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

毛南族

毛南族是中國人口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民族語言為毛南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通用漢文。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廣西環江縣的上南、中南、下南山區,貴州平塘縣、獨山縣交界的卡蒲河、六硐河河谷地帶等地,其餘散居在環江縣內的水源、木論、川山、洛陽、思恩等鄉鎮,以及周圍的河池、南丹、宜山、都安和貴州的惠水等縣(市)。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毛南族總人口數為101192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毛南族
  • 語言:毛南語
族稱,歷史,政治,經濟,文化,信仰,飲食,建築,服飾,語言,禮節,教育,文學,體育,藝術,音樂,舞蹈,雕刻,編織,習俗,節日,婚戀,喪葬,名人,

族稱

廣西毛南族自稱“阿難”或“哀南”(單稱)、“窘南”(眾稱),意思是“這個地方的人”。譯成漢語即是“毛南人”的意思。壯族人對毛南族的稱呼是“布南”、“穩毛南”等,譯意也是“毛南人”。
毛南族毛南族
“毛南”之稱源自地名,最初見於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年)周去非所著的《嶺外代答》,該書稱:“自融(州)稍西南有宜州。宜處群蠻之腹,有南丹州、安化三州一鎮,荔波、贏河、五峒、茅灘、撫水諸蠻。”這些地方包括了今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和相鄰的南丹縣,以及緊鄰的貴州荔波縣境。“茅灘”又寫作“茆灘”,當時“三南”地區被稱為“茅灘”,謂此地人“茅灘蠻”。爾後的漢文古籍、碑文亦有用同音異字“冒南”、“毛難”、“毛南”之類記載該地區及其行政單位名稱。如元明時代稱“茆灘團”、“茆灘堡”等等。乾隆年間(1736-1795年),毛南人立有《譚家世譜》,碑文中開始出現“毛難土苗地方”、“毛難甲”,“來毛難安處”的記載,此乃毛南族名稱的正式出現。
1956年7月經過民族識別,正式確定毛南族為單一民族,稱為“毛難族”。1986年6月根據本民族意見,國務院批准改為“毛南族”。貴州的毛南族自稱“哎繞”、“印吞”、“哎吞”等,也是“本地人”、“自己人”之意。其他民族則稱他們為“偒僙”或“佯僙”等,1990年7月27日才正式確認為“毛南族”。

歷史

據毛南族大姓譚姓家譜載,始祖譚三孝在明嘉靖(16世紀中葉)年間從湖南省常德府武陵縣輾轉遷來毛難土苗地方,與當地人通婚,繁衍生息而形成民族共同體。
對於毛南族的族源,史料記載較少,方誌碑文族譜記載亦不詳。一般認為毛南族與布依族、仫佬族、仡佬族等南方民族有淵源關係,都是由嶺南百越支系發展而來的。
殷商時期,百越人就活躍在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毛南族是由秦漢以前的“駱越人”,隋唐時期的“僚人”發展而來。宋元時期,部分僚人與侗水語支諸民族被統稱為“伶人”。《廣西通志·諸蠻》載:宋高宗紹興時,“安撫使呂願中誘降諸蠻伶、儂、僚、侗之屬三十一種,得州二十七,縣一百二十五,寨四十,峒一百七十九”。伶、儂、僚、侗這些山地民族歸順後相互交流融合。明清時由“伶人”之一支“苦亻賣 伶”同其他民族在環江三南地區融合形成毛南族,在貴州則稱“佯僙”人。從這些史料中我們可以看出毛南族由駱越、僚人、伶人、“佯僙”人、苦亻賣 伶到最後形成一個民族共同體的發展歷程。
毛南族毛南族
為了反抗封建統治階級的壓迫,毛南族人民曾不斷起來鬥爭。宋慶曆四年(1044年)以思恩縣(今廣西環江縣)人區希范為首的反抗鬥爭,就曾攻破環州等地,鬥爭持續一年之久。清乾隆年間,貴州毛南族劉兵頭、劉同老、劉啊福等,聯合反抗當地楊氏土司的統治與剝削。太平天國革命時期,石達開回師廣西時,不少毛南族人民參加了太平天國軍。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紅七軍北上經過毛南族地區,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抗日戰爭時期,毛南族人民回響黨的號召,和漢、壯等族人民一起,組織了抗日人民游擊隊,迎頭痛擊日寇,一直堅持到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1949年10月,毛南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和漢、壯等族人民一起,組織了200多人的一支武裝隊伍,殲滅了企圖盤踞在毛南族地區的國民黨偽保全第七團,俘敵100多人,繳獲150多桿槍,有力地配合人民解放軍解放了毛南族地區。在長期的共同鬥爭中,毛南族人民與漢、壯等族人民的關係日益密切。

