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德貢巴寺

貴德貢巴寺

(1)西街文昌廟,亦稱文昌宮,位於西街,即今西大街兩棵古柳處。廟建於明代,1958年全部拆除。廟跡今已無存,唯有原廟內兩棵古柳依然存在而且生長較旺盛。按古柳樹齡,系明嘉靖年間(1522-1566)所栽,看來建廟勢必早於栽樹年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貴德貢巴寺
  • 外文名稱:文昌宮
  • 地理位置:西街
  • 時間:明代
貴德文昌廟,河西文昌廟,關帝廟,王屯龍王廟,乜納塔,珍珠寺,貴德貢巴寺,貴德白馬寺,鐵瓦寺,地圖信息,

貴德文昌廟

貴德縣有文昌廟3處。
廟建於明代,1958年全部拆除。廟跡今已無存,唯有原廟內兩棵古柳依然存在而且生長較旺盛。按古柳樹齡,系明嘉靖年間(1522-1566)所栽,看來建廟勢必早於栽樹年代。

河西文昌廟

河西文昌廟,藏語稱“尤拉康”,始建於明代後期(1590-1600年之間),位於縣城西部6公里處河西鄉下排村西側山坪台根,北距黃河1000米,廟宇建築依山旁水,坐西朝東,居高臨下,可望貴德三河風米。廟前暖泉河縈繞北流,又有下排、格爾加、劉屯等村社莊院、農田、樹林為屏。該廟遐邇聞名,史書多有記載,《安多政教史》云:“貴德地區地方神的神廟,位於日安德吉溝的溝口,這座廟的後山,遠看象個寶座,所以被稱為‘赤尕’寶座台。”民國時期編修的《貴德縣誌稿》載:“文昌廟,在城西十二里古邊牆外,依山傍嶺,河流縈繞,漢藏信仰,士民供奉,每逢朔望,香菸甚盛,有事祈禱,靈驗顯著,久為漢藏祈福消災之所。……”又據1962年朱輯吾編《貴德縣續志稿》(油印簡本修改稿)記載:“貴德距城西四十里,舊有文昌廟,創自前明。……清同治六年(1867年)悉遭焚毀,……同知十三年(1874年)開始重修,光緒二年(1876年)落成矣。”相傳重修時,動工之前所備木料被洪水沖至今址堆積,故修建於此。原建築分3個平台,以階梯而建,其規模雖小,卻金碧輝煌。
1958年後,文昌廟又遭破壞,原建築物蕩然無存。1982年由縣內外漢、藏族信奉者自發捐資出力,有上、下劉屯、格爾加、下排等村鄉老秦國福、何世義、王守謙、化藏、朋毛等12人多次倡議,並自行組成文昌廟籌建組,從1984年至1995年,歷經10餘年,在舊遺址上按原規模復建。全部殿堂依原樣在山坪坡辟三個平台而建,形成梯級式廟宇。登石階而上第一個平台建有山門;二平台上三面建有樓閣,東樓為奎星閣,塑有奎星站像,南、北兩角為鐘鼓樓,北樓為火祖閣,塑有火神、牛王、馬祖三尊像。南樓為娘娘閣,塑有王母、送子、獻花娘娘三尊像;三平台正中上方建有雄偉的歇山頂式大殿,高10米,正面闊5間,進深3間(8米,包括廊檐),大殿為磚木結構歇山頂式橫坊斗拱建築,殿頂為琉璃瓦脊,屋面亦蓋有琉璃瓦。殿內塑有文昌坐像,兩旁塑有“天聾”、“地啞”侍從立像。據傳,文昌姓劉,曾是出門落難之人,所以對出門避災躲難和游外求乞無家可歸者關心備至,有求之即顯靈托之恩德。故漢、藏信徒十分虔誠文昌佛祖。農曆二月初三為文昌生日,舉行祭祖活動,特別每逢農曆正月初一、十五,信徒不絕於廟殿,敬香點燈、煨桑磕頭,百般崇敬。
文昌廟整個建築布局嚴謹,結構精巧,錯落有致,雕樑畫棟,氣勢雄偉,金碧輝煌,堪稱貴德廟宇建築之最。
自新建廟殿以來,往來信奉者不亞於當年。而更有甚者,每逢朔、望日,漢、藏奉信者絡繹不絕,赴廟叩首。特別是除夕之夜,貴德三河地區的信仰者,徹夜不眠,車水馬龍,爭相赴廟敬上頭株香。
此外,在貴德縣城西8公里的河西鄉貢拜村亦建有文昌廟,始建於清代。原建築有大殿1座,面闊9間,廊房4間,2層鐘、鼓樓各1間。原建築均毀於1966年“文革”中。1980年後,當地民眾自發集資重修鐘樓、大殿等,新建大殿面闊3間,進深3間,為木樑架仁板,板瓦土木結構建築。

