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典藏人文自然遺產等的文化教育機構)

博物館(典藏人文自然遺產等的文化教育機構)

博物館是徵集典藏陳列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並對那些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進行分類,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欣賞的文化教育的機構、建築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

博物館是非營利的永久性機構,對公眾開放,為社會發展提供服務,以學習、教育、娛樂為目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博物館
  • 外文名:museum/repository
  • 別名:博物院
  • 時間地點:公元前三世紀埃及亞歷山大城
  • 早期重心:研究學術學識為重心
  • 最早的博物館:繆斯神廟
  • 中國的分類:專門性、紀念性和綜合性
發展,特色,規模,功能,類別,中國分類法,外國分類法,舉例介紹,安防監控,學術團體,國際博物館協會,中國博物館學會,

發展

由於希臘文化的影響,公元前三世紀埃及亞歷山大城成立了一所龐大的博物院,以研究學術學識為重心,設立圖書館,並收藏珍貴文物。百餘年後,羅馬帝國掠奪希臘,所有美術品皆移存到羅馬城的宮廷、寺院及王公貴族的家園裡,美術品變成貴族私產。中古世紀的歐洲基督教寺院成為保存美術品的場所。十六世紀歐洲航海事業興起,私人蒐集珍物的熱潮展開,文藝復興運動亦激起古物學研究的風氣。使博物館學的領域展開新局面,文物分類法與修護技術相隨而起。十七世紀私人收藏家開始公開其珍藏文物供一般民眾參觀,私人博物館出現,公共性博物館相繼成立。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間美國各地大興博物館事業,亞洲國家中國、印度日本、韓國亦新興博物館事業。二十世紀初葉迄今,現代博物館管理的方法與觀念日趨進步,由靜態進入動態,視聽設備及新科技皆被套用到新的陳列設計與管理上。
博物館
公元前4世紀,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在建立地跨歐亞非大帝國的軍事行動中,把蒐集和掠奪來的許多珍貴的藝術品和稀有古物交給他的教師亞里士多德整理研究,亞里士多德曾利用這些文化遺產進行教學、傳播知識。亞歷山大去世後,他的部下托勒密·索托建立了新的王朝,繼續南征北戰,收集來更多的藝術品。公元前三世紀托勒密·索托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城創建了一座專門收藏文化珍品的繆斯神廟。這座“繆斯神廟”,被公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博物館”。博物館一詞,也就由希臘文的“繆斯”演變而來。
與我們今天見到的博物館不同,繆斯神廟其實是一個專門的研究機構,裡面設大廳研究室,陳列天文、醫學和文化藝術藏品,學者們聚集在這裡,從事研究工作。傳說在洗澡時發現了浮力定律的著名物理學家阿基米德以及著名數學家歐幾里德都是在這裡從事研究工作的。
繆斯神廟這座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博物館,在公元5世紀時被毀於戰亂。學者黃摩崖認定,按照西方的標準,中國最早的孔廟也是最早的博物館
現代意義的博物館在17世紀後期出現。在18世紀,英國有一位內科醫生漢斯·斯隆,是個興趣廣泛的收藏家。為了讓自己的收藏品能夠永遠“維持其整體性、不可分散”,他決定把自己將近八萬件的藏品捐獻給英國王室。王室由此決定成立一座國家博物館。1753年,大英博物館建立,它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對公眾開放的大型博物館。
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國立中央博物院(今南京博物院),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於1936年6月6日動工建設,國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國第一座也是當時唯一一座仿照歐美第一流博物館建館的現代綜合性大型博物館。
1946年,國際博物館協會在法國巴黎成立。1974年協會對博物館進行了明確的定義,公益性成為它的首要職責。從1977年開始,國際博物館協會把每年的5月18日確定為“國際博物館日”,並且每年都會確定一個主題。
還有一種說法:“博物”作為一個詞,最早在《山海經》就出現了,它的意思是能辨識多種事物;《尚書》稱博識多聞的人為“博物君子”;《漢書·楚元王傳贊》中也有“博物洽聞,通達古今”之意。到了19世紀的後半葉,中國模仿日本,把“博物”一詞開始作為一門學科的名稱,“博物”的內容包括動物、植物、礦物、生理等知識。