政治

新中國成立前,毛南族地區基本處於一種政族合一的自治行政建制中。毛南族都以同姓同族聚居,各個家庭以同宗共祖的關係聚居在—個村屯之中,一般一個姓氏為一個村峒。貴州平塘縣的毛南族以劉、石姓為主。環江縣毛南族以譚姓最多,約占本民族總人口的70%以上。此外還有韋、覃、袁、盧等姓。村落依山而建,多則幾十戶、少則十來戶人家建立小村莊,最大的也不超過百戶。毛南族的村落,分別稱為“龍辦”(村)和“曉桐”(峒)。“龍辦”居住的戶數較多,有20戶至五、六十的,甚至多達100多戶到200多戶的。“曉桐”少則3~5戶,多則有30到40戶,有的為了開墾一座山地,單家獨戶住在半山腰或山頂上。
據歷史記載,廣西毛南族地區元代為思恩縣地,屬慶遠路管轄。明正德元年(1506年)思恩縣改屬河池州。在思恩實行鄉、里、甲制,全縣分4鄉23里39甲。清代,思恩縣屬慶遠府。歷代行政建置和隸屬關係更替不迭。鹹豐年間,全縣分前、中、左、右、後五團,團下設甲,實行軍政合一的“團甲制度”,毛南族地區屬後團管轄。光緒年間,這裡設“毛難甲”,屬思恩府鎮寧鄉。“甲”之下有上、中、下三“額”,“額”設“團總”。“額”以下又分“牌”,“牌”有“牌頭”,一般管轄十戶。辛亥革命後,也一直沿用了清代的團甲制度。1933年以後,又推行鄉、村、甲制,毛南地方分設上南、中南、下南三個鄉。上南鄉轄隆盛、寶樓、普理、高嶺、玉環、中樂、柴門等村43屯。中南鄉轄信甫、社漠、上八、仁義、上義、敢強、昌崖(含南昌、松岩)、信洞、木洞等村21屯。下南鄉轄六圩街以及波川、孟仁、景陽、鳳夏、建在、醒龍、希遠、後肯、宿邦等村24屯。
明末清初時期,環江縣毛南族地區就已經有了一種稱為“隆款”的社會組織,由公眾推舉德高望重的男子為“村老”(貴州毛南族稱之為頭人或寨老),主持內部公共事務及婚喪嫁娶等活動。直到民國時期毛南族聚居的玉環、下城、堂八、波川等鄉村都還保留有這種組織的殘餘。由“村老”主持制訂出人人必須遵守的鄉規民約,稱為“隆款”或“議榔”和“保苗會”,以維護所轄村屯的共同利益與安全。“隆款”規定的法規條文有刻碑或寫上木板立於有關村屯前的,也有口頭傳誦的。如貴州毛南族每年春耕前,以寨為單位召開寨戶“保甲會”,制定“保苗法”,以管理當地社會秩序和生產秩序。還經常召開“寨老”聯席會,由“寨老”群集協商各寨的共同事務,協調各寨關係,交流執行“榔規”的經驗和得失。
除了村老,毛南族自然村中還有前面提到的牌頭以及學董、武相公、文相公。“牌頭”由村民推選出來或政府任命負責催糧,不管民事糾紛,但村、峒有事,“匠講”去調解時,也請他去旁聽。“學董”是毛南族各村、峒負責辦學的長者。村、峒的武相公則必須精習拳術武藝,掌握一套騎馬、射箭的本領,曾到縣或府去應試過,考中合格才賜武相公稱號。據說考中武相公的,上面派人送來“報條”,到家燃放鞭炮祝賀,把“報條”貼在大門邊。這樣他就被公認為村、峒的武相公了。武相公負責辦拳術學堂,召集年青人學武強身健體。除義務傳授武藝外,如有外敵入侵,他即組織團練抵禦。有時逢年過節,武相公還帶隊表演武術助興。
1949年11月24日,思恩縣城解放,1950年1月1日正式成立思恩縣黨政機關。新中國成立後,毛南族地區人民積極配合新政權,開展清匪反霸鬥爭和土地改革,建立了人民政權,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翻身做了國家的主人。1984年9月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上南和下南兩個毛南族鄉。1986年11月1日,國務院又批准撤銷環江縣,設立環江毛南族自治縣。1990年2月14日,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環江毛南族自治縣自治條例》。該條例的制定和執行是環江毛南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1992年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平塘縣卡蒲毛南族鄉。

