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百越部落的簡稱)

越人(百越部落的簡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越人,是百越地區古越人的簡稱,百越之地諸部落常統稱為越人。《漢書·地理志》注引臣瓚曰:"自交趾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包括長江以南沿海一帶的“吳越”、“閩越”、“揚越”、“南越”、“西甌”、“駱越”等等。

秦後,隨著中原人的南遷,越人中廣東地區的南越、西甌、駱越等部落演化為今天廣東地區的壯族瑤族畲族等少數民族,而在廣西、越南地區的雒越及西甌兩大部落,則與其他族群共同演化為今天的京族壯族瑤族黎族布依族傣族侗族畲族仡佬族毛南族等的少數民族,也有部分流徒海外演化成其他的民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越人
  • 外文名:More people
  • 範圍:長江以南沿海一帶
  • 族群古越
  • 後裔:京族、瑤族、壯族等民族
介紹,文化,

介紹

古越人在遠古秦時代一直在長江以南的沿海一帶及越南北部地區繁衍生息。在先秦古籍中,對於東南地區的土著部落,常統稱之為“越”。在此廣大區域內,實際上存在眾多的部落,各有種姓,故不同地區的部落又各有異名,其中“吳越”(蘇南浙北一帶)、"東甌"(浙南)、“閩越”(福建一帶)、“揚越”(長江中下游、江淮之間,包括江西湖南局部)、“南越”(廣東一帶),而“西甌”(廣西一帶)、“駱越”(越南北部和廣西南部一帶)是京族、黎族等先民。因此,“越”又稱被稱為“百越”。百者,泛言其多。
百越的百是多數、約數,而不是確數。百越是對南方諸部落的泛稱。夏朝稱“于越”;商朝稱“南越”;周秦時期的“越”除專指“越國”外,亦同樣是對南方諸部的泛稱。周朝稱“揚越”、“荊越”;戰國稱“百越”。《漢書·地理志》注引臣瓚曰:"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逸周書·王會解》又有“東越”、“歐人”、“于越”、“姑妹”、“且甌”、“共人”、“海陽”、“蒼梧”、“越區”、“桂國”、“損子”、“產里”、“九菌”等諸越小部落名稱。
商周時期的越人”指長江下游的越國人(今江浙地區),越國人是最早種植水稻的群體,冶煉技術處於同時期的領先地位,冶煉技術比較先進的代表人物有歐治子干將莫邪等。曾鑄造了數把寶劍,如龍淵太阿工布等。根據有關文獻的記載,早在商、 周時期,就有被稱之為“越”,生活在長江下游的沿海地區。

文化

據考古顯示,距今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遺址,可能就是某一部落越人創造的文化。河姆渡遺址發現了稻穀、稻草和稻殼的堆積,是當時世界發現最早的稻作文化,後來在黃河流域的裴李崗遺址賈湖遺址和長江中游流域的彭頭山遺址以及廣西隆安大石鏟文化遺址等地發現了更早的稻作文化。在南北各地多個發現有早期水稻遺存的重要遺址中,英德雲嶺牛欄洞遺址是近20年來擁有較重大發現的遺址,也是廣東發現有水稻遺存最早的遺址。廣東英德牛欄洞遺址研究人員公布了一些新的考古研究成果,將該遺址出土的水稻矽質體年代前推至最早1.4萬年前,並據此推斷牛欄洞很可能是嶺南乃至世界稻作文明的源頭。
出於群居的生活條件,古越人主要靠農業生產維持生計,其中以種植水稻為主。越人從事農業因此十分重視時令。與其他人群相比,古越人的耕種技術達到了很高的深耕水平。不僅在種植方面取得很高的效益,越人還擅長家禽家畜養殖。但以前規模較小,以家庭經濟為主。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養殖業逐漸成為主要行業,且規模不斷擴大。手工業也相當發達,主要行業為糧食和食品加工、紡織製衣、制陶、編織、打鐵等。
百越人的鑄劍技術聞名天下,吳越故地是春秋時代青銅寶劍的故鄉。干將和莫邪的故事流傳甚廣,浙江莫乾山即由此得名,並由劍池遺址。因浙江越人擅長鑄造和使用青銅劍,所以在古越人居地每每發現有青銅劍遺存;1965年在湖北出土一把越王勾踐劍,1973年在湖北江陵又出土一把越王州句劍。越國的冶煉技術也處於同時期的領先地位,出現了歐治子干將莫邪等鑄劍大師。
百越人不但鑄劍技術高超,越人也擅長航海。越人“水行而山處”,素以善制舟楫,巧於馭舟,創建水師,富於航海經驗而著稱於世。古籍在記載越人製造舟船及有關水上活動時,多以“舟楫”連稱。《淮南子·主術訓》曰:“巧工之制木也,大者以為舟航柱樑,小者以為楫楔”。《周易·繫辭》云:“舟楫之利,以濟不通”。
在浙江省仙居各地已發現9處岩畫總面積約3000平方米,總體保存完好。典型圖紋有蛇形、鳥形、鳥頭魚身形、馬形、太陽形、人像形、柴刀形、鋤耙形、棋盤形等220多個,其中蛇形、鋤耙形圖紋較為普遍。據有關專家初步考證,這些岩畫為商周至春秋戰國時期古越先民所刻,是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面積最大的岩畫群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