”博物”與“館”連成一個詞作為一種文化教育機構的稱呼在中國出現得比較晚,僅有一百來年的時間。日語中的“博物”一詞來源於英文、法文、德文中通用的museum一詞,而這一來源於拉丁文的詞又是出於希臘文meusion一詞,它的意思是一個專門為供奉希臘神話中掌司詩歌、舞蹈、音樂、美術、科學等活動的九個女神meusin的場所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在古代希臘,另外有一種與現代博物館性質比較接近的專為保藏寶物的機構,它是一種專門保存版畫、珠寶、王室的旗幟和權杖以及其它珍貴飾物的收藏機構。這種寶物庫在歐洲其它的國家也有發現。一直到了文藝復興時期,隨著收藏內容的擴大,原來一些寶物庫逐漸使用了當時流行的拉丁文museum。在德國慕尼黑,兩種不同名稱的博物館同時存在了很長的時間。隨著時代的轉移和社會教育發展的需要,改了名稱並擴大了規模的博物館逐漸取代了原來的寶物庫,終於成為今天流行的為廣大民眾開放的博物館
博物館在適應社會發展的漫長曆程中,形成多職能的文化複合體。隨著社會的發展,博物館的職能仍在不斷
地發展變化之中。博物館的新職能、新形態、新方法、新的收藏對象也不斷地出現。因此,國際公認的博物館定義也在不斷修改之中。國際博物館協會為了給博物館下一個各國都能接受的定義,進行了很多工作,花了很長時間,曾經作過多次討論和修改。
羅浮宮羅浮宮
1946年11月,國際博物館協會成立時的章程中提出:博物館是指為公眾開放的美術、工藝、科學、歷史以及考古學藏品的機構,也包括動物園和植物園。1951年、1962年、1971年,國際博物館協會又多次對博物館定義進行了討論修改,直到1974年,國際博物館協會第十一屆大會通過的章程,才明確規定:博物館是一個不追求營利的、為社會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向公眾開放的永久性機構,為研究、教育和欣賞的目的,對人類和人類環境的見證物進行蒐集、保存、研究、傳播和展覽。很多人認為,這是較為適當的一個定義,但也有人認為,這只是國際間的一般性定義,各國仍按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去對待博物館。
美國《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指出:現代的博物館是徵集、保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的實物,並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機構。美國博物館協會認為:博物館是收集、保存最能有效地說明自然現象及人類生活的資料,並使之用於增進人們的知識和啟蒙教育的機關。《蘇聯大百科全書》提出:博物館是徵集、保藏、研究和普及自然歷史標本、物質及精神文化珍品的科學研究機構、科學教育機構。日本的博物館法規定:博物館是收集、保存、展出有關歷史、藝術、民俗、工業、自然科學等資料,供一般民眾使用,同時進行為教育、調查研究、啟蒙教育等所必要的工作,並對這些資料進行調查研究作為目的的機關。
中國對於博物館的認識,有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對其定義也有過多次修改。20世紀30年代中期,中國博物館協會認為:博物館是一種文化機構,不是專為保管寶物的倉庫,是以實物的論證而作教育工作的組織及探討學問的場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對博物館的定義進行了兩次大的討論和修改,直到1979年,全國博物館工作座談會通過的《省、市、自治區博物館工作條例》中才明確規定:博物館是文物和標本的主要收藏機構、宣傳教育機構和科學研究機構,是中國社會主義科學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博物館通過徵集收藏文物、標本,進行科學研究;舉辦陳列展覽;傳播歷史和科學文化知識;對人民民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為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中國博物館界對國際博協1974年作出的這一定義基本上是肯定的。
中國博物館史依據君友會王愛君文獻記載始自夏朝,歷代帝王便以繪鑄圖象於器物,或描繪聖賢列像於廟堂壁上,以成教化、助人倫,教育百姓。自隋煬帝以後,歷代帝王皆設宮室專事收藏名家書畫及珍玩,或設畫院,置畫官,提倡藝術,迨至清而不廢。唯專供帝王玩賞,並未以惠澤百姓為目的,致使千餘年來中國士大夫藝術與民間藝術的風格迥異其趣。“博物院”一詞,出現於中國圖書典籍者,始見於清同治年間孫詒讓撰周禮政要觀外新:“西人,凡都會地皆有博物院比較場”。清代西方文化傳入中國顯見於一般。以近代西方博物館之形態出現於我國者,始於清同治七年(公元一八六八年)法籍神父韓伯祿在上海首創自然歷史博物院,後續建新館,又稱徐家匯博物館。同治十三年英國亞洲文會在上海設立自然歷史與考古類博物館。光緒三十年(一九○四)設於天津租界的新學中學設立華北博物院,是自然歷史及民俗類博物館。以上三館均屬西人建設。國人自設博物館者,乃光緒三十一年張謇開辦南通博物院為肇始。次為宣統元年(一九○九)濟南市山東省立圖書館附屬山東金石保存所成立,收藏出土古器物及碑龕等萬餘件。宣統二年,南洋勸業會教育館成立,以上皆民間建設。