經濟

毛南族主要從事農業生產,以飼養業和副業為輔,主要種植雜糧,少數地區種植水稻。由於耕地不足,人們惜土如金,注重精耕細作,多實行輪種、間種、套種。牛不僅是毛南人耕田種地、運肥拉柴的好幫手,而且飼養菜牛也成了毛南人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
長期以來,毛南族地區發展緩慢。明末,他們還使用著木製的鋤頭和犁耙。到了清代,才比較廣泛地使用各種鐵制工具,土地也開始逐漸集中,階級分化明顯。這時,出現了不少貧無尺寸的“達火”(相當於僱農),只有少量土地的“挨火”(相當於貧農),自給自足的“馬無”(相當於中農),以及占有大量土地的“分乃”(相當於地主、富農)。“分乃”通過地租、高利貸和僱工,對“達火”、“挨火”進行殘酷的剝削。高利貸的年利率高達100%。農民租種地主和富農的土地時,要自己出種子、肥料。一般要先負責交10~20%賦稅,剩下的主佃平分,實際農民收入只有30~40%。此外,還存在有少量的奴婢,系由地主買來,或因債務淪沒,終身為地主服役。當時,“田峒”中的可耕地和大片山林,已全部為私人所占有,只有少量距村較遠的石山和牧場,才有村屯所共有,但是也很快被“分乃”侵奪了。
毛南族毛南族
直到新中國成立前,毛南族地區交通不便,糧食不足,人畜飲水和出行都很困難。農業生產條件還很差,當時使用的鐵制工具仍較簡陋,農田翻土主要使用鋤頭和腳踏犁,收割稻穀一般使用禾剪,效率低下,產量也不高。水稻畝產量200~300斤,少數爛泥田(俗稱冷水田)畝產只100斤左右,紅薯畝產200~300斤,玉米畝產僅有100~200斤。加之遭受地主、富農的殘酷剝削,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積極帶領毛南族人民興修水庫、山塘、人蓄飲水池,大搞農田水利建設。環江毛南族山區先後修建了蓄水6萬立方米以上的水庫5座,特別是修建了容水量達130萬立方米的南川水庫,使毛南山鄉農田的灌溉得到了保證。還建造山塘水櫃100多處,做到屋頭村尾有水池,有的地方還用上了自來水。貴州平塘卡蒲毛南族鄉共建水池、水窯453口,可以蓄水16282立方米,還鋪設12.95公里的人飲管道,有的村還用上了自來水。人蓄飲水問題的有效解決從根本上改善了毛南族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

文化

信仰

毛南族信仰多神。明末之前,毛南族以信奉原始宗教為主。清初,正一派道教傳入毛南族聚居區。後來道教在同毛南族文化的合流中,占據了主要地位,形成以敬神跳神(還願)為主的所謂“武教”,以打齋送終為主的所謂“文教”,以及由兩班人馬合作的水陸道場。在從事宗教活動的神職人員中,有鬼師、道士、巫師、鬼谷先生、法童等,他們統屬不同,分工明確,專門從事法事並收取一定報酬。掌管敬神法事者,毛南人稱為“博套”,也即“武教”,又叫“師公”或“鬼師”。
許願和還願是毛南人最主要、最普遍的集體宗教活動。毛南族凡有事都要事先起願,一般小願自己在神明前聲明就行了。如果能如願以償,就要按所許的願來還願。毛南話稱“還願”為“肥套”,是向萬歲娘娘求子和向其他神祈求出入平安、人丁興旺,一年四季風調雨順的還願活動。還願活動分“黃筵”和“紅筵”兩種,“黃筵”是單家獨戶向神祈求的小範圍祭祀活動,而“紅筵”則規模比較大、儀式繁多。除請師公來跳神舞外,還要殺雞、鴨、牛、豬等18頭牲畜作祭品,如果這一代沒做,下一代要償還,所用祭品要翻倍,法事時間更長。