關帝廟

關帝廟,在縣內原有3處。一處在古城內北街,在山陝會館內,坐西朝東。在門前街東有座磚雕大照壁,於1989年移建於武廟山門前。該店原建築於1958年拆除,廟址今被縣印刷廠占用。一處在古城瓮城內,坐南朝北,亦於1958年拆除。今在尕讓鄉亦扎石村古城西北角有一關帝廟,廟殿3間,進深5米,為硬山頂式建築。殿頂為灰筒瓦。該廟建於清乾隆初年,至今保存完好,廟內諸牆都有壁畫,壁畫亦完好,壁畫落款為“道光二十六(1846年)五月”。由此,該廟已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關帝廟為祭祀漢關侯,即漢末武將關羽,舊時每年春、秋及農曆五月十三日致祭。

王屯龍王廟

龍王廟,位於縣城東南10公里處的河東鄉王屯村六、七社之間,即縣城至東溝鄉公路西側台地上。此廟始建於明代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廟址4畝,原建築由大殿、兩廊、山門、牌坊等古建築組成,規模較大。廟門外有大照壁和牌坊,廟門內有過廳,廟院中心兩側有一對石獅,石座上刻有“民國三年(1914年)臘月二十六日立”字樣,還有兩根衛桿(底為石座),東、西兩廊房各5間,正前方為大殿,正面闊3間,進深4間(有一後寢宮),為硬山頂式磚木結構建築。據傳大殿內原掛有清乾隆皇帝賜的九龍大匾一付,上書“護國佑民”。其他建築於1958年拆除,唯有大殿尚存。此為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建築物,至今已有161年的歷史了。
今廟殿大樑上有“道光二十年歲次,庚子四月建,辛已(巳應為醜——筆者)望三月癸西良辰重修大吉,保庇本境,年年雨水應(音為應)時,歲歲五穀豐登,千載興隆,萬世其昌,桃(寨+方)經理、看事人等虔叩”字樣。說明王屯龍王廟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重建。1980年後又修復一新。
此廟原是貴德川水地區祭祀求雨的活動場所。
廟內現存文物有鐵鐘2隻,石香爐1隻,鐵鍋1口,石獅子1對。

乜納塔

乜納塔,位於貴德縣河陰鎮城北村黃河沿,距縣政府北0.5公里,占地20餘畝。
乜納塔,又稱“米納塔、彌勒塔、鎮水塔”。相傳塔的基部有辟水寶珠,經黃河千百年沖涮仍不坍塌。此塔初建於唐代。《安多政教史》根據當地口傳記載,吐蕃贊普赤熱巴巾(即赤祖德贊806-841年)曾北徵到此,於漢藏交界處建成此塔,內貯其髮辮。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乜納五世崔臣丹貝尼瑪(1755-1817年)重建此塔並鎦金,塔高30米、基座5層方形,邊長18米,土築包磚、上建圓桶形佛龕,青磚砌成,白灰抹面,上豎13層柱狀寶頂座。上端裝有日月寶頂。寶塔雄踞黃河南岸,塔形宏偉壯觀,塔尖寶頂聳入雲霄,上看藍天白雲間金光四射,真是寶塔金頂與日月爭輝。若從西寧來貴德,一到阿什貢山口,寶塔金光閃閃,燦爛耀眼。據說建塔時僅寶頂鎦金就用去黃金50兩(寶頂殘骸現存省博物館),造型如北京白塔,故亦稱貴德白塔,是青海第一塔。
康熙年間(1662-1722年),在白塔附近建成乜納寺。清嘉慶七年(1802年)。乜納五世任塔爾寺第三十八任法台,隨後從塔爾寺請來大量佛像、唐卡和《甘珠爾》及宗喀巴師徒著作百餘函。同時,維修僧舍,振興乜納寺。乜納六世成年後,也多次去蒙古地區活動,募化布施,擴建乜納寺,為該寺鼎盛期,有寺僧30餘人。1956年再次進行擴建,其主體建築大經堂正面闊5間,進深9間,中間有4根通往,經堂為藏式平頂二層建築,近50間(面積286平方米),以青磚砌牆,邊麻為飾,雕樑畫棟,柏木鋪地,十分壯觀。寺內另建僧舍3院30間,其他房屋84間。是年底寺內有僧人20人,活佛2人(即乜納佛和黨額佛)。文革中因被青海省電影公司當倉庫,故原經堂等保存完好。
此塔由乜納氏族建造管理,故名乜納塔。