特色

1、博物館的公益性質
博物館的性質決定了博物館具有公益性質的特點。很多博物館管理者把公益性視為博物館進入市場的包袱和束縛。其實博物館公益性可以使博物館具有良好的公眾形象,獲得更好的稅收優惠,也使博物館能夠更容易進行公關宣傳,能夠更直接的和教育、環保、旅遊等部門聯繫,開展合作。
博物館(典藏人文自然遺產等的文化教育機構)
旅遊業是一項靠知名度、美譽度和市場認知度來吸引遊客的特殊產業,只要善於利用,博物館的公益形象就是博物館長遠發展的獨特優勢。博物館在旅遊運作過程中,應該更加珍惜自己的公益形象,把握商業化運作的尺度,避免負面訊息,更不要利用負面訊息炒作。
2、博物館的研究功能
博物館的研究成果是藏品的歷史、藝術、科技等領域的價值的深度挖掘,是提供深層次、高品位旅遊產品的基礎。
中國的旅遊市場慢慢成熟,人們在旅遊過程中對文化性休閒和知識性消費的需求迅速提高,很多文化旅遊景點正在遭遇旅遊產品“深度”開發不足的發展瓶頸。
擁有對文物和文化深入的研究是博物館開發文化休閒旅遊產品得天獨厚的優勢,來博物館的遊客中不可否認的存在相當數量的因獵奇心理而單純看一看的普通觀光者,但“中堅力量”還是那些文化愛好者,博物館可以通過俱樂部、會員制、論壇等多種性形式,使這些人成為博物館長期的遊客。
3、藏品展示作為博物館的主要方式
人們的傳統印象里博物館就是“收藏各種文物,然後用柜子擺出來”而已。造成這種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博物館忽略了“藏品”背後所代表的豐富文化的展示和展示模式的呆板。
史密森尼博物館根據博物館展品製作了各種電影,通過細緻的市場調查,在該主題愛好者集中的地方放映,不但獲得了利潤而且受到了各類愛好者的追捧。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的網站將藏品分成鈞窯之美、明清琺瑯工藝、佛經圖繪像說等十幾系列,每個系列都有自己的個性化的主題網站,主題網站下設不同欄目通過生動形象的動畫和小遊戲,介紹藏品和相關知識。
4、博物館的旅遊產品設計
陳列展覽:陳列展覽是博物館提供的最基本的產品,陳列和展覽要注意,任何技術都只是手段,博物館所承載的文化才是其真正的魅力所在。國內很多博物館追求聲、光、電甚至3D、4D等科技效果的運用,但展示內容卻缺乏新意。
娛樂項目:博物館的參與性、娛樂性項目是使遊客提高對文物興趣和“體驗”文化的手段,是把文化主題通過創意性設計與喜聞樂見的娛樂方式結合,如果捨本逐末地單純開發一些和博物館本身沒有任何關係娛樂項目,結果會適得其反,很快陷入同質化競爭。
休閒活動:現代的博物館通常綜合了餐飲、購物、文化演藝等多種功能於一身,休閒活動不僅僅是博物館的服務配套設施,是在形成的歷史或藝術氛圍下,具有獨特魅力的旅遊產品。
旅遊商品:旅遊商品作為一個景點的特色,越來越受到旅遊界的重視,所見到的博物館紀念品往往缺少特色,沒有新意。博物館依託自身的文物和文化,還應該在旅遊商品的開發和經營上面多下功夫。

規模

根據《中國博物館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的統計,中國登記註冊的博物館數量已由的2200多個,發展到3589個,並繼續以每年100個左右的速度增長。中國平均每40萬人擁有1個博物館;到2020年,將發展到25萬人擁有1個博物館。中國統計在冊的民辦博物館有400多家,再加上未正式註冊的,數量已近千家。近幾年,先後進行了博物館等級評估和博物館運行評估,共評出一級博物館83座,這是代表中國博物館水平的第一方陣。
而根據國家文物局2013年7月發布的2012年度全國博物館名錄顯示,到了2012年底,全國備案博物館3866家,其中國有博物館3219家(文物行政部門管理的國有博物館2560家,其他行業性國有博物館659家),民辦博物館647家。
為服務社會公眾,現將其中專業化程度較高、功能比較完善、社會作用比較明顯的有3322家博物館。包括國有博物館2843家(文物行政部門管理的國有博物館2292家,其他行業性國有博物館551家),民辦博物館479家。