飲食

毛南族的食糧以大米、玉米為主,高粱、小米、紅薯、南瓜為輔。他們的飲食習俗中一個最大特點就是“百味用酸”。喜愛醃製酸肉、酸螺螄、酸菜,都是待客的傳統佳肴。酸類食品很多,尤以“毛南三酸”最有名,亦即毛南人自稱的“腩醒”、“索發”、“瓮煨”。“腩醒”就是把豬、牛肉切成薄片,拌用生鹽醃透,放置兩三天等水份乾後,將適量的香糯米蒸熟成飯,爾後放在簸箕里涼冷,與切好的肉片揉搓均勻,放在壇里壓緊密封。在壇里醃製時間越長味道越鮮美。用“腩醒”待客,是毛南人熱情至深的標誌。“索發”是一種酸味特異的螺螄湯。其製作方法是把洗乾淨的釘螺用豬油乾炒,待透熟發香後,趁熱倒入壇里密封三個月後再揭蓋吃用。“瓮煨”是一種鹽水酸菜罈。用來醃製各種蔬菜,如蘿蔔、豆角、黃瓜、生薑、辣椒等,這種酸菜罈可以防止瓜果蔬菜放久變壞。
毛南人除了以米煮成飯、粥外,日常還喜歡用主糧或雜糧製作成各種各樣的食品,如“毛南飯”、“糯米糍粑”、“甜紅薯”等。飲酒是毛南人的一大嗜好,凡辦喜事、喪事和客人到家,都要喝酒。幾乎家家戶戶都自己用大米、玉米、紅薯、南瓜等釀白酒,酒的度數不高,一般20度左右。毛南族成年男子大都吸菸,但都抽本地產的旱菸葉,很少用外地煙。

建築

毛南族人的居室為乾欄式樣。乾欄內外山牆全是以木、石為構架,面闊三開間,中間是廳房,兩邊是廂房。乾欄一般為上下兩層,上層住人,下層圈養牲畜和堆放農具、柴草以及其他雜物,門外有曬台。這樣的建築結構採光充足又可以防潮且結實穩當。
毛南族居住大石山區,到處有石頭,因此房基或山牆多用精製的料石砌成,用長條石製成登門的石階,毛南話叫“突結”(意即石梯)。
乾欄的樓柱也是石柱,連門檻、曬台、牛欄、桌子、凳子、水缸、水盆等也都是石料壘砌或雕鑿的,不少家庭在這些石制用品上都雕刻有花鳥魚蟲圖案,既經久耐用,又美觀悅目。20世紀80年代以後,乾欄式建築逐步淘汰,改修硬山擱檁式建築和磚混結構的方盒式樓房,一般也是兩層,也有個別經濟較好的樓房修建3~5層高的。

服飾

毛南族服飾與附近的壯族、仫佬族相似,據性別、年齡、季節、用途和社會地位的不同,形成了各種類型和樣式。
毛南族
男女都喜歡穿著藍色和青色的大襟和對襟衫,忌穿白色衣服,只有喪事時才穿。男裝稱為五扣衣,不鑲花邊。它的特點是有五顆晶亮的銅扣,所以毛南語稱“骨娥妮”,意即五顆扣的衣服。領扣一顆,右襟三顆,和領扣垂直相對,肚臍位置還有一顆,下面開襟。衣服口袋縫在右衣襟里不外露。盛裝時頭纏黑頭巾,長約八尺。從左至右有規律地纏在頭上,頭巾一端有布須,露出頭頂,走起路來,布須抖動,形似小羊角,故稱羊角巾,毛南話叫“掛爪”。盛裝時還要腰纏八尺長的黑色腰帶。腰帶的兩頭用紅、綠、黃、藍、白絨線鑲成鋸齒形的布須。纏腰兩頭有顏色的布須外露,下面穿寬筒褲子,腳穿白底黑面的布鞋。
毛南族婦女多穿青色或藍色右襟上衣,女裝最大的特點是鑲有三道黑色花邊的左開襟上衣和褲子。衣服大多數是青色或藍色的布料,配上銀飾和頂卡花,穿著端莊秀麗,樸素大方。姑娘們還繫上一小塊長方形的圍腰,上邊繡著美麗的花紋圖案。配上銀飾手鐲,藍白相襯。
毛南族婦女愛穿繡鞋,有“雙橋”、“貓鼻”、“雲頭”等三種款式。“雙橋”鞋用紅、綠兩種顏色,在鞋面上鑲成兩條花邊,像兩座石拱橋橫跨河面,也像一對彩虹吸水,因而得名。“貓鼻”鞋用五色花帶,在鞋面上構成勾頭的鞋面繡有雲藕圖案,精緻素雅。這些繡花鞋,通常放在箱子裡保存,赴喜宴和走親戚時才拿出來穿。平時在家穿黑色布鞋。
花竹帽花竹帽
毛南族的銀器飾物除了常用的銀手鐲、耳環、銀項圈外,還有銀麒麟、銀環、銀簪、帽飾、銀顫花、銀釵、銀梳等。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毛南人的服飾也在更新變化,昔日藍靛染制的青、藍色土布正為紅藍黑紫多種顏色的西服、休閒服等所代替,一些富有山鄉特色的民族服飾,只有在喜慶節日才能一睹風采了。