珍珠寺

珍珠寺,位於縣城東2.5公里處河東鄉保寧村西,即貢巴大路東側。藏語稱“覺覺拉康”。《安多政教史》載:“當年文殊上師薩班、貢噶堅贊應元朝皇帝之邀,路經青海時,專程到貴德城考查寶塔。恰好收到元朝皇帝賜贈的一騾馱珍珠,彼師即以所賜珍珠為資,在貴德修建了釋迦牟尼殿,塑造了釋迦牟尼佛像等。在舉行開光儀軌時,仿佛看到有許多佛、菩薩化入佛像之中。人們以漢語‘珍珠’之音稱呼該寺,後來其音訛傳,稱為‘覺覺寺’了。……這座釋迦牟尼殿,開始由曲結隆珠嘉措修建。殿中用藥泥塑了一尊釋迦牟尼佛大像。後由穆尼亥·楚程旦白尼瑪獻了鎦金寶瓶。……”按此,該寺始建於南宋淳祜年間(1241-1252年)。原建築有正殿(二層6間)、觀音殿(12間)各1座、廂房32間。正殿屋脊以琉璃瓦覆蓋,殿頂為鎦金寶塔、塔直徑4米,高5米。僅1954年維修就耗資黃金2.5斤。尤其是殿內釋迦牟尼三世巨型塑像和山門內兩側的四大金剛立像,用料金貴、造型優美、皆以高超的五屯(熱貢)藝術仿照拉薩大昭寺的式樣塑造而成。佛像祭祀台上設有大、小不等的銀質酥油燈數十盞,最大的高1.3米,直徑0.8米,可盛酥油70多斤,最小的也可盛8-9斤。每逢重大宗教節日,特別是農曆三月十五日守齋節,安多、康巴、衛藏,乃至印度的善男信女紛至沓來,朝拜場面十分隆重壯觀。該寺為黃教寺院,歷史上無寺立,歷來由貢巴寺代管。以其宗教、歷史、藝術價值遐爾聞名。據說珍珠寺為前藏寺院,信徒準備進西藏朝拜時,必先來此寺朝拜,而後才能進藏朝拜。寺中正殿和觀音殿於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拆毀。1987年民眾自行重建佛堂1座3間,現有1名寺僧住寺。