功能

現代博物館的功能包含了蒐集、保存、修護、研究、展覽、教育、娛樂七項。形態上包含建築物、植物園、動物園、水族館、戶外史跡、古城小鎮博物館化、長期仿古代生活展示(民俗村),以及視聽館、圖書館、表演館、檔案資料館等皆可納入。內容上一般分為美術館、歷史博物館、人類學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科學博物館、地區性博物館及特別專題博物館等。博物館的內容以各表其獨特風格與收藏為方法。
現代博物館的功能以教育推廣為重要目標,努力於社區民眾的公共關係。在展示的目標上除了介紹知識,並引發觀眾美感經驗,進而認知真善美的生命真理。
多主題公園
現今,博物館的多元化發展,是對設計的一種衍生,也是對建築文化的一種傳承,人們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其實博物館才是真正聚集人類財富的地方,聚集文化的寶地。
全國第一座以烹飪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在長垣開館廣西陸川世客城舉行開工儀式,將打造廣西首家以客家文化為核心的博物館。貴州省首個民營企業自建文化公益博物館——宋窖博物館在習水縣土城鎮建成開館。除了無形的文化得到了傳承,有形的文化也融入了博物館的設計中。
陳列形式
陳列形式是設計者與觀眾進行交流的方法和途徑。從不同形式的博物館自身出發,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來增強或突出展品,實物陳列與數位化陳列成為主流。
實物陳列
實物陳列博物館,是地面建築形式博物館。
數位化館
數字博物館,是運用虛擬現實技術、三維圖形圖像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立體顯示系統、互動娛樂技術、特種視效技術,將現實存在的實體博物館的三維立體的方式完整呈現於網路上的博物館。
數字博物館,就是將整個博物館環境製成3D模型,參觀者能在虛擬的博物館中隨意遊覽,觀看館內各種藏品的三維仿真展示,查看各種藏品的相關信息資料。通過資料庫檢索可以查閱館內各類藏品的統計信息。
數字博物館的意義在於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把枯燥的數據變成鮮活的模型,使實體博物館的職能得以充分實現。從而引領博物館進入公眾可參與互動式的新時代,引發觀眾濃厚的興趣,從而達到科普的目的。
網路博物館正在世界範圍內形成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無論是實物陳列博物館還是網上博物館,他們兩種形式之間有著很大相關性和獨立性。
與實體博物館相比較,“數字博物館具有信息實體虛擬化、信息資源數位化、信息傳遞網路化、信息利用共享化、信息提供智慧型化、信息展示多樣化等特點”。在這裡,最為關鍵的是信息實體虛擬化,即數字博物館的一切活動,都是對實體博物館工作職能的虛擬體現,都以實體博物館為依託,同時又反過來作用於實體博物館,是對實體博物館職能的拓展和延伸。

類別

中國分類法

山海關長城博物館山海關長城博物館
中國博物館在1988年前都是被劃分為專門性博物館紀念性博物館綜合性博物館三類,國家統計局也是按照這三類博物館來分別統計公布發展數字的。
中國博物館事業的主管部門和專家們認為,在現階段,參照國際上一般使用的分類法,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將中國博物館劃分為歷史類、藝術類、科學與技術類、綜合類這四種類型是適合的:
以歷史的觀點來展示藏品,如中國國家博物館(由原中國歷史博物館與原中國革命博物館合併)、南京博物院、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景德鎮陶瓷歷史博物館、中國科舉博物館、武漢革命博物館、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等。
主要展示藏品的藝術和美學價值,如故宮博物院、中國南京雲錦博物館、廣東民間工藝館、北京大鐘寺古鐘博物館、徐悲鴻紀念館、天津戲劇博物館、朱炳仁銅雕藝術博物館、北京奧運博物館等。
自然科學類館
以分類、發展或生態的方法展示自然界,以立體的方法從巨觀或微觀方面展示科學成果,如中國地質博物館、中華指紋博物館、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台灣昆蟲科學博物館、中國科學技術館等。
綜合展示地方自然、歷史、革命史、藝術方面的藏品,如:南京市博物館、建川博物館、河南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館、山東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黑龍江省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等。
綜合性博物館
以博物館為主體,另設有陳列區、綜合商務區、物業辦公區三部分的綜合性博物館,如直銷博物館。