語言

毛南族使用毛南語,一般認為屬漢藏語系的一種語言。毛南族人民由於長期和壯族、漢族、布依族人民相互交往,許多人都能操壯語、漢語或布依語,並通用漢文,用漢字記載本民族的民歌、民間傳說、歷史故事等。為彌補本民族無文字的缺陷,在歷史上,毛南族人民還模仿漢文形聲字的結構方式,假借漢字的音、義來拼寫毛南語,構成“土俗字”,用以記載本民族的史詩、民歌和宗教經書等。
2010年後出現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毛南文字拼音方案。現流傳於部分毛南族知識分子中。文字詳情見“毛南網”。句法特點粗略來說屬SVO類型(即主語+動詞+賓語),如Maenz(他/她)bai(去)her(集市)“他/她去趕集/趕墟”;中心語位於修飾語之前,如mus(豬)naem(黑)“黑色的豬”。
毛南語語法毛南語語法
現代政治經濟辭彙多為西南官話借詞,而老的漢語借詞多為平話借詞。語音方面,一般認為有8個聲調(實際只有6個能區別意義的調值);毛南語的聲母系統(80多個聲母)比漢語(約20個聲母)、壯語(約30個聲母)等要複雜。毛南人多通壯語及漢語,受過學校教育者通漢文。毛南地區國小、中學採用漢語課本,用漢語國語講授,但國小老師討論教案多使用毛南語。毛南族聚居的中心區--下南鄉政府日常語言通常是毛南語。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政府官方語言是漢語西南官話。毛南族的另外一個分支(約占人口1/3)聚居於貴州南部的平塘、獨山等縣,通用“揚黃話”,所以也叫“揚黃人”(見陸天橋著《毛南語語法》美國佛羅里達:環球出版社。2008)。

禮節

毛南族人傳統的人生禮儀也很有特點。婦女在懷孕期間,家裡人就會請師公來祭祀鬼神以解脫災難,叫“祭解”,好讓孕婦能夠安全度過孕期,胎兒順利出生。“祭解”有七種方式:血盤解、血羅解、落井解、半路解、七井關、平頭殺解、七令關刀。孩子出生後,還要舉辦一系列的儀式,如辦“三早會”、“賣貓月”、“肥固幾”等。“賣貓月”毛南話叫“別年貓”,是在孩子出生後的第33天舉行,就是母親產後的第一次串門。要串哪一家,先向對方預告,讓對方有所準備,以便回贈一些禮品。老人說:回贈禮品,以後孩子才不咬衣角和手指。“肥固幾”是僅次於婚筵的一次較大規模喜宴。多在孩子滿五、六個月時舉辦,也有的孩子滿一周歲時舉辦,很少超過兩周歲才舉辦。屆時,主家的親戚朋友都送禮包祝賀,外婆家的親戚、房族都贈送背帶、被單等物。
毛南人年過六旬,如果身體虛弱多病,民間稱之為“倒馬”。“倒馬”就要找算命先生選擇吉日“扶馬”,俗稱“添糧補壽”,過去毛南人認為,人老體弱多病,吃了“百家米”就會早日恢復健康,延年長壽。“添糧補壽”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家庭經濟較寬裕的,由子女籌辦幾桌酒菜,請親戚朋友到家裡來,給老人“送糧補壽”,並請一位師公來舉行“添糧補壽”儀式。這種活動一般放在重陽節舉行。另一種是家庭經濟較困難的,辦不起“添糧補壽”儀式,就由老人自己趕圩“討糧補壽”。到了趕圩日,老人先準備好一些零碎錢,上街到米糧行沿攤討米。老人來到米攤前,先向賣主討話說:“我向你討要一點米,可以嗎?”賣主見老人家來討米,知道是“添糧補壽”用的,也樂意獻“糧”。老人自己抓上一把米,然後向米籮里丟下幾分零碎錢,表示酬謝。討了幾十攤,約得三四斤米就可以了。討來的這些米,回家後專門給老人吃用,直至吃完為止。這樣討米只趕一圩,吃完了如果身體還沒有恢復健康,仍要辦酒席舉行“添糧補壽”儀式,請親戚朋友來“送糧補壽”。這種習俗體現了毛南族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直到現在還流行。

