.57頭身,歐美女性平均為7.49頭身

九頭身

古希臘雕像中大量表現出的8頭身比例,是公認的身體最美的比例。實際上,除歐洲部分地區外,在生活中很難找到8頭身的人,一般人為7.5頭身,而亞洲許多地區的人則只有7頭身
身材比例
平常我們所說的“九頭身”,其實並非如此。

腿身比例

真正的腿長-全腿長

身材比例
解剖學人體測量學上嚴格定義的腿長學名為全腿長,是狹義的腿長、真正的腿長下肢全長是狹義的下肢長、真正的下肢長。全腿長等於大腿長小腿長,或下肢全長內踝高。但由於股骨頭深嵌於髖臼內,其頂端不能捫及,故大腿的上端無法準確確定。
由於全腿長不易測量,實際工作中通常使用一些更易測量的數據表示腿長,即廣義的腿長,從大到小依次為髂嵴高臍高髂後上棘高髂前上棘點高大轉子點高恥骨聯合高會陰高、身高減坐高臀溝高。也有用上述各種立姿高度減去內踝高外踝高表示腿長的,如臍高內踝高髂前上棘點高內踝高大轉子點高外踝高會陰高內踝高等。學術上一般採用身高減坐高表示腿長

會陰高與身高比例

(會陰高/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45.70,亞洲女性平均為44.90;歐美男性平均為47.68,歐美女性平均為47.34。
會陰高數據是左右兩側坐骨結節最下點的連線與正中矢狀面的交點至地面的垂距,等於身高減坐高,略小於恥骨聯合下緣高。
《AIST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不同身高段的會陰高、(會陰高/身高)×100如表(單位:cm)所示,以供參考:
日本男性
日本女性
身高
會陰高
(會陰高/身高)×100
身高
會陰高
(會陰高/身高)×100
162.9
72.8
44.69
150.1
65.4
43.57
164.9
74
44.88
152
66.6
43.82
167.3
75.4
45.07
154.3
68
44.07
169.1
76.5
45.24
156
69.1
44.29
170.6
77.4
45.37
157.4
70
44.47
172
78.2
45.47
158.7
70.9
44.68
173.4
79.1
45.62
160
71.8
44.88
174.9
80
45.74
161.4
72.7
45.04
176.7
81.1
45.90
163.1
73.8
45.25
179.2
82.6
46.09
165.4
75.4
45.59
181.2
83.9
46.30
167.3
76.7
45.85
如圖所示:同身高,女性會陰高大於男性;但由於(會陰高/身高)×100與身高正相關,身高越大,(會陰高/身高)×100也越大;因此,(會陰高/身高)×100平均值男性略大於女性。
如圖所示,(會陰高/身高)×100極端值男性略大於女性。
(會陰高/身高)×100雖然可以反映出被測者的腿身比,但它在反映身體上下部分的相互比例方面不如馬氏軀幹腿長指數明確和敏感。因此,學術上廣泛使用馬氏指數。

馬氏軀幹腿長指數

身高減坐高等於會陰高。該會陰高是左右兩側坐骨結節最下點的連線與正中矢狀面的交點至地面的垂距,略小於恥骨聯合下緣高。
身材比例
馬氏軀幹腿長指數=[(身高-坐高)/坐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85.10(中腿型),亞洲女性平均為83.41(亞短腿型);歐美男性平均為90.77(亞長腿型),歐美女性平均為89.16(中腿型)。
馬氏軀幹腿長指數是檢測身體上下部分的相互比例(即軀幹與腿的比例)的最可靠和最具有參照價值的量化指標。
《武漢市某高校大學生體型調查研究》(年齡17-21歲),如表所示,以供參考:
馬氏軀幹腿長指數分型(n:男=582;女=484)
超短腿型
短腿型
亞短腿型
中腿型
亞長腿型
長腿型
超長腿型
n
%
n
%
n
%
n
%
n
%
n
%
n
%
1
0.2
38
6.5
176
30.3
249
42.8
93
16
23
4
2
0.3
5
1.2
35
8.3
173
40.8
153
36
54
12.7
4
0.9
0
0
韓國、日本、美國學生馬氏軀幹腿長指數隨年齡的變化,如圖冊所示:

結論

由此可見,用會陰高或身高減坐高表示腿長:同身高,女性腿長大於男性;但由於腿身比與身高正相關,身高越大,腿身比也越大;腿身比馬氏軀幹腿長指數的平均值、極端值均為男性略大於女性。因此,腿長並非女性特徵

粗略判斷腿身比

雙膝過肩與否、腕線過臀線與否、腕線過會陰與否皆可粗略地判斷腿身比,而一字馬高舉過頭例外。

大小腿長比例

大腿長相關指數

大腿長是股骨長,股骨是人體最粗最長的長骨。小腿有兩長骨,即脛骨腓骨,通常小腿長指脛骨長,也有文獻指腓骨長。國人股骨長於脛骨7-10cm,只有脛骨長加上足高后(即脛骨點高),才能接近或超過股骨的長度。而人類的(脛骨長/股骨長)×100平均只有80多。也就是說,我們平常說的運動員、模特或某些人“小腿比大腿長”,一般情況下,只是(脛骨長/股骨長)×100指數比普通人高而已,並不能得出他們脛骨比股骨長。
由於大腿頂端難以找到確定的測點,所以不易進行精確的測量,股骨頭頂端雖是一個較好的起點,但探尋困難且不易準確。在《用於技術設計的人體測量基礎項目》中,大腿長用“髂前上棘點(is)至脛骨點(ti)的垂直距離”表示,該長度大於真正的大腿長(股骨長)。在體育測量中,大腿長大轉子點高(下肢長B)減去脛骨點高小腿長A)表示,該長度小於真正的大腿長(股骨長)。在《服裝用人體測量的部位與方法》中,大腿長用“腿內側自會陰點脛骨點(膝部)的垂直距離”表示,該長度小於真正的大腿長(股骨長)。
身材比例
[(大轉子點高-脛骨點高)/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25.30,亞洲女性平均為25.75;歐美男性平均為24.88,歐美女性平均為25.13。
[(大轉子點高-脛骨點高)/大轉子點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49.53,亞洲女性平均為50.30;歐美男性平均為47.70,歐美女性平均為48.00。
[(大轉子點高-脛骨點高)/脛骨點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98.12,亞洲女性平均為101.21;歐美男性平均為91.20,歐美女性平均為92.31。

脛骨點高相關指數

(脛骨點高/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25.79,亞洲女性平均為25.44;歐美男性平均為27.28,歐美女性平均為27.23。
(脛骨點高/大轉子點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50.47,亞洲女性平均為49.70;歐美男性平均為52.30,歐美女性平均為52.00。

小腿長相關指數

小腿長即脛骨長,是從脛骨點(ti)至內踝點(sph)的垂直距離;採用間接測量的方法,等於脛骨點高減去內踝高
身高小腿長指數=(小腿長/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21.85,亞洲女性平均為21.30。
(小腿長/大轉子點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42.77,亞洲女性平均為41.61。
Crural指數=(脛骨長/股骨長)×100,指數高的人更適於參加跳的運動,幾乎所有跳躍的動物都有非常高的Crural指數,如跳兔、袋鼠、跳鼠等。大腿短、小腿長可謂之羚羊腿
Crural指數可作為人或動物生活地區年均氣溫的衡量指標,低緯度地區的人或動物類群該指數大於高緯度地區的人或動物類群。
不同地區的人Crural指數如圖冊所示:

身高腿圍比例

身高大腿圍指數

大腿圍是經臀股溝點的大腿水平圍長,又稱為大腿最大圍,並非大腿中部圍。正確和錯誤測量方法如圖所示:
正確的測量方法——大腿最大圍正確的測量方法——大腿最大圍
身高大腿圍指數=(大腿圍/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30.86,亞洲女性平均為33.17;歐美男性平均為33.97,歐美女性平均為35.61。
身材比例
身高大腿圍指數、大腿長圍度指數女性均大於男性,差異顯著。也就是說,同身高女性大腿更粗;女性腿相對粗短,男性相對細長。這與體脂分布的性別差異有關,雌激素抑制脂肪在腹部的囤積,增加脂肪在臀部和大腿的囤積,雄激素則剛好相反。
雖然男性的肌肉含量比女性多得多。但1993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女性的下肢肌肉力量達到了男性的60%~70%,而上肢只有男性50%~60%,女性的肌肉更傾向分布於下肢。與男性相比,女性下肢肌肉質量占全身的比例更高。在相同的體重下,女性的下肢肌肉力量和男性幾乎相同,但是上半身的肌肉力量低於男性。因此,女性大腿圍指數大於男性,不僅僅涉及脂肪分布,還涉及肌肉分布。
跳高、長跑運動員等大腿圍大腿圍指數較小,因此,男人腿細腎虛的說法是不妥的。

身高小腿圍指數

身高小腿圍指數=(腿肚圍/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21.14,亞洲女性平均為21.25;歐美男性平均為21.53,歐美女性平均為21.63。

肩臀寬比例

定義

最大肩寬/肩最大寬:在三角肌部位上,上臂向外最突出部位間的橫向水平直線距離。
臀寬/立位臀寬臀部向外最突出部位間的橫向水平直線距離。或稱為髖最大寬,即左右側大腿部最向外側突出點之間的直線距離。用圓桿直腳規測量。此項測量不必考慮大轉子,只採用大腿部向外側最突出之點。

標準數據

(最大肩寬/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26.62,亞洲女性平均為25.63;歐美男性平均為28.01,歐美女性平均為26.55。
(臀寬/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19.12,亞洲女性平均為20.78;歐美男性平均為19.47,歐美女性平均為21.03。
(臀寬/最大肩寬)×100:亞洲男性平均為71.85,亞洲女性平均為81.09;歐美男性平均為69.50,歐美女性平均為79.22。
由此可見,男性肩寬臀窄,女性肩窄臀寬,兩性差異顯著。

肩寬、髂寬、髖寬比例

定義

肩寬/肩峰寬:左、右肩峰點(a)之間的直線距離。
兩髂嵴點間寬/骨盆寬/髂嵴間寬/腹寬/髂寬/髂嵴間徑:左、右髂嵴點(ic)之間的直線距離。
大轉子點間寬/大轉子間寬/髖寬:左、右大轉子點(tro)之間的直線距離。

男女差異

身材比例
肩寬(肩峰寬)、髂寬(骨盆寬)、髖寬(大轉子間寬)這三個寬度正好將人體軀幹分成兩個梯形,如圖所示:
一般正常兒童少年,(髂寬/肩寬)×100和(髂寬/髖寬)×100兩指數變化規律如圖所示:
從圖中看出,(髂寬/肩寬)×100指數,男性從小到大無顯著差異,有一定穩定性,易於預測。而女性隨著進入青春發育期,由於骨盆寬度增加,(髂寬/肩寬)×100指數從12歲後逐漸增大,到16歲後才能穩定下來。從12歲到16歲的4年間,該指數平均增大6.8%。由於12歲以後骨盆向橫向增長明顯,女性肩本身又比男性窄,所以女性(髂寬/肩寬)×100指數高於男性。
(髂寬/髖寬)×100指數,一般男少年各年齡組間無顯著差異,變化相對穩定,易於預測。女少年在8歲以前趨向男性,隨著青春發育期的到來,女性化逐漸明顯,髖部的增寬使指數下降與男性有明顯的差別。
身材比例