外國分類法

外國博物館,主要是西方博物館,一般劃分為藝術博物館歷史博物館科學博物館特殊博物館四類
羅浮宮博物館羅浮宮博物館
藝術博物館包括繪畫、雕刻、裝飾藝術、實用藝術和工業藝術博物館。也有把古物、民俗和原始藝術的博物館包括進去的。有些藝術館,還展示現代藝術,如電影、戲劇和音樂等。世界著名的藝術博物館有羅浮宮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等。
歷史博物館包括國家歷史、文化歷史的博物館,在考古遺址、歷史名勝或古戰場上修建起來的博物館也屬於這一類。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秘魯國立人類考古學博物館是著名的歷史類博物館。
科學博物館包括自然歷史博物館。內容涉及天體、植物、動物、礦物、自然科學,實用科學和技術科學的博物館也屬於這一類。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巴黎發現宮等都屬此類。
特殊博物館包括露天博物館、兒童博物館、鄉土博物館,後者的內容涉及這個地區的自然、歷史和藝術。著名的有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斯坎森露天博物館等。
國際博物館協會將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自然保護區、科學中心和天文館以及圖書館、檔案館內長期設定的保管機構和展覽廳都劃入博物館的範疇。

舉例介紹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倫敦的英國自然博物館和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都被國際上公認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之列。雖然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建館時間比美國自然博物館的時間要早116年,但是就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基地面積、陳列內容、觀眾人數等方面來說,已經超過了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擁有極其豐富的動物標本和其他珍藏,這是該館開展科學研究和科學宣傳的雄厚基礎。例如,該館收藏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鳥類標本就有80多萬件,在恐龍整理室里就安放著數百幅恐龍骨架標本。
羅浮宮
羅浮宮,始建於12世紀末,是當時法國王室的城堡,被充當為國庫及檔案館。後來經過一系列的擴建和修繕逐漸成為一個具有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金碧輝煌的王宮。從16世紀起,弗朗索瓦一世開始大規模的收藏各種藝術品,以後各代皇帝延續了這個傳統,充實了羅浮宮的收藏。1793年8月10日羅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如今博物館收藏的藝術品已達40萬件,其中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和古希臘羅馬等7個門類。1981年,法國政府這座精美的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從此羅浮宮成了專業博物館。其藝術藏品種類之豐富,檔次之高堪稱世界一流。其中最重要的鎮宮三寶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維納斯》,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和《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迄今為止,羅浮宮已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羅浮宮正門入口處有一個透明金字塔建築,它的設計者就是著名的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
大不列顛博物館
大不列顛博物館,即大英博物館,始建於 1823年。她的展覽館裡保存著最能代表英國藝術和文學的珍品,有很多極珍貴的檔案與手稿,如英國大憲章的原稿、莎士比亞手稿真跡等等;有埃及、西亞、東方、希臘、羅馬和英國的歷史文物;有英國歷代的“戰利品”,如小巧的埃及獅身人面像、從雅典女神殿取來的愛爾琴大理石等等;此外還收集了中國、印度等歷史悠久國家的民俗資料、美術品及出土文物。在中國展室可看到許多中國古玩字畫,這些器物多是英法聯軍、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時掠奪的。其東方藝術館的藏品絕大多數是中國文物,達兩萬多件。其中有六千多年前的半坡村紅陶碗,新石器時代的玉刀、玉斧,商周的青銅器,秦漢以降直至明清各個時期的瓷器、玉器、漆器、繪畫、雕塑等等,乃至博物館後門的兩座大石獅,都是中國藝術品。這裡還藏有斯坦因從敦煌藏經洞掠奪的大量佛畫。其館藏最著名的中國名畫是傳為東晉大畫家顧愷之所作《女史箴圖》。這是一卷流傳有緒的著名巨跡,在中國繪畫史上占有極高的地位。此件是1900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時劫往英國的。其圖書館以豐富的館藏聞名於世,英國的每種書在此都有保存,事實上,國家所有的出版發行物你都能在此找到。此外不乏各國珍貴的版本和極具價值的文獻手稿。這個圖書館是最佳學問天地,馬克思的《資本論》即在此完成。大英圖書館的藏書中,中國古籍達六萬多種,內有中國波羅蜜佛經的最早版本,《永樂大典》45卷,中國歷代宮廷檔案、竹簡、刻本等,還有敦煌寫本一萬餘件。