教育

毛南族素有尊師崇文的優良傳統。早在宋代慶曆七年(1047年),思恩縣就開始有儒學訓導(衙署)。明代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創建學宮。18世紀以後,毛南山鄉普遍設立了私塾。清末民初,上南鄉設有8個塾館。
辛亥革命前後,隨著民主思想和文化科學知識的廣泛傳播,學館、私塾改辦為鄉村國小,以滿足更多的兒童上學的願望。20世紀30年代初,不少毛南族人家把自己的子弟送到思恩縣城、慶遠(今宜山)、柳州、桂林等地就讀中學或師範。
但是,毛南族地區的教育總體還是非常落後。直到1950年,整個下南區只有國小24所,其中兩所中心校,在校學生1229人。

文學

毛南族口頭流傳的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民間歌謠、謎語笑話等相當豐富,真實地反映了毛南族人民的道德觀、價值觀和藝術修養。
已蒐集到的毛南族民歌曲調有30餘種,散文類作品200多篇,韻文歌詞3萬多行。象《盤古的傳說》、《三九的傳說》、《水牛的上牙是笑落的》、《太師六官》、《頂卡花》、《七女峰》、《盤古歌》、《十二月歌》、《要吃嫩筍等四月》、《恩愛石》等都為毛南族人民世代傳頌。

體育

毛南族人民在農閒節慶之間依天時地利舉行一些體育項目。主要體育項目有同填、同頂、打陀螺、打棉球、地牯牛、拋沙袋、走三棋等。其中“同填”、“同頂”還曾參加過廣西壯族自治區和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並獲獎。
“同填”,就是兩人對抗的意思。進行這種比賽時,在地上畫出一個直徑3米左右的圓圈。圓圈大小,可根據場地大小隨意而定。圓圈中間畫一條筆直的中線。比賽時,運動員前臂屈在胸前,雙手握左右上臂下端肘關節,雙腳叉開50公分左右,身體下蹲,運動員用全身力量沖拱對方。被拱出圈外者為輸。“同頂”和“同填”比賽規則差不多,它是用一根二米長、直經約八公分的木槓,木槓中間系一條紅布(繩子也可以)。比賽每隊3人或4人(也有一對一的),運動員腰扎一條腰帶,沒有腰帶的可用幾層布墊腹部,比賽開始,甲乙運動員面對面各站中線一米,木槓中間系的紅布(或繩子)對準中線,裁判員提起木槓,運動員各雙手握緊木槓的一端,置於自己的腰帶或塹布上,打開左腳或前弓後箭。哨聲一響,雙方用力對頂,誰被頂倒或被頂出線外,就算輸了。如果是多人,在上面的一人則踏在下面的人交叉手掌的掌心上,成騎馬狀,手和肩頂住木桿,全隊人同心合力,把木桿的中心懸垂線頂過對方規定線的一方,便是勝方。
“地牯牛”是貴州平塘縣卡蒲鄉毛南族喜愛的一項體育活動。與“同填”相似卻又有所不同。比賽在平地上舉行,先在劃出中線和邊線,而後兩人在中線用頭頂著頭,或肩抵著肩,形成“鬥牛”。《廣西通志》稱:“以首觸撞若羊”說的就是這項活動。比賽宣布開始,兩人用力頂抵,誰被抵到邊線外,誰就輸了。

藝術

音樂

毛南族是一個善歌的民族。毛南民歌內容豐富,體例獨特,常用的有“比”、“歡”、“排見”、“耍”四種。
毛南族毛南族
七字一句,八句一首,叫做“比”,因兩句之後有一尾音“囉嗨”,故又叫“囉嗨”歌。
在節日對唱的五字一句、四句或八句一首的祝賀歌,謂之“歡”。
由一人獨唱、敘述歷史故事和祖先來源的敘事歌,則以七字為一句,四句為一首,由若干首合成一組,再由若干組合成篇,一篇少則十多句,多則幾百句不等,叫做“排見”。
“耍”則是一種輕快活潑的小調式童謠兒歌,每句五字,四句一首,屬兒歌類。

