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客家文化

江西贛州客家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有如分布在龍南、安遠、信豐等縣的圍屋千餘座,數量之多,功能之全,建築之特,類型之廣乃是罕見的;有如保留3600多米宋城牆和眾多的宋代古蹟遺存而被稱為‘宋城博物館’的贛州城區;有如在廣大城鄉保存完好而眾多的姓氏家譜、族譜,為研究客家提供了依據;有如上猶九獅拜象、興國山歌等百餘種民間藝術;有如備受海內外客家人喜愛的贛南客家採茶戲;還有獨具一格的美食文化、服飾文化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贛州客家文化
基本信息,其他信息,

基本信息

世界各地的客家鄉賢鄉親,最想了解的客家歷史、客家文化和客家民俗民情,在贛州都能得到充分的體驗和滿足。在贛州不僅可以隨處聽到客家鄉音、採茶戲曲牌和優美的客家山歌,而且還可以隨處品嘗到風格各異的客家菜餚和風味小吃;不僅可以看到客家古村、典型的客家方圍、圓圍,而且可以遊覽融客家文化與客家建築風格為一體的客家文化城和客家風情園。
江西上猶,是客家人聚居繁衍和客家文化重要的發祥地之一。但由於各方面的原因,一些傳統的客家文化項目瀕臨失傳。為此,上猶縣動員各級組織和社會力量,拯救客家文化遺產,挖掘客家文化資源。“九獅拜象”是上猶獨具特色的大型燈彩,上猶縣投入巨資,組織民間藝人重新開發、拯救了這一客家文化遺產。去年,“九獅拜象”在贛州市參加贛南首屆民間民俗藝術調演,獲得了工藝製作、民間文化、表演等5個一等獎。
近年來,這個縣還對客家門楣、客家方言、客家民謠、客家諺語、俗語、歇後語等進行收集整理,並先後編輯出版了《門楣題辭》、《上猶客家諺語選》、《營前客家傳統婚喪禮俗》等書籍,這些書籍深受民眾的喜愛。全省十佳文藝工作者之一李伯勇創作的小說、散文等文藝作品,客家語言十分豐富,被譽為“鄉土文化創作一奇葩”。上猶的客家山歌具有與眾不同的韻味,目前在民間流傳的客家山歌曲牌就有150多種,民間嗩吶客家曲牌40多種。由該縣賴良淦整理的10首客家民歌入編《江西民歌集成》。
江西興國縣梅窖鎮的山水之中,鑲嵌著一座神奇而美麗的村莊——三僚。它被人們譽為“堪輿文化的發祥地”、“中國風水文化第一村”。近幾年,一批批省內外遊人,以及海外的客家人,甚至包括一些新聞媒體皆紛至沓來,尋找先人的蹤跡和山水的奧秘。
這個擁有四千餘人口的大村莊,大部分為曾、廖兩個姓氏。地處僻壤的三僚是因為風水大師楊筠松而出名的。楊筠松因救世濟貧而被世人稱之為救貧仙人,他曾在朝廷掌管靈台地理之事,拜為金紫光祿大夫。唐朝乾符六年,黃巢起義,直搗長安,震驚朝野。楊筠松攜帶宮廷風水秘笈,從京城逃出,南下輾轉至三僚定居。擅長堪輿、天文地理之術的楊筠松發現三僚村的地形構造竟像一個堪輿用的羅盤,盆地中一座石頭山上的方位造型也形如羅盤中的指針。於是,漂泊中的楊筠松帶著他的兩個弟子曾文 、廖王禹就在此地搭建了三個茅棚定居下來,三僚也因此得名。從此,楊筠松就在這裡授徒著書,創立和傳播他的堪輿理論。在他的倡導下,中國民間的風水文化千年不竭地流傳且盛行於海內外。