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是美國最大的博物館,建於1870年,整個博物館是一幢大廈,占地8公頃,為北京故宮博物院的1/9,但展出面積很大,不下24公頃,反而是故宮博物院的兩倍。大都會博物館號稱是西半球最大的博物館,僅畫廊就有200多個,藏有300多萬件各類文物和藝術品。內容卻豐富多彩,體現了資金足、氣派大的美國風格。移置在館內專建的大廳中巨型玻璃罩里的完整的公元前15年的埃及神殿,它的總重量為800噸,據說拆的時候為了確保原貌,還給每塊磚上都打了標號,令人嘆為觀止,可謂鎮館之寶。服飾館也堪稱世界之最,收集了4個世紀以來五大洲的各民族服裝1.5萬件。中國的蘇州園林,1981年9月才由中國蘇州能工巧匠建成的明軒也被仿建在博物館的主樓二層的北廳之中,這可能真是典型的“文化移植”了,十分吸引觀眾,為了避免擁擠,規定了專門路線入園,由定時電梯控制人數。園中飛檐、雕梁、魚池、涼亭,室內對聯、撣瓶、八仙桌、太師椅一應俱全。除明軒外,還按時間和國別布置了英國、法國和西班牙從14至18世紀的室內陳設。儘管都是一樣的富麗堂皇,但法國式的畫頂、英國式的壁爐和西班牙式的家具還是刻上了不同時代和不同民族的烙印。博物館內還收藏了大量來自中國的文物和藝術品,特別是一些佛像和壁畫,遊客在館內還可以欣賞到一些珍貴的中國古代繪畫,例如唐代韓乾的《照夜白圖》。
埃米塔什博物館
埃米塔什博物館即冬宮,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館之一。該宮由著名的建築師拉斯特雷利設計。最早是葉卡特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館。1764年,葉卡特琳娜二世從柏林購進倫勃朗、魯本斯等人的250幅繪畫存放在冬宮的埃米塔什(法語,意為“隱宮”),該館由此而得名。冬宮初建於1754至1762年間,1837年被大火焚毀,1838至1839年間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再次遭到破壞,戰後被精心修復。宮殿共有三層,長約230米,寬140米,高22米,成封閉式長方形,占地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超過4.6萬平方米。冬宮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內部設計和裝飾風格則嚴格統一。四角形的建築宮殿裡面有內院,三個方向分別朝向皇宮廣場、海軍指揮部、涅瓦河,第四面連線小埃爾米塔日宮殿。面向冬宮廣場的一面,中央稍突出,有三道拱形鐵門,入口處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冬宮四周有兩排柱廊,雄偉壯觀。宮殿裝飾華麗,許多大廳用俄國寶石——孔雀石,碧玉,瑪瑙製品裝飾,如孔雀大廳就用了2噸孔雀石,拼花地板用了9重貴重木材。埃米塔什是聖彼得堡最大的、最有特色的巴洛克風格建築物。其完整性與華麗程度都令人印象深刻,裝潢豐富,窗上飾框及浮雕裝飾給人以力量,圓柱有規律的排列,牆表面由白色、綠色相間配合,使長長的外觀形形色色,生動起來。1917年2月前,冬宮一直是沙皇的宮邸,後來被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所占據。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起義民眾攻下了冬宮。十月革命後,將原來宮廷房舍和整個冬宮撥給艾爾米塔什,1922年正式建立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冬宮成為博物館的一部分。1946年冬宮表面塗成起初的藍寶石顏色。博物館現包括五座建築物:冬宮、埃米塔什、舊埃米塔什、埃米塔什劇院、新埃米塔什。博物館共分八個部分:原始文化部、古希臘、羅馬部、東方民族文化部、俄羅斯文化史部、古錢幣部、西歐藝術部、從事導遊工作的科學教育部和作品修復部。8個部共有藏品270餘萬件,包括史前文化和埃及藝術收藏品以及大量義大利、西班牙、德國、英國、俄國、比利時、荷蘭和法國的油畫及雕刻。其中有1.5萬幅繪畫,1.2萬件雕塑,60萬幅線條畫作品,100萬塊硬幣和證章,22.4萬件古代家具、瓷器、金銀製品、寶石與象牙工藝品等。這些工藝品分別陳列在350多個展廳中,如畢卡索立體畫展廳,意、法畫家展廳,俄國歷代服裝展廳等。所有展廳各具特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彼得大帝展廳,這裡陳列有大量的彼得大帝生前用品,其中許多是他親手製造的。展廳中的一個玻璃櫃中有一尊彼得大帝的臘坐像,頭髮是彼得大帝本人的真發。肖像旁立有一木桿,木桿上端兩米多的地方刻有一道線,以示彼得大帝身高超過兩米。同中國故宮一樣,該館藏品異常豐富,因此參觀者如果想要走遍所有全部展廳,恐怕花上一個月的時間都不夠。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2007年改擴建工程之後,館舍總建築面積19.2萬平方米,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展廳數量多達40餘個。其次為美國華盛頓特區斯密斯紹年恩研究院。包含16個博物館和1個國家動物公園,號稱世界之最。擁有1.4億件展品,有6000多個雇員。中國國家博物館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東側,東長安街南側,與人民大會堂東西相對稱,是歷史與藝術並重,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1987年,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垣(即北極星)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稱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即開始營造這座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最後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遜帝溥儀被逐出宮禁。在這前後五百餘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這裡生活居住和對全國實行統治。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中國最早創建的博物館,是大型綜合性的國家級博物館、全國綜合性歷史藝術博物館、國家重點博物館。