舞蹈

“毛南戲”源於民間,形成於道教跳神節目,多是一些反映古代勞動人民的鬥爭生活和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以及民間傳說等傳統劇目。毛南戲集歌舞、話劇、民歌、民謠及“師公”的舞姿於一身。表演時,對白和歌舞並用,有二胡、笛子、嗩吶、銅鼓等伴奏。
《毛南族舞蹈》 陳玉先《毛南族舞蹈》 陳玉先
貴州毛南族舞蹈更是形式多樣,猴鼓舞、火把舞、攔門舞等種類繁多。

雕刻

毛南族的雕刻很有名。
在異彩紛呈的石雕藝術中,石墓的雕飾最有特色。如今存留在下南鄉堂八村東南鳳騰山上的古墓群就是毛南石雕的典型代表。這裡是毛南族祖先的“陵園”,有大小古墓700多座,毛南族的始祖譚三孝就葬在這裡。這些墓全用大塊大理石砌成,墓碑、拱門、石柱矗立,在上面雕刻有刀筆渾圓、凝重工整的楷體書聯、墓誌以及精緻優美、多姿多彩的故事圖案。石墓柱擎著重檐石樓閣,上刻武士躍馬揚鞭、姜太公江邊垂釣、儒生寒窗苦讀,以及雷王、水神等形象。兩墓柱之間靠里是巨形墓碑,碑兩側刻有大幅輓聯,聯邊雕刻著鳳凰、畫眉、仙鶴、蝙蝠、游魚、梅花鹿、仙桃、蒼松、水仙、大象等栩栩如生的圖案,以象徵吉祥、長壽、厚祿、清廉等祝願和讚頌。古墓群就像一座樓閣更迭的古城,是毛南山鄉的藝術寶庫之一。
作為毛南族發展的歷史見證,毛南族古墓群已經被批准為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織

毛南山鄉盛產竹子,毛南人普遍擅長用竹子編織各種竹帽、涼蓆。
毛南族毛南族
毛南人編織的竹器,工藝精湛,經久耐用。最著名的就是用當地產的金竹和墨竹編制的花竹帽。俗稱“毛南帽”,又稱“頂蓋花”,意思是“帽子下面的花”。這種帽子精緻美觀又非常實用,是毛南族獨特的手工藝品。製作方法是:將竹材劈削成只有半根火柴梗那么細的竹篾,編成帶有精細美麗的花紋圖案。
毛南人編制的竹蓆也很有名。毛南涼蓆以當地盛產的“泡竹”為主要原材料,先用刀削成薄篾,用手工編制而成,韌性特強,光滑涼爽。