貴德貢巴寺

貢巴寺位於貴德縣城東南3公里處的小泉山下,即河東鄉貢巴村一社東側。該寺亦稱“工巴寺”、“國巴寺”,藏語稱“貢哇扎倉聞思興隆州”,為貢巴、麻巴二村寺院。元末明初,二村各有一座薩迪派(即花教)小寺院。約在明宣德年間(1426-1435年),出生於貢巴村的貢格噶居巴(1387-1446年)從西藏扎什倫布寺學成歸來,在他的倡導下,貢巴、麻巴二寺並為一寺,建成大經堂,正式命名為“貢哇扎倉特三木達傑林”,即貢巴寺。貢格噶居巴傳有三世,後未轉世。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由貢巴村人參直合一世接管寺務。參直合一世根敦頓珠(1668-?),曾學經於西藏哲蚌寺,因任大昭寺金瓶掣籤時的發布堪布,故稱“參直合”。返鄉接管貢巴寺後,一度擴建寺院,添置佛像法器,改貢巴寺為黃教寺院。1734年,他出任塔爾寺第二十四任法台。自此,參直合二世根敦扎西尼瑪(1791-1845年),三世根敦丹貝尼瑪(1847-1917年)、四世根敦勒西等,均出任塔爾寺法台,成為塔爾寺的一個活佛系統,貢巴寺遂成為塔爾寺的屬寺。
同治六年(1867年),貢巴寺大經堂、彌勒殿等毀於兵燹。同治十二年(1873年),塔秀活佛(第四世)切群嘉措捐資修復。1958年前,全奪占地面積4.66萬平方米,呈長方形,四周圍牆高5米、寬1米,全長880米,皆以青磚、土坯砌成,院內大小建築皆坐北朝南,是由許多殿宇、經堂、佛塔、僧合組成的具有藏、漢族形式巧妙結合的建築群,是貴德地區30多座黃教寺院中,佛位最高、規模最大、歷史悠久,頗負盛名的古剎名寺。全寺建有房屋3023間,其中大經堂126間,緊靠北牆正中,東有普賢文殊殿(原彌勒殿)57間,西南建上經堂、西北部建有下經堂各70間,以上4殿均為2層土木結構建築。寺主參直合昂欠位於東南角,香薩昂欠在西北角,塔秀和宗格昂欠並排建於東牆邊,4佛邸共有房屋640間。此外有僧舍1700間和貢巴、麻巴、沙乃、子格等6個吉哇360間,均散建於各大建築物之間。寺外西、北兩面分別建有時輪塔和四門塔,東面山樑格爾哇崗是正月十五日曬佛處,北面有甘泉一眼,供應寺僧用水。寺內全年大型活動有正月十一日至十六日的祈願法會,和農曆十月二十五日前後的五供節。貢巴寺雖為塔爾寺屬寺,而其周圍的珍珠寺、長佛寺、色爾加寺和梅隆寺又是它的屬寺。
貢巴寺在清代中期為鼎盛期,有寺僧500人,民國中期有僧170人,1956年有104人。在1958年被拆毀。1981年10月,經海南州委批准開放,1985年州政府撥款重修大經堂1座67間,小經堂1座9間,僧舍14院101間,現有寺僧37人,其中活佛1人,喇嘛20人,完德16人。寺主第四世活佛參直合,曾於1953年任貴德縣副縣長、1959年任海南州政協副主席。

貴德白馬寺

位於貴德縣城東北42公里處的尕讓鄉大磨村西側白馬寺為貴德境內黃教大寺之一,藏語稱“喬什典格大具喜吉祥興旺州”,又稱“卻夫旦格”,意為“佛塔寺”。該寺由郭密格西扎巴嘉措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創建,他生於郭密部落(今黃河北岸河西鄉賀爾加村),曾兩次去西藏哲蚌寺郭莽扎倉學經,曾任塔爾寺密宗學院第十二任堪布。他最初建寺於加毛山下,並建有密宗學院。其轉世扎巴堅贊(1730-1777年)生於下郭密(今尕讓)部落關嘉村,自此稱該轉世系統為“關嘉佛”。約在清嘉慶年間(1795-1820年)由三世曲丹增嘉措(1778-1837年)將白馬寺搬遷到大磨村,重修大經堂。此後,四世羅桑楚臣山丹(1839-1876年)、五世羅桑楚臣嘉措(1878-1945年)均擴建過白馬寺。從第一世至五世活佛均任塔爾寺密宗學院堪布和全寺大法台,在塔爾寺建有自己的“噶爾哇”(府邸),成為塔爾寺的一個轉世活佛系統,於是,白馬寺成為塔爾寺的屬寺。白馬寺與今互助縣的卻藏寺的關係十分密切,原來卻藏活佛派有住寺代表,因此,有人也將該寺作為卻藏寺的屬寺。
白馬寺環境幽靜,寺院背靠山嶺,前有河溝清泉,東有莊園林田。全寺占地120畝,規模宏大。1958年前有大、小經堂3座299間,僧舍62院606間,噶爾哇和拉讓445間。大經堂建於2.5米高的台基上,坐北朝南,正面闊9間,通進深9間,為磚木結構藏式二層平頂建築。兩廊房亦為磚木結構二層藏式平頂建築,上下各33間。寺門朝東,為三層歇山頂式斗拱建築,第一層為一拱,第二層為三拱,第三層為六拱。寺牆用青磚砌成,磚縫細白,牆頂以香柴為飾,古色古香。
寺內文物豐富,大經堂中供有兩部《甘珠爾》和噶瑪乳必多傑所塑勝樂金剛像等;護法殿中的吉祥天女等造型精美。
該寺大經堂因做尕讓糧站倉庫,故保護完整,其它僧舍於1958年後被占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先後將經堂、噶爾哇院和部分僧舍歸還給了寺院。1980年經海南州委批准開放,逐年維修。現共有殿堂217間,其中經堂151間,經堂院內二層樓房66間;噶爾哇2院42間,僧舍22院128間。有寺僧65人(歷史上最盛時有寺僧300人),活佛1人。該寺有顯宗學院,採用西藏哲蚌寺郭莽扎倉教程,全年共15個學經期,制度完善,學風較盛。現由活佛尼隆藏龍多嘉措任寺管會主任。
該寺現被列為青海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10月,黃教大師、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十世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堅贊赴湟中群加地區視察時,在尕讓鄉千戶村崖頭灘接見白馬寺僧侶及民眾4000餘人,舉行了摩頂儀式。