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坐落於南京市紫金山南麓、中山門內北側,占地13萬餘平方米,是中國第一座由國家投資興建的大型綜合類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京博物院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國立中央博物院,原擬建“人文”、“工藝”、“自然”三大館,後因時局關係,僅建“人文館”,即現在的南京博物院大殿,該建築為仿遼代宮殿式,由著名建築師徐敬直設計,經建築大師梁思成修改,整個大殿雄偉壯觀,是近代建築史上的傑作,也是南博的標誌性建築,其結構部分按《營造法式》設計建造,細部和裝飾兼采唐宋遺風。
南京博物院為“一院六館”格局,即歷史館、特展館、數字館、藝術館、非遺館、民國館。另全院設“六所”的研究部門,即考古研究所、文物保護研究所、古代建築研究所、陳列藝術研究所、民族民俗研究所、古代藝術研究所。
台北故宮博物院
台北故宮博物院(英文:National Palace Museum),又稱台北故宮,中山博物院。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台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也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漢學重鎮。
台北故宮博物院座落於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建造於1962年,1965年夏落成。占地總面積約16公頃。為仿造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主體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正院呈梅花形。院前廣場聳立五間六柱沖天式牌坊,整座建築莊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
台北故宮博物院內收藏有自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所藏來自北京故宮、瀋陽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國子監等處的皇家舊藏。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展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截至2014年底,館藏文物達69.6萬餘件文物。
2015年10月,台北故宮為慶祝故宮博物院90華誕,恰逢義大利傳教士郎世寧來華300年,向北京故宮博物院等商借11件郎世寧畫作,全面展現18世紀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成就與貢獻,該展至2016年1月6日結束。
建川博物館聚落
建川博物館聚落由民營企業家樊建川創建,位於中國博物館小鎮——大邑縣安仁鎮,占地500畝,建築面積近10萬平方米,擁有藏品800餘萬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329件。博物館以“為了和平,收藏戰爭;為了未來,收藏教訓;為了安寧,收藏災難;為了傳承,收藏民俗”為主題,建設抗戰、民俗、紅色年代、抗震救災四大系列30餘座分館,已建成開放24座場館,是目前國內民間資本投入最多、建設規模和展覽面積最大,收藏內容最豐富的民間博物館。
已對外開放的陳列館有抗戰文物陳列中流砥柱館、正面戰場館、飛虎奇兵館、不屈戰俘館、川軍抗戰館及抗戰老兵手印廣場和中國抗日壯士群塑廣場;紅色年代系列瓷器陳列館、生活用品陳列館、章鐘印陳列館、鏡面陳列館、知青生活館、鄧公詞;民俗系列三寸金蓮文物陳列館、老公館家具陳列館、中醫文物陳列館;地震系列震撼日記5.12-6.12館、地震美術作品館、5.12抗震救災紀念館以及國防兵器館、航空三線博物館等。
中國航海博物館
中國航海博物館,全稱: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China Maritime Museum) 是中國首個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級航海博物館,位於上海浦東臨港新城,占地面積24830平方米,建築總面積46434平方米。2006年1月20日在臨港新城滴水湖舉行中國航海博物館工程開工奠基儀式,2010年7月5日全面建成開放。中國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航海博物館
中國航海博物館是中國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綜合性航海博物館,室內展示面積達到了21000平方米。館內展區分為三層,第一層設定了航海歷史館、船舶館、海員館,以及漁船與捕魚專題展區;第二層設定了航海與港口館、海事與海上安全館、軍事航海館,以及航海體育與休閒專題展區。博物館還建有天象館、4D影院和兒童活動中心。
中國航海博物館以“航海”為主線,以“博物”為基礎,按門類設五大分館、十二個展區,並設有球形天象館、電影院和學術報告廳等設施。博物館以實物、實物模擬、圖片、文字、多媒體等手段進行展示。設計主要功能為:文物收藏功能、學術研究功能、社會教育功能、陳列展示功能、其他功能海員館中的航海模擬器。