標準數據

身高肩寬指數=(肩寬/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23.19,亞洲女性平均為22.55;歐美男性平均為23.31,歐美女性平均為22.06。
身高骨盆寬指數=(骨盆寬/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15.83,亞洲女性平均為17.45;歐美男性平均為15.43,歐美女性平均為16.22。
(大轉子間寬/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17.89,亞洲女性平均為20.00。
肩寬骨盆寬指數=(骨盆寬/肩寬)×100:亞洲男性平均為68.10,亞洲女性平均為76.72;歐美男性平均為66.17,歐美女性平均為73.53。
髖寬指數=(骨盆寬/大轉子間寬)×100:亞洲男性平均為88.75,亞洲女性平均為82.65。
軀幹寬指數=(大轉子間寬/肩寬)×100:亞洲男性平均為77.16,亞洲女性平均為88.68。
由此可見:男性肩寬平均值大於女性,(肩寬/身高)×100平均值大於女性。女性骨盆寬平均值和男性差不多,(骨盆寬/身高)×100、(骨盆寬/肩寬)×100平均值明顯大於男性。也就是說,男性肩寬骨盆窄,女性肩窄骨盆寬,兩性差異顯著。
女性大轉子間寬平均值略大於男性,(大轉子間寬/身高)×100、(大轉子間寬/肩寬)×100平均值明顯大於男性,(骨盆寬/大轉子間寬)×100平均值明顯小於男性。

偽概念“假胯寬”

假胯寬”理論把髂嵴間寬定義為真胯寬,把大轉子間寬或者臀寬定義為假胯寬

測量值

“假胯寬”理論認為,正常人髂嵴間寬大於大轉子間寬,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是股骨內旋所致。其實不然:
(1)人們常說“男性骨盆窄,女性骨盆寬”,這其實是相對於身高而言,同身高女性骨盆更寬(身高骨盆寬指數女性大於男性)。就骨盆寬平均值而言,男女差不多,也不是在每個地區女性都大於男性。
(2)其次,骨盆寬又稱為髂嵴間寬,是腹寬,而不是臀寬大轉子點間寬才接近臀寬;三者關係為——骨盆寬<大轉子點間寬<臀寬
(3)在人體尺寸平均值中,只有大轉子點間寬和臀寬測量值,女性始終略大於男性。同身高,兩性差異極其顯著。也就是說,女性髖關節更寬,從腹部至髖部的寬度增加得更為明顯,構成了女性特有的曲線美。相關數據如下:
項目
男女差
身高(mm)
1714
1591.3
122.7
骨盆寬(mm)
272.2
263
9.2
(骨盆寬/身高)×100
15.88
16.53
-0.65
大轉子間寬(mm)
306.7
318.2
-11.5
(大轉子間寬/身高)×100
17.89
20.00
-2.10
(骨盆寬/大轉子間寬)×100
88.75
82.65
6.10
臀寬(mm)
327.80
330.70
-2.90
(臀寬/身高)×100
19.12
20.78
-1.66

原因

女性由於兩側轉子間距離較寬,股骨向中線傾斜角度較大(Q角較男性大,頸乾角較男性小),兩側大轉子更為突出。
身材比例
人體身軀下部的最寬處,女性是在大轉子下方,與臀部的臀褶相對應。
身材比例
女性通常在股骨大轉子下方和大腿外側面的上部有大量的脂肪堆積,向前與大腿前面的脂肪相連,向後與臀部脂肪相接。
雌激素促進脂肪在臀部和大腿的囤積,抑制脂肪在腹部的囤積。臀部和大腿儲存的脂肪含有Omega-3多不飽和脂肪酸(即DHA),這種不飽和脂肪酸是胎兒大腦發育不可缺少的。
通過各種方法也許可以減少轉子下脂肪,即臀寬減小,不斷接近大轉子間寬。然而,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卻是不變的。

結論

綜上所述,無論男女,大轉子間寬都大於骨盆寬,而且女性轉子下脂肪囤積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學術上也不存在“假胯寬”一詞。因此,“假胯寬”是偽概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