其他信息

曾、廖兩姓子孫也操風水之術世代傳承。至明代,曾文 的後裔曾從政,廖王禹的後裔廖均卿同時為明成祖朱棣勘測皇陵有功,被封為欽天監靈台博士。舉世矚目的北京十三陵,就是他們兩人堪測營建的。曾從政還為萬里長城修建九鎮軍事要塞和北京祈年殿勘址。老死後,永樂皇帝還派遣兩名太監護送其靈柩還鄉榮葬。至明嘉靖年間,這裡又出了廖文政、廖紹定兩位有名的風水術士。
三僚,名在風水世家傳承不息,也名在它本身山水風光的奇美。
很早以前,三僚的廖、曾兩姓都擁有各自的風景區——八景。廖姓的“八景”為七星池、九尾杉、御屏帳、活龍腦、和合石、多士石、章罡土、甘泉井。曾姓的“八景”為眠弓嶺、羅經石、汾水龍潭、留記珠石、西山晚照、東郭朝雲、北浦漁歌、南林晴翠。這裡的每一處景致都各有其特色,令來者流連忘返。
在村口的黃土平原上,一峰突起,這就是有名的羅經石。石上有一個地下溶洞,據說從來沒有人走到盡頭。此石山形獨特,從西面看如玉兔望月,從北面看是個仰天雄獅,從東面望去像個馬鞍,從南方眺望,最像羅盤中的指針。
三僚四周群山環繞,山美水也美。著名的七星池更是令人心馳神往。七星池原為七口池塘,它與108口池塘相連貫通,七星池猶如人的七竅通風聚氣,而108口池塘,恰似人身上的108個穴位,使村莊像人一樣血脈暢通,精力旺盛。只可惜歷經千年,昔日蕩漾的碧波早已面目全非了。
然而,三僚依然承受著川流不息的溪水的滋潤,越髮長得水靈生動。在酷似一幅太極圖的三僚地形上,兩條蜿蜒曲折的溪水平行流淌在陰陽兩極之間,溪水流至楊公祠前,則兩溪合而為一,形成一條大溪流。最有意思的是,兩條溪流的水溫不同,村里人把左邊水溫更冷的那條叫陰溪,水溫更熱的叫陽溪。
楊公祠建在村中,村人把楊筠松當祖先供奉。祠堂十分壯觀,外牆全是青石雕刻,正面牆上刻有楊公著書、出遊、進政、考風水等內容的浮雕。下面是風景雕刻,山水樓台、花鳥草木,其工藝精細,讓人嘆為觀止。
這裡的山形、地形奇特,樹木也別有情趣。最引人注目的是,村口挺立著的那棵高大的巨松,而樹下卻蹲伏著一座鯉魚肚形的古墓,前面有一口方塘籠著一泓碧水。據傳,原來墓前有兩棵巨松,形似鯉魚的兩根長須,左邊的那棵,在大煉鋼鐵的年代毀了。
當你將目光朝秤桿形山樑上望去,一棵千年古杉聳立著,這就是八景之一的九尾杉。歲月滄桑,火燒刀劈,現在,這棵古杉的下半部,宛如半輪殘月,可它的上半部仍然是葉茂枝繁,真讓人驚嘆它生命的堅韌和頑強。
千年歷史,千年文化,千年風景已走入現代,三僚,經有識者精心打造,顯得古樸,莊重、明麗、灑脫,變得更有風情、更有品位。如今,她正以一種嶄新的面貌,接納一批又一批探索者和遊客。
在湖江,最著名的要數客家宗祠,其主要集中在夏府,有名祠名亭名景24處。戚氏祠堂追遠堂,初建與宋景定年間,因其是明代民族英雄戚繼光家族之祠堂而久負盛名。戚氏聚順堂始建於清康熙年間,雕樑畫棟,飛檐斗拱,因祠中孫中山先生題聯而聞名。還有謝氏敦五堂、十八花廳、南洋奇樹等等。
圍屋,即圍起來的房屋,其外牆既是圍屋每間房子的承重牆,也是整座圍屋的防衛圍牆。它的大門門額上大多有某某圍的題名,如盤安圍、燕翼圍、龍光圍之屬,故有是稱。也有的將之與村圍,及有堅圍牆的民居,統稱為“土圍子”或“圍子”。贛南圍屋主要分布在龍南、定南、全南、以及安遠、信豐、尋烏縣的南部鄉村。這些圍屋大都占地約一萬多平方米,內住數百人,龍南武當鄉的田心圍,最多時曾住過900多人,小者僅四五百平方米,圍內僅住一戶人家。平面大體可分為“囗”字形和“國”字形兩大類。囗字形,是指圍心位置上不建房屋,這種形制的還包括“回”字形圍屋。國字形,是指圍中還建有一棟廳屋組合式民居,此形制為圍屋的主流形式。此外,除常見的方圍外,還有少數圓形,半圓形和不規則的圍屋結構形式有三合土、河卵石構築的,也有青磚、條石砌壘的,其做法多採用俗稱為“金包銀”的砌法。即外表皮約30公分厚,用磚石材料,牆內側厚度則均用土坯磚或夯土築成。贛南最具代表性的圍屋有龍南的關西新圍、楊村的燕翼圍、桃江的龍光圍、安遠的鎮崗的東生圍、定南鵝公的田心圍。
圍屋的最大特點是“防禦性”。其外貌沒有複雜的裝飾,僅以巨大的尺度,完善的防禦體系、固若金湯的結構,令人感到一種威懾力。它外牆厚一般為一米左右(燕翼圍厚達1.45米),高二至四層,中間樓層均設環吊樓,俗稱“外走馬”。四角構築有朝外和往上凸出的碉堡。碉堡的形式多種多樣,不僅在轉角處設,有的還在牆段中間設定,如同城防之“馬面”。為了消滅死角,有的在碉堡上再抹一單體小碉堡。圍屋頂層設定一排排刺目的槍眼炮門,門,是圍屋防衛的重點所在,因此門牆都特別加厚,門框皆用巨石製成,厚實的板門上包釘鐵皮,板門後大多還設有一道閘門,閘門之後還有一重便門,或在板門前設一道柵欄門。為防火攻,門頂上又備有水漏。除少數外,一般圍攻屋只設一孔門出入。圍屋的頂層間是戰備用房,通常都不準放雜物,並取外牆的大部分內側牆體,作環形夾牆壁的,久困缺糧時,便剝蕨粉充飢。
圍屋,是一種聚族而居的民居。它集家、祠、堡於一體,住在圍內的居民,都是某一個共同祖先的後裔。圍屋內的人相見。互以宗親長幼相稱。因此,圍屋的第二大特點,就是“血緣性”。維持這種血脈關係的紐帶,便是每年定時進行敬宗祭祖活動,故圍屋內必設有“祖堂”這一公共建築。圍內實行族長管理制,統一管理圍內諸如交通、衛生、排水、糾紛等。他們平時各為家政,祭祖行禮時,便是一個大家庭,遇到外敵入侵,則整個圍民又是一個統一的戰鬥集體。
贛南圍屋產生於明末清初,民國初年以後,便基本上不建了。現存最早的兩座圍屋是:龍南楊村烏石村的盤石圍(建於明末)和楊村的燕翼圍(建於清順治五年1658年)。從大量圍屋年代考察的比較看,一般年代越晚,圍攻屋的防禦設施越完善,形制也趨統一。現常見的那種四角構築炮樓的方圍屋,便是清代中期時開始流行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