安防監控

1 博物館的安全防範工作存在隱患與應對措施
博物館的安保系統的核心部分是防盜為核心,其目的是預防犯罪的發生,並且能及時發現危險得到有效的處理。但博物館設計過於簡單,只在少量位置設定監控點,並且安防系統長期缺少維護,安防系統功能部分癱瘓,這些都使得博物館的安全防範工作存在著巨大隱患。
大阪歷史博物館大阪歷史博物館
a、各子系統難以發揮整體效應;
b、安防系統難以主動預防;
c、公安、消防等部門難以及時協助;
d、針對博物館安防系統的專用設備較少。
針對以上出現的問題,可在所有設備的連線關係圖和物理位置圖上,顯示系統狀態信息,包括讀卡器和報警點故障、門禁和報警控制器故障、攝像機狀態、磁碟存儲狀態、網路狀態、線路故障等。引進先進的技術和套用,並與公安、消防等系統進行有效聯動,為博物館安防實行一體化、智慧型化的管理提供幫助。
2 博物館安防的要求
a、所有設備要求用國產或進口優質品牌的中高檔產品,安防控制屏為液晶顯示;
b、系統設計要具有先進性:完全採用國際上的主流技術和系統產品,保證前期所選型的系統與今後系統性能提升在技術先進性方面的可延續性;
c、系統設計要具有開放性:系統設計應採用開放技術、開放結構、開放系統組件和開放用戶接口,可以解決不同系統和產品間接口協定的“標準化”,以使它們之間具備“互操作性”。所有接口均基於國際主流標準以及相關工業標準;
d、系統設計要標準化:採用和支持各種相關技術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及工業標準,使系統不僅能支持各種套用,還能適應未來的技術發展;
陝西歷史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
e、系統設計要具有擴展性:系統採用模組化、結構化設計,以滿足系統未來的可擴展性和可升級性;
f、系統設計要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系統建設應符合國家安全及保密部門的要求,保障系統安全運行。系統要採用容錯性的設計,使系統能不間斷正常運行和有足夠的延時來處理系統的故障,以確保在發生意外故障和突發事件時,系統都應該保持正常運行;
g、系統設計要具有經濟性:系統設計應充分考慮經濟成本因素,從系統目標和業主實際需求出發,節省投資費用;
h、系統設計要可管理性:系統設計要具備易操作、易維護、易管理的特點,能夠進行集中管理。

學術團體

國際博物館協會

國際博物館協會成立於1946年11月,是國際上規模最大的非政府性博物館專業組織,它致力於在全世界範圍內支持和幫助各類博物館機構的建立、發展與專業管理,其所制定的《國際博物館協會博物館道德準則》是國際博物館界普遍承認的參考文本。
國際博物館協會擁有28000餘名會員,並在115個國家建立了國家委員會。協會下設31個國際專業委員會、17個附屬國際組織以及7個地區聯盟。協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每三年召開一次的會員代表大會,各國代表將在大會期間通過選擇某一特定主題,對博物館的功能和作用展開深入討論。

中國博物館學會

1979年南京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館倡議成立中國博物館學會,經有關單位協商,確定由中國歷史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中國革命博物館、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北京魯迅博物館作為成立中國博物館學會的發起單位。1980年 7月,8個發起單位的負責人在北京開會,決定先成立中國博物館學會籌備委員會。10月,在四川成都召開了中國博物館學會籌備委員會成立會,會上討論並原則通過了《中國博物館學會章程(草案)》,選舉產生了中國博物館學會籌備委員會委員。
籌備委員會成立後,發展團體會員 155個,編輯出版《中國博協通訊》15期,徵集博物館學論文98篇,完成了中國博物館學會成立的準備工作。1982年 3月23日,在北京召開了中國博物館學會成立大會,正式通過了《中國博物館學會章程》,選舉產生了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
中國博物館學會至1989年已有165個團體會員,1170名個人會員。它的主要任務是組織博物館學的研究和學術活動,提高博物館的業務和學術水平,開展國際間博物館學術交流活動,增進同國外博物館工作者的聯繫,編輯會刊、通訊,編譯博物館學專著、資料。中國博物館學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是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中國博物館學會下設陳列藝術專業委員會、地質博物館專業委員會、保管專業委員會、社會教育專業委員會,按照博物館學各分支學科的內容分別組織學術活動。會刊編委會負責學會會刊的編輯、出版、發行工作。
至1989年,中國博物館學會已召開代表大會兩屆,各種學術討論會16次,共收到博物館學論文近千篇,還組織了多次學術報告會和學術座談會,活躍了博物館界的學術空氣,促進了博物館學理論與實際工作水平的提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