鐵瓦寺

鐵瓦寺位於貴德縣城東南22.5公里處,東溝鄉豆後漏村南山根,藏語稱“鐵瓦扎西曲宗”。由豆後漏喇嘛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寺址最初在豆後漏村中,名豆後漏寺,當時有寺僧30餘人。明末,出生於西藏洛扎地方色拉寺僧人桑結堅贊來東溝地區傳教,豆後漏寺僧人仰其精通佛法,獻寺給他。明崇禎十年(1637年),桑結堅贊在豆後漏奪去世,該寺上層以出生於豆後漏村鐵瓦家族的羅桑尼瑪(1638-1699年)為其轉世,遂形成鐵瓦活佛轉世系統,並歷任奪主。羅桑尼瑪早年學經於互助縣卻藏寺,後去民和塘爾垣寺隨同章嘉佛前往北京,受到康熙帝詔封。章嘉佛成為駐京呼圖克圖後,向鐵瓦寺賜贈大批經卷、佛像、佛塔,並賜名“尕旦扎西桑林”,意為“喜足吉祥經典洲”。在清王朝的支持下,鐵瓦二世羅桑尼瑪仿塔爾寺建成甘珠爾殿、護法殿和彌勒殿,添置各種法器供物,寺院有了發展,寺僧增至70餘人,三世鐵瓦羅桑圖登扎西卻吉尼瑪(1701-1796年)曾跟隨七世達賴喇嘛去西藏,受到大批賜贈。四世羅桑丹貝堅贊(1800-1881年)系今尖扎灘頭人之子,學經於拉莫德千寺,也曾一度擴建鐵瓦寺,寺僧增至100人。五世羅桑雪珠丹貝堅贊(1882-1929年),六世根敦隆,丹貝尼瑪(1930年生)亦名羅桑尼瑪,均轉生於尖扎縣昂拉鄉,學經於拉莫德千寺,故鐵瓦寺成為德千寺的屬寺。自四世鐵瓦活佛受清王朝的封職,成為東溝12族百戶,後歷代承襲,為政教合一寺院,六世鐵瓦活佛曾任省、州、縣政協委員。
鐵瓦寺屬黃教格魯派寺,原下屬有今常牧鄉的聶爾寺,亦與關莊寺關係密切。其主要香火地為東溝豆後漏六莊,常牧鄉上下崗查、都秀、切扎等村及尖扎縣的尖扎灘牧區。該寺在1956年底有寺僧111人,主要建築有三世佛殿,彌勒殿,甘珠爾殿,長壽佛殿及鐵瓦、根藏、郭莽活佛府邸,另有僧舍50餘處。寺中除寺主外,選有僧官1人,負責寺內活動和定期法會,任期1年;另設管家3人,負責寺院經費開支,安排法會的物資,飲食等,任期3年。1958年後寺院關閉,1984年9月重新開放,現有寺憎21人,其中活佛1人,完德11人。新建經堂1座15間,僧舍6院30間。
鐵瓦寺每年的法會主要有正月初八至十五舉行的神變祈願法會、三月初八至十五的普明金剛修供護摩法會、四月初一至十五的四月祈願法會、六月初一至十五的六月祈願法會等。

地圖信息

地址: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319縣道小泉山下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