習俗

節日

毛南族和鄰近的壯、漢族有共同的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重陽節,還有自己獨特的廟節——分龍節。即使和壯、漢族過共同的節日,也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帶有鮮明的民族色彩。
貴州毛南族過春節的主要活動有除夕之夜的“火把節”。廣西毛南族有“放鳥飛”的習俗。春節來臨前,廣西毛南族人就將採集來的藤葉精心編織百鳥。編成的燕子、山雞、鸕鶿、畫眉等都是栩栩如生的精美藝術品。除夕清早,各家主婦給百鳥的空腹灌上香糯,有的還拌上飯豆或加上芝麻餡,然後上鍋蒸或煮熟。煮熟後把“百鳥” 提耳穿起來,吊掛在整根的甘蔗上,間隔均勻地一字擺開,架掛在堂屋香火前。孩子們嗅到百鳥的香味,等不得它們變涼,就央求著母親給自己一隻。於是,孩子們拿著燙手的百鳥糯粑,炫耀地滿村子瘋跑,在相互追逐嬉戲中比較誰的鳥兒更美,看誰家的鳥兒品種繁多,香味撲鼻;誰家的鳥兒精巧欲飛,引頸競啼。
掌燈時分,主婦們把串著百鳥的甘蔗橫掛在堂屋正中的香火堂前,讓百鳥面向大門尾朝壁,祈祝百鳥啄食害蟲,保護農作物豐收。初生小孩的年輕母親這天專程回娘家為小孩領鳥,期望孩子們像百鳥一樣伶俐可愛。這種點綴生活的獨特民間美展,從除夕一直到元宵節。元宵這一天,人們砍斷甜甘蔗,再煮百鳥群,晚餐用百鳥當飯,以果汁解膩,這就是韻味無窮的“放鳥飛”。
“分龍節”是廣西毛南族民間最大的節日,在農曆五月間進行。20世紀初葉之前,每年過節都先聚眾於廟堂內外活動,故又稱為“廟節”或“五月廟節”。過節的日期因村而異,以鐵坳為界,上南、中南鄉定在自農曆夏至算起的第一個亥日,下南鄉村寨則定在自夏至算起的第一個辰日。毛南族人民根據自己的氣象經驗和宗教觀念,認為每年夏至後第一個辰日前後,降雨量有明顯的不同,前時雨水均勻正常,後時則時雨時旱,容易出現旱災,這是由於天上的“龍”布雨不均勻所造成的。要保證一年風調雨順,六畜平安,就要祭神拜祖。過分龍節時,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節日盛裝,家家戶戶都蒸五色糯米飯和粉蒸肉,有的還要烤香豬。折回柳枝插在中堂,把五色糯米飯捏成小團團,密密麻麻地粘在柳枝上,以表示果實纍纍,祈望五穀豐登。祭祀神靈與祖先都在三界公廟舉行,全村男女以及外嫁的女子和遠道的親友都趕來參加,隆重而熱烈。有時候還跳毛南儺舞,儺舞融歌、舞、戲、面具為一體,人們頭戴木面,在打擊樂伴奏下翩翩起舞。現在還進行一系列的民間文體活動,如對歌、踢踺子、爬桿、同頂、同拚等。
貴州和廣西的毛南族都過端午節,但節日的內容和意義與漢族不同,民間稱為“藥節”。毛南人身處崇山峻岭中,樹木叢生,植被茂盛,中草藥豐富。他們認為端午節這天採集回來的中草藥藥力最強。把採回來的草藥放在鍋里煮,用草藥水給小孩洗澡,可以防各種皮膚病。每年到了端午,毛南人男女分工明確,男的上山找草藥,女的在家做糍粑。這種糯粑的原料是用當地的狗屁藤和米(大米與糯米的混合)磨成漿,濾去過多的水份後,做成團放在鍋里煮熟,吃起來有一種香味,老人說吃了這種糯粑可防病疫。有錢的大戶,這天還要吃蛇餐,買來扁頭風和過山風等毒蛇,到屋外用鼎鍋煨,加上草藥。老人說這天吃了蛇肉蛇湯,就不會生瘡、患風濕和其他癬病。各家各戶還採來楓樹枝插於大門邊,以驅除各種妖風毒氣。貴州毛南族還利用這個節日聚會唱歌,各寨青年男女對唱山歌。

婚戀

毛南族的家庭一般是一夫一妻制。
毛南族
毛南族青年男女有唱歌戀愛的自由,但婚姻大事主要還是由父母作主,從相親、定親到舉行婚禮都在父母的指導下進行。毛南人的婚禮既繁瑣又別致,別有一番風趣。
毛南族的婚禮分為“女婚禮”和“男婚禮”兩種。“女婚禮”規模較小,送的彩禮不多,程式也比較簡單,是平常農家辦的婚禮。“男婚禮”規模較大,送的禮品名目繁多,迎親隊伍也比較龐大,它除了包含“女婚禮”的全部程式外,還有許多講排場、講闊氣的場面,富裕的大戶人家才辦得起。
有“不落夫家”的婚俗,婚禮辦完後新婚媳婦要回娘家小住幾天,再由夫家接回,生孩子以後才長久安居夫家。

喪葬

毛南人死後實行土葬,請師公 “念經送葬”。尤其是老人的葬禮一般都十分隆重莊嚴,要舉行一系列的儀式才下葬。

名人

袁鳳辰(1931~1981):廣西環江縣人。詩人。中國共產黨黨員。1951年參加工作,歷任共青團環江縣川山區工委副書記、書記,環江縣人民法院助審員、審判員、副院長,縣文化館負責人、縣文化局副局長。是中國作家協會廣西分會會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民間文學研究會會員,廣西文聯委員,作協廣西分會民族文學委員。作品主要有敘事長詩《獻右方》(與蒙國榮合作)和短詩《美好前程更寬闊》、《如今碾米用機器》等多首。先後整理了30餘篇毛南族民間故事和500餘首毛南族民歌,發表了《毛難族民間文學概念概況》的論文。
譚克繩(1933~):廣西環江人。歷史學教授。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7年華中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後,留校任教,為歷史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系主任。著有《鄂豫皖蘇區歷史簡編》、《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鬥爭史》、《中國現代史普及讀本》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